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橡子含较多单宁等涩味物质,导致其淀粉利用率低。本研究通过测定脱单宁、酶解及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探究70%乙醇对单宁脱除效果的影响。采用数码生物显微镜及酸碱滴定法比较4种常见黑曲霉在发酵液中的形态及发酵产酸量。结果表明,70%乙醇脱单宁处理会显著促进橡子粉的液化和糖化作用,发酵液中黑曲霉的生物量和产酸量显著提高(P0.05);黑曲霉SIIM M288在33℃下的柠檬酸产量为37.30 g/L,显著高于其他3株菌(P0.05),该菌在发酵液中以菌丝球形态分布,菌丝无色透明、短而粗、分支少、稀疏着生。说明,脱单宁处理会促进橡子粉的柠檬酸发酵,黑曲霉SIIM M288为橡子粉发酵柠檬酸的优势菌种,最佳发酵温度为33℃。  相似文献   

2.
黑曲霉柠檬酸积累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檬酸是能量代谢的产物,只有在阻止正常代谢进行的情况下柠檬酸才可能大量积累.20世纪30年代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柠檬酸的发酵条件并进行规模化生产,然而对柠檬酸积累机理的研究还不是很透彻,黑曲霉柠檬酸积累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另外,一些新的生物技术如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也为黑曲霉柠檬酸代谢的深层研究提供了可能.综述了黑曲霉柠檬酸代谢过程中己糖的输送、糖酵解和能荷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阿维菌素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成分和补料对菌丝形态的影响,以及在这些条件下菌丝形态、菌体代谢以及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碳氮源种类和碳氮比与菌体生长密切相关,对除虫链霉菌前期的菌丝形态影响较大。只有当除虫链霉菌为密实的球状时,才能获得较高的阿维菌素产量;进一步通过调控使发酵中后期菌丝形态保持一定的菌球尺寸(球核面积、核区周长和菌丝球面积)对维持阿维菌素合成有利。  相似文献   

4.
潘声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700-16701
[目的]探讨用玉米清液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工艺。[方法]以玉米清液为原料,以黑曲霉为菌种,用50L发酵罐进行柠檬酸发酵试验,研究接种量、起始pH值和不同玉米浆添加量对玉米清液发酵柠檬酸产酸的影响,以探讨生产柠檬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以及优化条件下玉米清液发酵柠檬酸的产酸曲线和柠檬酸中黑曲霉的菌丝球形态。[结果]用玉米清液发酵生产柠檬酸的优化工艺条件是:接种量为12%,发酵起始pH值控制为5.6,玉米浆添加量为1.1%,在此条件下发酵72h,产酸可达15.5%,残总糖≤1.1%(W/V),糖酸转化率为97.1%。优化条件下用玉米清液发酵柠檬酸时,黑曲霉菌丝球伸展均匀,松紧适中,菌丝饱满且分枝多。[结论]该研究为充分利用玉米资源提高柠檬酸的发酵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营养因子对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影响。[方法]通过发酵试验考察了营养条件与柠檬酸产量的关系。[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柠檬酸发酵的发酵最佳时间为120 h,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H4)2SO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蔗糖10%,(NH4)2SO40.4%,MgSO4.7H2O 0.025%,pH值6.0。[结论]确定了黑曲霉发酵柠檬酸的较优配方,为柠檬酸的工业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与曲霉(Jspergillus sp.)混菌发酵制得的粗酶液降解经预处理的稻草粉,得到稻草纤维素糖化液,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糖化液进行柠檬酸摇瓶发酵,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表明,适宜的发酵条件是黑曲霉菌丝球接种量12%(V/V),在100 mL稻草糖化液中添加0.3%(NH42SO4和0.15%KH2PO4,发酵温度为35℃,摇瓶转速为300 r/min,初始pH值为5.0,发酵周期为72 h,在此条件下柠檬酸产量可达83 g/L。  相似文献   

7.
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业的不断发展,每天产生大量废菌丝体,如生产青霉素、柠檬酸等的青霉菌和黑曲霉等菌丝体。这些菌丝体几丁质可作为生产壳聚糖等的原料,而原生质部分产生的废液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本试验将原生质废液作为肥料,研究其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达到废菌丝体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外源添加不同形态氮素对黑曲霉降解小麦秸秆的影响,采用室内摇瓶培养法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秸秆降解过程中残留质量、微生物生物量和胞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设置小麦秸秆(W)、小麦秸秆+黑曲霉(WA)、小麦秸秆+黑曲霉+硫酸铵(WAA)、小麦秸秆+黑曲霉+尿素(WAU)、小麦秸秆+黑曲霉+硝酸钾(WAP)五个处理。结果表...  相似文献   

9.
黑曲霉能够分泌有机酸,对重金属有溶解、络合作用,但是目前关于重金属含量对黑曲霉的产酸特性及黑曲霉产酸对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影响的研究不多。通过向黑曲霉培养基中添不同含量的CdCO_3,发现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黑曲霉分泌的柠檬酸含量减少,草酸累积量增加,而发酵液pH值和溶出率随CdCO_3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向黑曲霉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发现不同土壤添加量对黑曲霉菌体生长和镉溶出率有不同的影响,土壤添加量较高时,黑曲霉菌体含量和镉溶出率下降,当土壤添加量为11.68 g时溶出效果最优;黑曲霉对土壤重金属镉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的溶出效果较为明显,但对性质稳定的有机结合态、残渣态溶出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将糖化菌群与柠檬酸发酵菌混合接种于同一容器中,以经预处理的稻草粉为主要原料发酵柠檬酸,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明确产柠檬酸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混菌同步糖化发酵产柠檬酸的优化条件为,接入柠檬酸发酵种子时间为3d,黑曲霉发酵时间为5d,柠檬酸发酵种子接种量10%(v/v),初始pH 5.5,此时柠檬酸的产量为85.1g·L-1。  相似文献   

11.
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是植物吸收的两种主要氮素形态.由于植物对NO3-和NH4+吸收和同化的机制不同,导致叶片及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差异很大.本文阐述了不同形态氮素对植物叶片内有机酸合成的影响,指出供NO3-植物叶片中苹果酸、α-酮戊二酸及柠檬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供NH4+植物.番茄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是两种含量最多的有机酸,也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了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种类、含量及相关有机酸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不同形态氮素对番茄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以及氮代谢和有机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提出氮素形态可能对果实中有机酸含量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农业生产中采用不同形态氮素调控果实有机酸代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培养基主要成分淀粉、豆饼粉及麸皮对柠檬酸生产菌黑曲霉H4002发酵结果的影响,同时采用梯度试验考察了丙酮添加对最后发酵酸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最优的黑曲霉培养条件为:36.9℃、300 r/min、发酵时间75 h,淀粉、豆饼粉及麸皮含量分别为18%、0.45%和0.45%时,柠檬酸酸度最高,为100.8 g/L。  相似文献   

13.
柑橘果实属于柠檬酸型果实,果实中柠檬酸代谢参与合成氨基酸、香气物质、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过程,是决定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聚焦柑橘果实柠檬酸降解代谢的途径及其调控研究进展,综述柠檬酸降解的不同代谢途径,柑橘果实发育阶段、贮藏及采后调控过程中柠檬酸降解代谢的相关酶活性变化,相关基因表达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今后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无机态氮素,对植物的形态学特征以及生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影响。从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利用机制,氮素形态调控植物养分吸收、根系发育、光合生理、产量与品质形成及氮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氮素形态调控植物生长的机理,并提出了氮素形态研究中需要进一步阐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黑曲霉γ - 115在 12 0 0L的发酵罐中进行柠檬酸发酵中间试验。结果表明 ,在含有10 %马铃薯渣和 6%黑淀粉的发酵培养基中 ,34℃培养 96h左右 ,黑曲霉γ - 115对糖的转化率达83 14%。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从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试验 ,提取收率达 57 4 9%。  相似文献   

16.
玉米田吨田宝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 针对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过程中的限制因素,通过调节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器官内源激素水平,改善了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形成过程,从而实现了对玉米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产量形成的优化调控,达到稳产、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高秆大穗型品种丹玉39为试验材料,研究六种不同化学调控剂对其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种化学调控剂均有效的降低植株高度,提高了玉米抗倒性,并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玉米产量。其中以玉佬大(40%)化学调控剂增产作用最显著,产量比对照增产38.49%。  相似文献   

18.
对教学常用的五株典型霉菌,即根霉,毛霉,河内白曲(米曲霉),黑曲霉和黄曲霉经分离、纯化、培养后,对它们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其结果是根霉的假根发达,毛霉的囊轴清晰,河内白曲的足细胞健壮,黑曲霉和黄曲霉的顶囊良好。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籽粒发育情况直接决定小麦品质和产量,因此,研究小麦籽粒发育调控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最近审定的高产稳产、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70为材料,利用细胞显微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出现果皮细胞层数减少、胚乳细胞破裂、内源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含量增加以及花后15 d开始出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现象,表明脱落酸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共同参与了小麦籽粒细胞形态变化的调控过程。本研究可对小麦品质改良及其产量提高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三种主要的番茄植株形态调控方法,并用随机区组试验对这三种调控方法对无限生长型品种果实大小、产量高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