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抗螨性鉴定及抗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近30年来国内外苹果抗螨性鉴定及抗螨机制研究概况,对苹果抗螨性鉴定方法进行汇总分析,并从苹果叶片外部形态(如叶毛)、组织结构(如叶片厚度、气孔密度等)、生理生化(如营养成分、次生代谢物质等)及与捕食螨的关系(如化感物质、叶毛、虫菌穴)等4个方面阐述了苹果抗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或看法。最后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在抗螨性研究中应重点开展的研究工作,以期全面系统地提高苹果抗螨性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将从‘嘎啦’苹果中克隆的MdCBF1转化到‘王林’苹果愈伤组织和野生型拟南芥幼苗中,进行低温冷处理,观察并比较分析野生型与转MdCBF1材料在成活率和表达量间的差异,以研究MdCBF1基因对植株抗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后,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苹果愈伤组织抗冷性更高,转基因拟南芥成活率更高,抗冷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更高。可以看出,MdCBF1过表达能够显著提高植株的抗冷性,表明其在植物的冷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苹果抗病虫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苹果是研究果树抗病基因的模式植物,综述了苹果抗病虫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基因定位,总结了抗黑星病、白粉病、火疫病、苹果棉蚜等苹果主要病虫害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抗病基因研究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单株对苹果小吉丁虫抗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单株对苹果小吉丁虫危害的抗性差异,提出简化抗性指标调查的方法.[方法]以具有不同抗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特性的新疆野苹果类型单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苹果小吉丁虫疫区实地调查,摸清新疆野苹果受苹果小吉丁虫的危害特点,利用聚类及最优回归分析法简化抗性指标.[结果]在木段直径大于3 cm和木段直径小于3 cm的径阶上,低抗类型单株的枯枝率极显著大于高抗类型,低抗类型野苹果单株枯枝率在44.92;~ 82.52;区间,其中XY-108枯枝率高达82.52;,高抗类型单株枯枝率在4.17;~21.33;区间;低抗类型的羽化孔数、总虫口数显著大于高抗类型,其中低抗2单株羽化孔数最高11.2个,危害最为严重;因子聚类分析后,把危害指标聚为4大相似水平类,将新疆野苹果受苹果小吉丁虫危害调查从10个指标简化为4个,并建立了苹果小吉丁虫总虫口数低抗类型和高抗类型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38.97+1.000 9X1 +1.490 4X2,R2=0.949 009,Y=7.48+7.794 4X1+0.818 5X2-8.354 3X3,R2=0.999 955.[结论]新疆野苹果存在高抗苹果小吉丁虫类型单株,高抗类型和低抗类型在枯枝率及总虫口数、羽化孔数等抗虫指标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通过喷洒不同体积分数的抗蒸腾剂Transfilm,研究苹果在贮藏期的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蒸腾荆Transfilm能够降低果实失水率,提高果实硬度,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其中以体积分数为10.0%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苹果砧木八棱海棠小拱棚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棱海棠是苹果的优良砧木,抗干旱、抗黄化,与苹果嫁接亲合力强,嫁接的苹果苗木,栽植后早果性强、易丰产、果品质量优。采用小拱棚春季播种,出苗率高、生长整齐。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温度效应对热激处理苹果抗冷性的影响,对不同热激处理方式下苹果果实内部温度场与升温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0℃热激条件下,苹果中心温度由20℃达到38℃的时间与从38℃继续热激至40℃的时间相当;当热激水温度由40℃上升至50℃时,苹果中心达到38℃的时间减少了61.2 min (65%),苹果中心升温速率峰值提高了104.3%;当介质流速由0 m·s-1增至1.7 m·s-1后,苹果中心达到38℃的时间减少了30.1 min(30.4%),苹果中心升温速率峰值提高了76.1%,苹果中心升温速率峰值前移6~8 min。当苹果直径由9 cm降至7.2 cm时,苹果中心达到38℃的时间减少了51 min(51.7%),苹果中心升温速率峰值提高了30.4%。  相似文献   

8.
阎文娟 《甘肃农业》2006,(10):94-95
就麦积区钾肥推广的历史沿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进行讨论和思考。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以提高苹果树的抗逆性、抗病虫能力,提高果品品质,可以使苹果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5,(9):39-43
对3种苹果砧木的抗缺铁性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八棱海棠在p H值为8.53的南疆钙质土壤上均生长正常,而在相同土壤上栽植的新疆野苹果却出现出严重的缺铁失绿症状。虽然新疆野苹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有效铁含量明显低于小金海棠、八棱海棠,但其叶内的全铁含量却高于八棱海棠,而且新疆野苹果的全铁含量与有效铁含量的比值最大,表明发生黄化程度严重。综合分析各个指标测定值后认为,3种苹果砧木对南疆钙质土壤的抗性表现为小金海棠、八棱海棠抗缺铁能力较强,新疆野苹果发生黄化症状最明显,抗缺铁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3,(11):34-34
对当前生产上使用的苹果主要种质资源、品种的抗褐斑病性进行鉴定和评价,以期了解中国苹果种质资源的抗褐斑病特点。通过离体叶片室内接种试验结合田间品种圃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对85个苹果品种进行系统抗褐斑病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所有品种都能感染褐斑病菌,没有发现免疫品种,且感病品种占供试品种的62.4%;  相似文献   

11.
四倍体湖北海棠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保体湖北海棠树冠矮小紧凑,结实率高,抗苹果早期落叶病能力和抗寒力强,有较强的耐盐性和较耐旱耐涝;嫁接苹果品种亲和性好,是一个良好的苹果砧木。  相似文献   

12.
苹果杂交后代斑点落叶病抗性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苹果抗斑点落叶病的综合评价及预测方法,为抗病株系的早期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富士"×"粉红女士"杂交F1代为试材,将苹果各生理指标的抗斑点落叶病系数,作为衡量苹果单项抗病能力大小的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各单项抗病系数综合成几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再利用隶属函数求出每一单株抗病性的综合评价值,以此评价各杂交F1代的抗病性。同时建立了植株抗病性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抗斑点落叶病系数间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杂交F1代单株抗病性综合评价值越高,抗病性越强。叶片净光合速率、绿原酸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含量和百叶厚4个指标,可以作为苹果抗斑点落叶病的鉴定指标。回归分析表明,所建方程相关性显著,方程预测值(VP)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各株抗病性强弱顺序一致。【结论】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适合对苹果抗斑点落叶病进行综合评价;所建回归方程能够预测苹果杂交后代个体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苹果植株应答连作障碍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苹果品种应对连作障碍时差异表达的蛋白,在蛋白表达水平上揭示苹果应答连作障碍的机制,本研究选择在重茬地中表现不同的两个苹果品种(抗重茬能力强的富士2001和抗重茬能力弱的首富1号)作为试材,利用重茬土进行盆栽试验,运用蛋白质非标记定量技术(label-free)鉴定两个苹果品种叶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将差异蛋白与GO、COG等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不同苹果品种差异蛋白的功能和分类。结果表明,两个苹果品种在重茬土栽植条件下主要鉴定得到43种差异或特异表达的蛋白,主要分为4类,包括光合作用相关蛋白(1种)、植物能量及物质代谢相关蛋白(17种)、植物防御和抗逆性相关蛋白(8种)、其他功能蛋白(17种),其中,植物能量及物质代谢、植物防御和抗逆性相关蛋白表达量具有较大差异。不同苹果品种在连作障碍反应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方面存在差异,抗重茬能力强的品种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抗重茬能力弱的品种,推测参与防御反应的苹果过敏原蛋白和病程相关蛋白是苹果植株应对连作障碍的关键蛋白。抗重茬能力强的品种通过加强多种不同途径的代谢,增强植株对于连作障碍的抗逆性,减少连作障碍对植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试验主要探讨了用"苹果渣"代替棉籽壳生产白灵菇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用苹果渣生产白灵菇不仅菌丝长势好,抗杂性强,而且产量高,质量好。用苹果渣可以完全替代棉籽壳用于白灵菇的生产,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5.
王宇飞  李靖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83-10584
[目的]寻找安全、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方法]以酶抑制动力学为跟踪方法,考察了苹果渣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将其用于马铃薯的抗褐变。[结果]苹果渣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不可逆抑制,苹果渣提取液浓度为2.0 g/L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高达90.0%,对马铃薯浆褐变的抑制率高达86.8%。[结论]苹果渣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果蔬的抗褐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种质评价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价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抗病性,明确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遗传规律,利用1株通过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株(Alternaria mali),对260份苹果种质和1 089株紫塞明珠×富士杂种实生树进行了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均表现出丰富多样性,新疆野苹果和西洋苹果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度较重,而中国苹果和野生苹果资源发病率较低且严重度较轻。发病对不发病表现为显性,发病/不发病表现为质量性状,分离比符合3∶1。最终得到高抗种质29份、中抗27份和低抗48份。发病亚群体的严重度表现为多基因数量性状,其变异由2个主基因分离位点所致,严重度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6.33%和10.51%。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方法,2008-2010年连续3年调查了42个栽培品种白粉病抗性表现及8个苹果杂交组合的F1代实生苗抗白粉病遗传表现。结果表明:苹果栽培品种在田间自然条件下抗白粉病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共鉴定出高抗材料5份,抗病材料21份,感病材料14份,高感材料2份。杂交后代表型分离说明苹果的抗白粉病由多基因控制,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当表现累加效应时,后代表现高抗,富士对白粉病的抗性属于多基因控制的共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8.
从苹果黑星病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侵染过程,寄主反应、抗病基因的种类及其分子标记、抗病育种等方面对苹果黑星病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为苹果黑星病的抗病育种及相关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为苹果抗黑星病品种的合理布局、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9.
研究苯并噻二唑(BTH)诱导苹果抗斑点落叶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诱导抗病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AL)、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关系。用整叶组织透明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比色法测定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的变化。结果表明:BTH能诱导苹果提高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接种前6d处理时可引起苹果斑点落叶病病情指数由对照的21.3下降到9.3。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BTH诱导抑制病菌侵染钉的形成,限制病菌向细胞内扩展;酶活测定发现,BTH诱导能提高苹果叶片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处理的果苗比对照果苗防卫反应启动的要早。  相似文献   

20.
苹果属植物叶片角质层厚度与抗旱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7个苹果种类叶片角质层厚度与抗旱性的关系。通过不同时期叶片角质层厚度的测定,发现:春季各供试种苹果叶片角质层厚度均比夏季叶片的薄。变叶海棠春季叶片角质层最厚,显著高于其它种类,抗春旱能力强,夏季,其叶片角质层也明显加厚。湖北海棠、花叶海棠、新疆野苹果和三叶海棠春季叶片角质层较薄,抗春旱能力差;夏季叶片角质层较春季增厚1倍以上,表明其成熟叶抗旱力强。小金海棠和沧江海棠叶角质层春、夏季均较薄,抗春旱和伏旱的能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