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20只无IBDV母源抗体的雏鸡机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分别于第1,2,3,4周龄时感染IBDV,或用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感染,以后分2次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进行免疫。结果发现,首次免疫后第14d,法氏囊,胸腺和脾脏中的浆细胞,TANAE^+及淋巴细胞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次免疫后第14d各指标虽有所升高,但仍低于二次免疫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囊病抗原-抗体复合苗免疫雏鸡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IBDV抗体与某IBD商品疫苗民IBDV-Ab复合苗,用IBDV-Ab复活 合苗与IBD商品疫苗在有母源抗体的雏鸡中进行免疫对比试验,试验鸡随机分为4组,饲养在隔离器中,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为攻毒对照组,第3组在10d龄用复合苗进行免疫第4组在10d龄用商品苗进行免疫、各组从11d龄起每隔10d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BD抗体水平,35d龄时进行攻毒试验,试验结果显示,21d龄  相似文献   

3.
将120只白来航雏鸡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第1、2、3和4周龄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生理盐水。在感染后第7d,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血糖和胰高血糖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感染后第14d,上述指标虽有所升高,但仍低于同期对照组。表明IBDV对体内淋巴组织有明显损伤,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及血糖的降低可能是由于胰腺实质细胞变性坏死所致。  相似文献   

4.
不同IBD疫苗对SPF鸡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B、C、D4种IBD毒性型疫苗对6日龄SPF鸡进行免疫接种,根据免疫5d后法氏囊的病理变化、囊/体比、囊指数以及免疫12d后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等,综合评定这4种疫苗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雏鸡早期免疫IBD毒性型疫苗对法氏囊有明显的损害,其中对囊损伤最轻的是A苗,最严重的是B苗。这4种IBD疫苗均对新城疫疫苗免疫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其中A苗引起的最轻、最短暂,D苗次之,最严重的是B苗。  相似文献   

5.
使用SPF雏鸡进行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毒株最佳配比试验,将BJ836毒株与BK912毒株按病毒含量分别配成a,b,c,d,e5种不同配比疫苗,免疫14日龄SPF雏鸡,免疫后14天进行IBDVI型强毒CJ801和变异株强毒1084A的攻击。结果表明:BJ836与BK912为e配比值疫苗对CJ801或1084A毒株的攻击保护率达90%以上,表现出最好的免疫攻击保护效果。该毒株配比可作为研制该二价活疫  相似文献   

6.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VP3重组质粒DNA及其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全菌裂解液油乳剂苗肌肉注射14日龄仔鸡,免疫后14和21d测定血清ELISA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21d用IBDV南京野毒株攻击。结果显示:(1)VP2基因重组质粒DNA除可诱导产生较高的ELISA抗体外,还可明显降低仔鸡IBDV攻击所引起的急性发病率和死亡率;(2)VP3-GST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全菌裂解液可较早地诱导产  相似文献   

7.
用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筛选,获得了4株能分泌特异性抗IBV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4AC1、4AF1、6DH8及2DH10。4株单抗的亚类都属于IgG2b,在Westernblotting试验中,4AF1、6DH82株单抗特异性地识别IBV的核衣壳蛋白(N);经ELISA测定,各株单抗40h培养上清效价达10-2~10-4,第7天腹水效价达10-5~10-6,4AF1、6DH8与所试7个IBV标准株及2个IBV分离株都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IBV-H120浓缩毒作血凝抗原,应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检测未免疫鸡群及自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疫苗免疫鸡群血清的HI效价。结果表明,自制IB疫苗免疫后第7天抗体水平开始上升,免疫后30天抗体水平达12Log2,抗体水平维持10Log2时间为100天左右,免疫后180天抗体水平不低于6Log2。对未免疫过IB疫苗的20个鸡群进行免疫检测发现18个鸡群为阳性,阳性率达83%。研究表明,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为检测IB抗体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淋巴细胞发校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筛选,获得了4株能分泌特异性抗IBV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4AC、4AF1、6DH及2DH10。4株单抗的亚类都属于IgG2b,在Western blotting试验中,4AF1、6DH62株单抗牧场卉性地识别IBV的核衣壳蛋白(N);经ELI  相似文献   

10.
从上海、江苏、大连等地的患病鸡群中分离到8株病毒,经鉴定确认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从中挑选出2株具代表性毒株(C9001、DLZ9111)研制出二价油佐剂灭活苗。结果表明,1∶100稀释的二价油佐剂灭活苗最小免疫剂量0.5ml/只,一次免疫对支气管炎型IB的保护率可达66.67%,对肾型IB的保护率可达83.33%。0.2ml的二价苗免疫15日龄的雏鸡,15d后攻毒,对肾型IB的保护率达100%,而肾型和支气管炎型单价苗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和80%。通过实验室的免疫试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日龄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2次新城疫免疫后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中免疫球蛋白(Ig)的含量和血清,泪液、气管液中血凝抑制抗体(HI)滴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感染 IBDV 雏鸡 ND2次免疫后,其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中 IgM,IgG,IgA 含量及血清、泪液、气管液中 HI 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感染鸡1次 ND 免疫;但仍低于 ND2次免疫对照鸡。说明感染 IBDV 雏鸡 ND2次免疫,其全身如呼吸道、消化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较1次免疫明显升高,呈现免疫增强,但仍低于2次免疫对照组。提示IBDV 感染所致的雏鸡免疫抑制不是不可逆,但不可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SPF白来航蛋鸡的肝脏体重比、肝脏生化指标和酶活指标,研究家禽在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免疫抑制的情况下液态蛋氨酸羟基类似物(HMA)对肝脏的影响。试验选取50只21日龄SPF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攻毒的蛋氨酸缺乏组、正常蛋氨酸组(MET组)、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组,和未攻毒对照的蛋氨酸组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组,每个处理10个重复。试验期为21d。结果表明:未攻毒情况下和攻毒情况下HMA组相对于MET组肝脏体重比均降低,且攻毒时差异显著(P<0.05);与MET组相比,HMA组在未攻毒情况下,肝脏的蛋白浓度相对高而攻毒时相对低,HMA组的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不足;在攻毒情况下,HMA组相对于MET组肝脏的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PK)的酶活力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中药提取物对REV诱发的免疫抑制鸡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提取物对REV诱发的免疫抑制鸡的免疫增强作用,建立测试某些中药制剂免疫增强作用的实验模型。【方法】分别在临床健康鸡和在1日龄感染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状态的鸡测试了中药制剂对鸡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随饮水饲喂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复方中药浸出物,在健康鸡对鸡新城疫病毒(NDV)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的血凝抑制(HI)抗体滴度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在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的鸡,该中药浸出物可显著提高对NDV和H5-AIV的HI抗体滴度(P<0.01),虽然仍显著低于未经REV感染的对照鸡。【结论】REV诱发的免疫抑制状态下的鸡,可作为测试某些中药制剂免疫增强作用的一种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DNA重组技术和蚀斑技术获得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制备了鸡生长抑制因子(SS)免疫原,与鸡传染性IBD、ND免疫原共同高免健康产蛋鸡,使其卵黄中产生高效价的抗鸡SS、IBD、ND抗体,利用含高效价的卵黄制成鸡抗病促生长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人工感染的IBD鸡治愈率为97.5%,预防保护率98.4%;对流行区自然感染的IBD鸡治愈率96%,预防保护率97%。对健康肉仔鸡应用,可使其育成出栏时间提前3天,每只平均比对照增重135.7g;饲料转化率提高8.37%。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雏鸡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的红细胞凝集抑制(Hi)抗体滴度和免疫保护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感染IBDV雏鸡一次接种ND疫苗后的Hi抗体滴度和免疫保护力,明显低于未感染IBDV的对照雏鸡;人工感染IBDV雏鸡二次接种ND疫苗后的Hi抗体滴度和免疫保护力,比一次接种ND疫苗时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传染幼鸡和雏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杀淋巴细胞性疾病,可引起免疫抑制进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它传染性疾病。因此,该病仍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该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主要对该病毒的基因、蛋白及其分子致病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日龄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新城疫(ND)2次免疫及强毒攻击后免疫器官组织中浆细胞、酯酶阳性T细胞(TANAE+)、巨噬细胞(MΦ)和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BDV感染鸡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对ND苗的2次免疫应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提示BDV所致的免疫抑制不是不可逆的,但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共用412只滨白雏鸡,分别在1日龄或4周龄时感染 IBDV,检测了雏鸡感染后其外周血液、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 IgG,IgM 和 IgA 含量、血液 T 细胞免疫功能和脾脏 B 细胞抗体生成功能、血液 T,B 细胞、淋肥细胞数量以及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丕氏斑、十二指肠、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中浆细胞和酸性α-萘酚酯酶阳性 T 细胞(ANAE+T)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1)雏鸡感染 IBDV 后,法氏囊、脾脏的浆细胞明显减少,脾脏 B 细胞抗体生成功能降低;胸腺、法氏囊、脾脏的 ANAE+T 细胞数量显著下降,说明感染鸡免疫器官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减弱.(2)IBDV 感染雏鸡引起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一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盲肠扁桃体、十二指肠粘膜固有层,丕氏斑的浆细胞和 ANAE+T 细胞较对照鸡显著减少;泪液、气管液、胆汁、肠液中 IgG,IgA,IgM 含量明显下降,表明感染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均显著降低.(3)感染鸡外周血液 T,B 细胞数量减少,T 细胞功能降低,IgG,IgA,IgM 含量明显下降,表明和标志全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降低,是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显著降低的反映和表现.(4)1日龄雏鸡感染 IBDV 后,B 细胞功能抑制时间明显长于 T 细胞,证明感染鸡 B 细胞功能的损害重于 T 细胞.(5)4周龄雏鸡感染 IBDV 引起的免疫抑制程度低于1日龄感染鸡,呈现一定的感染日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用免疫酶组化法分析雏鸡接种IBDV后,病毒在体内分布和病理变化,接种后6,12,24,48,72,96,120,144,168,192,216,240小时扑杀,每次扑杀5只。对照组雏鸡与实验组同步扑杀,每次扑杀3只。结果表明:雏鸡感染IBDV后,要从其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肝脏,肾脏,腺胃,小肠,盲肠和肺脏等器官检出IBD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