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IBDV VP2/VP243基因DNA疫苗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VP243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中,置于CMV启动子的调控之下,构建成DNA疫苗表达质粒pcDNA VP2和pcDNA VP0。分别转染CEF细胞后,于24、48、72h取细胞裂解液进行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pcDNA VP2于转染后24h呈阳性反应,48h表达量高于24h;pcDNA VP0于转染后48h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基因cDNA经多次亚克隆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SVL的SV40启动子和pcDNA3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SVL-tPA和pcDNA3-tPA。分别将这2种表达质粒以脂质体载体法转染BHK21细胞,ELISA检测结果表明,pSVL-tPA和pcDNA3-tP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表达,72h表达量分别是52.8μg/L和70.4μg/L。  相似文献   

3.
利用阳性表达细胞和荧光激发流式细胞分类器建立了一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快速鉴定系统。用克隆于表达性质粒载体pCDM8的牛IgG_1Fc受体(boFcγRⅡ)cDNA转染COS7细胞并用被转染细胞作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NSO浆细胞瘤细胞株融合,筛选克隆出3株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即CC-G36、CC-G37和CC-G39。经使用荧光激发流式细胞分类器检测,3个单克隆抗体均识别经boFcγRⅡ转染的COS7细胞而不识别未经转染的COS7细胞和经牛IgG_2Fc受体(boFcγ2R)转染的COS7细胞。3个单克隆抗体分别为IgG_1(CC-G36)、IgG_2a(CC-G37)和IgG_3(CC-G39)。本研究还用同样方法验证了单克隆抗体CC-G24抗boFcγ2R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真核表达载体pEFP-N1-MSC,并观察其在猪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Nhe Ⅰ和Age Ⅰ消除pEGFP-N1质粒上的多克隆位点(MSC),然后补平连接,获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SC质粒,将pEGFP-N1-MSC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于Kanr LB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重组子经Nhe Ⅰ和Age Ⅰ双酶切鉴定,将该载体转染猪成纤维细胞,24 h后观察EGFP表达情况,48 h后添加G418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改造的pEGFP-N1-MSC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转染猪成纤维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现绿色光,获得可产生绿色荧光的pEGFP-N1-MSC载体,为构建猪双正选择同源重组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克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vvIBDV)HZ株VP2基因,并对VP2基因全序列测定,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将 VP2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相连接。结果克隆到 VP2基因全序列共 1356bp,分析表明HZ株与欧洲超强毒株UK661高度相似,同时将VP2基因正向插入pcDNA3的CMV启动子下游,得到了VP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为IBDV分子流行病学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症病毒CH-al株囊膜糖蛋白(GP5)一向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B中,与太毒线性DNA(Bac-N-Blue^TM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经过三轮蚀斑纯化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GP5。用该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GP5基因在杆癍病毒系统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因糖基  相似文献   

7.
pCMV-TNFα的构建及其在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XbaⅠ和EcoRV双酶消化pBT1获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NA基因片段,以XbaⅠ和SmaⅠ酶切点定向克隆入质粒载体pCMV4,构建了人TNFα重组质粒pCMV-TNFα。采用DNA—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COS7和NIH3T3细胞,收集转染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培养上清,检测TNFα的表达水平和生物学活性。ELISA检测表明,两种细胞转染后,其培养上清中均有TNFα抗原存在,而载体等对照则测不出TNFα。以L929细胞检测其细胞毒活性,发现COS7细胞于转染后48h表达水平最高,活性高达16U/mL以上,但7d时测不出TNFα活性;NIH3T3细胞于转染后24h活性最高(8U/mL),9d时尚有表达,但不足1U/mL。  相似文献   

8.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基因cDNA经多次亚克隆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SVL的SV40启动子和pcDNA3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重组质粒pSVL-tPA和pcDNA3-tPA。分别将这2种重组质粒直接注射于小鼠骨骼肌,观察了t-PA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情况。体外凝血试验结果显示,注射重组质粒DNA后,第5天凝血时间有所延长,第15~20天达到高峰,小鼠体外凝血时间平均延长7min左右,延长时间与基因注射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7):44-46
奶牛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是关系经济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从牛基因组中克隆得到MC4R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克隆片段与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进行KpnⅠ和EcoRⅠ双酶切,连接形成重组表达载体,将载体瞬时转染到L02肝脏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对细胞进行标记,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活性,结果发现克隆的MC4R基因序列长度大约1 000 bp,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MC4R-3.1,将载体转染肝脏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经过激光共聚焦观察荧光后发现MC4R蛋白的绿色荧光在细胞膜上有正常表达,可为进一步研究MC4R受体基因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分子伴侣Jiv90对猪瘟病毒复制的影响,克隆了分子伴侣Jiv90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根据牛的Jiv90基因序列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设计引物,经PCR扩增,成功克隆到猪Jiv90基因,回收后与pEGFP-C1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C1-Jiv90,提取质粒并采用脂质体法转染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转染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经G418抗性筛选得到阳性克隆。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GFP-C1-Jiv90真核表达载体,得到稳定表达Jiv90的细胞株,为今后开展分子伴侣对猪瘟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克隆的家蚕核多角体病毒解旋酶基因DNA与重组救活可线性化的苜蓿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基因工程载体病毒 (BacPAK6 )DNA在昆虫细胞中发生重组 ,经累代筛选获得了既可感染家蚕又可感染秋粘虫细胞Sf 2 1的宿主域扩大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HyBacPAK6 )。HyBacPAK6DNA经Bsu36Ⅰ酶切后与含植酸酶基因的转移载体pVL1393 phy在家蚕细胞中重组后 ,通过蓝白斑筛选发现重组率可达 90 %以上。然而以杂交病毒为载体的外源基因表达量仅为以BmNPV为载体病毒的表达量的 2 0 %左右。分析认为HyBacPAK6可用于表达一些对蚕体有害的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12.
人工合成Cecropin AD基因在酵母中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Cecropin AD 是由Cecropin A的N 端1 11 位氨基酸残基和Cecropin D 的C 端12 37 位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一个杂合肽,抗菌活性高于天然抗菌肽。根据Cecropin AD 的氨基酸序列,以酵母偏爱密码设计了Cecropin AD 基因,全长140bp 。采用基因片段化学合成结合PCR 法合成Cecropin AD 基因。合成的Cecropin AD 基因克隆到pCRTM21 上,进行DNA 序列测定,证实合成的Cecropin AD 基因的DNA 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将Cecropin 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杆菌 酵母穿梭质粒pCLWA2 的Bam HI和Sal Ⅰ位点上,构建成含Cecropin 基因的重组质粒pCAD,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宿主酵母AB103 ,以大肠杆菌K12D31 为指示菌,用活性蛋白酸性PAGE 法测定,具有抑菌活性,表明Cecropin 基因在酵母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3.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江  吴祥甫 《蚕业科学》2003,29(2):114-119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作为四大表达系统之一,已广泛应用于重组蛋白的合成。该系统具有如多角体启动子控制下的高效表达,比较完善的转译后加工修饰,容易从无血清培养上清中纯化,无内毒素污染等特点。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高强度早期启动子群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成功合成,以扩大寄主范围和增进重组蛋白稳定性为目的的亲本病毒的改造;通用的昆虫细胞培养基配方的不断优化,特定昆虫细胞株培养基的研制和适用于大规模悬浮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商品化;旨在进行复杂糖基化及提供相对稳定细胞环境的宿主细胞工程;以新标记物(tag)载体和相关亲和层析方法为代表的蛋白质高效纯化方法的进步。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基础研究、医药卫生和农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在动物体内整合表达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基因构件、调控序列、转基因拷贝数和载体序列等对转基因整合表达的调控,并对转基因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做了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人血小板因子Ⅳ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血小板因子Ⅳ (HumanPlateletFactorⅣ ,简称hPF4)基因重组于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 ,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PF4,并与线性化病毒Bm BacPAK6DNA共转染家蚕培养细胞 ,在细胞内发生同源重组 ,获得重组病毒BacPAK PF4。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含有hPF4基因。重组病毒以MOI=10感染家蚕培养细胞 (2× 10 6个细胞 )和家蚕 5龄幼虫 ,表达产物用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其生物活性 ,测得表达量在家蚕培养细胞中第 3天达到最高值为 6 0 88μg/ 2× 10 6个细胞 ;在蚕体内表达第 5天达到最高值 ,表达量明显高于家蚕培养细胞  相似文献   

16.
性别决定包括初级性别决定和次级性别决定。前者是由染色体决定性腺的发育方向,后者通常是指由性腺分泌的激素决定性腺以外的身体表型,即第2性征。新的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雄性是由Y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被称为SRY的基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家蚕转座子表达载体pSVHK1.4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黑腹果蝇 (D .melanogaster)hsp70启动子 ,然后插入到质粒pcDNA3上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上游 ,与之顺向拼接构建成含hsp70和gfp的重组质粒pCGH。将家蚕K1 4转座子序列从pUK1 .4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SVL中PvuⅡ位点 ,获得中间载体pSK1 .4。最后将hsp70启动子和gfp报告基因的融合片段从pCGH中亚克隆到质粒pSK1 .4中K1 .4片段上的BglⅡ位点处 ,从而完成对转座子表达载体pSVHK1 .4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CH-1a株核蛋白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的多克隆位点中,经鉴定后得到重组质粒pET30a-N,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BL21中,用诱导剂IPTG分别以不同浓度进行诱导,并在不同诱导时间进行采样,经处理后做SDS-PAGE、Western-blot分析,并以此为包被抗原进行ELISA检测,结果发现以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进行诱导,4小时后表达可达到高峰,其大小约为23kD,薄层扫描结果表明庐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2%,该蛋白不仅与PRRSV阳性血清能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且可被PRRSV抗N蛋白单抗所识别,证实此大量表达的蛋白为核蛋白。将此表达产物应用ProBond^TM纯化系统进行纯化,其纯度可达到91%,纯化后的蛋白以50μg/孔包被96孔板,检测来自不同地区送检的猪血清,同时以全病毒ELISA为对照,结果发现二者的符合率高达93.3%,而应用该蛋白进行检测其反应更为敏感,且背景低,制备过程简单,这将为今后应用该蛋白作诊断抗原检测PRRSV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参照伊氏锥虫HGPR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PCR扩增伊氏锥虫HGPRT基因cDNA。低熔点琼脂糖回收:PCR产物,并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中,经酶切、PCR鉴定和序列分析,获得重组中间质粒pGEM/HGPRT。重组中间质粒pGEM/HGPRT经Nco I和Sal I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HGPRT,以非融合形式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BV220构建表达质粒pBV/HGPRT,转化大肠杆菌DH5a,42℃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扫描分析,表达产物HGPRT的分子量约为23kD,与理论推算值相符,表达率占总菌体蛋白的19%,经间接ELISA检测,表达产物能被伊氏锥虫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衣壳(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亚基因组mRNA为模板根据文献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其核衣壳(N)蛋白基因的cDNA;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ProEXHTb中特异酶切位点;将重组质粒PHN转化进大肠杆菌TG1株,在浓度为1.0mM IPTG和37℃条件下诱导,PHN基因融合蛋白获得了表达;经SDS-PAGE,Western-blot试验,确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产物大小为预期的47kD。试验结果证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TGEV N基因的融合蛋白产物的确具有天然蛋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