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取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2000~2015年4期Landsat影像的耕地数据,构建了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耕地破碎化评价体系,测算了不同时间的耕地破碎度;并利用农民人均纯收入表征了空间贫困水平;最后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究了不同时间的耕地破碎化与贫困的空间相关特征。结果表明:耕地高度破碎化为德保县、靖西市和天等县一带,基本处于中高水平的是西部5县,破碎化水平最低的是扶绥县;贫困程度总体上由西北到东南逐渐变低;耕地破碎化与贫困呈现空间正相关,2000年的正相关性最强,Moran’s I为0.2053,在双变量LISA集聚图中,高—高正相关型和低—高负相关型的区县集中分布于西部,低—低正相关型和高—低负相关型的区县多分布于区域南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随动复合平衡抽油机的结构和基本参数,对曲柄净扭矩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说明了利用ADAMS进行抽油机动力仿真的基本步骤,给出了模型的建立和加载的方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异相型曲柄平衡抽油机相比,随动复合平衡抽油机的动力性能得以改善,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不同的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特定时期广西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扶贫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基于2016年广西贫困及统计年鉴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广西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影响贫困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广西县域贫困发生率表现为由西北部—西南部、中部、北部—东南部—东北部和南部递减的空间异质性分布。(2)广西各县域贫困发生率具有很强的空间依赖性,全局空间自相关表现为空间聚集状态,局部空间自相关中高-高区位于西北部,低-低区位于东部和南部,呈集中式分布。(3)因子探测结果为:生态系统恢复能力(0.609 0)教育状况(0.483 5)地形因子(0.459 2)气象因子(0.441 4)经济实力(0.317 5)经济压力度(0.293 5)地表因子(0.2222)人口压力度(0.119 4)社会福利(0.046 3(4)生态探测器结果显示地表因子与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地形因子与气象因子、地形因子与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等10对因子对贫困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5)交互探测结果说明导致广西县域贫困的分布不是由单一的影响因子造成的,广西贫困是不同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广西县域层面贫困的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依赖性格局,并定量分析了县域层面的贫困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因素效应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广西县域贫困表现为由西北部——西南部、中部、北部——东南部——东北部和南部递减的空间异质性分布。(2)广西县域贫困具有很强的空间依赖性,高-高贫困区分布于西北部且呈集中式分布。广西县域贫困空间热点分布表现为西北部为贫困热点,东部和南部为冷点。(3)定量分析发现,地形因子、地表因子、气象因子、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经济压力度、经济实力和教育状况是导致广西县域层面贫困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各因素分别从不同角度影响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公路建设对土地破坏的影响,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与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例分析了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是自然的产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载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健康利用关系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减缓贫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28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表征贫困程度,基于PSR构建土地健康利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利用加权综合指数法测算28个县土地健康利用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究贫困与土地健康利用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和土地利用健康状况不理想的县区呈"组团"状集中在西南山区的百色市与河池市区县,农民人均收入较高和土地利用健康状况相对理想的县区分布在南部平原、靠近首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的时空演变关系,旨在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方法]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视角构建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2016—2020年时空分异特征与空间集聚效应。[结果](1) 2016—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综合韧性由0.265升至0.314,历经了“稳步发展—高速提升”演变阶段;生活韧性与乡村综合韧性两者时序变化紧密相连。(2)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空间特征差异显著,综合韧性形成了“西北低,中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子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3)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均呈正相关分布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各子系统形成不同的空间集聚区域,灵川县成为综合韧性高值极化“主区域”。[结论]根据“三生”视角可有效探索乡村韧性的时空特征,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韧性不断增强,但区域差异仍然明显,差异化推进乡村建设,协同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对于缩短乡村韧性的区域差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3S技术在农用地分等中的应用——以广西紫金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克  华璀  童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64-1566
结合农用地分等以RS在分等因素中提取、GIS在数据库处理、分析和GPS在标准样地设置中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2008~2016年广西各区县的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了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演变模式与关联性,探讨了两者间的交互作用。研究显示:广西贫困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区际差异显著,贫困化随着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异格局"凹""凸"相致,逆向明显;贫困化重心和土地集约利用重心的演变具有阶段性特征,移动速度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贫困化重心较土地集约利用重心变动较为剧烈;总体上,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区域贫困化水平,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倾向、土地的产出效益滞后性等原因,个别时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未对反贫困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广西隆安县为研究区域,以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建设用地的边际效益来研究小城镇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各要素的耦合关系,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城镇建设用地控制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