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南亚热带7种林分凋落叶养分含量的年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05-2007-04对广西凭祥市7种主要林分凋落叶的N,P,K,Ca及Mg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凋落叶的N,P,K,ca及Mg含量全年月份动态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林木生长旺盛的高温雨季4-9月,林分凋落叶的N及P养分含量较高,而K的含量较低;在林木生长缓慢或休眠的干旱低温季10月至翌年3月,凋落叶N及P养分的含量较低,而K的含量较高,说明林分凋落叶的N与P含量与林木生长量成正相关,而K与生长量成负相关;Ca随月份的变化较小,但不同林分之间的差异较大;Mg随月份的变化较大;西南桦凋落叶N含量最高(14.44 g·kg-1),火力楠最低(5.11 g·kg-1);次生林凋落叶P含量最高(1.20 g·kg-1),马尾松最低(仅0.53 g·kg-1);K也以次生林最高(5.16 g·kg-1),马尾松最低(1.71 g·kg-1);Ca以杉木最高(达11.10 g·kg-1),马尾松最低(仅3.76g·kg-1);Mg以次生林最高(3.03 g·kg-1),马尾松最低(1.18 g·kg-1);7种林分凋落叶的N,P,K,Ca与Mg的最高与最低含量比值都超过2.  相似文献   

2.
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是2012年在广西南宁发现的油茶新物种。利用没食子酸溶液标准曲线法测定香花油茶嫩芽、嫩叶、成熟叶及果壳茶多酚含量和优质绿茶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香花油茶嫩芽的茶多酚含量最高(38.95%),香花油茶果壳茶多酚含量最低(14.49%),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为25.22%。春季的嫩芽含量最高,夏季的嫩芽含量最低;春季成熟叶片含量最高,夏季成熟叶片含量最低。香花油茶有望成为提取茶多酚的新原料。  相似文献   

3.
持续干旱对油茶叶片及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林52"2年生油茶嫁接苗为材料,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利用自然干燥法获得控水梯度,测定持续干旱条件下油茶苗叶片光合色素,叶片及根系(D≤2 mm)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持续降低(P0.05);叶片及根系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持续增加(P0.05),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降低(P0.05),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下降(P0.05);叶片及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持续增加(P0.05),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当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30.6%时,复水后油茶苗能恢复正常生长;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21.1%时,复水后油茶苗不能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五大连池风景区采用连续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对蒙古栎林内O_3、NO_2、SO_2、CO等4种气体污染物进行月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景区5月O_3浓度最高,为108.5μg·m~(-3),远高于8月和11月;8月O_3浓度最低,为28.7μg·m~(-3)。景区11月NO_2浓度最高,为20.8μg·m~(-3),远高于5月和8月;5月NO_2浓度最低,为2.0μg·m~(-3)。景区11月SO_2浓度最高,为18.1μg·m~(-3),远高于5月和8月;5月SO_2浓度最低,为0.4μg·m~(-3)。景区11月CO浓度最高,为2 027.7μg·m~(-3),远高于5月和8月;5月CO浓度最低,为600.3μg·m~(-3)。景区5月、8月和11月4种气体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个别天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表明景区空气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5.
以8 a林龄浙江红花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单施复合肥、生物有机肥以及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生长指标、产量和叶片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1600 g·株^(-1)的树高增长量以及叶片全氮含量最高;复合肥+生物有机肥400 g·株^(-1)的冠幅增长量和叶片全磷、全钾含量最高;复合肥+生物有机肥1600 g·株^(-1)的单株产量提高效果最显著。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有利于浙江红花油茶植株生长、叶片营养积累和果实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态化学计量学原理,以人工山核桃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山核桃林地土壤、山核桃细根、和山核桃叶的C、N、P化学计量学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C和N含量均是在7月表现最高,分别为42.00 g·kg~(-1)和1.75g·kg~(-1),P在6月最高,为1.31 g·kg~(-1);土壤C∶N、C∶P均是在10月叶凋落期最高。绿叶有机C在7月份最高,为497.30 g·kg~(-1),凋落叶中有机C为505.60 g·kg~(-1),明显高于绿叶。绿叶N和P含量最高分别在6月和5月,分别为23.27 g·kg~(-1)和2.28 g·kg~(-1),说明山核桃对N、P吸收的时间差异性。山核桃在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关键期(8~9月),受到N限制。山核桃叶片C∶N和C∶P分别为26.41和310.56,高于全球植物平均水平22.5和232,说明山核桃对营养利用效率较高。山核桃N、P重吸收率分别为32.26%和15.48%,N重吸收率显著高于P重吸收率,明显低于全球水平的N、P重吸收率(约50%)。相关分析表明,增加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提升P含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给油茶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以油茶的4个无性系——岑软2号、岑软3号、湘林8号、阳春5号为试验材料,连续1年定期采集各树种7年生叶片,测定其叶片内氮、磷、有机质、可溶性糖及淀粉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并研究了各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当年6月至次年5月,叶片中的氮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磷含量呈"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在6月份最高,随之下降,之后又开始波动上升;有机质含量在5月份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银杏果用林复合经营模式下银杏种仁品质展开研究,探讨银杏种子产量和性状、种仁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在不同模式间的变异,为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方式在果用林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江苏泰兴5种传统的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即:银杏-油菜-花生、银杏-小麦-花生、银杏-蚕豆-花生、银杏-桑树、银杏-油菜-玉米,以银杏纯林为对照,对不同模式下银杏种子产量和质量、种核质量、种仁质量,种仁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和氢氰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改良的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模式下银杏种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银杏复合经营显著影响银杏种子产量、种核质量及种仁的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及氢氰酸含量(P0.05)。复合经营模式下银杏种子产量、种核质量、种仁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纯林模式,其中,银杏-桑树模式中单株银杏种子产量最高,平均达到31.07 kg,银杏-蚕豆-花生模式下种核质量、种仁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4 g,101.73 mg·g~(-1),88.11 mg·g~(-1);纯林模式银杏种仁中淀粉、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及氢氰酸含量高于复合模式,分别达到了0.55 g·g~(-1),2.69 mg·g~(-1),7.32 mg·g~(-1),47.54μg·g~(-1)和0.44μg·g~(-1);银杏-油菜-花生模式中种仁的总黄酮、银杏酸和氢氰酸含量均最低,分别仅为1.84 mg·g~(-1),28.52μg·g~(-1)和0.27μg·g~(-1),银杏-蚕豆-花生模式中种仁的萜内酯含量最低,仅为4.82 mg·g~(-1)。改良层次分析法表明:种仁中氢氰酸含量对其品质影响最大,其权重达到了0.210 3,其次为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黄酮、银杏酸、仁质量、淀粉、萜内酯、脂肪、种子质量、种核质量;进一步计算获得的银杏种仁品质指数表明: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下种仁品质指数高于纯林,复合模式中种仁品质最高的模式为银杏-蚕豆-花生,达到了0.414 8,其次为银杏-小麦-花生、银杏-桑树、银杏-油菜-花生和银杏-油菜-玉米模式,而银杏纯林模式中种仁品质指标仅为-0.008 8。【结论】银杏复合经营能够提升银杏种仁品质,因而银杏果用林适于采用复合经营模式,尤以银杏-蚕豆-花生模式最优,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闽楠人工幼林生长状况及叶片N、P、K、Ca、Mg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在湖南攸县黄丰桥林场,选取了五块3年生闽楠幼林样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楠幼林苗高年度增加值为60.8 cm,地径年度增加值为7.35 mm,均表现为7-9月增长量最大。闽楠叶片各月N含量范围为16.84~19.54 g·kg~(-1)、P含量范围为1.28~1.49 g·kg~(-1)、K含量范围为2.56~5.47 g·kg~(-1)、Ca含量范围为7.94~9.92 g·kg~(-1)、Mg含量范围为0.82~1.05 g·kg~(-1),其中N、P、K元素含量均表现为春季最高,冬季最低。各元素含量年均值排序为N(18.13 g·kg~(-1))Ca(8.90 g·kg~(-1))K(4.36 g·kg~(-1))P(1.40 g·kg~(-1))Mg(0.96 g·kg~(-1))。季节变异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元素平均变异系数排序为K(30.67%)P(13.44%)Mg(9.87%)Ca(9.33%)N(5.89%),说明N、Ca、Mg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异较小,而K元素的季节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额济纳荒漠区3个不同红砂样地的土壤水分量、土壤盐分含量及红砂叶片ABA含量的测定,分析红砂叶片ABA含量对土壤含水量、含盐量的响应以及红砂叶片ABA含量与土壤水分、盐分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个不同红砂样地土壤含水量介于0.22%~3.30%之间,平均含水量为1.70%;土壤含盐量最低值为2.45 g/kg,土壤最高含盐量为6.96 g/kg,含盐量均值为4.28 g/kg;红砂叶片ABA含量在33.7~88.1 ng/g范围内,叶片ABA平均含量为61.05 ng/g。在土壤含盐量均值为4.35 g/kg、土壤平均含水量最高为2.58%的样地中,红砂叶片ABA平均含量为68.5 ng/g。但在土壤含水量均值最低为0.86%、含盐量均值最高为4.79 g/kg的样地中,ABA含量却仅为64.5 ng/g,说明在不同样地中红砂叶片ABA对双重逆境胁迫产生的积累程度表现不同。通过对红砂ABA含量与土壤盐分、水分含量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ABA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621(p0.05);与土壤含盐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786(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糖蜜发酵酒精废液为原料,探讨生化黄腐酸的高产发酵工艺技术参数,为生化黄腐酸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地霉、黑曲霉和短小芽孢杆菌的接种量、接种比例、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周期等因素进行单项和正交试验研究,采用硫酸铝絮凝质量法测定发酵液中生化黄腐酸的含量,探索发酵液中生化黄腐酸的含量最高的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结果】在总接种量为5%的条件下,白地霉、黑曲霉和短小芽孢杆菌的不同接种比例的生化黄腐酸含量为221.2~236.5 g·L~(-1),其中以1∶1∶2最佳;添加葡萄糖量在低于50.0 g·L~(-1)时,随着葡萄糖添加量的增加其生化黄腐酸含量也显著增加,但大于50.0 g·L~(-1)后,生化黄腐酸含量增加不显著;添加尿素含量在低于15.0 g·L~(-1)时,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其生化黄腐酸含量也显著增加。【结论】白地霉∶黑曲霉∶短小芽孢杆菌为1∶1∶2的比例下,接种量为6%的条件下,葡萄糖、尿素和硫酸铵含量分别为50.0,15.0,2.0 g·L~(-1);发酵周期为72 h的条件下,生化黄腐酸产量达到最高水平,为278.9 g·L~(-1)。几个因素对生化黄腐酸产量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依次为:葡萄糖加量发酵周期尿素加量接种量硫酸铵加量。  相似文献   

12.
以生长良好的紫穗槐播种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1、5、10、15、20 mg/L),测定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下幼苗生理特性指标参数,研究多效唑对紫穗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紫穗槐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不断提高,最高达到86.9%;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而后又增加的趋势,最高达到35.43 mg/g;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最高达到173.25 mg/g;过氧化物酶活性是先增加后降低,最高达到472.18 U/(g·min);丙二醛含量则是逐渐降低,最低为15.93μmol。认为将多效唑作为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通过叶面喷施可对植物形成逆境胁迫,但植物会通过调节细胞的渗透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来缓解逆境胁迫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南澳岛17种典型林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分别对17种样地进行调查取样,分析比较其土壤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17种林分中,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和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混交林土壤容重最高,达到1.32 g·cm~(-3),而最低为台湾相思和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混交林,为0.68 g·cm~(-3)。(2)17种林分中,白鹭生态公园相思纯林土壤毛管持水量最高,达到643.17 g·kg~(-1),最低则为216.26 g·kg~(-1),为台湾相思和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混交林。(3)17种林分土壤总孔隙度在46.33%~74.04%之间。(4)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为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纯林,为42.86 g·kg~(-1),最低是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其它阔叶树混交林,含量只有7.71 g·kg~(-1)。总体而言,台湾相思和鸭脚木混交林土壤疏松,结构性较好,而白鹭生态公园相思纯林土壤物理特性最好,枫香纯林土壤化学特性最好。因此,应加强对混交林的保护及抚育,提高林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牛奶子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的产地与株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不同产地和单株的牛奶子的果实性状、氨基酸含量、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Vc以及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牛奶子浆果平均鲜质量0.13 g,变幅0.07~0.15 g.鲜果平均果肉率75.01%.6个单株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在146.596~179.634 mg·g-1之间,平均总含量为167.839 mg·g-1.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8.07%;其次精氨酸(11.66%)及天冬氨酸含量(10.78%),甲硫氨酸最低(0.84%),其余氨基酸均在7.00%以下.3个单株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的为342.000 mg·kg-1,最低为78.000 mg·kg-1,两者相差3.38倍,其含量是番茄的2.6~11.4倍.β-胡萝卜素平均含量为6.480 mg·kg-1,可溶性糖平均含量7.312 mg·kg-1,可滴定酸平均含量3.240 mg·g-1.Vc的平均含量为0.049 mg·g-1.Fe、Mn、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97.881、77.553、23.384、12.129 mg·kg-1.K、Ca平均含量分别为11.190、3.720 mg·g-1.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油茶抗旱生理以获得有效保水抗旱覆盖栽培技术,以4年生"湘林"油茶林为对象,在三个不同立地(未垦区、红壤区和砂砾区)中以白膜、黑膜、木屑、谷壳和遮阴网为覆盖处理,测定油茶叶片绝对含水率、相对含水率、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立地采用不同覆盖方法对油茶叶片的各项生理指标影响极显著,不同立地与不同覆盖处理对油茶生理指标影响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其中在砂砾区油茶进行木屑覆盖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在未垦区油茶进行木屑覆盖叶片其相对电导率较小;在未垦区和砂砾区油茶进行遮阴网覆盖其丙二醛含量较低;在红壤区油茶进行黑膜覆盖叶片其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不进行任何覆盖其可溶性糖含量最低;在砂砾区油茶进行遮阴网覆盖其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未垦区进行黑膜覆盖其含量最低;在红壤区覆盖白膜油茶受干旱胁迫较大,覆盖木屑与谷壳保水能力相对较好;在砂砾区覆盖遮阴网、木屑及谷壳油茶受逆境环境的胁迫相对较弱。6个不同覆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其中未垦区和砂砾区覆盖遮荫网油茶丙二醛指标最具代表性(p=0.0002、p=0),保水抗旱能力较强;红壤区覆盖木屑可溶性糖最低,保水抗旱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以人工栽培的5年生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9月不同月份采集的青钱柳叶片中黄酮、多糖、三萜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分析叶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累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钱柳叶片中黄酮含量最高为5月份达4.28%,最低的为6月份为3.16%,5月份的黄酮含量与6,7月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4,8月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与9月间无显著差异;青钱柳叶片中多糖含量以嫩叶期的4月份为最高,且与其它月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季节变化总体表现出先下降再缓慢上升的变化规律;青钱柳叶片中的总皂甙含量4-9月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至9月含量最高达16.47%;叶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异槲皮甙含量远高于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6个采样期的平均值占总黄酮平均值的14.23%,且与总黄酮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从青钱柳叶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来看,以黄酮和多糖含量为指标的采收季节应以4,5月为佳,而以皂甙含量为指标的采收季节应以9月为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探究油茶现蕾期至谢花期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规律,为油茶的开花调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7年生陆川油茶为试材,在其现蕾期至谢花期(7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每隔15 d采集花蕾、叶芽、枝条、功能叶片样品各1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器官中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的含量,分析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花蕾中的IAA含量呈下降趋势,8月15日达到最高值(155.96 ng/g);叶芽中的IAA含量先升后降,9月15日达到最高值(72.07 ng/g);枝条、功能叶中的IAA含量相差不大,其变化均较平缓,分别于12月15日、10月30日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5.53、32.58 ng/g)。花蕾、枝条中的ABA含量均先升后降,均于10月15日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13.39、110.41 ng/g);叶芽中的ABA含量先降后升,1月15日达到最高值(113.15 ng/g);功能叶中的ABA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12月30日达到最高值(34.98 ng/g)。4个器官中的GA_3、ZR含量均相对较少,均极显著低于其IAA、ABA含量,且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花蕾中的IAA、GA_3含量,在多数情况下,均高于其营养器官中的IAA、GA_3含量。各器官中不同内源激素的比值均无明显变化趋势。初花期,花蕾、枝条、功能叶的GA_3/IAA值均极显著上升,而叶芽的GA_3/IAA值却无明显变化趋势。花蕾定型前,花蕾的IAA/ABA值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器官的IAA/ABA值;花蕾定型后,其IAA/ABA值由2.92迅速下降至0.43。在多数情况下,功能叶的GA_3/ABA、ZR/ABA、ZR/IAA值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器官的比值。【结论】陆川油茶器官生长和构建不是受单种内源激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内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IAA/ABA之值高能够促进陆川油茶花蕾的形成和生长。花蕾中的IAA、GA_3对陆川油茶花蕾的形成及开花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器官中的IAA和ABA均存在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省华安县竹种园5种牡竹属笋用竹云南甜龙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马来甜龙竹和梁山慈竹竹笋营养进行成分比较。结果表明:5种笋用竹鲜竹笋含水量均接近或超过90%,口感较好;灰分含量勃氏甜龙竹竹笋的最高,达0.893%,版纳甜龙竹最低(0.340%);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马来甜龙竹(1.717%),最低的是版纳甜龙竹(1.260%);勃氏甜龙竹(0.281%)和云南甜龙竹(0.292%)脂肪含量较低,马来甜龙竹(1.134%)和梁山慈竹(1.083%)脂肪含量较高;勃氏甜龙竹(0.655%)和云南甜龙竹(0.666%)粗纤维含量较低,而梁山慈竹、版纳甜龙竹和马来甜龙竹含量相近,达较高水平,分别达0.953%、0.894%和0.879%。5种竹笋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227.64 mg·g~(-1)),最低的是马来甜龙竹(120.43 mg·g~(-1));必需半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84.26%),最低的是马来甜龙竹(50.67%);呈味氨基酸总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达212.79 mg·g~(-1),其次依次为梁山慈竹(164.71 mg·g~(-1))、版纳甜龙竹(156.35 mg·g~(-1))、云南甜龙竹(141.44 mg·g~(-1))和马来甜龙竹(115.83 mg·g~(-1))。  相似文献   

19.
对厚壁毛竹叶片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壁毛竹新鲜叶片叶绿素含量为1.953 mg·g-1(以下各指标的测定此用材料均为新鲜材料),β-胡萝卜素含量为6.539 mg·(100 g)-1,硝酸还原酶活性(指NO2)为139.5 μg·g-1·h-1,果胶酶活性为3.14 μg·mL-1·h-1,蔗糖酶活性为21.2 mg·g-1·h-1,这些性状与毛竹有显著差异,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为2.17 mg·g-1·h-1,与毛竹差异不显著;其叶片游离氨基酸总量高于毛竹叶157.17%;除天门冬氨酸外,其它16种氨基酸均高于毛竹叶33.9%~163.20%,说明厚壁毛竹生理代谢旺盛,与其"厚壁"性状的生物量积累速度、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油茶树体锰元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油茶平衡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长林4号5年生油茶树为试材,就其树体对微量元素锰的年吸收和积累规律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油茶各个器官中锰元素的含量不同,叶片中锰元素的含量最高,其次为树皮,枝干和根系的锰含量相当;油茶植株在其整个发育期对锰的积累总量为8.42 g,其中休眠期(1月)至抽梢期(4月)每株的积累量为2.11 g,抽梢期(4月)至果实发育期(7月),这一时期是油茶吸收积累锰的活跃时期,此期内每株油茶植株对锰元素的积累量为6.31 g,达到了全年吸收积累总量的75%,其中0.28 g的锰元素被积累到根系中,其余锰元素被运输至其地上部分;而7~10月油茶植株对锰的积累量几乎为0,此期内枝干中的锰元素向果实中转运,以满足果实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