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本实验室保存的46株纤维素分解菌中筛选出1株可高效降解半纤维素的木聚糖酶高产菌株APS35,其酶活力高达31.801IU.g-1,比APS02(对照)高4.91倍。产酶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以水稻秸秆为底物,APS35产木聚糖酶的最适条件: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3-4d,稻草粉与麸皮比4∶1,接种量10%,氮源为酵母膏(总氮量0.4%),pH为4.0,吐温80浓度0.4%。在此条件下的木聚糖酶活力为32.024IU.g-1,与优化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富集培养、滤纸崩解测试、刚果红纤维素平板鉴别、液体产酶发酵试验等步骤,筛选出2株稻草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初步鉴定为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曲霉(Jspergillus sp.),且二者存在互惠共生关系.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表明,其发酵稻草粉产纤维素酶的优化条件为:木霉与曲霉同浓度孢子悬液体积比3:2,混合孢子接种量5.5%,固形物(稻草粉、麸皮,质量比3:2)质量浓度40g/L,发酵温度28℃,发酵液初始pH值5.5,振荡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144h,此条件下滤纸酶(FPA)活力达28.3U/mL.  相似文献   

3.
康氏木霉REMI突变株产纤维素酶固态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康氏木霉REMI突变株适宜的产酶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固态发酵培养基、接种量、料水比、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稻草粉:麦麸为9:1(质量比),料水比1:1(质量比),硫酸铵1%,Tween-20 0.1%,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7.5%,培养温度30 ℃,培养时间96 h,pH自然;该突变株的FPA酶活和CMC酶活分别达6.097,8.123 IU/g.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解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节省能源.该实验以康氏木霉TR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诱变,结合双层平板分离技术选育出1株纤维素酶活力明显提高的菌株TR6.并通过对康氏木霉固体发酵培养基、接种量、氮源、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的研究,通过测定其所产纤维素酶的CMA和FPA酶活,找到了最佳的产酶条件.即:秸秆粉∶麸皮=1∶1,固液比=1∶3,添加硫酸铵为氮源,添加量为2%,接种量5%,30℃培养84h左右为宜.CMC,FPA酶活分别达到468.27U/g和275.31U/g.  相似文献   

5.
高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纤维素酶的RCEF4093菌株,通过与黑曲霉、甘肃曲霉和绿色木霉比较,具有产酶量高,发酵周期短等特点。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青霉属。对RCEF4093菌株进行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表明:在5g·L^-1稻草粉,2g·L^-1硫酸铵,初始pH为5.5,0.1g·L^-1精氨酸,培养温度30℃,培养90h,产酶活力最高,CMC酶活为293.74IU/mL,FPA酶活为67.31IU/mL。  相似文献   

6.
利用摇瓶确定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和产酶条件,在30 L罐中研究了里氏木霉HC -415菌利用稻草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发酵液pH值、纤维素酶活性等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了发酵液纤维素酶的提取及得率等.所得未脱盐冻干纤维素酶粉CMC酶活性平均为355.0 IU/g, FPA平均为44.3 IU/g.相对发酵液得率平均为16.00 g/L.酶粉对发酵液CMC酶活性平均得率为77.16%, FPA酶活性平均得率为58.10%.  相似文献   

7.
以1株产纤维素酶的细菌DM-4为试验菌株,以滤纸酶(FPA酶)活和CMC酶活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菌株发酵产酶条件。结果显示,在发酵时间为36 h、接种量4%、培养基初始pH值5.5~6.0、麸皮浓度2.54%、蛋白胨浓度0.92%、磷酸盐浓度0.5%的培养条件下,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最高。验证试验表明,优化模型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张辉  朱奇  杨启银  戴传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18-2320
以嗜热侧孢霉(Thermophilic sporotrichum)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TH3-9突变株。该菌株的CMCase和FPAase分别提高到原始菌株的2.6和2.0倍。液体培养产酶条件及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为稻草粉+甘蔗渣(总含量为2.0%时,稻草粉∶甘蔗渣为1∶4),最适氮源是蛋白胨(0.4%),KH2PO4最适含量为0.3%,MgSO4.7H2O最适含量为0.03%,最适pH值为5.5,最适培养温度为45℃,培养第2天FPAase最高,培养第4天CMCase最高。采用优化配方,在45℃下培养,测得CMCase为86.8 IU,FPAase为22.6 IU。  相似文献   

9.
柴明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3141-3144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刚果红平板法,对富含腐烂玉米秸秆的土样进行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目标菌株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分离出10株产纤维素酶菌株,其中有3株菌株产酶效果较好,特别是菌株tg31对玉米秸秆水解率高达37.62%,其最佳发酵工艺的温度为28℃,发酵初始pH 5.0,接种量6%,摇瓶转速180 r/min,经5 L罐放大试验,得出在120 h时其滤纸酶活力(FPA)可达到14.21 IU/mL。  相似文献   

10.
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189-2191
[目的]探讨嗜热侧孢霉TH3-9突变株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单因和正交试验对嗜热侧孢霉TH3-9突变株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研究,并测定CMC酶和滤纸酶(FPA)活力。[结果]单因子试验表明,该突变株产CMC酶和FPA酶的最适条件是:碳源为麸皮+甘蔗渣,氮源为(NH4)2SO4,培养温度45℃,培养时间3 d,起始pH值5.5,含水量60%。正交试验表明,最适产酶培养基为:麸皮+甘蔗渣(1∶2)40 g,(NH4)2SO41.0 g,K2HPO40.1 g,MgSO4.7H2O 0.03 g,含水量60%,pH值5.5;在45℃下培养3 d后测得的CMC酶和FPA酶活力最高,分别达832.56和70.38 IU。[结论]该突变株在高温下能利用廉价天然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11.
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与酶的固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麸皮与秸秆粉为主要原料,对影响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的因素如麸皮与秸秆粉的比例、发酵温度、时间、含水率、初始pH值、氮源浓度等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取正交实验设计,结果表明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为:麸皮与秸秆比例4∶1,含氮量2%,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72 h,起始pH 5,接种量10%,含水率175%(相对于固体发酵底物)。在此条件下,CMC 酶活达到1 1325 U·g-1,比未优化条件下酶活6124 U·g-1,提高了849%。利用包埋、交联和交联包埋三种方法对纤维素酶进行固定化,其中交联包埋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北寒区冬季沼气发酵水解效率低下问题,从土壤中定向筛选一组耐低温纤维素降解菌系LTF-27。利用间歇试验,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其稻秆水解培养条件。反应装置有效体积300 mL,底物唯一碳源为2 g·L~(-1)水稻秸秆,温度控制在(17±1)℃、摇床转速100 r·min-1,培养13 d。通过单因素和中心组合试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及优化组合为水稻秸秆2 g·L~(-1),(NH_4)SO_41.5 g·L~(-1),NaCl 5 g·L~(-1),酵母浸粉1 g·L~(-1),MgSO_40.057 g·L~(-1),CaCO_31.49 g·L~(-1),K_2HPO_40.75 g·L~(-1)。优化后低温条件下稻杆降解率可达64.51%,提高10.2%。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复合菌系LTF-27产酶结果分析表明,该菌系可将纤维素降解为简单糖完整纤维素酶系,酶系中3种关键酶产酶过程相似,β-葡萄糖苷酶酶活(最大值3.4 IU·mL~(-1))较内切葡聚糖酶活(Cx)(最大值8.5 IU·mL~(-1))、外切葡聚糖酶活(C_1)(最大值7.9 IU·mL~(-1))活性低。  相似文献   

13.
黑曲霉突变株ZM-8产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筛选的黑曲霉突变株ZM-8是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特别高.采用正交试验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氮源(NH4)3PO4,含氮量0.6%,含水量300%;玉米秸秆粉与麸皮质量比为4∶1,接种量1∶30.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72 h,初始pH值为6.5.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测定纤维素FPU酶、C1酶、CMC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分别为5.25、0.48、19.60U/mL和42.86 U/mL,约为优化前各酶活的3.0倍、1.8倍、2.5倍和2.1倍.  相似文献   

14.
以黑木耳菌糠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浸提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最佳条件为:振幅90%、超声时间15 min、液料比为60?1.对比试验中,超声波法浸提液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木聚糖酶活为7500和4921 IU·g-1,高于水浸提法(对照).粗酶液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适pH为4.4,最适温度60℃;滤纸酶活最适pH为5.2,最适温度60℃;木聚糖酶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5.
低温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系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5代限制性继代培养,选育出一组稳定的低温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系(X1),其优势菌群为短杆菌。X1最适生长温度为20℃,适宜生长溶氧量(DO)范围为0.04~0.09 mg.L-1,在含0.2%稻秸的改良PCS培养液中静置培养7 d,Cx酶(内切葡聚糖酶)、C1酶(外切葡聚糖酶)、β-葡聚糖苷酶活分别为18.7、54.3、17.8 U.mL-1;稻秸、玉米秸、滤纸降解率分别为55.3%、64.6%、94.3%;稻秸降解液主要产物为乙酸、丙酸、丁酸,其含量分别为0.656、0.168、0.128 g.L-1。  相似文献   

16.
灰绿青霉固态发酵秸秆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秆和麸皮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灰绿青霉固态发酵秸秆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和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比较了发酵前后小麦秸秆的纤维素含量.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氮源为(NH4)3PO4,pH4.5,含水量为200%,麦秆∶麸皮为3∶2;最佳产酶条件:培养时间为72 h、温度为40℃、初始pH5.0、含氮量为0.6%、接种量为20%、半密闭培养.经最佳条件发酵处理,发酵前后小麦秸秆的纤维素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NDF、ADF、纤维素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4.29%3、.89%4、.66%和5.82%,木质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棉花秸秆作为发酵基质,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ZD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方法】以固体发酵条件(棉花秸秆和玉米粉的比例、发酵时间、接种率、含水量和pH值)为优化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再由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优化中心点,最后通过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固体发酵产酶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由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碳氮比,接种量和含水率为主要影响因素;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棉花秸秆与玉米粉的比例4∶1,接种量10%和含水率60%为中心点;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棉花秸秆和玉米粉的比例为4.4∶1,接种量8.12%,含水率60%,发酵时间40 d,pH为4,此条件下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最高,为310.885 U/mL;比未优化条件下的酶活207.496 U/mL提高了49.8%。【结论】确定黑曲霉ZD利用棉花秸秆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优条件,为利用该菌制备棉花秸秆发酵饲料,降解棉花秸秆纤维素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体外降解方法测定添加纤维素酶在玉米-豆粕-麸皮、玉米-豆粕-DDGS、玉米-豆粕-杂粕型饲粮中对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可以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饲粮中不同NDF含量与纤维素酶添加量及NDF降解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二元二次回归关系,当纤维素酶添加量为3000IU.kg-1时,NDF降解率达到最高,相对于不加酶组,玉米-豆粕-麸皮型饲粮的NDF降解率提高5.6%,玉米-豆粕-DDGS的NDF降解率提高3.7%,玉米-豆粕-杂粕型的NDF降解率提高3.16%.  相似文献   

19.
绿色木霉-M1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用廉价基质生产纤维素酶,对绿色木霉-M1利用稻草和麸皮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较优条件为培养温度28℃,料液比为1∶2.5,氮源浓度1.5%,稻草和麸皮比例为7∶3;在此条件下,接种10%液态种子进行培养,酶活力在0~60 h逐渐上升,60~72 h缓慢下降,72 h后酶活重新上升,108 h酶活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