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野生型TMV—U1的外壳蛋白羧端进行缺失突变,观察到外壳蛋白羧端序列缺失4个氨基酸(即外壳蛋白保留154个氨基酸)的TMV154TAG能较强地系统侵染烟草,并高水平表达外壳蛋白,经过二次转接新烟草植株仍保持较强的系统侵染状况,复制完整病毒粒子。结果说明外壳蛋白羧端序列4个氨基酸序列的缺失对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复制无严重影响,对利用外壳蛋白羧端缺失型病毒载体表达外源多肽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了解烟草种质资源TI203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特点,为烟草抗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更丰富信息.[方法]以烟草种质资源TI203为材料,采用TMV病毒接种、病情调查、病毒外壳蛋白累计量检测、TMV复制水平测定及日灼现象观察等方法,研究TI203对TMV的抗性特异性、TI203接种TMV普通株系(TMV-U1株系)后的症状、病毒复制水平等.[结果]TI203只对TMV表现无症状的抗病特点,接种马铃薯Y病毒(PVY)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则表现出典型症状.接种TMV-U1株系后14 d,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TI203叶片病毒复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品种;用表达GFP的TMV侵染性克隆浸润接种发现,TI203对TMV的抗性发生在病毒复制水平.在高温和强日照条件下,TI203生长迅速的中上部叶片会发生日灼现象,且难以恢复.[结论]TI203只对TMV表现无症状,其对TMV的抗性发生在病毒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3.
丹皮酚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牡丹皮中提纯的丹皮酚结晶(0.6 mg.mL-1)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 osaic virus,TMV)混合10 m in后对TMV枯斑抑制率达80%以上,说明丹皮酚对叶圆片中的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电镜下观察丹皮酚与TMV混合对粒体形态没有影响;丹皮酚与TMV混合后透析病毒可恢复侵染力,表明丹皮酚对病毒没有直接毒害作用;用丹皮酚喷施叶面不影响病毒侵染;低含量丹皮酚可阻碍TMV-CP的体外聚合,对TMV-RNA无体外抑制侵染作用.据此推测,丹皮酚对TMV的抑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其与TMV-CP结合而影响病毒粒体对叶片表面侵染位点的识别,或影响植株体内TMV-CP亚基的体内聚合.  相似文献   

4.
用植物源病毒抑制物WCT- 直接处理烟草花叶病毒(TMV)病毒粒体,经枯斑半叶法接种和电镜检测发现,处理后的病毒致病力明显下降,病毒粒体大量发生断裂、略变弯曲等畸变现象,WCT- 对TMV的枯斑抑制率为86.6%;WCT- 处理烟草后,其叶片匀浆和胞间液的蛋白经SDS-PAGE不连续电泳发现,处理后的烟草叶片胞间在第5天至第9天和第7天分别存在1条酸溶性蛋白和1条碱溶性蛋白。上述研究结果表明,WCT- 不仅对TMV病毒粒体具有体外钝化作用,而且能诱导植物产生病程相关蛋白,提高烟草抵抗TMV侵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蒜挥发油抗烟草花叶病毒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新鲜大蒜中提取的挥发油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混合后可使完整的病毒粒体断裂,且对病毒衣壳蛋白的体外聚合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病毒的核酸侵染力无显著影响,喷施大蒜挥发油可显著提高烟草体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植物病毒病害给农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传统的防治方法远远无法满足生产的要求。近 2 0年来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为防治植物病毒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1986年 ,Powell -Abel等将烟草花叶病毒 (TMV)的外壳蛋白基因转入烟草 ,获得第1例抗TMV转基因植株[1] 。自此以后 ,发展了多种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 ,应用较多的基因有病毒来源的外壳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移动蛋白基因等 ;非病毒来源的植物的抗病基因、毒素蛋白基因以及来自动物的抗体基因等。在高等脊椎动物细胞内 ,干扰素 (IFN )细胞因子家族能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状态。…  相似文献   

7.
将烟草花叶病毒复制酶54 KD蛋白基因构建到质粒pSSZ32.54K,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株系,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含CMV CP基因的纯合系烟草,获得了含CMV CP基因和TMV RepE基因的转基因烟草,以及只含TMV RepE基因的转基因烟草.以繁殖于新鲜普通烟叶片上的TMV为毒源,机械摩擦接种含双基因的烟草和只含CMV CP基因的烟草.接种15 d后,观察植株发病情况,发现转双基因的烟草无花叶症状出现,而对照植株(只含CMV CP基因)出现花叶症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毒含量,发现转基因植株体内无病毒积累,而对照植株体内有病毒积累.因此,含RepE基因的烟草对TMV有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8.
用植物源病毒抑制物WCT-Ⅱ直接处理烟草花叶病毒(TMV)病毒粒体,经枯斑半叶法接种和电镜检测发现,处理后的病毒致病力明显下降,病毒粒体大量发生断裂、略变弯曲等畸变现象,WCT-Ⅱ对TMV的枯斑抑制率为86.6%;WCT-Ⅱ处理烟草后,其叶片匀浆和胞间液的蛋白经SDS-PAGE不连续电泳发现,处理后的烟草叶片胞间在第5天至第9天和第7天分别存在1条酸溶性蛋白和1条碱溶性蛋白。上述研究结果表明,WCT-Ⅱ不仅对TMV病毒粒体具有体外钝化作用,而且能诱导植物产生病程相关蛋白,提高烟草抵抗TMV侵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蒜精油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大蒜精油经GC MS测定,其主要成分为含硫化合物.高质量浓度 (1mg·mL-1以上 )的大蒜精油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质量浓度小于 0. 5mg·mL-1的大蒜精油对TMV的体外抑制效果不明显.在离体条件下,大蒜精油对TMV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烟草上喷施大蒜精油可降低烟草体内病毒的含量,减轻病害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烟田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进行提前、有效、快速、准确地诊断和预测预报,采用基因重组方法对烟草T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高保守序列进行了克隆以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得到TMV的CP基因并获得大量表达的纯化蛋白。结论:该纯化蛋白的制备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植物单宁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测试了从11种植物提取的单宁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任一植物的单宁质量浓度为5.000或2.500mg·mL-1时,与TMV混合10min后接种,其抑制率均达80%以上.(2)单宁质量浓度为5.000mg·mL-1时,与TMV混合后立即接种,其抑制率也均达80%以上,表明单宁与病毒粒体作用时间很短.(3)TMV与单宁混合,透析3d后,可恢复大部分侵染力;混合3d但未作透析处理,与混合10min的处理相比,抑制率下降,表明部分植物的单宁体外稳定性可能较差,与TMV粒体作用能力下降.(4)这11种植物的单宁对TMV体内抑制复制效果不明显.(5)大飞扬、杠板归、虎杖3种植物的单宁,在接种前先喷施心叶烟再接种TMV,可抑制病毒的初侵染;在接种前先喷施普通烟草K326再接种TMV,烟株发病期推迟3-8d.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大型真菌提取物及其多糖组分对TMV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云南的17种大型食用真菌子实体的浸提液及其多糖组分,用半叶法在心叶烟上分别从预防(施用提取物24h后接种病毒)、钝化(提取物与病毒混合后接种)、治疗(接种病毒24h后施用提取物)3个方面进行抗TMV活性检测。结果表明,16种食用菌子实体的浸提液对TMV有较好的预防和钝化作用,预防效果最好的真菌为火碳菌,预防效果达到99.95%。火碳菌、奶浆菌、扫把菌、白奶浆菌、美味牛肝菌、黄虎掌、黄牛肝、黑虎掌、冬瓜菌、红乳菇、北风菌的水浸液对TMV的钝化效果均在80%以上。火碳菌、青杆菌等9种食用菌的多糖组分与其子实体浸提液对TMV的抑制效果相似,表明其多糖组分具有抑制TMV的主要活性成分。实验真菌的治疗效果总体不如钝化效果明显,治疗效果在70%以上的有扫把菌、黄虎掌和冬瓜菌。其中,火碳菌和黄牛肝等对TMV抑制效果较好的食用菌及其多糖可作为环保型农药及生物保健产品的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13.
解淀粉芽孢杆菌Ba33对烟草的促生及抗TMV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烟田土壤中分离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33菌株。5叶期三生NN烟(Nicotianatabacum var.samsun NN)喷施Ba33发酵液3次后再接种TMV(烟草花叶病毒),与喷清水对照相比,能显著降低枯斑数量,枯斑抑制率为67.8%。于4~6叶期普通烟草(Nicotiana tobacum L.)NC89烟苗接种TMV前后分别用Ba33发酵液、NB培养基或清水连续灌根3次,观察到Ba33发酵液灌根处理的烟苗鲜重、最大叶长和叶宽均高于清水对照处理,叶色浓绿,长势良好;接种TMV10 d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a33发酵液灌根处理的植株新叶中RNA含量低于清水对照和NB培养基灌根处理。认为Ba33具有拮抗TMV、促进烟草生长的作用,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4.
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的稳定性、刺激性、毒性及其对细菌、病毒、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室温下本品有效期至少为1a,对皮肤无刺激性,半数致死量(LD50)为2787mg·kg-1.18-22℃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杀灭率达99.9%,分别需7.5、5.0、7.5mg·L-1有效溴氯海因作用1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达99.9%,需200mg·L-1有效溴氯海因作用60min;对猪水泡病强毒、猪瘟病毒和猪细小病毒灭活率达100%,分别需1500、150和1500mg·L-1有效溴氯海因作用30min.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UV-B辐射(5.0kJ/m2)和氮素互作情况下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会使灯盏花植株的生物量减小, 在氮浓度为3.0×10-3mol/L时,生物量在90d 时下降了13.7%;植株矮化,根冠比减小,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却能够增加总黄酮产量,氮浓度为3.0×10-3mol/L时,总黄酮产量在90d时增加了28.9%,而适当增加氮素含量会补偿甚至提高灯盏花的生物量。相较自然光下的1.0×10-3mol/L氮素处理而言,水培条件下,UV B辐射(5.0kJ/m2)和3.0×10-3mol/L氮处理会使灯盏花总黄酮产量增加263.1%  相似文献   

16.
 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cuciforus)和盾叶粗筒苣苔(Briggsia longgipes)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用滤纸搭桥培养皿内萌发方法研究了其种子萌发特性;发现吊石苣苔在萌发过程中种皮颜色逐渐变淡,胚根的顶端优势不明显;用10%的次氯酸钠消毒可消除二者萌发过程中的霉变现象;吊石苣苔种子成活率最高为9500%,盾叶苣苔的4500%。并观察了二者的染色体数目;吊石苣苔的为2n=32,盾叶粗筒苣苔的为2n=34,其中盾叶苣苔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采集文献记载具有抗动物病毒活性的24种中草药,通过烟草花叶病毒来进行植物资源抗植物病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24种中草药粗提物对烟草花叶病毒显示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8.
在温度为(27±1)℃,相对湿度为(75±5)%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小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aeKurdjumov)对不同密度下的小菜蛾幼虫(3龄为主)的功能反应及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根据试验结果,分别用Holing圆盘方程和Hassel-Varley模型进行拟合,并建立其功能反应方程为Na=0.9295N/(1+0.0918N),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a=0.1435P-0.4987.结果表明:小菜蛾绒茧蜂对小菜蛾幼虫密度的寄生效应属HolingⅡ型,小菜蛾绒茧蜂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其寄生效果呈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小菜蛾绒茧蜂与小菜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山楂品种"甜水"叶片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及周年积累动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山楂叶片中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用70%乙醇在温度40℃、功率450W条件下,以料液比1∶30提取30min。年生长周期中,山楂叶总黄酮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落叶时总黄酮含量最高,确定秋季果实成熟后为最佳采叶期。生长前期营养枝上叶片黄酮含量高于结果枝叶,后期相反;不同长度枝叶片黄酮无明显的差异;整个生长期内叶片黄酮含量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叶柄托叶。  相似文献   

20.
长白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了估计出其林下凋落物的现存量,该文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18~40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内插法结合定积分,对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的现存量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①不同分解程度凋落物层质量的变异函数模型均为球状模型,且随着凋落物分解程度的加深,其水平方向上的异质性程度呈增强趋势。②非参数统计的成对样本符号检验结果表明,变异函数分析结果基础上的克里格内插法适用于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分解程度的凋落物层质量估计。利用此估计值,拟合其与位置坐标值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式均为二元十次余弦级数多项式。在此多项式的基础上,通过定积分的方法(积分区间为整块样地的大小),估计出18~4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的未分解层、轻度分解层、中度分解层和重度分解层的质量分别为5.35~8.46、5.60~10.62、0.60~7.99、3.41~17.76 t/hm2。③采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空间插值,结合多元回归和定积分的方法,可以实现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