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一串红不同品种的发芽情况,以及不同的光照条件对一串红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温度对一串红种子发芽有一定影响,对发芽势影响较大;适量的遮光有利于一串红的生长和开花.  相似文献   

2.
大豆叶片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叶肉导度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12个大豆品种两个生育时期的叶片光合速率(PA)、气孔导度(gs)、叶肉导度(gm)、气孔内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结果表明,上述5个性状均有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并且鼓粒中后期明显大于开花前后。各性状的平均数在鼓粒中后期均极显著低于开花前后。PA与gs的关系,随生育期表现不同,在开花前后,可以配合成一条三次多项式曲线,并显示出一最大的PA值,而在鼓粒中后期则呈显著的线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及耐热新品种选育,以13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品种差异。结果表明,抽穗期温度升高会显著降低水稻产量,该时期平均温度每升高1℃会造成水稻减产15.3%。不同水稻品种对抽穗期高温的响应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父本丰新占所配组合对抽穗期高温的耐热能力较差,表现为结实率较低(40.5%~59.3%),而父本GR560所配组合对抽穗期高温有一定的耐热能力,结实率较高(64.9%~75.6%)。水稻抽穗期高温胁迫问题的解决,应侧重于培育生育期与当地栽培环境相适宜的新品种或通过种植制度调整和栽培技术创新,使其避开抽穗期高温。  相似文献   

4.
抽穗期高温对不同品种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及耐热新品种选育,以13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品种差异。结果表明:抽穗期温度升高会显著降低水稻产量,该时期平均温度每升高1℃会造成水稻减产15.3%。不同水稻品种对抽穗期高温的响应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父本丰新占所配组合对抽穗期高温的耐热能力较差,表现为结实率较低(40.5%~59.3%),而父本GR560所配组合对抽穗期高温有一定的耐热能力,结实率较高(64.9%~75.6%)。水稻抽穗期高温胁迫问题的解决,应侧重于培育生育期与当地栽培环境相适宜的新品种或通过种植制度调整和栽培技术创新,使其避开抽穗期高温。  相似文献   

5.
抽穗开花期不同高温处理对水稻开花习性和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探明高温胁迫对水稻的伤害机理,利用人工气候箱在水稻抽穗开花期对2个耐热性不同早稻品种进行不同高温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开花习性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日开花数减少,日开花峰值降低,开颖角度减小,花粉粒直径增大,花药开裂、花粉活力、柱头活力下降,结实率降低。相关分析表明,2个品种的结实率与花粉活力、花药开裂系数、柱头活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9733*,0.9768*和0.9270*)。水稻抽穗开花期受高温的危害存在品种间差异,相同高温胁迫下,耐热品种996受高温的伤害小于热敏感品种4628。  相似文献   

6.
以耐热性不同的4个芹菜品种(韩育黄芹,3号,黄心芹,申香芹)为材料,在15,25,30,35℃不同温度条件下(以20℃为对照),通过对不同耐热品种的比较分析,研究高温胁迫对芹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30℃高温条件下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显著降低,且品种耐热性越强,受抑制程度越低.高温对幼苗的根系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株高影响不明显.同时,在35℃高温处理下,不同耐热性芹菜品种植株相对生长量表现差异显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和qP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表现为芹菜品种耐热性越差,下降趋势越明显,NPQ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进一步模拟38℃高温,调查热害指数发现72 h高温处理后各品种芹菜差异最显著,且与田间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育期昼间亚高温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日光温室番茄的第 1花序第1花开花(处理1) 时、第1花开花10d(处理2)时,利用温度处理室自动控温系统分别对植株进行昼间35℃亚高温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开始的亚高温处理对番茄植株物候期、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不同生育期进行昼间35℃亚高温处理,植株的物候期提前,生育期缩短,同时各花序坐果率下降,平均单果重变小,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其中,在开花当天进行35℃亚高温处理的植株,其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均低于开花10d时处理的  相似文献   

8.
于2014?2015年对60份不同地理来源、生育期组为MGⅢ的大豆品种进行生育期结构分析和E基因型鉴定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MGⅢ大豆品种生育期相近,但生育期结构差异较大。来自中国北方和美国的MGⅢ组春大豆品种营养生长期(V期)较短(开花较早),生殖生长期(R期)较长, R期与V期的比值(R/V)较高;黄淮海品种和南方MGⅢ组品种V期较长(开花较晚), R期较短, R期与V期的比值(R/V)较低。北方春大豆MGⅢ组品种的开花期受播期影响较其他地区同生育期组品种更为明显。中国MGⅢ组大豆品种存在6种E基因型,其中E1e2E3E4和e1-asE2E3E4分布区域广,覆盖播季类型多,而在8个美国MGⅢ组品种中只鉴定出1种E基因型(e1-asE2E3E4),表明中国大豆品种在生育期结构性状上存在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通过比较不同播期下MGⅢ大豆品种E基因在生育期性状上的平均效应值发现,含显性位点越多的材料,其V期越长,R期越短,R/V值越小。反之亦然。不同E基因对开花、成熟期的增强效果不尽相同,且春播时各显性基因的效应值均比夏播时大。不同地理来源MGⅢ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差异,且与生育期结构存在显著相关性。中国北方春大豆品种底荚高度与R/V值负相关,但单株荚数与R/V值正相关;黄淮海大豆品种的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与R/V间无显著相关性;南方大豆品种分枝数与V期呈显著负相关。试验结果可为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的改良及适应不同环境的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于2014?2015年对60份不同地理来源、生育期组为MGIII的大豆品种进行生育期结构分析和E基因型鉴定表明, 不同地理来源的MGIII大豆品种生育期相近, 但生育期结构差异较大。来自中国北方和美国的MGIII组春大豆品种营养生长期(V期)较短(开花较早), 生殖生长期(R期)较长, R期与V期的比值(R/V)较高; 黄淮海品种和南方MGIII组品种V期较长(开花较晚), R期较短, R期与V期的比值(R/V)较低。北方春大豆MGIII组品种的开花期受播期影响较其他地区同生育期组品种更为明显。中国MGIII组大豆品种存在6种E基因型, 其中E1e2E3E4e1-asE2E3E4分布区域广, 覆盖播季类型多, 而在8个美国MGIII组品种中只鉴定出1种E基因型(e1-asE2E3E4), 表明中国大豆品种在生育期结构性状上存在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通过比较不同播期下MGIII大豆品种E基因在生育期性状上的平均效应值发现, 含显性位点越多的材料, 其V期越长, R期越短, R/V值越小。反之亦然。不同E基因对开花、成熟期的增强效果不尽相同, 且春播时各显性基因的效应值均比夏播时大。不同地理来源MGIII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差异, 且与生育期结构存在显著相关性。中国北方春大豆品种底荚高度与R/V值负相关, 但单株荚数与R/V值正相关; 黄淮海大豆品种的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与R/V间无显著相关性; 南方大豆品种分枝数与V期呈显著负相关。试验结果可为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的改良及适应不同环境的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豆不同生态类型开花至成熟期对光周期的反应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选用来自中国不同大豆生态区的15个代表品种,比较了不同产地、不同生育期、不同播期类型的大豆品种开花后光周期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豆品种在开花后光周期反应方面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中国大豆典型生态类型开化后光周期反应敏感性有以下顺序:南方秋豆〉南方夏豆〉黄淮夏豆〉南方春豆、黄淮春豆〉北方春豆。试验中发现,大豆品种开花至成熟期各阶段长度与它们在自然条件下出苗至初花的日数正相关。供试的早熟品种开花后  相似文献   

11.
不同红三叶品种在川中地区的生长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四川省低海拔地区适应性较强的红三叶品种。2007-2011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3个红三叶品种进行农艺学性状观测。结果表明:3个红三叶都能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从物候期来看,3个品种差异不大,“自由”返青期较其他2个品种早;从农艺性状来看,“自由”具有植株高大、匍匐分枝数最多等特点,其次是“岷山”;从干草产量来看,4年平均产量“自由”(9795 kg/hm2)显著高于“岷山”和“巫溪”(P<0.05),其次是“岷山”和“巫溪”,两者差异不显著;从田间表现来看,“自由”在3个参试品种综合表现最佳,是该地区的首推红三叶品种,其次是“岷山”和“巫溪”。  相似文献   

12.
川西北大穗大粒型小麦灌浆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俊梅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228-231
摘要:本文研究大穗大粒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灌浆速率和籽粒水分含量均呈正态曲线。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R1)快增期(R2)和缓增期速率(R3),渐增期持续天数(T1)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参数,各阶段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大穗大粒高产小麦栽培和育种中可通过选育高灌浆速率,尤其是高快增期灌浆速率的品种;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协调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增加缓增期灌浆速率而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扁穗牛鞭草有性生殖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0份野生扁穗牛鞭草资源有性繁殖过程的测定,对有性繁殖花序开始及持续时间,单株直立与匍匐枝形成花序数、小穗数、小花数、花序柄长、花序长、花序宽、花序厚,开花时间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说明:花序开始时间变异范围达25d,持续时间变异范围为32—116d;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直立枝有序比例〉直立枝最大花序数〉直立枝平均花序数〉直立枝产序节数〉匍匐枝平均花序数〉匍匐枝最大花序数〉匍枝有序比例〉匍匐枝产序节数,均在75%以上;花序性状变异程度较大,花序彬枝、小花彬花序、花序柄长、花序轴长、花序宽、花序厚均差异极显著;开花主要集中的07:00—09:00,11:00-13:00,17:00—19:00三个时间段,未发现结实。  相似文献   

14.
Field experiment conducted at the Viswavidyalaya Farm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s of 1980—81 to 1983—84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ajor six productive functions viz. number of inflorescence bearing primary branches, number of inflorescence bearing secondary branches, leaf area indices at flowering, number of seeds/siliqua, number of siliqua/m2 and test weight of grains on the grain yields of eight elite varieties of Indian mustard ( Brassica juncea L. Czern and Coss) when sown on three different times revealed tha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m were close and positive in all the varieties. Path analysis of the data, further, showed that except the inflorescence bearing primary branches and the seeds/siliqua all other attributes showed high direct influences on grain yield; the maximum direct influence was obtained from number of siliqua/m2.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水稻孕穗期高温对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降低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以‘泰优553’和‘隆晶优1212’为材料,在孕穗期幼穗分化Ⅳ-Ⅵ期利用人工气候室以29、32、35、38℃处理7天,以同时期田间自然温度条件作对照(CK,平均温度30.6℃),研究孕穗期不同温度对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与对照相比,38℃处理显著降低了‘泰优553’和‘隆晶优1212’的可育花粉数和可育率,可育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60.2%、54.7%。随温度的升高,2个品种的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在38℃处理显著高于对照(CK)和其他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2个品种的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但对有效穗影响较少。水稻孕穗期高温能显著降低可育花粉数和可育率,同时影响幼穗生理指标的变化,致使结实率和产量下降,不同品种对高温危害的表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品种三角梅的低温适应能力,以2年生健康成熟的‘巴西紫’、‘花叶大红’、‘绿樱’、‘云南紫’、‘珍珠白’、‘柠檬黄’和‘中国红’7种三角梅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的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三角梅的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H2O2含量在自然越冬期间的变化趋势显著不同,‘柠檬黄’的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降低;‘绿樱’和‘巴西紫’随着自然温度变化出现先降低后升高。‘巴西紫’、‘花叶大红’、‘绿樱’和‘云南紫’的H2O2含量在越冬期间均随着温度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然后又降低。‘云南紫’的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中国红’的POD活性则表现为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因此,不同的三角梅品种间的低温适应力存在极大差异,‘中国红’、‘巴西紫’和‘柠檬黄’表现了较强的低温适应能力;‘绿樱’、‘云南紫’低温抵抗能力稍弱,但也正常完成越冬;而‘花叶大红’和‘珍珠白’则需要通过落叶来适应越冬期间的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17.
苎麻种植密度对重金属Pb、As富集能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两个苎麻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设计了2种种植密度,研究苎麻在Pb、As污染农田中的生长情况及植物体内不同部位的Pb、As含量,期望从中发现不同的种植密度对苎麻产量以及对重金属Pb、As富集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密度对苎麻的产量影响较大,“湘3”和“中1”正常密度产量分别为10.49kg/亩和8.80kg/亩,而高密度依次分别达到22.82 kg/亩和20.86 kg/亩;正常密度2个品种苎麻地上部Pb、As含量均高于高密度,Pb、As的小区迁移量都是湘3高密度最高,分别达到4.97mg/m2和0.194mg/m2,高密度会减少苎麻单株地上部重金属的含量,但是总迁移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评价并推荐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的山地油菜品种在低纬高原山区推广应用,采用灰色关联度、AMMI模型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典型的暖冬年(2012年)与冷冬年(2015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的7个参试油菜品种进行稳定性和适应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暖冬年和冷冬年主要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联度有明显差异;(2)AMMI模型中暖冬年的基因、基因与环境互作两者方差分量均显著高于冷冬年,而环境方差分量则明显低于冷冬年;(3)基因型与环境间的互作对暖冬年与冷冬年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低纬高原山区应主推‘云花油早熟1号’、‘花油6号’、‘玉红油1号’和‘花油5号’等优质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高温期非秋眠紫花苜蓿的生长状态以及高温期刈割对紫花苜蓿再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 个非秋眠紫花苜蓿品种在8 月上中旬分别进行4 次刈割试验。结果表明:‘WL656’、‘WL712’和‘WL903’在高温条件下保持较好生长状态,植株高度、鲜重显著增长;高温期刈割后可正常生长,但刈割当天气温会影响再生植株长势;8 月1 日和8 月5 日刈割处理的紫花苜蓿再生速度显著慢于8 月10 日和8 月15 日刈割处理;品种间再生速度趋势基本一致。刈割时期和苜蓿品种对苜蓿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总体来看,‘WL656’、‘WL712’和‘WL903’属于较耐热型品种,夏季产量和品质可维持在较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蝴蝶兰开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分析比较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蝴蝶兰开花特性的影响,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BAS、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对2个花梗较高的蝴蝶兰品种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能有效降低蝴蝶兰花梗高度,施用后可使品种‘红天鹅’的花梗高度降低8~9 cm,‘新红龙’降低5~6 cm。不同浓度的BAS、矮壮素对蝴蝶兰花梗高度的影响不明显。(2)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红天鹅’的花序长度和花朵数均有抑制作用。而BAS、矮壮素则对‘新红龙’的花序长度有促进作用。(3)BAS施用后推迟‘红天鹅’开花。对于品种‘新红龙’,3种药剂处理后均可促进提前开花。(4)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对蝴蝶兰花径大小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