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通过高温和氨水逐级驯化筛选的除臭菌株用于牛粪堆肥,研究其对NH3和H2S释放量及物质转化的影响.其中菌株B1与A1除臭效果最好,NH3总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68.59%和61.00%.NH4+ -N仅增加4.47%和7.19%.NO3-N略有提高,而有机氮分别增加28.99%和27.42%.说明除臭菌株能将无机态氮转化为有机氮.使全氮含量提高19.81%和18.80%,有效地减少了氮素损失;H2S总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89.69%和86.88%.硫酸盐增加40.77%和36.49%,说明菌株可有效促进H2S向硫酸盐转化,减少H2S挥发,使全硫含量提高29.05%和22.64%.相关分析显示NH3释放量与H2S释放量、pH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有机氮和硫酸盐呈负相关;H2S释放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全硫和硫酸盐呈负相关.添加与未添加除臭菌株的NH3和H2S释放量经方差分析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添加除臭菌株可有效地控制牛粪堆肥NH3和H2S释放,保留氮素和硫素养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轻城市活性污泥NH3释放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逐级驯化的方法从不同样品中分离得到效果好的除氨菌株A1、A2和B1,使活性污泥NH3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6.73%、31.67%和32.43%。将不同菌株复配,其中A1+A2和A1+B1菌株组合NH3释放量最低,较对照降低了67.03%和62.74%;活性污泥中前者全氮、有机氮、铵态氮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36%、23.31%和36%,后者提高了23.18%、23.01%和32%;两者的硝态氮分别增加了1.18倍和1.11倍。表明除氨菌可有效控制NH4+-N转化为NH3,对NH4+-N有固定作用,并且有利于向NO3--N和有机氮转化,从而减少了NH3挥发所造成的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3.
蚯蚓粪中异养脱硫菌筛选及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初筛和复筛结合方法从蚯蚓粪中筛选出六株高效异养脱硫菌种S2、S3、S5、S6、S7、S10。经硫化氢降解率测试结果表明,培养25 d,与CK相比H2S释放量分别降低44.50%、53.48%、37.99%、16.41%、30.67%、41.14%。将不同菌株复配,其中S2+S3+S5、S2+S3+S7菌种组合H2S释放量最低,较对照降低71.53%、65.01%。表明脱硫菌有效降低H2S释放量,三个菌株复合除臭效果好于单个菌株,可为生物脱硫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鸡粪除氨菌株的分离、筛选与菌剂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鸡粪高温堆肥氨气的释放量,于2010~2011年,采用嗅味法进行初筛,采用硼酸吸收,稀硫酸滴定的方法进行复筛研究。结果表明:初筛得到具有除臭能力的菌株449株,并最终分离了细菌KB217、放线菌KA46和真菌KF21三个菌株,使鸡粪堆肥的氨气释放量分别降低了59.40%、55.05%和56.38%。初步鉴定细菌KB217为微球菌属,放线菌KA46为链霉菌属,真菌KF21为青霉属。拮抗试验证明3株菌之间无拮抗作用,菌株复合试验结果表明3株菌的混合制剂能使鸡粪堆肥的氨气释放量降低67.33%,并且缩短了氨气的释放时间。  相似文献   

5.
除臭菌剂在家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中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自行分离筛选的混合菌株作为除臭菌剂,进行鸡粪堆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除臭菌剂的处理 比对照提早20d消除臭味,其0~10d的氨气释放平均浓度比加入发酵菌曲及对照处理的分别低21%和46%,同时硫化氢释放浓度在堆制过程中始终低于对照,达到了较好的除臭效果;除臭菌剂使堆料温度≥60℃的时间达到10d,在堆制各时期NH+4-N含量顺序为处理 <处理 <处理 (CK),在发酵结束时(35d)NO-3-N含量以处理 最高,达到了0.137g/kg,表现出除臭和保氮效果,使堆肥后的有机质、总氮、全磷、全钾含量增加显著,其增幅分别为18.6%,14.6%,15.6%和9.4%,且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6.
有效微生物与调理剂在奶牛粪堆肥中的保氮与除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婕  邵孝侯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46-648,650
[目的]探索一套经济有效的奶牛粪堆肥除臭和保氮措施。[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设9个处理,在常温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有效微生物EM和2种调理剂稻草、蚯蚓粪在奶牛粪堆肥中的保氮和除臭效应。[结果]试验设计的9个处理均有良好效果。在试验的第5d进行的第1次检测中,各试验处理比CK组降低了1~2个臭味等级,NH3去除率达21.09%~78.04%,H2S去除率达23.00%~73.39%;到第20d,大部分处理中检测不到H2S的释放量;到第25d试验结束时,所有处理均检测不到NH3的释放量。统计分析表明,奶牛粪堆肥中保氮除臭效果的最佳组合为:添加3%EM、30%稻草和7%蚯蚓粪。EM、稻草和蚯蚓粪在降低奶牛粪NH3和H2S释放量的效果上均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EM、稻草和蚯蚓粪均对奶牛粪具有良好的除臭和保氮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鸡粪堆肥为材料,筛选高效除臭菌株并构建复合菌系,为鸡粪的无害化处理提供具有除臭功能的菌种资源。首先,采用驯化富集法、平板稀释法、产气试验、除氨试验、除硫化氢试验以及纤维素降解试验筛选出鸡粪堆肥中的除臭菌;其次,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菌株;最后,通过拮抗试验构建除臭菌系。研究分离得到5株具有除臭功能的菌株,分属于芽孢杆菌属(MS03,Bacillus sp.)、贝莱斯芽孢杆菌(MS07,Bacillus velezensis)、耐寒短杆菌(MS11,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木糖葡萄球菌(MS42,Staphylococcus xylosus)和变异棒杆菌(MS82,Corynebacterium variabile)。复合菌系C2(MS03+MS07)和C4(MS03+MS82)的综合除臭率均高于60%,且明显高于单株菌株及其他复合菌系。研究表明,这两个由不同除臭菌组合而成的复合菌系在无害化处理鸡粪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发酵床除臭微生物的筛选与Z-22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猪场采集土样,经过初筛、芽孢鉴定、感官法等步骤,筛选出9株有一定除臭能力的产芽孢菌株,对筛选出的9株菌进行分解利用NH3和H2S能力的检测,最终得到1株有较强除臭能力的芽孢杆菌Z-22.依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Z-22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 aciens).该菌株对NH3的去除率为29.2%,对H2S的去除率为52%,具有明显的除臭效果,为微生态发酵床的研究提供了微生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鸡粪除臭微生物菌群的筛选和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新鲜鸡粪中分离出丝状真菌、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菌种136株,经过初筛和复筛试验后得到5株同化恶臭能力强、耐高温的嗜粪微生物菌株。将此5株微生物菌株混合应用于鸡粪发酵处理,可降低氨气和硫化氢气体释放量分别为66.58%和54.44%,减少氮素损失51.0%,最高发酵料温达到68.5℃,水分降低至31.25%,取得了满意的鸡粪无害化处理除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试验明确了蚯蚓粪对不同畜禽粪便除臭效果,以提高蚓粪利用率。【方法】试验采用瓶装腐熟发酵法,在羊粪、牛粪、猪粪和鸡粪4种粪便中分别添加5%、10%、15%的新鲜蚓粪,每个处理重复3瓶,在(20±3)℃条件下,对各瓶中NH_3和H_2S 2种气体分别在1,3,5和7 d进行收集。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各处理瓶中NH_3和H_2S含量。以添加等量锯末和活性炭为阳性对照,以不添加任何蚓粪的新鲜4类畜禽粪便为空白对照,比较分析蚓粪对4种畜禽粪便中NH_3和H_2S的吸收除臭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比例的蚓粪对4种畜禽粪便在不同发酵阶段中的NH_3和H_2S气体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对NH_3和H_2S气体去除率与阳性对照活性炭和锯末效果相当,且随着蚓粪添加量的增加除臭效果增强;牛粪中添加15%蚓粪后1~5 d,对NH_3的除臭率高于相同处理的羊粪、猪粪和鸡粪;羊粪中添加15%蚓粪后1~7 d,对H_2S的除臭率较其它类型粪便高。【结论】蚓粪对4种粪便中NH_3和H_2S气体均有明显的除臭效果,且牛、羊粪中的NH_(3 )和H_2S气体除臭效果高于鸡粪和猪粪。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日光温室生菜地不施肥(CK)、施用腐熟鸡粪(H)、羊粪(S)、鸡粪+秸秆(HSt)、羊粪+秸秆(SSt)、羊粪+鸡粪+秸秆(SHSt)等6种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增温潜势(GWP)。结果表明:(1)H、S、HSt处理的N_2O排放通量在施肥前、中、后期呈近"V"型变化,CK、SSt、SHSt呈倒"V"型变化;S、SSt、SHSt处理的CH_4排放通量呈倒"V"型变化;CO_2排放通量均呈近"V"型变化(SSt除外);(2)施肥前期,HSt、S、H、SHSt、SSt处理的N_2O排放通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2.89、2.32、1.48、1.17、0.95倍;S、H的CH_4排放通量显著高于CK处理1.91、1.11倍;H的CO_2排放通量显著低于CK处理3.88倍。施肥中期,HSt的N_2O排放通量显著低于CK处理1.93倍;SHSt的CH_4排放通量显著高于CK处理1.34倍;各施肥处理的CO_2排放通量与CK差异不显著。施肥后期,H的N_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CK处理1.10倍;SHSt、SSt、S的CH_4排放通量显著低于CK处理3.76、5.25、5.58倍;HSt的CO_2排放通量显著高于CK处理8.61倍;(3)全球增温潜势(GWP)按照SSHStHStSStCKH依次减小,建议施用腐熟鸡粪、鸡粪加秸秆及羊粪加秸秆。  相似文献   

12.
接种高温细菌复合菌剂对鸡粪堆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接种高温复合菌剂对鸡粪堆肥处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设计了对照(不接菌)和接菌(按8%接种高温细菌)2种处理,探讨了发酵过程中堆肥温度、水分、pH值、NH4+-N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菌处理堆肥升温快,最高达69℃;水分蒸发快;有机物料分解速度快,有机质分解率比对照高3%;pH值降低0·2以上;种子发芽指数于第17d上升至80·1%,堆肥接种处理比对照提前5d达到腐熟;发酵过程中减少了臭气产生和氨的挥发,接菌处理堆肥NH4+-N含量比对照增加12·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蚯蚓与EM菌协同作用处理猪粪的效果,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处理畜禽粪便提供新思路。[方法]以猪粪为培养基,将试验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CK)组、接种EM菌(EM)组、接种蚯蚓(EAM)组以及同时接种蚯蚓和EM菌(EAM+EM)组,试验时间为60 d。分别在0、15、30、45和60 d时收集猪粪样品,测定总有机碳(TOC)、全氮(TKN)、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0d后EAM+EM组产物中总有机碳降低了42.8%,全氮提高了13.6%,碳氮比下降了49.5%;铵态氮的转化率达98.1%,硝态氮增加了96倍,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值达到61;水溶性碳下降了58.9%。[结论]蚯蚓和EM菌的协同作用能够加快猪粪的腐熟,提高产物的矿化程度和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培养与室外堆肥试验,研究了添加调理剂对猪粪发酵过程中臭味及氮素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调理剂可以减少猪粪发酵中氨与硫化氢的挥发,减轻氮素损失与猪粪的恶臭。使用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发酵剂与发酵工艺, 75%含水量的猪粪经过 15 d的发酵,可达基本腐熟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从莴笋根际分离筛选出的菌株GNB6、MGBC3、MGBD1及其混合菌剂对莴笋生长与品质的影响,进而确定不同菌株及混合菌剂的最佳用量,为研制莴笋专用促生菌剂提供依据,文章采用盆栽法,设置不同用量固氮菌A(2、4、6 mL·株-1)、溶磷菌B(2、4、6 mL·株-1)、分泌IAA菌C(2、4、6 mL·株-1)、混合微生物菌剂D(2、4、6 mL·株-1),及清水对照(CK)共计13个处理。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条件下,添加适宜用量的单一和混合微生物菌剂能显著促进莴笋生长、提高莴笋的营养品质,并且可有效促进莴笋叶片花青素的积累,同时显著降低莴笋茎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其中,D3处理表现最好,较CK处理茎粗和单株鲜重分别增加24.71%和55.67%,茎和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83.49%和139.46%,茎和叶可溶性糖含量增加51.28%和29.19%,茎和叶VC含量增加88.89%和13.57%,茎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47%,叶片花青素含量提高53.63%。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各处理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为:D3>B1>C2>B2>D2>A2>D1>C3>A1>A3>B3>C1>CK。综合分析发现,每种菌剂促生效果最适宜用量分别是A2(4 mL·株-1)、B1(2 mL·株-1)、C2(4 mL·株-1)、D3(6 mL·株-1),其中混合微生物菌剂D3(6 mL·株-1)对促进莴笋生长和改善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1984、1985两年在轻壤质褐土化潮土(苗圃地)上进行沙兰杨(Populus×euramericana Dode Guinier cv."Sacrau 79")插条苗施用硫铵的试验,共分四个处理,每次施肥量以纯氮kg/ha计算,分别为:0(对照)、60(A处理),120(B处理)和180(C处理),苗木高、径生长量以A处理最优,二年生苗高6.12米,胸径3.7厘米,比对照增加24.14%和35.53%。B和C处理苗高比对照分别增加15.21%和13.38%,胸径增加33.33%和25 92%。土壤异养细菌数量,A、B处理与对照相近似,而C处理则显著下降。土壤真菌数量随施肥量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则随施肥量减少。 土壤自养硝化细菌数量以A处理最多,B处理次之,对照居第三位,C处理最少。硝化细菌的数量与苗木生长对施肥量的反应是一致的。根际细菌和杨树根面细菌数量,B和A处理有明显增加,其R∶S值(根土比)也同时比对照提高了1.8—2.5倍。土壤呼吸强度A处理比对照增加61.22%,比C处理增加9.13%。硝化作用随施肥量增加,氨化作用随施肥量增加而减少,A和B处理土壤NO_3~--N和NH_4~+-N含量均在20—25Ppm之间,C处理则分别为164ppm和60ppm。  相似文献   

17.
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水稻轮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及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秸秆不施肥对照(CK)、秸秆还田不施肥(S)、秸秆还田+基肥增施N肥45 kg·hm-2(SF1,C/N=12:1)、秸秆还田+基肥正常N肥施用量(SF2,C/N=18:1)、秸秆还田+基肥减施N肥45 kg·hm-2(SF3,C/N=24:1)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CK)相比,秸秆还田不施肥处理(S)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氮的含量分别增加7.8%、10.6%和10.9%,而使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减少17.1%;秸秆还田配施不同化肥处理中,当碳氮比为18:1时,土壤全氮、有机氮和无机氮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27.2%,27.2%和25.7%.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秸秆还田S、SF1、SF2、SF3处理土壤全量有机质(SOM)中的碳、氮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同时SOM中的C/N、H/C和O/C比值都下降.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秸秆还田S、SF1、SF2、SF3处理,在1650~1640 cm-1和3400 cm-1处的峰强度增加,表明土壤有机质中含氮基团、酚羟基、羟基或羧基含量增加;2920 cm-1处的吸收峰增强,表明SOM中脂肪族结构增加,芳香性增强.与对照处理(CK)相比,秸秆还田不施肥(S)处理的当年水稻产量下降8.8%;配施化肥后,SF1、SF2、SF3处理水稻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CK)处理增加12.6%、22.7%、19.1%,且当碳氮比为18:1时,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单独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其碳氮和氢碳比例,使SOM中脂肪族化合物增加,酰胺结构和芳香性增强,同时提高了土壤全氮和有机氮的含量,减少了土壤无机氮含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基地的短期控释氮肥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生理群落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氮素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施用控释氮肥稻田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土壤好氧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比尿素处理低;周年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尿素处理,真菌数量略低于尿素处理.50%控释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高于尿素和单施控释氮肥处理.控释氮肥配施有机肥,土壤好氧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均高于控释氮肥和70%控释氮肥处理.施氮处理土壤的好氧和厌氧自生固氮菌的数量低于不施氮处理.土壤中大多数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氮素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