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叶面喷施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夏黑葡萄幼苗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1.5、2.0 mg·L-1)的EBR,测定EBR对葡萄幼苗生物量、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EBR提高了葡萄幼苗的生物量、根冠比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了叶绿素a/b;除了叶温下蒸气压亏缺值有所降低,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升高;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且均在EBR浓度为1.0 mg·L-1和1.5 mg·L-1时升高幅度较大;喷施1.0 mg·L-1和1.5 mg·L-1EBR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降低;喷施1.5 mg·L-1EBR时,幼苗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喷施0.5 mg·L-1和1.0 mg·L-1 EBR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总体上,叶面喷施1.0 mg·L-1 EBR能够促进夏黑葡萄幼苗的生长,并且能够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2种施硒方式及不同硒浓度对油菜进行处理,测定油菜各部位的干质量及硒与其他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施硒方式,低浓度(土壤施硒0.1 mg·kg-1或叶面喷施0.1 mg·L-1)的硒有助于提高油菜生物量,而高浓度(土壤施硒1.0 mg·kg-1或叶面喷施0.5 mg·L-1)硒处理均降低了油菜生物量。外源硒增加了油菜根、茎、叶中氮、磷、钾、钙、镁、锰等的含量,以及油菜根中铁含量、叶中铜含量和根、茎中锌含量。外源硒促进了油菜茎中氮、磷、钾、镁、铁、铜、锌向叶的迁移,降低了根中磷、钾、镁、铁、锌向茎的迁移。低浓度硒降低了油菜根中钙向茎的迁移,高浓度硒促进了油菜茎中钙向叶的迁移。  相似文献   

3.
通过68%精甲·锰锌水分散粒剂对铁皮石斛疫病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的试验表明,以1 133~1 360 mg·kg-1处理,药后14 d,防效78.4%以上,与对照药剂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1 200 mg·kg-1、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143 mg·kg-1的防效相当。由此可见,68%精甲·锰锌水分散粒剂以1 133~1 360 mg·kg-1剂量处理能有效控制铁皮石斛疫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4.
付岩  王全胜  张亮  朱勇  赵健  吴银良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903-1905
建立了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测定铁皮石斛中啶氧菌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铁皮石斛样品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 (PSA)净化,电喷雾正离子反应监测模式监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1~0.1 mg·L-1,啶氧菌酯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方法检出限为1×10-13 g,定量限为0.005 mg·kg-1。在0.005、0.01、0.5和5 mg·kg-1添加水平下,铁皮石斛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83.3%~88.0%,相对标准偏差为2.2%~9.1%。  相似文献   

5.
以陇椒10号为试验材料,待辣椒幼苗长至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MT)溶液0(T1)、50(T2)、100(T3)、150(T4)、200(T5)和250(T6)μmol·L-1,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辣椒幼苗低温弱光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胁迫下(15 ℃/5 ℃,100 μmol·m-2·s-1)处理7 d后,与T1相比,外源喷施 100 μmol·L-1的褪黑素溶液(T3)后总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5.72%、52.88%,实际光化学效率Y()、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光化学猝灭qL分别显著增加了43.79%、36.99%和33.8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了66.31%、56.65%,超氧阴离子含量、相对电导率分别显著降低了48.40%、17.54%。综上所述,叶面喷施褪黑素能通过提高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抗氧化能力,并且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增加植株的抗逆性,以100 μmol·L-1的褪黑素溶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基质栽培条件下外源硒对番茄的生物效应,以硒酸钠为硒源,设10个硒浓度水平,分别为0(CK)、0.25、0.50、1.00、2.50、5.00、10.00、20.00、40.00和80.00 μmol·L-1,研究外源硒对番茄生物量、产量、品质,以及各器官硒积累、转运和其他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0.25、1.00和5.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的番茄地上干物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1.00和5.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的番茄地下干物质含量次于0.50 μmol·L-1硒酸钠处理,且高于0.25 μmol·L-1硒酸钠处理。40.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的番茄维生素C (VC)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次于80.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0.25和5.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的番茄VC、可溶性糖和硝酸盐含量均次于40.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0.50 μmol·L-1硒酸钠处理的番茄硝酸盐含量较CK增加21.52%;除20.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外,其他处理糖酸比均高于CK。5.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硒酸钠>10.00 μmol·L-1时,番茄产量均低于CK。施硒可促进番茄各器官硒的积累和转运,果实硒的积累量随着外源硒浓度增大成倍增加;番茄叶片硒转运能力最强,果实最弱。5.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的番茄N和Ca元素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CK分别增加10.75%和295.20%;1.00、2.50、5.00和10.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的番茄P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硒促进了番茄对Mg(10.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除外)和Fe(20.00 μmol·L-1硒酸钠处理除外)的吸收。适宜硒浓度能增加植株干物质含量,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和促进矿质元素吸收。在富硒番茄生产上,建议采用5.00 μmol·L-1硒处理,起到增产提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毒死蜱和百菌清的单剂毒性和联合毒性,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采用静态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毒死蜱和百菌清单剂,以及二元组合时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和对斑马鱼幼鱼性腺轴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毒死蜱和百菌清对斑马鱼胚胎分别表现为中等和高等毒性,96 h-LC50(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39 mg·L-1和0.353 mg·L-1。毒死蜱和百菌清联合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联合暴露时,对斑马鱼胚胎的96 h-LC50分别为0.38 mg·L-1和 0.063 mg·L-1。中浓度(26.7 μg·L-1)和高浓度(106.7 μg·L-1)的毒死蜱可以诱导斑马鱼幼鱼体内芳香化酶基因(CYP19α)、卵黄蛋白原基因(VTG1、VTG2)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ERβ1、ERβ2)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低浓度(1.1 μg·L-1)百菌清诱导斑马鱼体内VTG1、VTG2、ERβ1和ERβ2基因的上调表达;低浓度(6.7 μg·L-1毒死蜱+1.1 μg·L-1百菌清)二元组合会引起斑马鱼体内VTG1、ERβ1、ERβ2和ERα基因下调。说明毒死蜱和百菌清对斑马鱼幼鱼具有雌激素内分泌干扰效应,但毒死蜱和百菌清二元组合对斑马鱼幼鱼的雌激素内分泌干扰效应降低。在评估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时,应充分考虑复合污染时的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的微塑料污染及其毒理学效应已逐渐引起广泛关注,但微塑料对外生菌根真菌的毒性研究仍不多见。为此,以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Pt)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Ld)作为供试菌株,选用粒径80 nm和4 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塑料微球(PS-MPs)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平板法和液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粒径不同质量浓度(10~300 mg·L-1)的PS-MPs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情况、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组织电导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200~300 mg·L-1)的PS-MPs显著(P<0.05)抑制2株真菌的生长,且粒径4 μm的PS-MPs较粒径80 nm的对两株真菌的生物量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随PS-MPs质量浓度的升高,Pt和L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始终显著(P<0.05)高于对照,且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暴露于2种粒径的PS-MPs之中时,Pt和Ld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在300 mg·L-1处理下最低,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各处理下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PS-MPs处理下,Pt和Ld的MDA含量显著(P<0.05)升高(除10 mg·L-1 4 μm PS-MPs处理下的Pt和200 mg·L-1 4 μm PS-MPs处理下的Ld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P<0.05)降低(除10、20 mg·L-1 80 nm PS-MPs处理下的Pt和10 mg·L-1 80 nm PS-MPs处理下的Ld外),菌丝组织电导率显著(P<0.05)升高。据此推测,PS-MPs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机制可能涉及氧化应激反应,且不同菌株对不同粒径PS-MPs的响应不同。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微塑料对土壤外生菌根真菌的急性毒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梵净山石斛成熟的蒴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处理对梵净山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不定芽分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梵净山石斛无菌播种最佳的培养基为KN+6-BA 0.5 mg·L-1+NAA 0.5 mg·L-1+10%CM+AC 1.0 g·L-1,萌发率达到95.5%;原球茎增殖最优培养基为B5+6-BA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筛选出不定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1+NAA 0.2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1+NAA 0.2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小苗生根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豇豆为试材,研究100、200、300、400 mg·L-1 丙二酸处理的豇豆在(8±2) ℃贮藏期间锈斑指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12 d后,丙二酸处理的豇豆锈斑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200、300 mg·L-1 丙二酸处理效果最好;丙二酸处理的失重率始终低于对照,300 mg·L-1 丙二酸处理显著低于对照;贮藏9 d时,丙二酸处理的豆荚、豆粒可溶性蛋白含量始终高于对照,贮藏12 d时,300 mg·L-1丙二酸处理的豆荚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高于对照68.49%,豆粒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6.42%;贮藏期间豇豆的叶绿素、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300 mg·L-1丙二酸处理组始终高于对照;豇豆豆荚、豆粒的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期间迅速下降,200、300 mg·L-1丙二酸处理豆荚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对照;豇豆的纤维素含量呈上升趋势,300 mg·L-1丙二酸处理豇豆纤维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豇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贮藏期间,丙二酸处理的PPO活性始终低于对照;所有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在第6天达到峰值然后下降,300、400 mg·L-1丙二酸处理在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一直比较平稳。不同浓度丙二酸处理通过抑制豇豆锈斑指数增加,延缓失重率、纤维素含量、PPO活性的升高和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保持较高水平的POD活性清除自由基,来维持豇豆采后品质,从而提高豇豆采后保鲜效果;综合比较4个丙二酸浓度处理,以300 mg·L-1 丙二酸处理豇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董军  洪莉  陈令会  阮梦雅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435-2437
以06-7等甜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喷施方法等对甜樱桃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樱桃坐果率影响显著。当6-BA≥40 mg·L-1、GA≥80 mg·L-1时,促进坐果效率显著。甜樱桃品种06-7可喷施80120 mg·L-1 GA+4080 mg·L-1 6-BA促进坐果;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生长素施用效果更佳。此外,适当增加喷施次数可提高坐果率,不同甜樱桃品种对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药反应也不完全相同。红蜜、布鲁克斯经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第一遍:75 mg·L-1GA+20 mg·L-1 6-BA;第二遍:129 mg·L-1GA+34mg·L-1 6-BA;第三遍:86 mg·L-1GA+23 mg·L-1 6-BA)后,坐果率可达到90%以上。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甜樱桃品种需要搭配合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  相似文献   

12.
邓鸿杨  傅斌  韦杰  何洪任  阳林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925-1928
于2017年4月选用三峡库区常见的浮萍、金鱼藻、睡莲、茭白、黄花鸢尾5种水生植物,设置3种氮磷浓度水池,开展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组合去除氮磷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供试浓度下,浮萍+茭白组合去除氮磷的效果均高于其他组合。高浓度下总氮(TN)、总磷(TP)去除量为浮萍+茭白(1.781、0.538 mg·L-1)>睡莲+黄花鸢尾(1.073、0.524 mg·L-1)>金鱼藻+黄花鸢尾(0.696、0.382 mg·L-1),中浓度下TN、TP去除量为浮萍+茭白(3.628、0.879 mg·L-1)>金鱼藻+黄花鸢尾(1.086、0.454 mg·L-1)>睡莲+黄花鸢尾(1.011、0.400 mg·L-1),低浓度下TN、TP去除量为浮萍+茭白(1.914、0.585 mg·L-1)>金鱼藻+黄花鸢尾(0.966、0.437 mg·L-1)>睡莲+黄花鸢尾(0.967、0.386 mg·L-1)。  相似文献   

13.
以温州雁荡山红杆种铁皮石斛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富硒增产剂对铁皮石斛富硒能力、生长状况和鲜条多糖、浸出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富硒增产剂各处理均明显提高铁皮石斛鲜条硒和多糖含量,但一定程度降低铁皮石斛浸出物含量。同时,随着富硒增产剂喷药浓度提高和次数增加,铁皮石斛叶片褪色转色速度加快加重,落叶情况加重,开花数量减少,花朵明显变小。铁皮石斛适宜喷施富硒增产剂750 g·hm-2 2次,或1 500 g·hm-2 1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国北方麦区监控施钾下小麦产量与养分吸收分配变化与土壤速效钾的关系,为节约钾资源,实现小麦丰产优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0年在我国北方麦区4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速效钾水平下监控施钾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籽粒氮磷钾含量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北方麦区农户小麦施钾不足和过量问题同时存在。小麦产量随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显著增加,在土壤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小麦产量达到最高,为6 340 kg·hm-2。土壤速效钾过高并不能持续提高小麦产量,当土壤速效钾含量>180 mg·kg-1时,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平均为5 409 kg·hm-2。与农户施肥相比,在土壤速效钾含量<90、90—120、120—150和>180 mg·kg-1时采用监控施肥技术增加了钾肥用量,在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减少了钾肥用量,各土壤速效钾水平下采用监控施肥技术施用钾肥均提高了小麦产量,且在速效钾含量<90和>180 mg·kg-1时显著增产。土壤有效磷含量>30 mg·kg-1时,土壤速效钾含量120—150或>180 mg·kg-1时,不施钾肥小麦产量有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氮含量,农户施肥和监控施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变化,速效钾含量>180 mg·kg-1时不施钾肥的小麦籽粒磷钾含量显著降低。速效钾含量>150 mg·kg-1时,监控施肥的钾肥偏生产力与钾肥吸收效率较农户施肥显著提高。【结论】在北方麦区,土壤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合理施肥可使小麦产量达较高水平,但当土壤有效磷较高,超过30 mg·kg-1时,不施钾肥小麦有减产风险。应根据土壤速效磷钾和小麦产量水平监控施肥,合理确定钾肥用量,实现北方麦区小麦丰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不同浓度维生素C(vitamin C,VC)对β-伴大豆球蛋白(7S)诱导的仔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取对数生长期的IPEC-J2用于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7S模型组(5 mg·mL-1 7S)和VC(25、50、100、200、400、600、800、1 000 μmol·L-1)保护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ALP、DAO、IFABP1含量和IL-1β、IL-6、TNF-α、IL-4、IL-10的分泌水平,用qRT-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IL-4和IL-10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7S可显著(P<0.01)降低IPEC-J2活力、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上调细胞促炎性因子和下调抗炎因子的产生;与7S模型组相比,同时添加7S和VC的试验组细胞活力增加,细胞上清液中LDH、ALP、DAO、IFABP1含量显著(P<0.01)降低,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分泌水平降低,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升高。因此,不同浓度VC均可保护由7S诱导引起的仔猪肠上皮细胞损伤,100 μmol·L-1 VC的修复和保护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铁皮石斛种子为起始材料,研究了其原球茎萌发、壮苗、生根出苗环节中一些关键影响因子,建立了铁皮石斛种子快速成苗组培技术体系。研究发现,培养基中加入6-BA会抑制原球茎的发育,若整个培养阶段用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起始播种密度以8 000粒种子为宜,冻干香蕉粉对于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以5~10 g·L-1为宜;壮苗阶段,接种密度以100~120株·瓶-1为宜,培养基及光质对铁皮石斛壮苗影响远小于接种密度;生根阶段,利用3 000 K LED白光代替荧光灯照明,在不降低组培苗茎粗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组培苗株高,增加优质苗比例。研究结果还表明,冻干香蕉粉可完全代替剥皮香蕉作为有机添加物用于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培养。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温度(24±2) ℃,种子萌发阶段光照时间10 h,光照强度25~30 μmol·m-2·s-1;其余培养阶段均光照时间12 h,光照强度40 μmol·m-2·s-1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不同氮水平下配施生物炭对烤烟生长、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佳氮肥施用量。采用大田试验,设计5个处理,在磷肥和钾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除对照不施生物炭与氮肥外,其余4个处理皆添加1 600 kg·hm-2的生物炭,施氮量分别为0、37.5、52.5、67.5 kg·hm-2,研究生物炭与氮肥交互对烤烟农艺性状、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烤后烟叶化学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氮肥水平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单施生物炭作用不明显。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烤烟碳氮关键酶活性,其中N3处理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为51.19 μg·g-1·h-1,N2的淀粉酶活性最大为19.98 mg·g-1·min-1,N1的转化酶活性最大为3.90 mg·g-1·h-1。与对照相比,生物炭与氮肥处理提高了烟叶氮、钾含量,而对烟叶磷含量无明显影响。同时,生物炭能够提高上部烟叶钾氯比以及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及糖碱比和钾氯比,其中N3施氮水平对烤烟化学成分的调控效果最优。生物炭与氮肥均可提高烤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且N0含量最高为616.29 μg·g-1。生物炭可以促进烤烟碳氮代谢作用,对烤烟化学品质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增施氮肥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调控主要表现在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上。综上所述,在豫中烟区生物炭配施氮肥67.5 kg·hm-2措施下烤烟品质最佳。本研究为豫中烟区土壤在生物炭改良的基础上筛选最佳氮肥施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桑黄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和优化提取,并对提取物中的酚类、黄酮和萜类物质进行了靶向鉴定。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提取物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桑黄60%乙醇体积分数提取物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优化提取的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30,提取2次,黄酮提取率达到159.3 mg·g-1。液质联用共鉴定出45种成分,其中酚类物质种类最多。通过优化工艺得到含量较高的具有较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提取物,液质联用靶向分析表明该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PA)池塘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对两种模式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的监测。结果表明,IPA模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4种(属),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9种(属),且IPA模式池塘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为113.55×106 ind·L-1和52.79 mg·L-1,均高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78.37×106 ind·L-1和23.22 mg·L-1。IPA模式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3.80,Margalef指数(D)平均值为2.25,均高于传统池塘;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IPA模式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驱动因子有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总有机碳,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驱动因子有总氮、总磷、总氨氮、亚硝态氮。  相似文献   

20.
赤霉素喷施对红灯甜樱桃果实品质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红灯甜樱桃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20、60、100 mg·L-1)赤霉素(GA3)对果实品质及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0 mg·L-1的GA3处理增加了单果重与纵径。不同浓度GA3处理对果实横径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果实硬度、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了可滴定酸含量,致果实品质总体下降。解剖结构结果表明,GA3喷施浓度越大,果实角质层与表皮厚度越薄,果肉细胞与表皮细胞越大,硬度越小。建议在生产中减少GA3的使用,尤其是高浓度(100 mg·L-1)的GA3喷施对果实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