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选取赣东北低山丘陵区——贵溪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标准距离、标准差椭圆及核密度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全面分析了贵溪市2005—2015年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5年贵溪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的全局Moran’s I指数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集聚态势;近10年来,农村居民点主要以东南-西北轴为扩展方向,东南、中部、西北3个方向为2005—2015年重点发展方向,西北方向最为突出,新增农村居民点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西北部区域;对比分析2005年和2015年农村居民点核密度分布情况,两个时期贵溪市农村居民点有集中收缩的趋势,均呈现"东南-西北密,西南-东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形态表现为"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特征。2005—2015年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低、坡度缓、近河流、沿交通道路、距城镇近、无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的区域。分析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是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居民点受到高程、坡度、河流、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交通道路、城镇、政策与规划导向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交通道路、城镇、政策与规划导向是影响贵溪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村域空间网络化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农村居民点之间的联结强度并将其作为连接边,将农村居民点作为节点,构建村域空间网络,识别中心点及其空间辐射范围,引导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为村镇规划和产业调整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村域空间网络结构呈现"核心-边缘"特征,且中心点的重要度和辐射范围各异;据中心点的辐射力,兼顾村域环境和农户意愿,坚持"点面结合,散中有聚"的原则,将农村居民点优化模式分为重点发展型、内部挖潜型、搬迁合并型和自然保留型4类,并构建"中心-基层"2个等级的农村居民点体系,实现村域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为丘陵山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对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基础上,从农村居民点体系结构、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3个方面的重组入手,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路径,并识别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长寿区农民居民点按照村镇数量等级规模,可形成完整的"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居民点体系;2遵循农村居民点迁移规律和用地发展需求,需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3产业结构重组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具有重要影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形成综合型、工贸型、农贸型和旅游型4种产业类型;4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可分为以城镇化、工业化等外部关联为动力源的"城镇化引领型"、以产业发展为内生动力源的"内部改造型"和"中心村整合型",以及以政府政策引导为动力源的"生态移民型"模式.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演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分析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规律,以河北省东马营村为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ArcGIS矢量化等方法,分析其工业化发展历程,并选取扩展强度指数、容积率、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等指标,在微观尺度上对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及其驱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15年,东马营村箱包工业的发展导致当地经济非农化、农户从业结构非农化,当地纯农型农户所占比例不足1%,其显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2)东马营村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扩展强度、多样性、建设面积与建筑面积等持续增长,其动态演变是与工业化发展历程相适应的。研究认为,未来应借助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等缓解快速工业化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同时应做好耕地流转,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地,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及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维护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了1980—2015年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青藏高原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上呈扩张趋势,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来源于对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占用;2)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斑块形状逐渐趋于不规则,斑块破碎度降低,连续性增强;3)农村居民点集聚特征明显,分别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以及西藏南部形成了高值集聚的中心;4)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主要受高程和坡度的约束,同时受到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交通和城镇的发展是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青藏高原乡村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严格把控生态红线,同时依托政策支持,不断优化乡村职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青藏高原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选取重庆市5个国土整治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为案例,研究了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特征和相关复垦 技术,结果发现:案例村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水平表现相对集约,格局上,从丘陵到山地由小聚居向大分散过渡, 并随海拔上升呈现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趋势.通过土地复垦技术、地力提升技术、基础设施配套技术、乡村景观建 设技术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的集成,整村推进优化了案例村农村居民点景观系统,并在村域农业产业培育中, 推动了丘陵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山区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恢复.研究认为,丘陵山区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开展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尊重地块空间异质性,发展农业生物多样化,优化村域土地利用,改造了自然村落的弊端,实 现了乡村景观重塑,给当地创造了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
开展小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的研究对于精细化地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宜兴市官林镇前城村为例,通过影像图与实地调查了解其土地利用现状,选取反映景观规模、景观形状和景观集聚度的8个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前城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较大,在空间上具有斑块面积大、形状较规整、数量多且集中分布的特点,但也存在用地较为破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株洲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株洲市1998-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该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弄清楚该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演变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分析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揭示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机制,并提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门头沟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划分地貌类型区间,从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数量、人口等方面探讨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分异特征,依据农村居民点的资源禀赋条件、演化趋势和所处的地貌类型,构建出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的分类调控模式。结果表明:在景观上,农村居民点在斑块数量(Number of Patches,NP)、聚集度指数(Aggregation Index,AI)、景观形状指数(Land Scape Index,LSI)、平均居民点面积(Mean Area of Residential Iand,AREA-MN),从浅山-中山-深山梯度带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数量上,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变化与地貌关系密切,随着地貌从浅山向深山的过渡,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变化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农村居民点的扩展对优质农业用地具有强烈的侵蚀作用;在人口变化上,山区村庄间的农村人口的相对差异在日趋扩大,在空间上分布上呈现出向浅山地带集中化的趋势。依据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的耦合关系,将研究区村庄分为理性成长、理性衰退、非理性成长、非理性衰退及无变化等5个类型,其村庄面积依次为:672.51、8.22、80.05、631.09、26.43 hm2。最后,依据村庄的类型,并基于地貌分异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城镇化进程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部粮食主产区处于快速、中速、低速3种不同城镇化进程的县(市)作为典型区域,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1980—2015年35 a来不同城镇化进程下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与其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其规模、聚集度和斑块形态特征在快速、中速城镇化进程县(市)均呈增长趋势,而在低速城镇化进程县域则以降低趋势为主;2)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地貌特征对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区位和规模、政策调控对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与形态、农户分化对于农村居民点的集聚与分布特征均有较强的影响作用;3)处于较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点目前尚未实现有效的土地集约化利用。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09—2015年江苏省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运用土地利用相关指标测算模型,从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2个角度找出江苏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以来土地利用演化的规律,并利用指数平滑法对"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二调"以来,江苏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迅速增加,与耕地面积变化呈负相关;江苏省地级市中,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相对变化率最高的均为苏州市,其城市扩展规模亟需控制;2016—2020年江苏省耕地面积将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建设用地面积会继续增长,但耕地减少速度逐渐放缓,城市无序扩张将得到相应控制,建设用地面积增速也将放缓。  相似文献   

12.
以村级为尺度,基于多维贫困理论构建多维贫困测算指标体系并进行贫困度评价。选取耕地和未利用地2个对农村经济影响较大的地类测算田阳县贫困村2005—2015年土地动态度,分析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运用容量耦合系数模型计算贫困度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情况,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其空间耦合分异特征。结果表明:52个贫困村中,耕地利用变化与贫困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以上的贫困村有22个;未利用地变化与贫困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以上的贫困村有36个,说明土地利用与贫困的时空耦合关联度大。其中,耕地利用变化与贫困有反方向的耦合关系,则未利用地与贫困有正方向的耦合关系。分析结果可为提出差别化土地扶贫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13.
陈韦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99-15002
基于行政村空间尺度,运用模糊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葛仙山镇20个行政村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集约度空间差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葛仙山镇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普遍较低,且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在葛仙山镇下辖的20个行政村中,有4个村属于居民点土地中等集约利用类型,其他16个村属于低度集约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3S技术研究1990~2015年吐鲁番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方法]以吐鲁番地区1990年landsat5 TM影像及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3S技术,基于光谱特征的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和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方法,获取1990、2015年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最后运用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指标分析方法及空间转移矩阵方法,探讨了1990~2015年吐鲁番绿洲土地资源的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吐鲁番绿洲呈扩大趋势,绿洲面积增加,未利用地减少。其中,耕地、草地、园林地面积增加显著,裸地和盐碱地面积减少,沙地面积小幅增加。绿洲区域内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但绿洲外围的尾闾湖—艾丁湖却呈萎缩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吐鲁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度集聚是峰丛洼地区乡村聚落最明显的空间格局特征,其空间形态集聚分布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为乡村聚落分区管理提供基础依据。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观测其聚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聚落的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结合乡村聚落相关整治规划原则,对宗地乡的乡村聚落采取适宜的分区管理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乡村聚落点规模、形状、分布均呈显著空间相关,正、负相关类型多以组团式分布;(2)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点区域表现出不同的集聚格局,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控制下的乡村聚落规模、形状和分布的集聚区域空间一致性较强,而城镇化、工业化等人为过程则降低了其空间的一致性。据此可将乡村聚落分为3个管理区域,研究区东部低山丘陵区应发展特色农业管理区,适时调整优化乡村聚落用地结构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研究区的南部地区应发展特色村庄发展管理区;研究区的西部地势相对较高区域应发展驱动产业用地管理区,道路通达性好,应因地制宜推行区域统筹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乡村聚落的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把握土地利用多功能与乡村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明确二者之间耦合交互作用类型。以江西省万年县为例、村域为研究单元,测度2010—2018年土地利用多功能与乡村发展水平,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二者关系,并依据耦合作用关系划分乡村类型。结果表明:1)2010—2018年土地利用多功能与乡村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乡村发展水平增速高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各异;2)万年县土地利用多功能与乡村发展耦合关系明显,耦合度和协调度随时间推移发生演变,二者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关联性;3)2010—2018年土地利用多功能与乡村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主要类型由相互阻碍型转变为促进与阻碍并存型,这与土地利用多功能增速低于乡村发展水平有关。最后,根据土地利用多功能与乡村发展相互作用的3种耦合作用类型,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平原农区适宜性-集约性耦合协调的乡村空间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重构乡村空间格局,本研究以典型平原农区曹县为例,分别构建村庄布局适宜性和用地集约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村庄适宜性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乡村空间重构类型。结果表明:曹县村庄综合适宜性指数和综合集约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755和0.568,适宜性较高,集约性一般,中心城区、县域西北和镇驻地村庄为高值区;适宜性-集约性耦合协调度平均为0.806,耦合协调度高,中度耦合协调村庄最多。综合村庄适宜性、集约性、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布,提出城乡融合、集聚扩展、保留优化、集约缩减和迁建引导5种乡村空间重构类型,并提出建设新型生活社区和发展电商产业、规模农业、休闲农业等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曹县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滹沱河流域山区段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05、2010年Landsat E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 OLI影像数据,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数据,应用Logistic方法改进的CA-Markov模型对2020、202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和模拟。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整个研究区以草地为主,而且面积占比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由41.31%下降至41.07%;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快且增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度由1.33%增至1.84%后又降至1.64%;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而未利用地和水域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2)2020、2025年耕地面积较2010-2015年有持续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度由0.01%上升到0.05%,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但速率下降,林地、草地面积继续减少,林地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现象,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会出现小幅上升趋势。林业部门应加强对林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政府应加大对废弃工矿用地及村庄的整理复垦力度,补充耕地和林、草地数量,统筹推进山水田林湖草的综合治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