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研究了江苏省昆山市农田土壤有效态Cu、Ni、Pb、Zn各形态含量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u、Ni、Pb、Zn各形态含量以残渣态有机质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残渣态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形态。Cu和Pb有机质结合态所占比例相对也较高,分别达36.09%和28.30%。土壤可交换态含量、碳酸盐结合态含量、Fe-Mn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及残渣态含量均以Zn最高;土壤有机质结合态含量以Cu最高;土壤可交换态含量变异系数、土壤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变异系数及土壤Fe-Mn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变异系数以Ni为最大;土壤有机质结合态含量变异系数以Zn最大;土壤残渣态含量变异系数以Pb最大。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和可交换态铜对土壤有效态铜含量影响最大;土壤可交换态镍含量对土壤有效态镍含量最大;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和有机质结合态铅对土壤有效态铅含量影响最大;土壤可交换态锌和碳酸盐结合态锌对土壤有效态锌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8,他引:47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 ,研究了 9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肥是土壤铁、锰、铜、锌的良好给源。紫色水稻土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单施化肥比较 ,土壤中的全铁、全锰变化不大 ,全锌提高了 5.5%~ 30.0% ,交换态铁、碳酸盐结合态铁、有机态铁、无定形结合态铁分别提高了1.5%~12.7%、2.4%~8.9%、11.6%~19.5%、32.5%~72.5%。锰、锌的各形态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 ,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大了土壤铜的消耗 ,全铜含量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逐步连续分级法研究了砂姜黑土中铜锌镍锰的化学形态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特征以及耕作措施等对其的影响力。结果表明,砂姜黑土中代换态、有机态和无定形铁结合态铜锌镍锰的相对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氧化锰态和残留态则随剖面加深而提高;碳酸盐结合态因元素种类和耕种方式而异,抑或增加抑或降低;晶形氧化铁态可以分成两类,铜镍变化不很明显,锌锰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早耕熟化尤其是水旱轮作后,土壤中铜锌镍锰由植物无效的残留态或者有效性较低的晶形铁态(锌和锰)向有效性较高的代换态、有机态和无定形铁态转化,从而提高了土壤中铜锌镍锰的可移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铜锌镍锰赋存形态的土体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逐步连续分级法研究了砂姜黑土中铜锌镍锰的化学形态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特征以及耕作措施等对其的影响力,结果表明,砂姜黑土中换态,有机态和无定形铁结合态铜锌镍锰的相对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氧化锰态和残留态则随剖面加深而提高;碳酸盐结合态因元素种类的耕种方式而异,抑或增加抑或降低;晶形氧化铁态可以分类两类,铜镍变化不很明显,锌锰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旱耕熟化尤其是水旱轮作后,土壤中铜锌镍锰由植物  相似文献   

5.
几种土壤微量重金属化学形态在土体中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庆新 《农业环境保护》1993,12(6):267-270,275
本文对黑土,灰钙土,栗钙土等三种不同类型土壤所含铜,锌,锰,钴等微重金属元素的转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残渣等化学形态在土壤各个层次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在每个土壤及同一土壤的各个剖面层及各金属形态间的含量也进行了量的比较。并对各微量重金属的生态效应分别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铜、锌形态转化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对沈阳农业大学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31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铜和锌含量变化及其空间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试验前相比,耕层(0-20cm)土壤各处理水溶态铜、弱酸溶态铜和残渣态铜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可还原态铜和可氧化态铜含量在化肥区有所降低,在有机肥区有所增加;残渣态锌含量明显减少,其他形态锌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耕层各形态铜分布趋势因处理不同而不同,锌以残渣态为主。在空间分布上,2种元素弱酸溶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含量都是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可氧化态铜与有效态铜关系最密切;可还原态锌对有效态锌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989-2009年间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华北地区典型壤质潮土微量元素全量及有效性的影响。田间试验施肥处理包括:有机肥(OM)、1/2OM 1/2化肥氮磷钾(NPK)、NPK、NP、PK、NK和不施肥(CK),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显示,经过长期不同施肥,铁(Fe)、锰(Mn)、铜(Cu)、锌(Zn)等微量元素在表层土壤(0~20cm)中均有一定积累,与其在不同土层中的迁移有关。形态分级提取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效态铁(DTPA-Fe)、铜(DTPA-Cu)、锌(DTPA-Zn)含量高于其在碱性土壤中的最低标准,而有效态锰(DTPA-Mn)的含量则相对较低;残渣态(Residual-faction)是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主要形态,分别占其全量的>90%(Fe)、>54%(Mn)、>70%(Cu)、>70%(Zn)。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积累通过多种机制提高了有效态、弱酸溶解态(Acid-soluble-fraction)及可氧化态(Oxidizable-faction)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效缓解了土壤有效态锰含量的不足,抑制了磷与锌的沉淀反应,是影响微量元素形态转化的主要原因。钾肥的施用同样提高了有效态及弱酸溶解态微量元素的含量,但降低了铁、锰在表层土壤中的全量;而磷肥施用则通过沉淀反应降低了有效态及弱酸溶解态微量元素的含量,提高了铜、锌在表层土壤中的全量。  相似文献   

8.
锌源和施锌方法对石灰性土壤锌组分及锌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选用合适的锌肥以及合理的施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还可以提高石灰性土壤的锌肥利用率。因此,研究不同锌源和施肥方式对石灰性土壤中锌组分含量以及锌肥利用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两种锌源(水溶态锌肥Zn SO4·7H2O和螯合态锌肥Zn-EDTA)全层混匀均施和表面条施两种方式,调查了土壤中交换态Zn(Ex-Zn)、松结有机态Zn(LOM-Zn)、碳酸盐结合态Zn(Carb-Zn)、氧化锰结合态Zn(Ox Mn-Zn)、紧结有机态Zn(TOM-Zn)5种形态锌的含量,分析了小麦对锌肥的利用率。【结果】全层混匀均施与表面条施,两种锌肥均增加了小麦籽粒和秸秆Zn含量,全层均施Zn SO4·7H2O处理的籽粒Zn含量比对照提高43%,均施和表面条施Zn-EDTA的籽粒Zn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7%和75%;Zn-EDTA均施和条施的锌肥利用率分别为6.5%和5.3%,Zn SO4·7H2O均施和条施的锌肥利用率分别为3.6%和1.3%。小麦收获后,条施Zn SO4·7H2O和Zn-EDTA的施锌区有效锌含量分别为9.25和1.97 mg/kg,分别为均施处理的2倍和1.8倍;与对照相比,Zn SO4·7H2O和Zn-EDTA条施及均施的4个处理均增加了土壤中各形态锌的含量,并且4个处理与对照土壤中各形态Zn含量的规律一致,即:松结有机态碳酸盐结合态紧结有机态氧化锰结合态交换态。均施Zn SO4·7H2O和Zn-EDTA 2个处理的交换态Zn含量分别为0.12和0.13 mg/kg,条施分别为0.38和0.54 mg/kg;均施处理松结有机态Zn含量分别为5.26和1.56 mg/kg;不同处理碳酸盐结合态Zn含量变化趋势与松结有机态Zn含量基本一致;条施Zn SO4·7H2O施肥区氧化锰结合态Zn含量为对照的4倍,不同处理的土壤中紧结有机态Zn含量变化规律与氧化锰结合态Zn含量变化规律相似。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态Zn、松结有机态Zn和碳酸盐结合态Zn含量均与有效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不施锌肥相比,Zn-EDTA施入土壤后,小麦收获后松结有机态Zn和碳酸盐结合态Zn含量明显增加,而紧结有机态Zn则相对减少。【结论】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上施用螯合态锌肥Zn-EDTA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潜在有效的锌组分以及锌肥利用率,而且施用螯合态锌肥后,较高的有效锌含量可以维持至小麦收获后,有效提高了锌肥利用率。与均施处理相比,条施这种集中施用的施肥方法可以增加近根系土壤中有效性较高的锌形态含量。  相似文献   

9.
土壤铜污染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总量,还与其在土壤中的形态有关。选用未受污染的粘质壤土,设置对照(32mg·kg-1)、200、400mg·kg-1铜处理模拟土壤铜污染,进行持续5年(2006—2010年)的稻/麦轮作土培试验。参照Tessier的方法测定小麦和水稻成熟期土壤中不同形态铜含量,研究耕作层土壤中各种形态铜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清洁土壤中总铜以及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铜含量变化均很小,铜处理使上述参数均大幅增加。(2)污染土壤各形态铜含量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其中可交换态浓度持续下降最为显著,5年分别累计下降66%(200mg·kg-1)、67%(400mg·kg-1)。(3)土壤处于旱作条件有利于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铜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淹水条件下转化方向相反。(4)铜处理改变了土壤中铜元素的形态分布,清洁土壤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平均占57%),污染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合计平均占58%)。本研究表明,外源铜进入土壤后,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交换态浓度持续大幅降低,其他形态则因不同年度和不同耕作方式而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安徽省不同母质发育的稻田土壤的采样分析,研究了水稻土中不同形态锰含量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全锰含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含量在191.7~805.0 mg kg-1之间,平均为375.0 mg kg-1,有效锰含量平均为25.4 mg kg-1。不同锰形态含量有较大差异,其占全锰比例顺序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Tessier法与BCR法锰形态分级结果有明显的相关性。各形态锰以有机态锰、可交换态锰、碳酸盐结合态锰、铁锰氧化态锰活性较高,与有效锰之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pH值、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是影响土壤锰形态和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甘肃省主要农业土壤中Cu、Zn、Mn、Fe的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全Cu含量范围为22-24mg/kg,全Mn为542-772mg/kg,全Fe为35685-38355mg/kg。四种元素均以灌漠土的含量最低,褐土最高。土壤中Cu、Zn、Mn、Fe的大部分以残留矿物态和氧化铁结合态存在。生物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Cu、Zn、Mn、Fe的交换态和松结有机态对植物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田秀平  李玉梅 《土壤》2009,41(2):196-200
在三江平原上,测定 42 个小区中玉米、大豆、小麦籽实 Fe、Mn、Cu 和 Zn 含量和土壤中各形态 Fe、Mn、Cu 和Zn含量.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了土壤中各形态Fe、Mn、Cu 和 Zn 的生物有效性,旨在为该地区合理施用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和小麦籽实含 Fe、Mn、Cu 和 Zn 量与土壤中有效态和交换态 Fe、Mn、Cu和Z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有机态 Fe、Mn、Cu 和 Zn含量与玉米、大豆和小麦籽实Fe、Mn、Cu 和 Zn含量也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交换态对有效态 Fe、Mn、Cu 和 Zn 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机质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Fe、Cu 对有效态 Fe、Cu 及碳酸盐结合态 Mn、Zn 对有效态 Mn、Zn 具有一定正效应.而残留态 Fe、Cu 对有效态 Fe、Cu 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Mn 对有效态 Mn 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土壤速效养分的吸附特征与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化学分析、吸附反应和生物诊断方法,系统研究了六个土壤中养分的丰缺状况,确定了供试土壤存在的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严重程度。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普遍缺氮,部分土壤中磷、钾、硫、铁和铜供应不足,个别土壤中锌和硼含量偏低。在低锰浓度的吸附液中.土壤对锰的吸附强烈;铜、锌和硼吸附率不受相应吸附液浓度的制约;在高磷、硫浓度的吸附液中,各土壤对磷、硫的吸附率差距增大。三大土类的基础生产力不同,植株干重在2.73~5.55克/盆范围内变化,补充营养元素后,生产力显著提高,土类间差距缩小。 运用系统研究法得出的这些结论,针对性强,但个别环节尚需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ome from two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in Skierniewice (since 1923) and _ yczyn (since 1960). The top layer of soil in Skierniewice contains a little more clay and silt (17%) than at _ yczyn (14%), but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are alike - the mean for many years shows the precipitation of 520mm and temperature 7,9°C. Soil sampl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icroelements were collected in the years 1999 and 2000 from the control plots (Ca) and from combinations corresponding to 3 fertilization systems: mineral (CaNPK), organic (Ca + FYM) and mixed organic-mineral (CaNPK + FYM). The contents of B, Cu, Zn, Mn were determined in 4 extract solutions: 0,01mol CaCl2, EDTA, 1mol HCl and HF (total contents). The paper presents average results for the last two years. The following amounts of microelements (%) in relation to the total contents in particular extract solutions were obtained: CaCl 2 m Cu 0,4< Zn 2,2< Mn 3,5 < B 5,0; EDTA - B 2,4 < Mn 5,7 < Zn 9,0 < Cu 13,9; HCl - B 7,8 < Cu 37,3 < Zn 37,6< Mn 72,5. The soil contents of readily soluble forms of M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on-limed than in limed soil, while the amounts of B, Cu and Zn were higher in limed soils as some amounts of Cu and Zn were present in lime fertilizers. In the system of mineral fertilization, some amounts of boron and zinc were introduced to the soil together with fertilizers, however, they were insufficient in view of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organic-mineral system the amounts of introduced boron were adequate, copper and zinc twice higher and manganese four times higher. The use of mineral fertilization alone for 26 years, leads to soil depletion of zinc and copper and the use of manure alone enriches soil in those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研究对湖北省14种主要成土母质及其发育的土壤,按土属布点,共取表层土壤样3346个,剖面样305个和岩石样40个,分别测定锌、铜、锰、硼、铁含量取得数据21,967项,查明全省土壤锌、铜、锰、硼、铁含量,全量分别平均为83、27、596、80、35000ppm,有效量分别平均为0.65、1.11、29.7、0.33、37.1ppm,低于缺乏临界值的耕地共2460万亩;研究得出本省近代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大多缺锌;酸性结晶岩发育的土壤缺硼;褐色粘土发育的土壤缺锰,红、黄壤缺铜,石灰土缺铁等。综上,编绘出土壤有效性锌、硼、铜、锰、铁缺素分布图,指导粮、棉、油、果等作物的微肥应用,常年施用面积800余万亩,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山东省土壤中B、Mn、Zn、Cu、Fe有效态含量及分布。有效硼含量0.04-6.79ppm,平均0.48ppm;易还原态锰9-1345ppm,平均169ppm;有效锰1.5-175.9ppm,平均17.1ppm;有效锌0.04-14.56ppm,平均0.54ppm;有效铜0.03-20.64ppm,平均1.08ppm;有效铁1.6-162.0 ppm,平均12.6ppm。不同土壤类型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主要特征为:棕壤、褐土缺硼,潮土、砂姜黑土缺锌,水稻土富铁、锰、铜,盐土富硼。其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可分为山地丘陵(鲁东和鲁中南)低硼、中锌、高锰区;泛滥平原(鲁西北)低锌、中硼锰区。  相似文献   

17.
长期施肥对菜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对菜田土壤重要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肥会提高土壤有效态铁、锰、锌、铜含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土壤酸化程度加重,土壤中铁、锰、锌、铜有效性亦随之增强。磷、钾化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效铁、锰含量,对土壤锌有效性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土壤有效性铜含量,但效果不明显。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与配施的化肥种类有关。土壤有效铁、锰、铜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有效锌含量与pH相关性不明显,而且关系比较复杂。总之,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首要因素是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肥对潮土耕层土壤和作物籽粒微量元素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icronutrient status in soils can be affected by long-term fertilization and intensive cropping.A 19-year experiment (1990-2008)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on micronutrients in an Aquic Inceptisol and maize and wheat grains in Zhengzhou,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total Cu and Zn markedly declined after 19 years with application of N fertilizer alone.Soil total Fe and M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ainly due to atmospheric deposition.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朱淇  梁之婉  陈恩凤 《土壤学报》1963,11(4):417-425
对于土壤微量元素的研究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国外从上世纪末即已开始,但为数极少。本世纪初,逐渐增多,至近二三十年,则较为广泛,并已在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对于大豆,以B、Mn、Zn、Cu 等研究较多,Mo最少。我国大豆素以多产与优质著称,东北为我国生产大豆基地。为了大豆增产,除其他农业措施外,必须合理施肥,其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亦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