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筛选灵芝菌丝体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和基质,以台湾灵芝和赤芝为材料,观察菌丝体在不同温度、pH值、氮源、光照条件、基质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台湾灵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5.0,最适氮源为(NH_4)_2SO_4,在黑暗中生长最好;赤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5.5,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台湾灵芝和赤芝菌丝体均在小麦80%、谷子10%、荞麦10%配方培养基质上生长最旺盛。  相似文献   

2.
陈宏伟  朱蕴兰  邵颖  周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93-8194
以蛹虫草为材料,在温度为22℃,摇瓶转速为120r/min条件下,研究了锌浓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通过锌浓度、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等4因素正交试验组合,研究了菌丝体生长量、菌体产胞内外多糖量、有机锌转化率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锌可以促进虫草菌丝体生长,而高浓度的锌则抑制菌丝体生长,虫草菌丝体生长的最适锌浓度为100~150μg/ml;虫草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6d,pH值7,培养基选用麸皮培养基;产胞外糖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4d,pH值8,培养基选用马铃薯培养基;产胞内糖及锌转化率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时间为6d,pH值7,培养基选用马铃薯培养基,该条件下产胞内糖达24.264mg/100ml,有机锌率转化最高为18.4%。  相似文献   

3.
一株野生桑黄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野生桑黄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菌丝体种。对该菌种菌丝体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桑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0,最适碳源是葡萄糖,菌丝最适生长袋料培养基是桑树木屑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翘鳞伞菌丝体生长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翘鳞伞的生长周期,对翘鳞伞菌丝体的生长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以及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表明:翘鳞伞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pH为5,最适温度为23℃;影响翘鳞伞生长的主要因素为麦芽糖、酵母粉和K2HPO4。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翘鳞伞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为:35g/L麦芽糖+1.5g/L酵母粉+0.5g/L K2HPO4+0.5g/L KH2PO4+0.5g/L MgSO4。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菌丝体菌落直径由6.11cm增加到7.41cm。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杏鲍菇母种的最优组织分离部位及其菌丝体最适培养基,为杏鲍菇高产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杏鲍菇的菌盖和菌柄相接处、菌柄中部、菌柄基部3个不同部位各切取约0.5cm^2的内部组织块,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将生长的菌丝体在10种不同培养基中纯化复壮后,分别接种到麸皮综合固体培养基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比较菌丝体的生长状况;将生长最好的菌丝体接种于10个不同培养基中,观察菌丝体的生长状况,筛选杏鲍菇母种最适培养基。【结果】在麸皮综合固体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从菌柄中部生长的菌丝体明显优于从菌盖和菌柄相接处及菌柄基部,且三者菌丝体之间的日长速差异达显著水平。杏鲍菇母种在培养基A(马铃薯)、B(棉籽皮)、C(麸皮)、D(木屑)、E(黄豆)、G(绿豆)上的生长较好,菌丝体较密、整齐一致、颜色均一,但在C(麸皮)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培养基A、B。【结论】菌柄中部为杏鲍菇母种的最佳分离部位,以麸皮煮汁配制的综合培养基是生产杏鲍菇母种的较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杏鲍菇母种的最优组织分离部位及其菌丝体最适培养基,为杏鲍菇高产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杏鲍菇的菌盖和菌柄相接处、菌柄中部、菌柄基部3个不同部位各切取约0.5 cm2的内部组织块,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将生长的菌丝体在10种不同培养基中纯化复壮后,分别接种到麸皮综合固体培养基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比较菌丝体的生长状况;将生长最好的菌丝体接种于10个不同培养基中,观察菌丝体的生长状况,筛选杏鲍菇母种最适培养基。【结果】在麸皮综合固体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从菌柄中部生长的菌丝体明显优于从菌盖和菌柄相接处及菌柄基部,且三者菌丝体之间的日长速差异达显著水平。杏鲍菇母种在培养基A(马铃薯)、B(棉籽皮)、C(麸皮)、D(木屑)、E(黄豆)、G(绿豆)上的生长较好,菌丝体较密、整齐一致、颜色均一,但在C(麸皮)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培养基A、B。【结论】菌柄中部为杏鲍菇母种的最佳分离部位,以麸皮煮汁配制的综合培养基是生产杏鲍菇母种的较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鸡油菌菌丝体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红早  许丽春  张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26-16827
[目的]为鸡油菌的驯化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野外采集鸡油菌,分别配制10种不同pH值和活性碳添加量的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25℃连续培养45d,通过测定不同处理菌丝体的生物量,研究培养基pH值和活性碳添加量对鸡油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基过酸、过碱都会抑制鸡油菌菌丝体生长,培养基pH值为6.0时,鸡油菌菌丝体干重最大,为40.3mg/瓶,增殖倍数为26.85倍;活性碳对鸡油菌菌丝体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培养基中活性碳含量为0.03%时,鸡油菌菌丝体干重最大,为65.7mg/瓶,增殖倍数为43.77倍。[结论]鸡油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pH值为6.0,活性碳添加量为0.03%。  相似文献   

8.
以培养温度、pH值及不同碳氮源对灰树花泰山-1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试验,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泰山-1菌丝体培养最适温度为26~28℃,最适pH值为5~6;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各因素对菌丝体生长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葡萄糖酵母膏MgSO4KH2PO4,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酵母膏5 g/L、KH2PO42 g/L、MgSO41 g/L。  相似文献   

9.
在前期筛选出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发酵条件的筛选优化桑黄发酵工艺。结果最适桑黄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7℃,装液量30 mL/50 mL,种龄5 d,接种量10%,培养时间7 d。在最适条件下,桑黄菌丝体的产量高达26.52 g.L-1。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大球盖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研究了碳氮源不同添加量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葡萄糖1%,米糠3%,KH_2PO_40.20%;最适培养条件为pH6.5,接种量8%,摇床转速130r·min~(-1),培养周期为7d。  相似文献   

11.
竹荪液体培养适期营养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试验分析 ,研究了几种碳源、氮源、无机盐对液体培养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和菌丝体生长规律 ,并测定了菌丝和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 ,液体培养 9d ,菌丝生物量最高。菌丝的最适碳源和氮源为蔗糖与黄豆粉 ,无机盐MgSO4 、CaCl2 、ZnSO4 可显著促进菌丝生长。菌丝体与子实体营养成分种类相似 ,但菌丝体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却显著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12.
亚麻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亚麻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lini)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光照对其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8.0;持续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好,光照不利于其生长;该菌在供试6种培养基中,在PSA上生长状况最好;碳、氮源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碳源以山梨醇和蔗糖最适合;氮源以蛋白胨和牛肉膏最适合。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宁黄16号菌株的形态特征及培养料、温度、培养料含水量、pH值等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其菌丝体生长能适应松杉木屑培养基栽培;30℃时菌丝生长最快;最适pH值为5.5~6.5;适宜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点接法进行了蛹虫草菌丝适宜C、N源的筛选。结果表明,蛹草拟青霉可以利用的C、N源种类较多,常规饲料原料均可利用;根据C、N源筛选结果,设计了固体培养基配方;试验所设计的豆粕、麸皮、玉米面等固体配方可以满足蛹虫草菌丝生长的要求,蛹虫草菌丝的固体培养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背景香菇是我国栽培规模最大的食用菌,随着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栽培模式也在发生转变。菌棒的工厂化生产和液体菌种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对栽培原料、生产工艺和培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pH是决定香菇菌丝生长和菌种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香菇虽然能在pH 3.0—7.0的范围内生长,但香菇生长的最适pH以及培养料中的缓冲系统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检测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并分析培养料中的缓冲系统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为香菇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PDA培养基上,利用HCL和NaOH调节pH,分析香菇生长的最适pH;利用GC-MS和HPLC检测木屑尤其是发酵酸化的木屑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在PDA培养基上分别检测有机酸、有机酸钙及其缓冲液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通过测定香菇菌丝生长代谢对PDA培养基pH的调节,最终揭示pH和缓冲作用抑制香菇菌丝生长的机制。【结果】香菇能够在pH 3.0—7.0的范围内生长,但生长最适pH为4.0。当培养基pH>4.0时,香菇菌丝生长过程中通过代谢降低培养基的pH,最终降低至4.0,以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当培养基pH>4.0,并且含有缓冲系统,阻碍香菇对培养基pH的调节时,则抑制香菇菌丝的生长。当缓冲作用达到一定的阈值,可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导致菌种不萌发,如25 mmol?L -1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pH 6.0和7.0时可完全抑制香菇菌丝的萌发。【结论】香菇生长最适pH为4.0,当pH>4.0时,香菇菌丝通过代谢调节培养基pH,缓冲液通过阻碍菌丝对环境pH的调节而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金耳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及其多糖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培养基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确定了金耳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碱提取法和热水浸提法对金耳多糖的提取效果。[结果]以玉米粉、麸皮和红薯粉作碳源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19.1、13.2和10.9g/L。当玉米粉的添加量为1%、2%、3%、4%、5%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8.6、17.1、19.5、15.4和7.2g/L。以蛋白胨、酵母膏、尿素和硫酸铵作氮源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18.9、10.3、6.7和5.2g/L。当蛋白胨的添加量为0.2%、0.4%、0.6%、0.8%、1.0%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10.1、15.7、23.0、20.3和18.7g/L。碱提取法提取的粗多糖和多糖分别比热水浸提法的提高了6.9%和36.4%。[结论]该试验为金耳菌丝体的生产及其多糖的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稻曲病菌分离技术、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组织分离法、厚垣孢子悬液法、菌核萌发法对稻曲病菌进行分离,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稻曲病菌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离方法均可以分离到稻曲病菌.其中厚垣孢子悬液法分离成功率最低,只有5.3%,其次组织分离法分离成功率为8.5%,菌核萌发法分离成功率最高,可达92.3%.供试的8种培养基中,以胁本哲氏培养基最适于病原菌生长,生长速率为1.15 mm/d;15~35 ℃菌丝均能生长,25~30 ℃下菌丝生长速率明显大于其他温度处理;pH值3~10菌丝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6.  相似文献   

18.
以5 种不同碳源和氮源设计海鲜菇液体培养基,对菌丝干重、菌丝球密度、菌丝球接入到平板培养基后的萌发速度及生长速率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最适合作为海鲜菇液体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碳源为淀粉、氮源为酵母粉时,海鲜菇菌丝干重最大、菌丝球均匀浓密、接回平板后萌发最快并且生长迅速,因此海鲜菇液体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粉。  相似文献   

19.
虫草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摇瓶培养方法,以菌丝体干质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草液体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蛋白胨4.0%,KH2PO4 0.20%,MgSO40.10%,在该条件下菌丝体干质量平均可达15.64 mg/mL。  相似文献   

20.
张玉凤  董亮  杨力  徐建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472-6475
[目的]确定牛蒡寡糖-钕配合物对病原菌的最佳作用浓度。[方法] 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牛蒡寡糖-钕配合物对尖镰孢菌菌落直径、果胶酶活性、菌丝生长量和菌丝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 在平板培养试验中,2~180 mg/L的牛蒡寡糖-钕配合物促进菌落扩展,但菌丝稀疏,200~400 mg/L 的牛蒡寡糖-钕配合物抑制菌落扩展,菌丝稀而薄。在液体培养试验中,2~400 mg/L的牛蒡寡糖-钕配合物抑制菌丝生长,抑制率为4.3%~64.4%,随着牛蒡寡糖-钕配合物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加强;2~400 mg/L 的牛蒡寡糖-钕配合物降低了果胶酶活性;当测定时间为15、30、60、90、120和180 min 时,2~400 mg/L的牛蒡寡糖-钕配合物增加了菌丝细胞膜透性。[结论] 该研究为牛蒡寡糖-钕配合物在植物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