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砖茶中的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探讨了砖茶中的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介绍了我国边销砖茶的产销现状,各砖茶氟含量,认为砖茶中氟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原料嫩度、其次是土壤和人为环境。通过分析砖茶中氟的可溶解性和日饮砖茶的摄氟量状况,说明了饮高氟含量砖茶且日饮用量超过13.7g者,则每日摄取的氟过量是肯定的,但饮低氟含量(400ppm以下)砖茶且日饮用量少于13.7g者,则可控制日摄氟量在限量(4.0mg)范围内。关于“饮砖茶导致  相似文献   

2.
降低砖茶氟含量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砖茶自古以来是我国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和青海等地少数民族人民喜爱饮用的茶叶。这些地区多处高原,以畜牧业为主,膳食结构中含有大量的肉类和乳类,需要每天饮用砖茶以分解脂肪,帮助消化和补充维生素等,因此,砖茶已成为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但是,近年来,有关砖茶含氟量过高,长期饮用会引起氟中毒等时有报道,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开展砖茶含氟量的调查,研究降低砖茶氟含量的技术措施,对于保护少数民族兄弟的身体健康,维护边疆……  相似文献   

3.
砖茶具有降脂、抗氧化、调节胃肠道等功效,长期以来深受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并成为其生活必需品。砖茶氟含量超标会严重影响其饮用安全,我国开展低氟砖茶研究至今已有20余年,但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砖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总结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与砖茶氟含量的关系与现状,比较分析砖茶产量和氟含量历史数据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以期找到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产生和难以解决的根源,并对当前面临的低氟砖茶研究推广、生产与监管困境进行探讨,为科学有效地实施砖茶质量监管、推动砖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砖茶氟含量偏高的原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省砖茶主产区的茶园土壤氟含量低于全国土壤含氟的平均水平,土壤氟不是砖茶氟含量偏高的原因;砖茶工序对茶坯氟含量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茶树富集氟的能力很强,尤其是叶片,而骨干枝上老叶的氟含量一般在2000mg/kg以上;不同品种富集氟的能力有差异;黑毛茶原料的氟含量与其中叶子的含氟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砖茶氟含量高低与黑毛茶原料氟含量高低直接相关,由于采割鲜叶时老叶的带入,是导致砖茶氟含量高的直接原因。20世纪50,60年代生产的砖茶氟含量只有200多mg/kg,而80,90年代砖茶氟越来越高,粗纤维含量分析结果表明,50-90年代的砖茶原料越来越老,这主要是由于砖茶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造成砖茶原料标准下降,这是引起砖茶氟含量偏高的经济学原因。工业性氟污染也会增加砖茶原料氟含量。  相似文献   

5.
砖茶中氟的浸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结果表明,砖茶中全氟含量与水浸出氟含量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砖茶的氟浸出量与煮熬(或冲泡)时间之间呈极显著的对数函数曲线相关;砖茶的氟浸出量与煮熬(或冲泡)次数呈极显著的指数函数曲线相关;茶水比越小,砖茶氟浸出率越高,茶水比越大,砖茶氟浸出率越小;无论是煮熬法还是冲泡法,第一泡茶汤的氟浸出量占氟总浸出量的50%以上;而在相同的茶水比、相同的时间条件下,煮熬法的氟浸出量高于冲泡法15个百分点以上;建议在饮用砖茶时,适当增大茶水比,缩短煮熬或冲泡时间,甚至第一泡茶汤只作冲洗茶叶不饮,改传统的煮熬法为冲泡法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饮品。茶树是富氟植物,叶片是茶树对氟的主要积累器官之一。氟是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有益于人体骨骼和牙齿的发育,但是人体过量摄入氟也会引起氟中毒。有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氟牙症及氟骨症与长期饮用高氟含量的砖茶有关。在低氟地区,可饮含氟丰富的茶叶来补充,但若每天摄入量超过4mg,又会导致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及其防治措施已引起我国茶叶界、医疗界高度重视。本文就近些年来茶叶中氟研究进展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7.
砖茶水浸出氟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 ,只规定了食品中全氟的测定方法 ,对水浸出氟含量的测定方法 ,还没有制定。砖茶的原料较粗老 ,含氟量较高 ,人们通过饮砖茶摄入的氟较多。由于饮茶与饮食不同 ,饮食是将食品全部吃入体内 ,因此测定食品全氟含量具有意义。而饮茶只饮茶汤 ,茶渣并未食入 ,即通过饮茶摄入的氟只是茶汤中水浸出的那部分 ,茶渣中的氟并未摄入 ,因此 ,测定砖茶的水浸出氟含量比测定全氟含量更有意义。2 测定方法根据边区少数民族饮砖茶的习俗 ,先将茶与水一起煮熬一定时间 ,一般是半小时左右 ,然后倾出茶…  相似文献   

8.
湖南茶叶氟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阳 《福建茶叶》2007,(1):13-14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湖南砖茶中氟含量状况及其偏高的原因,提出了选育与筛选低氟茶树品种是解决砖茶中氟含量偏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砖茶高氟的原因调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白学信 《茶叶科学》2000,20(1):77-79
民因饮用砖茶而引起氟中毒的现象,已引起国家高层领导的重视。众所周知,茶科植物是自然界的高氟植物,而一般的茶叶含氟量远不会引起中毒。那么,藏民饮用砖茶引起氟中毒的原因何在?为什么砖茶含氟量特别高呢?现据我们1986年对四川的雅安、荣经、都江堰、北川等砖茶生产地的茶园环境、茶树、茶厂加工流程及配料等的调查结果,简报如下:1 四川砖茶的生产概况四川的砖茶又称边茶(边贸茶)。以产地和生产工艺不同分为两类,即南路边茶,如雅安、荣经等茶厂生产的“康砖”、“金尖茶”(前者含梗8%,后者含梗15%),其工艺流程为揉捻、发酵、烘干、配料、…  相似文献   

10.
茯砖茶减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探讨了茯砖茶和绿茶对营养型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茶叶水提物的低、中、高灌胃剂量分别为:75、150、300mg/kg。结果表明:与肥胖模型组相比,茯砖茶和绿茶均能显著抑制大鼠体质量增长,降低食物利用率、脂肪系数以及Lee氏指数。脂肪细胞观察表明,喂饲茯砖茶和绿茶组大鼠的脂肪细胞中脂滴含量明显减少,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变小。茯砖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效果优于绿茶。  相似文献   

11.
湘、鄂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氟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对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55个茶园165个土样进行了水溶性氟、全氟及pH、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测定。同时也测定了上述茶园的茶样水溶性氟。结果表明,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土壤全氟含量略低于全国水平(440 μg/g),但明显高于世界水平(200 μg/g)。从土层来看,土壤氟含量0~5 cm土层最高,0~20 cm土层次之,20~40 cm土层较低。氟在茶树体内具有较强的累积作用,且茶叶中氟含量与叶子的成熟度有密切关系,茶叶成熟度越高,氟含量越高。土壤中水溶性氟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砖茶中氟和水溶性成分的浸出特性,结果表明温度、茶水比、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方法对氟的浸出影响显著,水溶性成分的浸出与氟的浸出具有相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氟对人体的危害、茶叶中氟的来源和分布、茶叶降氟等3个方面对黑茶降氟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提出适当提高砖茶原料嫩度,并结合应用微生物制剂处理是今后黑茶降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黑毛茶产品质量及生产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黑毛茶生产状况的基础上,对黑毛茶样品氟、铅、稀土等相关指标与黑毛茶价格的关系、现阶段黑毛茶和茯砖茶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满足标准要求茯砖茶产品所需黑毛茶原料的最低成本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分析,为企业生产合格茯砖茶产品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边销茶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氧弹燃烧-标准加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砖茶中的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显阳  李鲁玲 《茶叶科学》2006,26(3):204-208
采用氧弹燃烧-标准加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研究了砖茶氟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用充氧3βMPa的氧弹燃烧分解样品,去离子水吸收燃烧产物,吸收液加入含柠檬酸钠浓度为110.0βg/L、pH5.6的TISAB,然后用标准加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含量;回收率为95.88%~101.0%,相对标准偏差为0.75%~1.25%,测定国家茶叶标准物质氟含量与标示值相符。该法测定砖茶中氟含量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茶氟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茶氟具有防龋齿的保健作用,而过多摄入茶氟又会导致氟骨症,甚至引起地氟病流行。为了趋利避害,有必要综合相关研究成果,设专题对茶氟进行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摄入氟过多会引起氟斑牙症,严重的会出现氟骨症等中毒症状;摄入氟不足,则会引起龋齿症,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中规定,氟含量不得超过1mg/1。适宜浓度为0.5—1.0mg/1。  相似文献   

18.
不同茶类和产区茶叶氟含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全国18个省(市)9种茶叶128个样品的氟含量。结果表明,砖茶氟含量最高,平均159.14mg/kg;茉莉花茶氟含量最低,平均35.54mg/kg。根据氟摄入量的最高限量规定等有关资料计算出各种茶叶的每天最大饮用量。文中同时讨论了个别茶区氟含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四十年来,老青茶及青砖茶经历过曲折而坎坷的历程。五十年代初,听从某苏联商员的意见:“青砖茶不应该发酵。”照此办理以后,随之而来出口苏联转销蒙古的青砖茶合同全部撤销。边销牧民“喝了砖茶拉肚子”要请老技工做砖茶”意见反映到国务院、全国人大及政协。砖茶严重滞销。出现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茶多糖对氟的吸附特性,分析了不同温度、不同加氟量条件下,多糖吸附氟的能力,并对多糖吸附氟的等温吸附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多糖结构和组成可能对吸附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多糖结合氟的影响较大,40℃下多糖表面空松,吸附氟的能力最强,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糖表面逐渐变得致密,结合氟的能力下降,温度高于70℃后,多糖吸附氟量又会有所增加;40℃下,随着氟添加量的增加,多糖吸附氟量增加,当添加量达到多糖量1.8倍后,多糖吸附氟量不再增加。多糖吸附氟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分配因子RL均大于0小于1,属于有利的吸附。粗多糖脱蛋白脱色后,结构和组成发生较大变化,表面变得光滑平整,F~-、Al~(3+)、Mn~(2+)和Fe~(3+)的含量都急剧下降,吸附氟的能力也下降。说明多糖吸附氟的能力与多糖的组成、结构有关,蛋白质及Mn~(2+)、Fe~(3+)、Al~(3+)在多糖结合氟中起到较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