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自呼和浩特、通辽和呼伦贝尔地区饲养的1~5胎健康无病的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1胎、3胎及5胎的泌乳牛各10头,一年分4次采集乳样,每个胎次的重复数为40头;探讨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氨基酸含量的胎次变化。结果显示,1胎荷斯坦牛乳中氨基酸的总量(ATT)显著高于5胎牛(P〈0.05),1胎荷斯坦牛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总和(EAA)明显高于3胎和5胎牛(P〈0.05);1胎西门塔尔牛乳中TAA、EAA和NEAA的总量均显著高于3胎牛,而3胎牛的又显著高于5胎牛的(P〈0.05);1胎三河牛乳中TAA总量显著高于3胎牛,而3胎牛的又显著高于5胎牛的(P〈0.05)。3胎和5胎三河牛乳中EAA含量显著低于1胎牛(P〈0.05),1胎和3胎三河牛乳中NEAA含量显著高于5胎牛(P〈0.05)。总之,随着胎次的增长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氨基酸的含量呈明显下降的态势(P〈0.05),其中,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注射促排3号对荷斯坦奶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荷斯坦奶牛为试验牛,探讨了LRH-A3对其情期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情期受胎率为84.61%(11/13),比对照组情期受胎率62.5%(25/40)高22.11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注射LRH-A3可以显著提高荷斯坦奶牛的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3.
左旋咪唑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左旋咪唑,对西宁奶牛场二分场43头荷斯坦(中国)泌乳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由投药前的83.7%,下降为55.8%;乳区阳性率由46.4%下降为31.5%。防治效果明显(P<0.05)。  相似文献   

4.
3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3个地方黄牛品种(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及闽南黄牛)及2个对照群体(中国荷斯坦牛和青海牦牛)的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水平进行研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牛群体总近交系数(Fit)为58.5%,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43.2%,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26.9%,3个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5个牛群体内近交系数(R)鲁西黄牛最高(0.640),青海牦牛最低(0.231)。鲁西黄牛与荷斯坦牛间每世代群体间有效迁移个体数(Nem)最大(1.149),牦牛与鲁西黄牛间最小(0.509)。5个牛群体每个体属于所属群体的平均概率从91.4%到98.5%不等。结合聚类分析、基因流分析及STRUCTURE分析结果,5个牛群可分为3大类:鲁西黄牛和中国荷斯坦牛为一类,渤海黑牛和闽南黄牛为一类,牦牛自为一类,这说明在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的形成过程中,鲁西黄牛受普通牛影响较大,而渤海黑牛受瘤牛影响较大,同时探讨了以上品种的演化与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蜀宣花牛”是以四川宣汉黄牛为母本,选用原产于瑞士的西门塔尔牛和荷兰的荷斯坦乳用公牛为父本,含西门塔尔牛血缘81.25%、荷斯坦牛血缘12.5%、宣汉黄牛血缘6.25%。  相似文献   

6.
促排卵3号在荷斯坦供体母牛超排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CIDR+FSH+PG法对114头进口新西兰荷斯坦供体母牛进行超排。其中LRH—A3处理60头,共回收卵651枚,回收率95.0%(651/685),可用胚362枚,头均6.0枚,可用率56.0%;对照组54头未用LRH—A3处理,共回收卵526枚,回收率93.8%(526/561),可用胚总数250枚,头均4.6枚,可用率47.6%。结果表明,LRH—A3对荷斯坦母牛超数排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择德国荷斯坦育成牛95头(12~18月龄),成母牛129头(1-6胎)及中国荷斯坦育成牛111头(12~18月龄)、成母牛164头(1—6胎);分别测定其体尺、体重及生产性能,并对两国荷斯坦牛体型、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现行饲养管理水平对德国荷斯坦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国荷斯坦牛早期生长发育快,12月龄体尺、体重极显著地大于中国荷斯坦牛(p〈0.01),德国荷斯坦牛各胎次产乳量、乳脂率均极显著地高于中国荷斯坦牛(p〈0.01),德国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较中国荷斯坦牛低(p〈0.01),育成牛初配月龄明显晚于中国荷斯坦育成牛(p〈0.05)。产间距德国荷斯坦牛较中国荷斯坦牛略长,但差异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北方寒区季节因素对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关系,笔者对我场1987~1994年饲养的1229头中国荷斯坦牛,进行了跟踪调查与分析。结果证明,春、夏、秋、冬四季的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分别为23.5%、45.8%、22.37%、8.21%。其中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经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热应激对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5头荷斯坦种公牛研究了热应激对其生理常值,精液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精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热应激可造成种公牛精液品质显著下降,使原精活力,冻精活动,精子密度,活精子百分数和顶体完整率分别比春季下降3.13%(P<0.01),1.11%(P<0.01),34.8%(P<0.01),15.0%(P<0.01)和17.8%(P<0.01),精子畸形率比春季上升25.5%(P<0.01)。(2)夏季慢性热应激使荷斯坦种公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春,米,立3个非热应激季节(P<0.01)。(3)夏季荷斯坦种公牛血清睾酮,T3,皮质醇和促黄体素的含量分别为3.41ng/L,1.29ng/L,5.05ng/L和45.11ng/L,与非热应激季节相比,均处于较低的水平。(4)热应激可降低血糖和血清钠,钾,钙,镁水平(P<0.01),使血清GPT,GOT处于最高水平(P<0.01)。(5)夏季荷斯坦公牛精清睾酮含量仅为4.31ng/L,极显著低于非热应激季节(P<0.01)。(6)热应激造成荷斯坦种公牛精清钾,钙,镁处于最低水平(P<0.01),精清ALP,ACP处于最高水平(P<0.01),使精清钠由春季至夏季呈显著下降趋势。上述结果显示:热应激使体内微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抑制了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功能,从而影响了精子的生成和贮存。  相似文献   

10.
西安荷斯坦奶牛群5个基因座位遗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PCR-RFLP方法对西安荷斯坦牛的κ-en、β-lg、β-lg5′侧翼区、CSN1S2、IGFBP-3共5个基因座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没有发现携带CSN1S2^P等位基因的个体,其多态信息含量为0。κ-en基因座位呈现低度多态(PIC=0.2366),β-lg、β-lg5′侧翼区、IGFBP-3基因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168、0.3689、0.4439,均呈现中度多态。κ-en、β-lg、β-lg5′侧翼区、IGFBP-3、CSNIS2基因座位的杂合度和DNA多态度分别为0.2742、0.3947、0.4879、0.4891、0和0.0255、0.0116、0.0333、0.0112、0。而且,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κ-en、β-lg、β-lg5′侧翼区、IGFBP-3共4个基因座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CSN1S2基因座位处于纯合状态。  相似文献   

11.
随机抽取473头荷斯坦奶牛1892个乳区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淮南地区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为25.42%。奶牛阳性率为52.64%。在1、2、3、4、5胎以及5胎以上的乳区阳性率分别为23.12%、24.53%、25.88%、22.41%、23.03%和44.08%;奶牛阳性率分别是47.95%、52.34%、52.33%、51.72%、52.63%及73.68%。1~5胎乳区阳性率的变异范围是22.41%~25.08%,差异不显著(P〉0.05),而5胎以上乳区阳性率为44.08%,极显著(P〈0.01)地高于前5个胎次。同样,奶牛阳性率随胎次发生变化的趋势与乳区阳性率是一致的,只是在前5个胎次中第1胎47.95%的奶牛阳性率分别低于2~5胎次各5个百分点左右,但也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胎次不同泌乳月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及奶牛阳性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1.科学认识近亲交配 近亲交配是全球荷斯坦牛群所普遍面临的问题,现在,全球荷斯坦牛的主要系谱都可以追溯到北美的几个共同祖先。2004年5月美国农业部动物遗传改良计划实验室(AIPL)公布了美国荷斯坦牛近交情况,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3.
奶牛的品种是影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主要因素,例如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平均乳脂率为3.4%,乳蛋白率3.1%;而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的平均乳脂率在4%以上,乳蛋白率3.6%以上;娟姗牛的乳脂率高达5~8%,乳蛋白率4.0%以上。相对于乳脂率,乳蛋白率受遗传影响较大,因此,在生产中通过营养来提高乳蛋白率比提高乳脂率的难度大。  相似文献   

14.
对喀什地区农区奶牛养殖户饲养的100头荷斯坦牛,采集生鲜乳进行常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各指标为乳脂率3.86%、非脂乳固体8.08%、密度1.026g/cm^3,乳蛋白率2.97%、乳糖4.5%、pH值6.4,符合国家生鲜乳常规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25日,青岛港上岸的2794头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奶牛发生结膜炎,发病率达80.2%,到达青岛隔离检疫场一周后发病率达85.0%,部分严重的牛还发生了角膜炎。经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为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角膜炎和结膜炎综合症。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的品种不同。往往所产牛乳中的乳蛋白含量也不同,原料奶中的乳蛋白含量还与饲养方式、季节、泌乳期等多种因素有关。荷斯坦奶牛的乳蛋白可高达3.2%。就我国主要养殖的黑白花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这一品种看,平均乳蛋白含量往往很难达到3.0%以上,尤其随着气温的升高,到了夏季就只能保持在2.95%上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11头蒙贝利亚母牛和9头蒙贝利亚公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跟踪测定,并与同期荷斯坦母牛的生长发育、产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贝利亚母牛与荷斯坦母牛初生重无显著差异;4~18月龄,蒙贝利亚母牛体重均明显高于荷斯坦母牛同期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蒙贝利亚母牛与荷斯坦母牛日增重变化规律相似,lOB龄平均日增重最大,17月龄平均日增重最小。蒙贝利亚母牛各阶段体高、体长与荷斯坦母牛无显著差异,14月龄体高可达127cm,达到配种体高。蒙贝利亚母牛头胎305d产奶量为7241kg,对照组荷斯坦母牛头胎305d产奶量为9589kg,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蒙贝利亚公牛初生重较大,至24月龄体重接近荷斯坦公牛同期体重。12~24月龄,荷斯坦公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明显高于蒙贝利亚公牛,差异板显著(P〈0.01);蒙贝利亚公牛初生重48kg,蒙贝利亚母牛初生重42kg,二者差异显著(P〈0.05)。蒙贝利亚公牛各阶段睾丸周径均显著高于荷斯坦公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湟源县实施黄牛改良工程以来.先后利用荷斯坦、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当地黄牛.经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近30年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黄牛改良工作稳步发展。近两年又开展实施了胚胎移植、性控冻精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全县牛良种比例明显提高。1980年。全县仅有改良能繁母牛360头,其中荷斯坦牛245头.西门塔尔牛115头,良种母畜比例2.5%。  相似文献   

19.
自1951年美国第1头胚胎移植牛诞生以来,胚胎移植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到1990年,美国荷斯坦牛核心母牛群的27.5%和最好种公牛的44.0%来自胚胎移植的后代,在欧洲牛冷冻胚胎的使用率达47.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年产胚胎移植牛超过35万头。我国牛胚胎移植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快,1978年手术胚胎移植奶牛诞生,1982年冷冻胚胎移植成功,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为148.5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42.06%,其中奶业产值22.3亿元,占牧业产值的15.0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268元,其中牧民纯收入3201.04元:2003年全区奶牛存栏144.46万头.同比增长51.08%,其中纯种荷斯坦奶牛95.63万头,占全省奶牛存栏的66%,奶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