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董瑞霞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79-11481
[目的]研究红茶饼干的制作工艺。[方法]添加不同量的超微红茶粉、小苏打和水,研究其对红茶饼干品质的影响。[结果]当超微红茶粉用量为4.0%、小苏打用量为1.0%、水的用量为44.0%时,所烤制的饼干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和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结论]该研究可为饼干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红茶酥加工工艺,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为红茶酥及红茶中式糕点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超微红茶粉为原料制作红茶酥,采用感官评定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加工的红茶酥进行功能成分、贮藏性能和消化特性方面的品质评价。【结果】影响红茶酥感官评分的主次因素排序:超微红茶粉添加量>烘烤温度>烘烤时间,3个因素对红茶酥感官评分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红茶酥最佳加工工艺条件:超微红茶粉添加量为面粉质量的4%、烘烤温度175℃、烘烤时间16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加工的红茶酥感官评分达92.84分,具有红茶独特的口感风味和外观色泽。加工后红茶酥中功能成分保留率均在80.00%以上,且保留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咖啡碱>茶褐素>茶红素>茶黄素>氨基酸>茶多酚。与普通酥饼相比,红茶酥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当贮藏至第16 d时,过氧化值(0.26 g/100 g)和酸价(5.1 mg/g)才超国家标准规定的上限值[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g/100g、酸价(以脂肪计)(KOH)≤5mg/g];同时,红茶酥体外抗淀粉消...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超微麦麸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食用碱添加量、食用盐添加量对超微粉碎麦麸热干面品质(蒸煮特性、质构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微粉碎麦麸热干面的最佳工艺为:麦麸添加量8%,谷朊粉添加量3%,食用碱添加量0.8%,食用盐添加量0.4%。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超微粉碎对米粉凝胶品质的影响,采用气流超微粉碎系统超微粉碎籼米,把超微粉按不同比例添加至2种颗粒度(80目和120目)的籼米粉中,研究混合粉破损淀粉含量和粒度分布变化对米粉糊化性质的影响,对添加不同比例超微粉的混合粉制作的米粉进行煮沸损失、质构和白度的测试,结果表明:添加超微粉可提高破损淀粉含量,减小平均粒径,降低糊化温度,减少煮沸损失,增加米粉咀嚼性和改变米粉白度;添加同等比例的超微粉80目米粉煮沸损失、白度值均高于120目粉,咀嚼性低于120目粉;添加少量超微粉(25%)能改善米粉表面光滑度,添加量大于50%时米粉出现部分膨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刘方  姚娣  陈轩  沈汪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89-4791
[目的]研究麦麸曲奇的配方和焙烤工艺的关键技术参数及其产品的品质特性。[方法]以新鲜麦麸为主要原料,采用微波灭酶技术对麦麸进行稳定化处理,超微粉碎得到麦麸细粉,并将其添加到曲奇饼干中。分别确定了麦麸稳定化处理的参数、麦麸曲奇饼干的配方和烘焙工艺。[结果]试验得出,麦麸微波灭酶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120 s、微波功率为750 W和添加物料每次80 g。麦麸曲奇的最佳配方为小麦粉与麦麸粉之比87∶13,以小麦粉、麦麸粉总量为基准,再添加黄油27%,预糊化淀粉1.3%,白砂糖18%,奶粉10%,碳酸氢铵0.4%,食盐0.6%,卵磷脂1%,水和香精适量。麦麸曲奇较好的烘烤工艺参数:第1阶段远红外烘烤温度65℃,烘烤时间30 min:第2阶段烘烤温度100℃,烘烤时间2 min。[结论]研究可为麦麸曲奇的工业化生产和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数学模型预测茯苓面条加工工艺中复合磷酸盐和食用碱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小麦面粉、茯苓粉为原料,以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茯苓面条加工工艺中复合磷酸盐和食用碱的工艺参数,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茯苓粉添加量23.84%,复合磷酸盐添加量0.12%,食用碱添加量0.22%,此时茯苓面条的感官评价得分预测值为82.58分。但从实际操作的方便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对数据进行修正为:茯苓粉添加量23%,复合磷酸盐添加量0.10%,食用碱添加量0.20%,此时茯苓面条的感官评价得分为82.39分。[结论]模型建立合理,预测的结果较为准确,可为茯苓面条的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玉米馒头的优化工艺,以适应工业化生产和人们的健康需求。[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玉米粉和水的添加量以及最佳的醒发时间,并采用感官评价和质构仪对玉米馒头品质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添加量为30%、加水量为53%、醒发时间60 min时,玉米馒头的品质较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参数为玉米粉添加量为25%(以高筋粉质量计),加水量54%(以高筋粉质量计),醒发时间45 min时,玉米馒头的硬度、弹性、回复性都较好,且富有独特的玉米风味和口感。[结论]研究结果为玉米馒头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菱角烟熏香肠的加工技术。[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产品配方,确定主要原辅料最佳配比,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主要工艺的最适参数,并通过产品感官质量评价小组对产品的外观、色泽、组织状态和风味4项指标进行打分。[结果]3个因素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大小顺序是菱角汁添加量肥瘦比淀粉添加量。主要原辅料最佳配比为:菱角浆汁添加量50%,肥瘦比3∶7,淀粉添加量4%。主要工艺的最适参数为:烘烤条件55℃、30 min;煮制条件85℃、30 min;糖熏条件80℃、20 min。采用此最优工艺加工出的菱角烟熏香肠感官品质较好,且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该产品集营养、美味、保健于一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古茶树资源具有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各种优质基因,是开发茶叶新产品、丰富茶产品结构的宝库。探明六盘水蟠龙镇古茶树资源鲜叶品质成分及不同工艺对六盘水蟠龙镇古茶树制成茶品质的影响,为开展地方特色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及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六盘水蟠龙镇古茶树鲜叶为原料,采用绿茶工艺、红茶工艺、红茶创新工艺、绿茶创新工艺共4种不同加工工艺试制茶叶,分析比较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总糖、酚氨比及儿茶素等生化品质成分和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感官品质。【结果】蟠龙镇古茶树茶青水浸出物含量44.17%~53.58%,茶多酚含量28.45%~34.98%,咖啡碱含量2.43%~3.36%,氨基酸总量2.19%~5.35%,可溶性总糖在4.50%~6.58%,酚氨比6.54~14.64。各主要品质成分大致呈绿茶工艺绿茶创新工艺红茶工艺、红茶创新工艺的趋势,感官审评得分呈绿茶工艺绿茶创新工艺红茶工艺红茶创新工艺。绿茶工艺制作的茶样感官品质最佳,较协调地保留了生化品质成分;绿茶创新工艺制作的茶样茶香气最好,且各品质感官审评得分和生化品质成分含量仅次于绿茶工艺。【结论】蟠龙镇古茶树主要适制绿茶,初步确定绿茶工艺为古茶树的最佳加工工艺;绿茶创新工艺也适合蟠龙镇古茶树的加工。  相似文献   

10.
以猪后腿肉、柑橘纤维、胡萝卜粉为原料开发含膳食纤维的儿童成长型营养肉松。以感官评价得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煮制压力、煮制时间、炒松时间对肉松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基于脂肪含量、膳食纤维含量和感官评价得分,确定柑橘纤维和胡萝卜粉的添加量。结果显示:基于感官评价得分,优化的工艺参数为:煮制压力40 kPa,煮制时间40 min,炒松时间50 min。炒松结束后,每100 g物料可添加柑橘纤维4 g和胡萝卜粉10 g。按此工艺参数制得的肉松呈金黄色,絮状,肉质松软,甜咸适中,有浓郁肉香,脂肪含量为13.1%,膳食纤维含量为3.54%。  相似文献   

11.
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其春  林梅香  洪燕萍  陈锦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84-5885,5917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进行观察;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结果]银杏叶超微粉在电镜下观察难以看到完整的细胞结构,绝大多数细胞破壁;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比细粉高(P<0.05);在超声波提取或简化提取(开水冲搅)下,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分别比细粉提高了10.0%和11.8%(P<0.05)。[结论]超微粉碎可提高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  相似文献   

12.
刘智伟  郑二丽  许彩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75-12676,12678
[目的]结合绿茶和牛奶的双重有益作用,研制集营养与保健功能为一体的绿茶酸奶.[方法]试验以全脂奶粉和超微绿茶粉为原料,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经发酵研制出一款绿茶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试验表明,绿茶粉的最佳的添加量为0.3%,蔗糖添加量9%,接种量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h,在4℃下可以贮藏5d.[结论]试验研制出的绿茶酸奶色泽均匀,呈淡绿色,组织细腻,略带绿茶的清香,酸甜适中,兼有营养与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黄山毛峰的独特品质。[方法]评价了来自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制作方式的4种黄山毛峰茶的品质。[结果]3种手工制作的小叶种黄山毛峰茶中含水量、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和口感因子随茶树生育期的推进呈现规律性变化,并且与感官审评的结果一致;但大叶种机制黄山毛峰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最高,口感因子最低,感官审评得分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黄山毛峰的品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朝霞  许月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13-13114,13139
[目的]探讨饲料中添加红茶末对鸡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528只淮南麻黄产蛋鸡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使每个重复产蛋率基本一致,分别饲喂添加0.5%、1.5%、2.5%和0的红茶末饲料。整个试验期为50d,分别在试验中期(30d)、后期(50d)测定各组鸡蛋品质,以及蛋黄胆固醇和卵磷脂含量变化。[结果]饲料中添加红茶末可以显著提高蛋黄色泽(P〈0.05),但过量会使蛋壳变薄,蛋壳强度降低,添加2.5%的红茶末显著降低了蛋壳厚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蛋壳强度(P〈0.01)。饲料中添加红茶末有增加蛋黄卵磷脂的含量的功效,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和饲喂时间的延长,蛋黄卵磷脂升高,50d时添加2.5%红茶末组蛋黄卵磷脂的含量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饲料中添加红茶末对鸡蛋蛋黄胆固醇的影响有一定的阶段性,试验30d时添加2.5%的红茶末组蛋黄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0d时基本趋于平衡。[结论]饲料中添加红茶末可以明显提高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15.
何奕波  严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42-6843
[目的]为了研究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级别信阳毛尖茶多酚、总糖、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对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茶叶品质越高,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也越高。茶叶品质高低与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高品质信阳毛尖不但茶多酚的含量高而且总糖的含量也高,但酚糖比较低。各级别信阳毛尖咖啡碱的含量无明显的区别,水浸出物总量随茶叶品质降低而升高。[结论]信阳毛尖茶叶品质主要由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决定,但每一种物质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对茶叶品质都不利。高品质信阳毛尖茶叶应具有较低的酚氨比(10%~13%),较低的酚糖比(9%~13%)和合适的酚碱比(17%)。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青海班玛藏茶和云南普洱茶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咖啡因,并对提取出的咖啡因含量进行粗略评价。[结果]班玛藏茶平均回收率为36.3%,咖啡因总量极少(0.000 7 g);云南普洱茶平均回收率为34.3%,咖啡因总量为0.207 5 g。[结论]不同生境的茶叶咖啡因含量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李子坤  张涛  江波  刘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57-5858
[目的]为了研究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及在卷烟中的应用,为茶叶薄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方法]以茶叶和茶梗为原料制造烟用茶叶薄片,对造纸法茶叶薄片的主要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使用单宁酶和盐酸处理茶叶和茶梗会改善茶叶薄片的质量;茶叶薄片的结构强度与打浆有关;当卷烟中添加茶叶薄片比例为10%时,烟气焦油含量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且对卷烟感官吸味质量的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优化了烟用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8.
2种审评法对山东日照绿茶滋味品质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佳佳  丁立孝  梁青  丁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24-13526
[目的]为不同季节山东日照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了春、夏、秋不同季节山东日照绿茶滋味相关的主要生化组分含量,并采用滋味化学鉴定法与感官审评法2种鉴别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且对生化成分含量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2种审评方法均能对不同季节山东日照绿茶的滋味品质进行比较吻合的评定分级,春、夏、秋绿茶经化学鉴定法得分为107.1、85.5、91.0,经感官审评法得分为96.68、1.6、86.0,结果均是夏季绿茶滋味品质次于春、秋绿茶。夏季绿茶的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及酚氨比分别是31.31%、4.56%和11.22,均高于春、秋绿茶,且存在极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含量2.79%,低于春、秋绿茶的4.40%3、.49%,存在极显著差异。夏、秋季绿茶口感苦涩醇厚,滋味品质明显次于春季绿茶。[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山东日照茶资源及茶产业的增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组分及其含量。[方法]以南糯山古茶树芽叶为原料,按红茶工艺流程,制成工夫红茶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南糯山古树红茶挥发性组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根据谱库标准质谱图进行比对定性,并采用内标法对香气组分进行定量。[结果]南糯山古树红茶精油总量为0.015 780%,香气组分由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吡咯类、碳氢化合物7类49种化合物组成,其中,醇类(14种)化合物含量最高,占精油总量的59.94%,其次为酸类(5种)、醛类(8种)化合物,分别占精油总量的15.44%、13.30%。植醇、L-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正十六酸、反-2-己烯醛、反式香叶醇、苯乙醛、水杨酸甲酯、顺,顺,顺-8,11,14-二十碳酸、苯乙醇、苯甲醇是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的主要组分,占精油总量的88.09%。[结论]该研究为茶树种质资源古树茶的评价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