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微波对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糊化、酶解、微波处理、高压处理和冷藏等工艺制备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研究微波对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生成的作用。研究表明,微波处理功率、处理时间和高压温度对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产率有明显影响;微波处理条件下,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水比10g/100mL,pH值6.0,α-淀粉酶加量0.6mL/100mL,在95℃条件下酶解0.5h,微波处理功率和时间分别为400W和4min,高压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20℃和40min,最后在4℃冷藏24h,在此工艺条件下,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制备的产率为9.03%。  相似文献   

2.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木薯抗性淀粉得率为质量控制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制备木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使用压热酸解法研究淀粉乳质量分数、压热温度、压热时间、磷酸添加量、糊化时间等因素对木薯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木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质量分数30%,压热温度120℃,压热时间30 min,磷酸添加量2.0%,糊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木薯抗性淀粉得率为25.95%,与抗性淀粉含量为1.2%的木薯原淀粉相比,其抗性淀粉含量增加24.75%。  相似文献   

3.
以淮山药为原料,采用酶-压热法制备淮山药RS3抗性淀粉。在考查了淮山药淀粉乳pH值、普鲁兰酶用量、酶解时间、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老化时间对淮山药RS3抗性淀粉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淮山药RS3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条件,并研究其消化特性。结果表明,淮山药RS3抗性淀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淮山药淀粉乳先经180 U/g普鲁兰酶在pH值5.5条件下酶解5 min后,再经过109℃压热处理20 min,冷却后在4℃条件下老化18 h,此条件下淮山药RS3抗性淀粉的得率为20.7%±0.26%,其消化率仅为8.22%/h±0.3%/h。  相似文献   

4.
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马铃薯淀粉进行降解制备多孔淀粉。通过对多孔淀粉的得率、吸油率的考察,研究其品质特性随不同酶用量、作用时间、温度、pH值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制备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与糖化酶质量比为1∶2,且总酶量为6%,作用时间为8h,温度分别为55℃和50℃,pH值分别为6.0和3.5。  相似文献   

5.
酶法制备低DE值小米淀粉糖浆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温α-淀粉酶水解小米淀粉制备低DE值(<20%)淀粉糖浆的工艺,笔者通过单因素试验,明确了温度、时间和酶加入量对水解产物DE值和液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小米淀粉酶解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底物浓度为30%时,高温淀粉酶加入量50 U/g淀粉,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30 min,制备的糖浆DE值为16.77%,小米淀粉的液化得率为81.27%。  相似文献   

6.
以NaHSO3和NaNO2为试剂反应制备酯化剂,在微波条件下,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探讨制备淀粉硫酸酯的工艺路线。考察了NaHSO3与NaNO2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nNaHSO3/nNaNO2,mol∶mol,下同)、制备时间、制备温度、淀粉乳浓度、反应的pH值、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微波温度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制备条件为:nNaHSO3/nNaNO2=4.25,酯化剂制备时间为90min,温度为90℃,淀粉乳质量分数为30%,pH值为8.0,微波时间为70min,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温度为45℃,所得产物的取代度可达0.5~0.76。所用工艺环保、经济。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支直链淀粉含量的原淀粉为原料,采取通电加热和水浴加热2种方式处理淀粉,用自制淀粉糊化电导率测定仪采集数据,讨论通电加热对抗性淀粉(RS)形成的影响以及抗性淀粉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试验发现,采用不同电压通电加热糊化马铃薯淀粉的结果显示,150 V电压糊化马铃薯淀粉,产生的RS最多(8.64%);110 V电压,最终产生的RS最少(6.65%)。对于所采用的全部三种淀粉而言,通电加热后的淀粉中抗性淀粉含量均少于水浴加热处理的样品。在红薯淀粉中,抗性淀粉的减少量达到22.78%。结果表明,通电加热相比于其他加热方法,更加快速均匀。利用通电加热制备抗性淀粉能有效地改变最终抗性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淀粉制备脂肪模拟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水解马铃薯淀粉,制备低DE值麦芽糊精脂肪模拟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底物浓度对产品DE值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为0.02g,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10min,底物质量分数为15%,水解产物的DE值为2.96。  相似文献   

9.
以紫薯淀粉为原材料,采用压热法制备紫薯抗性淀粉,并设计了相关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究了淀粉乳质量分数、压热时间和压热温度这3个因素对紫薯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抗性淀粉制备的最佳条件为紫薯淀粉乳质量分数35%,压热时间40 min,压热温度115℃。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淀粉颗粒外貌形态,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热特性,X-射线衍射仪分析晶体结构,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官能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马铃薯多孔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溶剂法,用一氯乙酸制备羧甲基多孔淀粉。确定了碱化条件为:碱化时间80min,NaOH用量9.0g,乙醇体积分数95%,碱化温度35℃;醚化条件为: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0℃,一氯乙酸用量9.5g。制得羧甲基多孔淀粉的黏度为1250mPa·s。  相似文献   

11.
淀粉的回生特性对于高含淀粉的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淀粉本身作为食品添加剂,其回生特性对相应加工食品的贮存期品质变化也有较大的影响。介绍了大米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薯类淀粉回生特性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淀粉氧化反应机理的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淀粉的结构以及次氯酸钠、高锰酸钾和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淀粉的研究及在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马铃薯的生产概况、马铃薯淀粉的特性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展望了我国马铃薯淀粉行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大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谷物淀粉,它是大米中最主要的成分,含量高达80%左右,并且大米淀粉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等行业。简要概述了大米淀粉的提取方法,介绍了大米淀粉和大米变性淀粉的性质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小麦籽粒A-型和B-型淀粉粒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面粉中分离纯化出的A-、B-型淀粉粒为材料,研究其形态及理化特性。淀粉粒扫描电镜形态观察显示,小麦全淀粉中A-、B-型淀粉粒形态差异显著,分离出的A-、B-型淀粉粒无混杂。分离纯化出的A-型和B-型淀粉粒粒径范围分别为4.45~44.46 μm和0.47~11.16 μm,单位质量数量分别为1.23×1010 g-1和6.70×1010 g-1,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7.70%和22.62%。B-型淀粉粒的膨胀势较大,但糊化值明显小于A-型淀粉粒。重组淀粉中B-型淀粉粒的重量比例小于30%时对淀粉糊化特性影响很大,超过30%后,淀粉粒粒级分布对糊化特性的影响变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叶菜型甘薯品种茎尖的淀粉含量,为叶菜型甘薯品种茎尖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为材料,研究分析了不同采摘时期甘薯茎尖不同部位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薯茎尖中叶、茎、柄的淀粉含量在不同采摘时期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部位的平均淀粉含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茎>叶>柄。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叶>茎>柄。叶的淀粉含量以采摘第1期的最大,第2期的最低。在第1期至第4期范围内,叶的淀粉含量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第4期以后,则呈逐渐升高趋势。茎的淀粉含量以第7期的最高,第3期的最低。在采摘第1期至第3期以及第4期至第6期范围内,茎的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柄的淀粉含量以第6期的最高,第3期的最低。在第1期至第3期范围内,柄的淀粉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第3期以后直至第6期范围内,柄的淀粉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第6期至第7期,柄的淀粉含量又呈迅速下降趋势。叶、茎、柄三部位间淀粉含量变化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但呈现出部分明显的关联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植酸钠为改性剂,研究了植酸淀粉的干法制备工艺,探索了pH值、植酸钠用量、植酸钠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酸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植酸钠用量6%,植酸钠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2h,pH值为8。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以华南124,辐选01为材料,分别在各生育期测定块根淀粉积累量和根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研究木薯可溶性糖运转、分配与块根淀粉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块根形成初期到成熟期,块根可溶性糖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茎和叶的可溶性糖先是随块根淀粉积累速率的升高而下降,后又在淀粉积累速率下降时明显升高,和淀粉积累速率趋势相反。在块根形成初期,可溶性糖的分配是块根积累量大于茎杆,茎杆大于叶片,而在成熟期,块根可溶性糖的积累量小于茎杆,茎杆小于叶片。由此可见,木薯可溶性糖的运转、分配与块根淀粉积累关系密切,限制块根淀粉积累的主因是库限制。另外,高淀粉品种有更强的合成和转化利用可溶性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韦存虚  张军  周卫东  陈义芳  许如根 《作物学报》2008,34(10):1788-1796
大麦籽粒大、小淀粉粒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大。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 系统观察了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过程, 以期为培育不同小淀粉粒含量的大麦品种提供参考。大麦大淀粉粒在胚乳发育早期发生与发育, 包含大淀粉粒的大淀粉体通过缢缩进行增殖, 每个大淀粉体只包含1个大淀粉粒; 小淀粉粒在胚乳发育中、后期发生与发育, 包含大淀粉粒的大淀粉体被膜向细胞基质突起, 出芽产生许多小淀粉体, 小淀粉粒在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 包含小淀粉粒的小淀粉体被膜外突出芽产生许多新的小淀粉体, 用来形成小淀粉粒; 多个小淀粉粒可以同时在一个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 当淀粉体被淀粉粒所充满时, 被膜降解消失, 释放淀粉粒到细胞基质中。研究表明, 小淀粉体来源于淀粉体被膜的外突, 多个小淀粉粒可以在1个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 属于复粒淀粉。  相似文献   

20.
以小麦面粉为原料,研究了淀粉共生蛋白对淀粉酶解性质的影响。对洗淀粉过程中影响蛋白含量的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用SDS溶液和蛋白酶进一步除去淀粉中的蛋白质成分,然后对制得的含氮量不同的淀粉样品进行酶解。试验结果表明,蛋白酶能有效地去除淀粉共生蛋白,而淀粉共生蛋白有助于淀粉的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