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油茶树体对氮磷钾元素年吸收和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5年生油茶为试材,研究了树体对大量矿质元素氮、磷、钾元素的年吸收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油茶年发育周期中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量分别为44.05、5.50、23.31 g.株-1,吸收比例约为8∶1∶4。抽梢期(4月)至果实发育期(7月)是油茶吸收氮、钾元素的活跃时期,该段时期内的积累量超过了年积累量的50.00%,其中的氮、钾元素分别有43.64%和26.97%被根系所利用;植株对磷元素的积累量在4月至10月没有明显的起伏,从果实发育期(7月)至成熟期(10月)这段时间内,植株磷元素的积累量达到2.63 g,其中35.36%保留在根系中。油茶叶片、枝干和根系中氮、磷、钾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氮>钾>磷,成熟果实中为钾>氮>磷;在新梢期(4月),根系中的磷、钾元素向叶片和新梢进行了部分转运,而在果实膨大、成熟期,钾元素从枝干和叶片转运至果实中。  相似文献   

2.
为给油用牡丹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5年生油用牡丹‘凤丹’植株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及积累量的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就其氮、磷、钾元素的积累量与土壤各理化性质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油用牡丹植株中各营养元素吸收量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油用牡丹对氮、磷、钾元素的年吸收量分别为2.62、0.32和1.87 g·株~(-1),氮、磷、钾的年吸收量之比约为8∶1∶6;盛花期(5月)至果荚发育期(6月)是氮元素吸收最活跃时期,吸收的氮元素全部储存于地上部分;果荚发育期(6月)到种籽成熟期(8月)是磷元素与钾元素的吸收活跃期,此期磷与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其年吸收总量的50.00%与72.1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用牡丹植株中氮、磷、钾元素的积累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施氮时期对酿酒葡萄各生育期根系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6年生‘黑比诺’为研究材料,分别在萌芽期(S1)、新梢生长旺期(S2)、果实第一次膨大期(S3)和转色期(S4)一次性施入尿素300 kg/hm~2,测定花后20 d(DAF20)、花后60 d(DAF60)和花后110 d(DAF110)根系中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DAF60时,S2处理中N、P、K含量最高,分别为1.32、0.22、2 602.00mg/g,在DAF110时,N和K的含量在S2处理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此时N和K的含量分别达到1.27、1265.67mg/g。在DAF20时,与S2处理相比,S1处理有利于根系对Cu、Zn、Fe、Mn和Ca的吸收。DAF60时,S2处理对Ca、Mg、Cu和B的积累量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2处理显著增加了DAF20、DAF60和DAF110时Mg元素的积累,分别为2 302.33、2 510.67、2 344.00 mg/g。综上所述,S2处理有利于促进根系中矿质元素的积累。因此,可在新梢生长旺期施氮肥,调控根系中矿质元素的分配及含量,进而改善树体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油茶树体氮磷钾养分的年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油茶生产中采取合理的生产栽培措施提供指导,提高油茶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以普通油茶为材料,测定油茶植株生长过程中N、P、K元素在各部位的含量,研究其在油茶树体中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油茶树体中,各营养元素总含量最大为K元素,N元素次之,P元素最少。从油茶叶片营养含量变化情况来看,3—5月,叶片吸收的N、P、K元素不断增多;6月,叶片N、P、K元素积累达到最大。从树体部位来看,果实需要养分最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对矿质营养的需求不同,K、N、P的需求量依次为31.60、17.11、7.90 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欧李全生育期各阶段养分及水分的需求规律,为开展欧李精准水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珍珠岩基质栽培的3年生‘农大4号’欧李为试材,使用监测作物吸收水和养分的装置,循环供给霍格兰式配方营养液,研究在N质量浓度分别为180、120、60 mg/L的营养液处理下,欧李植株全生育期对矿质元素N、P、K和水分的吸收规律及欧李植株根、茎、叶和果实中营养元素的积累,并观测了欧李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结果】随着欧李植株的生长,其对矿质元素N、P、K和水分的吸收量快速增大,日均吸收量高峰期从结果期开始持续至果实转色期,P、K则在结果期和果实转色期出现2次吸收峰值。对植株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根和茎中N含量较高,叶片和果实中N和K含量较高,但不同N含量营养液对植株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不大,符合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确定了欧李各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元素N、P、K和水分的吸收量和吸收总量。【结论】当营养液N质量浓度为120 mg/L时,欧李生长发育状况中庸,果实品质最佳,植株养分积累量最大,产量最高。以此营养液N含量条件下欧李植株的吸收规律进行推算,定植12 000株/hm~2的欧李园,全年N、P、K的净需求量分别为266.10、165.45、398.25 kg,水分的净需求量为1 907.55 m~3。  相似文献   

6.
以7年生长林4号、40号、53号普通油茶为试材,研究油茶春梢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同一品种的叶片(新叶、老叶)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也显著不同,总体趋势为氮、钾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磷元素,叶片中氮元素含量最高,果中钾元素含量最高。在春梢发育期,新叶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高于老叶,并且随着春梢的生长发育,新叶中氮、磷、钾含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三种元素的含量变化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老叶中氮磷钾含量变化趋势则不明显,新叶与老叶中氮元素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片中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果实氮元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磷、钾元素含量的变化不明显。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与新叶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而与老叶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7.
油茶果实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油茶果实发育期内油茶树体的营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7年生油茶良种长林4号、长林53号和长林40号为试材,测定并分析了果实发育期油茶叶片和果实中各种矿质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和品种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叶片和果实中各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同一品种的叶片和果实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间也显著不同。随着果实生长发育,叶片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锰元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果实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钾元素含量却呈上升趋势但其变化幅度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与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而果实果皮与种子中各种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较强,其中3个品种果实果皮与种子中的钾元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869、-0.895。  相似文献   

8.
油茶林生物量与养分生物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何方  张才学 《林业科学》1996,32(5):403-410
对不同发育期油茶林生物量与养分的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幼龄期至盛果期油茶林生物量逐步积累,盛果期生物量达到16.139t/hm2,其中经济生物量为1.798t/hm2;不同发育期油茶林分的生产力不同,盛果期油茶林太阳能利用率最高,为0.2%;不同发育期油茶林光合产物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不同;不同发育期油茶林系统大量元素(N、P、K、Ca、Mg)的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及输出量不同。并提出了油茶林系统施肥的监界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水分管理对抽梢期油茶树体养分状况的影响,从而为油茶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长林4号’5年生油茶为试材,设置滴灌+花生秆+稻草、滴灌+生态膜、滴灌+油茶壳、滴灌、滴灌+黑地膜、花生秆+稻草、生态膜、油茶壳、黑地膜、不覆盖不灌水(CK)共10种水分管理措施,测定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抽梢期树体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并对各养分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对抽梢期油茶老叶和根N、P、K含量、新叶P、K含量以及枝条P养分含量影响差异显著。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对抽梢期老叶、根养分含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当年生新叶和枝条的影响比较小。滴灌+花生秆+稻草处理和滴灌+黑地膜处理更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滴灌+花生秆+稻草处理是最经济最环保的水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试验设7个处理、1个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用量对金花茶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每株施芭田顺水复肥250g 的单株平均新梢抽梢数为72.33枝、平均新梢长为16.57cm ,比对照高分别为73.58%、31.20%;每株施天脊复合肥250 g的单株平均新梢抽梢数为55.33枝、平均新梢长为14.50cm ,比对照高分别为32.78%、14.80%;每株施芭田顺水复肥150g+天脊复合肥150g的单株平均新梢抽梢数为56.67枝、平均新梢长为14.70cm ,比对照高分别为36.00%、16.39%;每株施芭田顺水复肥150g +湖兴尿素50g 的单株平均新梢抽梢数为67.00枝、平均抽梢长为15.73cm ,比对照高分别为60.79%、24.54%。施肥植株的叶绿素平均值为0.620~0.707mg/g ,而对照组的平均值为0.587mg/g ,施肥的植株叶片浓绿,枝叶繁茂,叶绿素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其平均值高于对照的5.62%~20.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