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筛选在江西红壤旱地适宜种植的优良春大豆新品种,该研究对天隆1号、中豆39、中豆40、赣豆4号、赣豆8号5个大豆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15—2016年二年平均产量表现为天隆1号产量最高(2754.5kg/hm2),赣豆4号(CK)产量最低(2547.4 kg/hm2),产量整体表现为天隆1号>中豆40>赣豆8号>中豆39>赣豆4号(CK),其中天隆1号和中豆40分别比对照增产8.1%和6.1%.生育期差别不大,中豆39的生育期最长(92.0d),比对照赣豆4号(CK)晚2.5d;中豆40生育期最短(88.0d),对照赣豆4号(CK)早1.5d.综合表现为天隆1号、中豆40、赣豆8号3个品种较好,在江西红壤旱地有较好的种植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4个大豆品种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大豆产量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是底荚高、生育期、出苗到开花时间、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其次是无效荚、分枝、节数、有效荚、株高、单株粒数和开花到成熟时间。底荚高和生育时期在今后的育种和高产栽培实践中应给予足够重视,郑1311、荷豆29与荷豆23为关中西部地区适宜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新乡地区种植的夏播高产、优质、高抗大豆新品种,对河南省16个夏大豆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豆48、兴农豆18、科林豆9号、荷育豆12号、华豆45、菊城豆6号、许豆12、科豆41、聚丰6号等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好,产量比对照高5%以上.其中,华豆48生育期109d,植株高度和有效分枝适中,单株粒数较高,粒大,综合农艺性状好,小区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45.98%,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新疆大豆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在低纬地区对15份来自新疆的栽培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大豆在低纬地区的单株产量与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株高主茎节数生育期百粒重。得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是影响新疆大豆在低纬地区种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疆大豆广适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7.
黄淮海大豆新品种(系)在江汉平原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从黄淮海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新品种(系)中筛选出适应在江汉平原种植的高产大豆品种(系),以新引进的13个新育成的黄淮海大豆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相关分析法解析大豆产量相关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次关系及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与大豆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灰色关联分析中,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粒重(0.805)有效分枝数(0.763)生育期(0.746)单株粒数(0.745)开花期(0.727)百粒重(0.715)主茎节数(0.702)株高(0.698)单株有效荚数(0.691)。相关性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农艺性状是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对新引进品种的选择和评价上注重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更容易获得高产的品种(系)。同时,明确主要农艺性状对大豆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也可为长江流域鄂中地区新品种选育、鉴定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南11份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大豆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粒重>生育期跃主茎节数>百粒重跃单株粒数>单株荚数跃有效分枝数>株高>底荚高度。因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优先考虑单株粒重、生育期和主茎节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9.
2020年衡阳市农业科学院对引进的6个华春系列大豆品种进行品种适应性试验,以湘春豆24为对照.结果表明:华春11号与对照生育期相当,属中熟品种,华春6号、华春7号、华春13号、华春21号的全生育期比对照长5~8 d,属中熟偏迟品种,华春2号全生育期比对照长13 d,属迟熟品种;华春6号、华春11号、华春21号分别比对照增产22.8%、4.4%、5.7%,其中以华春6号产量最高,达4312.5 kg/hm2.综合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田间抗性表现分析:华春11号生育期适中、抗性较强,产量较高,在衡阳春播种植适应性好;华春6号、华春21号丰产性突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但生育期偏长,为防止生育后期遇高温干旱天气,适宜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大豆品种,同时为广西地区大豆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方法]以广西区外引进的24个大豆品种及作对照的广西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大豆生长成熟期测定大豆的株高、茎粗、SPAD和主茎分枝数等农艺性状指标,在大豆采收期测定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小区产量等产量性状指标。[结果]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各有差异,株高为42~75 cm,株高较高的品种是22、2、4和25号,株高均在70 cm以上;茎粗为3.5~8.3 mm,茎粗较粗的品种是25、4和3号;SPAD值为28~46,较高的是25、18和8号品种;主茎分枝数为7~16个,其中分枝比较多的是9和24号品种;20号品种的单株荚数最高,17号品种的单荚粒数和百粒重最高。产量前3的品种是20号、17和25号,产量分别为3 058.7、3 045.9和2 599.4 kg/hm~2。[结论]20号和17号这2个品种的株高较高,茎粗较粗,分枝数较多;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都较高,生育期合适,实际产量较高,增产潜力较大。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且适宜广西种植,有引种改良当地品种的前景,可在后续几年继续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东北优质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目前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亟待拓宽的问题,利用540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种植和重要农艺性状调查,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挖掘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豆品种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6~13.347,平均相似系数为3.761,品种的平均相似系数大于平均值有211个品种。此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品种遗传基础较窄,相似程度较高,大豆品种选育需要拓宽。对大豆8个农艺性状进行简单相关系数分析,单株粒重和单株荚数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58),其次蛋白质含量与单株粒重(0.274)>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0.218)>有效分枝数与单株荚数(0.198)>油分含量和百粒重(0.18)>蛋白质含量与单株荚数(0.142)=百粒重与单株粒重(0.142)>有效分枝数与株高(0.103)>有效分枝数与油分含量(0.1)>有效分枝数与单株粒重(0.083)>单株荚数与株高(0.077),其他性状之间呈负相关。由此可见,东北三省的主要大豆品种单位面积产量主要由单株荚数、百粒重蛋白质含量以及有效分枝数等重要农艺性状所决定。对供试540个品种6个重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有单株荚数和百粒重2个性状,单株荚数主要通过蛋白质含量和有效分枝数增加而提高,而百粒重的增加,则是通过株高的减少实现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依次是:单株荚数(0.814)>百粒重(0.367)>油分含量(-0.117)>株高(0.032)>有效分枝数(-0.022)>蛋白质含量(0.008)。根据对照品种表现,对540份大豆品种资源的育种价值进行了评价。产量性状较突出的种质:黑农19、龙黑大豆2号和龙品黑09-518;百粒重较大的种质:‘九农14号’、‘长农15号’、‘岭引2号’和‘嫩良6号’;油分含量较高的种质:‘垦农18’、‘长农17’、‘垦丰6号’、‘九丰10号’和‘垦鉴豆15’;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种质:‘永吉紫花猪眼豆’、‘白秣食豆’、‘小粒秣食豆’、‘绿瓤黑豆’、‘宾县黑豆’和‘吉林27号’。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桂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并为该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研究人员于2018年以华春2号作对照,通过区域试验对华春11号、华春7号、桂1016、中黄302、中黄306、桂1602、桂1603、赣豆10号和南春豆31品种的经济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参试大豆品种中有5个品种经济产量高于对照华春2号,其中中黄302、赣豆10号和中黄306增产较明显,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合在桂北地区种植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早熟大豆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用滇86-5号作对照与7个大豆有性杂交系选高代材料和黔豆2号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比对照早熟,产量均高于对照,比对照增产43.33%~116.66%;成8307×88-5027-2、90-5003×黔豆2号、90-12×86-6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但百粒重低,故建议作粮用大豆推广种植;(89-105×89-50)×86-2、88-5027×吉林22的生育期短,单株粒数和粒重相对适中,百粒重较高,建议作鲜食大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应用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地区79份夏大豆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无限生长型大豆中,产量与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生育期。在亚有限生长型大豆中,产量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和茎粗。在有限生长型品种中,产量与生育期、茎粗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百粒重间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生育期、茎粗、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数和底荚高度。以亚有限和有限生长型为主的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在进行单株选择时,应根据其不同的结荚习性而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5.
密度对大豆品种高产50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密度对大豆品种高产50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生育期延长,株高、节间长度增加,主茎节数减少,茎秆变细,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逐渐下降,产量呈抛物线变化。大豆品种高产50在清水县最适种植密度为25.00万株/hm^2,产量达265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大豆产量与生育期、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关系密切。我们对黑龙江省11个大豆品种(系)的产量进行的关联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得出大豆产量性状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8、0.6913、0.6056,达到了显著水平;生育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分枝数、单株荚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一致。因此对高产大豆品种进行选择时,应突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选取7个大豆品种与玉米品种‘陕单650'进行间作种植,分析了间作和单作模式下大豆品种各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作大豆的株高、结荚高度和主茎节数比单作大豆高,但单株荚数和结荚密度比单作大豆低,间作大豆的生育期比单作大豆长;间作大豆的粗脂肪和蛋白质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单作大豆降低,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比单作大豆低,百粒重在不同的品种间变化规律不一致,7个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比单作模式平均低49.88%。通过各性状的分析,为我们在不同的区域筛选合适大豆品种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耐密植大豆品种铁豆119号和普通大豆品种辽豆11号为材料,设置8.0、14.0、20.0、26.0、32.0、38.0万株/hm2共6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个耐密性不同的大豆品种的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密植品种铁豆119号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粒茎比均多于普通品种辽豆11号。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减少,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不显著。耐密植品种铁豆119号的籽粒产量高于普通品种辽豆11号,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铁豆119号和辽豆11号的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先增后减。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是如此,超过了一定种植密度,会因倒伏带来减产,特别是普通品种。铁豆119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2.0万株/hm2,辽豆11号为14.0万株/hm2,铁豆119号在种植密度变化时籽粒产量水平较辽豆11号稳定,说明适宜的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大豆的籽粒产量,铁豆119号更适于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定量分析近10年来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演变规律,为山东省大豆品种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在收集品种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近10年来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10年来审定大豆品种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和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而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则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单株粒数的途径来实现。审定大豆品种的品质性状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亦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向高蛋白和高油方向发展,但改良相对缓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生育期、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呈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产量与主茎节数、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呈负相关,亦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并不协同,在一定程度上,产量的提高抑制了品质指标的改良,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省秋大豆区试品种(系)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生育期,其后依次为每荚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生育期、每荚粒数和百粒重为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品种选育中,应优先考虑选择生育期较长、三四粒荚多、百粒重较重的单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