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6—2014年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14年我国棉花纤维公证检验检测的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数据为研究对象,明确了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棉花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05mm、0.14cN·tex-1和0.1百分点,新疆地方棉区纤维品质总体优于新疆兵团棉区;纤维长度、比强度中上等级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中低等级增加较快;整齐度指数中上等级占比呈现不同程度上升;马克隆值表现出A级所占比整体下滑、B级微升、C级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我国棉花品质变化特征,分析了新疆棉花品质和全国棉花品质各指标的关系。并对2018/2019-2020/2021年度(截至5月底)新疆棉花纤维品质6项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新疆棉花品质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棉花品质和全国棉花品质各指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20/2021年度全国和新疆细绒棉综合品质均走低。3年中,新疆锯齿加工细绒棉加权平均长度持续降低;马克隆值A级+B级占比呈逐年降低趋势,A级占比明显减小,C2档过成熟棉占比大幅增加;长度整齐度指数平均值变化不大,但高级及以上占比大幅降低;断裂比强度中级及以上占比平稳,但平均值持续降低;颜色级指标集中在白棉二级与白棉三级2档;轧工质量中档占比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对"六五"至"十二五"期间国家棉花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纤维品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棉花品种的综合纤维品质总体趋势是稳步改良,逐年提升。黄河流域棉区品种的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呈优化发展趋势;长江流域棉区品种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和纺纱均匀性指数呈优化发展趋势;西北内陆棉区品种纤维品质总体表现有上升趋势,但近5年来纤维品质表现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2021年度(棉花年度,下同)的新疆阿克苏地区细绒棉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细绒棉纤维颜色级、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轧工质量等主要指标,并比对了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各指标变化趋势,以真实反映阿克苏地区细绒棉品质状况。总体来看,2021年度阿克苏地区细绒棉长度、马克隆值B级以上占比较前2年有较大提升,颜色级白棉3级及以上细绒棉占比较前2年有所降低,断裂比强度指标高于2019年度、低于2020年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及轧工质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2012-2013年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保存的1984份陆地棉品种资源的纤维品质和种仁品质进行了检测分析。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28.1~30.0mm的材料占总数33.5%,在30.1~34.0mm的占11.7%;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在74.5%~87.8%,其中63%的材料在83.0%~87.8%高档范围内;有40.8%的材料马克隆值属于B2档,A级(3.7~4.2)占30.6%;棉纤维断裂比强度有58.8%的材料超过29.0cN·tex-1,表现优良。种仁中粗蛋白含量在31.6%~49.8%,其中含量在40.0%以上的材料占46.0%;有58.1%的材料粗脂肪含量在34.0%以上。  相似文献   

6.
选取16份在黄河流域棉区(山西省运城市)多年选育已稳定纯合的高代棉花品系,研究其在新疆植棉区种植后的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后期开展引种试验及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大多数山西选育的棉花材料在北疆早熟植棉区和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种植后铃重和衣分增加;除个别棉花材料外,大部分山西棉花材料在新疆植棉区种植后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伸长率、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降低,纺纱质量下降。因此,纤维品质的下降可能是阻碍山西棉花材料在新疆早熟及早中熟植棉区示范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建议在将山西棉花材料引种到新疆时,选择纤维品质较优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新疆近年机采棉发展过程中的棉纤维品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近年新疆机采棉发展过程中棉纤维品质现状,利用2008-2016年我国新体制棉花公正检验质量数据,比较分析全国5大植棉省(区)的棉纤维品质及其等级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纤维长度以新疆地方的最长,高出全国均值0.20 mm;断裂比强度则以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的最低,仅为28 cN·tex-1。新疆棉花长度在27 mm级的比例虽有所降低,但29 mm级比例逐年降低且波动较大;断裂比强度的“强级”和“很强级”所占比例全国最低,仅占20%和3.0%左右,“差级”比例则是全国最高,约占10%。马克隆值以新疆最优,但近几年呈明显升高的趋势。因此,各指标差级棉纤维比例增加和强级比例降低是新疆原棉品质的基本状况,尤其是断裂比强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新疆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纤维品质变化,研究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育种及相关决策做参考。以2011―2015年审定命名的早熟棉花品种(新陆早系列)为对象,按年度对6个主要纤维品质指标进行汇总分析。这5年育成棉花品种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大多在29~30 mm,断裂比强度集中在29.5~31.0 cN·tex-1,缺少长度≥31 mm、断裂比强度>31 cN·tex-1的品种。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B2和A级,长度整齐度指数、纺纱均匀性指数及断裂伸长率均较优。育成的品种均以普通陆地棉为主,类型相对单一,纤维品质大多在中等偏上;各年度间品种纤维品质水平相当,缺乏优质棉品种。棉花育种应加强行业间协作,引进种质资源,重视纤维品质的培优;制定科学的育种目标,配套相应的品种审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应用计算机辅助识别进行棉花色彩度的数字化分析,研究了棕色棉与白色棉杂种二代群体中纤维色泽与纤维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纤维色泽RGB比值的增大,纤堆品质中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均呈现极显著的下降,白色棉纤维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相关不王著,有色棉除比强度相关不显著外,纤维长度、整齐度、伸长率、马克隆值均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有色棉品质的下降主要是棉纤维中色素沉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疆棉花历史主栽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时期主栽品种的品质演变情况,明确年代间品质性状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不同年代主栽品种的更替,品种衣分呈增长趋势;纤维断裂比强度总体呈现降低、持平、升高的趋势,其中以20世纪50年代的主栽品种纤维断裂比强度最大;纤维绒长、马克隆值、整齐度及伸长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4~2013年新疆棉花品种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基本情况、产量、品质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以新疆本地育种单位培育为主;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籽棉产量平均每年增加72kg/hm2,皮棉产量平均每年增加36kg/hm2;单铃重下降、衣分提高;纤维长度呈降低趋势、比强度呈提高趋势,但马克隆值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9年河北省进口棉花的质量检验表明,2019年河北省进口棉花在品级、长度、马克隆值方面不合格率较2018年同期有所上升,以美棉品级不符合率最高,巴西棉整体质量好于上年、南非棉整体质量较差。同时介绍了2019年河北省进口棉花的基本情况及各进口国别的组成以及所占比例,分析了进口棉花中所带的有害生物情况和进口棉花量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地区棉花产业的调研表明,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方面"面积稳定,产量比重增加,机采棉面积快速增长,品质意识逐步增强,市场品质导向明显,生产成本基本不变,但植棉效益下降";棉花加工纺织方面"籽棉价格低位运行,高品质棉有价无市,皮棉价格下行,国内外价差缩小,纺织服装产业稳步增长,棉纺企业产能已达1800万锭"。同时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疆棉花生产在"棉花生产环境压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植棉成本与植棉效益,原棉品质和生产者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促进新疆棉花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利用棉花种质资源,对11份抗逆种质资源的主要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以及抗虫性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这11份材料各性状间的变异系数为0.04%~26.09%,变幅较大,其中单铃重、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和籽棉产量变异系数较大,分别是11.44%、11.22%、20.13%、26.09%;籽棉产量的平均值为2842.9...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综合性状较好的3个抗草甘膦棉花材料作特定亲本,与6个从黄河流域引进的非抗草甘膦的棉花品种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各参试组合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了具有抗草甘膦棉花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吐絮期、成铃进度、脱落率、果枝层数、第一果枝着生高度、单铃重、霜前籽棉产量及籽棉总产量等性状在大多数材料中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而第一果枝着生节位、生育期等性状在大多数材料中则表现为负向竞争优势,大多数组合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优于对照,正向竞争优势明显。筛选出显著增产、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势组合3个,早熟性状竞争优势明显的组合4个。  相似文献   

16.
氮肥和氮磷钾配比对科棉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t转基因抗虫棉科棉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和氮磷钾配比对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375kg/hm^2.氮磷钾配比1:0.4:0.8能够有效增加单株成铃数.提高铃重.提高皮棉产量.获得的皮棉产量最高.这到1650.43kg/hm^2。随着氮磷钾配比的提高.当提高到1:0.8:1.6时。皮棉产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施氮量375kg/hm^2.氮磷钾配比1:0.8:1.6能够有效地促进纤维品质的改善.主要表现为:马克隆值有所优化.更加接近A级.成熟度和长度整齐度均有所提高。断裂比强度显著增加.短绒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l fiber in the stretch breaking proc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ort wool fibers obtained by the stretch breaking process can be blended with cotton fibers and processed in a cotton spinning system, which has a high production rate. For the structural property of the wool fiber after stretch breaking, the diameter and length of the wool fiber were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ime. The diameter of the broken fibers was finer than the diameter of untreated fibers. The fiber diameter at the break point was the finest and was more irregular than the original fiber. The broken fiber show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creased modulus, decreased breaking strain, and increased breaking strength.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棉田间作栽培的模式,以增加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比较了棉花间作大豆、棉花间作玉米和棉花间作甘薯三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较单作棉花可增加纯收入,棉花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单位面积成铃数均增加;马克隆值变优和断裂比强度提高;在棉花盛蕾期棉花叶面积指数三种模式均比对照提高,在棉花盛铃期及以后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因模式不同而有差别。棉花间作甘薯和棉花间作大豆模式的籽棉产量较高、经济效益好,纤维品质较优,其生产优势较为明显,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棉花稀植大棵群体不同果枝产量与品质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农杂棉68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稀植大棵栽培下棉花不同果枝产量与品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果枝棉铃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存在差异.第6~17果枝是构成棉花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铃数多、单铃重高、衣分波动较大;中下段第7~10果枝和顶端第20、22果枝的纤维品质具有优势,其纤维长度、比强度较好.棉铃产量和品质综合性状空间分布的聚类分析表明,果枝可分成差异明显的四大类,按优劣性状表现为中上部>中下部>顶部>基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钾水平对棉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鉴定钾营养高效品种,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对不同钾效率类型棉花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泗阳328的产量构成因素较金102具有良好的钾响应,且耐钾肥,属钾营养高效高潜力品种,但供钾量对两者果枝数的影响小;施钾改善了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可纺性指数、黄度等指标,而对马克隆值和反射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