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芦笋茎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多糖得率、多糖纯度为指标,对芦笋茎叶多糖提取工艺中料液比、温度、乙醇浓度、沉淀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确定芦笋茎叶粗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2h;沉淀乙醇浓度为80%;沉淀时间8h。并确定了sevag脱蛋白、多次醇沉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对蝉拟青霉多糖醇沉淀工艺进行研究,对提取时间、醇沉浓度、浓缩倍数等提取工艺影响因素分别做了探讨,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较优化提取工艺路线。结果表明,醇沉时间为60 h,醇沉浓度为70%,浓缩倍数为3倍时进行醇沉试验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龙井茶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龙井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及醇沉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为85℃时多糖得率最大(3.842%);浸提时间为3 h时多糖得率最大(3.227%);料液比为1∶40时多糖得率最大(3.437%);醇沉浓度为90%时多糖得率最大(3.41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浸提温度〉料液比〉醇沉浓度〉浸提时间;龙井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40,醇沉浓度90%,此条件下茶多糖得率可达6.333%。[结论]该研究优化了龙井茶多糖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
灵芝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vag法和HCl法研究了灵芝多糖纯化过程中的去蛋白方法,通过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分级醇沉多糖的沉淀量探索了不同来源灵芝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Sevag法和HCl法都可除去灵芝多糖提取液中的杂蛋白,但两种方法的去蛋白效果和多糖损失率差异明显。Sevag法的蛋白去除率(82.41%)高于HCl法(41.60%);同时其多糖损失率(36.03%)也比HCl法(14.41%)大;乙醇分级沉淀灵芝多糖研究表明,40%、65%和80%乙醇沉淀灵芝多糖量比例为0.41∶0.42∶0.17;多糖浓度与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呈正相关,且分级沉淀的多糖在等浓度条件下其抗氧化性也显示出明显差异,总的清除能力为80%乙醇40%乙醇65%乙醇。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怀山药与其他3种产地山药的不同分子量段多糖含量以及各山药多糖的活性,采取一步醇沉和分步醇沉法提取不同产地山药的4种山药多糖YPS_(总)、YPS_(40)、YPS_(60)、YPS_(80);用MTT法测定各山药多糖对PK-15细胞的安全浓度;然后分别从125μg/m L倍比稀释5个浓度,将4种山药多糖以先加山药多糖再加病毒的方式加至PK-15细胞培养体系中,用MTT法检测PK-15细胞活性,实时荧光PCR法检测PPV-SD1含量。结果表明:怀山药多糖各分子量段的多糖含量均高于其他产地山药,均以YPS_(80)分子量段的多糖含量最高,且以怀山药的YPS_(80)的增强细胞活性和抗PPV-SD1感染效果最好。可见怀山药的药效作用优于其他产地山药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榴花中多糖。为优化石榴花多糖提取条件,选取单因素试验中影响差异显著的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和乙醇沉淀最终浓度4个因素,并运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石榴花多糖最佳水提醇沉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3 h、固液比1∶20(g∶m L)、乙醇浓度80%醇沉。其中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及醇沉终浓度对多糖得率影响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煎煮法提取猪苓中的多糖,从液料比、醇沉浓度和煎煮时间三个因素设计试验,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在沸水中煎煮两次的条件下,料液比为1∶30,醇沉浓度为80%,每次煎煮时间为2h时,提取出的猪苓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多糖是紫芝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为提高紫芝多糖的利用率,以紫芝子实体的水提残渣为原料,经过超微粉碎、热水浸提、分级醇沉(30%、50%、70%),得到紫芝子实体细胞壁粗多糖,并对其得率、多糖含量、单糖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芝细胞壁粗多糖的总得率为2.0%;分级醇沉后各组分多糖含量在75.33%-98.99%,其中30%乙醇沉淀组分多糖含量最高,为98.99%;各多糖组分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岩藻糖和葡萄糖胺等;紫芝细胞壁多糖的重均分子量分布为0.8×10~4—135.7×10~4 g/mol。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法优选地黄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水提醇沉法提取地黄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醇沉浓度等因素对地黄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地黄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提取工艺为温度100℃、液固比40∶1、提取时间2h、醇沉浓度80%时,地黄多糖的提取率最高。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以作为地黄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取一步醇沉和分步醇沉法提取4种山药多糖CYPS总、CYPS40、CYPS60、CYPS80.为研究山药多糖体外抗PPV活性,首先用MTT法测定山药多糖对PK-15的安全浓度;然后分别从125 ug/mL倍比稀释5个浓度,将4种山药多糖以先加山药多糖再加病毒的方式加至PK-15培养体系中,用MTT法检测山药多糖对PPV感染PK-15的影响;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PK-15培养体系中PPV含量,观察山药多糖对PK-15清除PPV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7.8~125 ug/mL范围内山药多糖组A570值和PPV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表明山药多糖可以增强PK-15抵抗PPV感染和清除PPV能力.山药多糖的这种作用效果与其浓度和醇沉浓度有关,山药多糖浓度越高则效果越好,分子量段以CYPS80的增强细胞活性和抗PPV感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秦培鹏  刘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84-4786
[目的]优化热水浸提猴头菌多糖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对猴头菌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对影响浸提效果的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表明,猴头菌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 g/m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浸提次数2次,乙醇沉淀多糖的终浓度为75%,此条件下猴头菌多糖的提取率可达8.87%。[结论]研究可为猴头菌及其他菌类热水浸提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丁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50-21652
[目的]优选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用热水浸提法和水提醇沉法、超声波辅助法3种方法提取桑叶多糖,以多糖的得率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热水浸提法提取桑叶多糖的较优条件为温度80℃、时间1.5 h、料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桑叶多糖得率约为11.3%。水提醇沉辅助法用浓度80%乙醇回流1.5 h,然后在80℃下水浴提取1.5 h,测定桑叶中多糖的得率为9.5%。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桑叶多糖的较优方案为超声功率50 W,超声时间10 min,再在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80℃的条件下水浸提取1.5 h,测定桑叶中多糖的得率为11.6%。[结论]3种方法提取桑叶多糖的得率大小顺序依次为超声辅助法〉热水浸提法〉水提醇沉法,综合考虑成本、工作效率等因素,选择超声辅助提取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刘鹏举  付志慧  薛小刚  刘慧  阚国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21-6121,6159
对鸢尾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对鸢尾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鸢尾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90℃,95%乙醇沉淀。在此工艺条件下鸢尾多糖的得率为4.95%。  相似文献   

14.
利用醇提药渣提取黄芪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从醇提药渣中提取黄芪多糖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采用水为提取溶剂,用搅拌回流方法提取黄芪经乙醇提取后所得药渣中的黄芪多糖(APS)。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提取温度、固液比及提取时间对APS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00℃,固液比1∶16,提取2 h;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乙醇沉淀APS的最佳浓度为70%。与直接从黄芪生药中提取多糖相比,从醇提药渣中提取得到的黄芪多糖粗提物得率有所降低(从24.58%下降到12.93%),但纯度却大大提高(从74.87%提高到93.27%)。[结论]该方法能综合利用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减少中药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菟丝子黄酮和多糖的连续提取工艺。[方法]以菟丝子黄酮和多糖为提取对象,利用超声辅助法连续提取菟丝子黄酮和多糖,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菟丝子黄酮和多糖超声辅助法连续提取工艺。[结果]试验表明,菟丝子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00 W,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40 min,固液比1∶30 g/ml。菟丝子多糖进行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在提取温度为60℃条件下,超声功率200 W,提取2次,提取时间75 min,料水比1∶35 g/ml。[结论]研究可为菟丝子黄酮和多糖的综合研究开发提供依据,促进菟丝子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发状念珠藻多糖的提取及其对农作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发状念珠藻多糖的提取、开发及生物学活性研究提供试验及理论基础。[方法]以发状念珠藻为材料,用石油醚脱脂脱色素,80%的乙醇去可溶性小分子糖类,用水作提取剂,98℃下提取3次,每次3 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三氯乙酸脱蛋白,SephadexG-50层析纯化,醇析后冷冻干燥,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发状念珠藻多糖得率为15.8%~19.7%,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明显,是一种含氨基和β-糖苷键,不含硫酸基的多糖。当多糖浓度为1.0 mg/L时油菜种子、小麦种子、水稻种子和胡麻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4.29%、12.79%、4.40%和15.48%,而多糖浓度为2.0 mg/L时白菜和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1.24%和22.50%。  相似文献   

17.
亮菌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纯  宋慧智  马驰  李甜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27-5028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优化法确立亮菌多糖浸提工艺,并通过一次性醇沉和分级沉淀试验确定醇沉方式。结果表明:在料水比1∶25、温度100℃的条件下,浸提6 h,提取2次,多糖保留率最高;醇沉方式以分级醇沉为宜。  相似文献   

18.
乙醇沉淀法提取柚皮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化乙醇沉淀法提取柚皮果胶的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沉淀法提取柚皮果胶,探讨柚皮提取液浓缩程度、沉淀用乙醇的浓度和用量、沉淀时间、洗涤用乙醇的浓度和用量、洗涤次数对果胶沉淀得率及产率的影响。[结果]当柚皮浓缩液与原提取液体积比为2∶5时,果胶沉淀得率为75.56%,且产品的表观品质较好。沉淀用乙醇与柚皮提取液体积比以1∶2较合适,沉淀用乙醇浓度取80%。混合体系中果胶浓度为3.678 mg/ml,乙醇与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分别为44.4%和55.6%。当沉淀时间为30 min时,果胶沉淀得率达98.55%。沉淀粗果胶洗涤1次即可,洗涤用乙醇浓度选40%,洗涤用乙醇与柚皮提取液体积比为1∶5。[结论]在该研究确定的工艺条件下,乙醇沉淀法提取的柚皮果胶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