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黑木耳发酵泡菜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5):53-57
以黑木耳为原料,以感官评价得分为标准,利用正交试验对乳酸菌发酵液浓度、食盐蔗糖添加比例、发酵温度以及发酵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化,以确定黑木耳发酵泡菜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对黑木耳泡菜品质的影响最为明显,且当乳酸菌发酵液浓度为0.06%,食盐蔗糖添加量为10 g+10 g,发酵温度为30℃和发酵时间为6 d的条件下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NCPSJ7发酵产胞外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以无菌发酵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探讨了发酵温度、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及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并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33.82℃,接种量为4.06%,摇床转速为152.46 r/min,装液量为100 m L/250 m L三角瓶,发酵时间为6 d。在最适发酵条件下预测无菌发酵液的抑菌圈直径为25.65 mm,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大大提高了发酵液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牛蒡为主要原料,筛选适宜其发酵的复合乳酸菌,制备牛蒡发酵饮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与稳定剂配方,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明串珠菌和植物乳杆菌SD2为适宜的发酵菌种,牛蒡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料液比为1 g∶6 mL,复合乳酸菌菌种配比(体积比)为1 mL∶1 mL,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为60 h;复合稳定剂配方:黄原胶用量为0.10%、果胶用量为0.30%、结冷胶用量为0.20%。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牛蒡发酵饮料具有较好的口感、稳定性和明显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选用全麦面包渣为原料,接种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制作面包渣发酵液,并将红枣汁和该发酵液进行调配制作复合饮料,分别对全麦面包发酵液制备的条件和复合饮料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8℃、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0%、发酵时间为22 h、酵母粉添加量为2.2%;乳酸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44℃、乳酸菌粉添加量0.2%、发酵时间10 h;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12%、红枣汁添加量25%、黄原胶添加量0.1%。该复合饮料色泽光亮、酸甜适宜、口感柔和爽滑,具有红枣、小麦发酵和乳酸菌发酵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5.
以甘蔗和芭蕉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复合发酵,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探究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对甘蔗芭蕉复合发酵液品质的影响,再分别通过响应面法和正交试验法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该复合发酵液进行了抗氧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酵母菌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16%,酵母菌添加量0.5%,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2h;乳酸菌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乳酸菌添加量3.0%,发酵时间12h,发酵温度43℃。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甘蔗芭蕉复合发酵液呈淡黄色,酸甜适口,香气协调,组织状态良好,产品的pH、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分别为4.2、13.5%、3.95 g/100mL,DPPH自由基清除率60.97%,对羟自由基清除率45.09%,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50.7%,说明该复合发酵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6种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海洋拮抗细菌TC-1在BPDB培养基发酵的无菌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抑菌活性最好。在BPDB培养基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成分及用量,得到最佳配方为马铃薯200 g,牛肉膏20 g,葡萄糖20 g,玉米粉7 g、蛋白胨7 g,蒸馏水1 000 mL,pH自然;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的装瓶量、培养温度、初始pH、发酵时间和转速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装瓶量20%,培养温度27℃,初始pH自然,发酵时间72 h,摇床转速200 r/min;在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下,TC-1的无菌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为24.3 mm,与优化前抑菌圈直径20.7 mm相比,抑菌活性提高了17.4%。  相似文献   

7.
以花生饼粕、花生茎叶混合饲料为原料,筛选最佳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为目标,研究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培养条件:加水量(料液比)1∶0.83、培养时间62 h、接菌量0.78 g、培养温度30℃,在该条件下所得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数为(195.222±0.003)。  相似文献   

8.
张元泽  郑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51-152
以桑叶为原料,通过对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以及糖量、酸量的研究,获得桑叶茶饮料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g∶100mL,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0.5h,蔗糖添加量为4%,柠檬酸添加量为0.4%。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鲜藠头提取其抑菌成分,考察预处理方式、提取方法、pH值、提取温度、加热时间等因素对藠头提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藠头抑菌成分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 g∶5 mL,果胶酶添加量为0.7%(质量分数),pH值为3.7,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62 min,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预测值为28.47 mm,验证值为28.42 mm,与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10.
杜琨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0):155-161
以分离于高原酸奶中的乳酸菌Z103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蔗糖、大豆蛋白胨、酵母浸膏、MgSO4、NaCl、牛肉膏、Na2 HPO4、(NH4)2 SO4、装液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pH值对产抑菌物质活力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设计对产抑菌物质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发酵液pH值7.0、装液量40 mL、大豆蛋白胨含量9.6 g/L时可获得抑菌物质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350 cm,优化后乳酸菌产抑菌物质的效价较优化前提高了41.17%.该模型能科学地预测抑菌物质的合成情况.响应面法可有效、成功地优化抑菌物质的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1.
陈琴  严成 《湖北农业科学》2016,(10):2622-2626
采用酶解法提取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叶中多糖,并采用响应面试验法设计及建立回归方程模型,以优化酶法为提取工艺。以多糖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液料比、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鱼腥草叶多糖提取量的主次顺序为: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9%、液料比52∶1(m L∶g)、酶解温度31℃、酶解时间174 min。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酶法提取鱼腥草叶多糖的提取量为32.95 mg/g,表明采用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鱼腥草叶多糖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对薏仁多糖的水提和发酵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薏仁多糖提取液抗氧化活性和透皮吸收效果。结果表明,薏仁多糖水提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0.11(g/mL),温度90℃,时间7 h;发酵最佳条件为酿酒酵母,料液比0.1(g/mL),时间54 h,pH 4.5;薏仁多糖发酵提取率约为水提的3倍。薏仁多糖发酵液抗氧化性优于水提液;薏仁多糖发酵液24 h透过率为1.14 mg/cm~2,水提液24 h透过率为0.53 mg/c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放线菌Z139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物质的产量,以放线菌Z139发酵液抑菌活性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C/N、无机盐等营养因子,以及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发酵时间等非营养因子对Z139菌株发酵液生物活性的影响。对烟草赤星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蛋白胨,适宜C/N为4.13∶1,添加无机盐的种类为硫酸镁和氯化钠时,放线菌Z139发酵液抑菌活性较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为:玉米粉1.0%,蛋白胨1.0%,硫酸镁0.06%,氯化钠0.1%。Z139菌株发酵的优化条件为:初始pH6.0~7.0,发酵时间72 h(发酵液pH 8.5),接种量体积分数6%,装液量240 mL/L。  相似文献   

14.
以乳酸菌发酵桃脯的副产物为原料,利用发酵浸糖后不成形的桃块研制果酱,利用发酵液和浸糖液研制乳酸菌发酵桃饮料。通过试验,确定乳酸菌发酵桃酱制备方法为:将发酵、浸糖后不成型的桃块打浆,砂糖添加量40%,在温度95~100℃浓缩,终点糖度50%~55%;乳酸菌发酵桃饮料配方为:发酵液35%、浸糖液45%、水20%。  相似文献   

15.
以山药、大米为原料制作山药米发糕,结合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分析,研究山药种类、山药与大米的质量比、发酵剂种类与添加量、水和糖的添加量、发酵时间、气蒸时间对山药米发糕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得到山药米发糕的最优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定发酵过程中传统米发糕和山药米发糕发酵液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山药添加量为10%、糖为6%、发酵剂为0.8%、料液比为10∶7(g/m L)、发酵时间3 h,常压气蒸20 min,得到的山药米发糕品质最好。山药米发糕相比传统米发糕发酵程度更高,产气、产酸量更大。  相似文献   

16.
张丽君  李爱军  欧仕益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113-115,118
以大豆皮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酶解法制备大豆皮微晶纤维素(MCC).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酶添加量、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制备大豆皮微晶纤维素得率及聚合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立最佳酶解条件:酶添加量0.3 mL/g、pH 5.8、料液比1∶20(g/mL)、温度50℃、酶解时间3h.该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微晶纤维素的得率为29.93%,聚合度为494.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鲜牛乳及发芽花生乳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备发芽花生酸奶。对影响发芽花生酸奶质量的5个因素:鲜牛乳添加量、乳酸菌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以酸奶感官质量和DPPH清除率为参考指标,最终确定工艺条件为:鲜牛乳与发芽花生乳的比例为5∶1,乳酸菌添加量0.3%,白糖添加量9%,发酵时间9 h,发酵温度42℃,研制出的发芽花生酸奶表面呈淡黄色,酸甜适口,组织细腻均匀,无气泡杂质。  相似文献   

18.
双酶分步水解低值鱼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燕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890-3892
选用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两种酶对低值鱼蛋白进行分步水解,分析各因素对鱼蛋白水解的影响,以水解度为特征性指标。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先添加中性蛋白酶的水解效果优于先添加木瓜蛋白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水解时间为6 h,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酶量比(g∶g)为3∶1,水解温度为55℃,料液比(m/V,g∶mL)为1∶10,水解效果是最好的,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35.85%。  相似文献   

19.
以大肠杆菌O157∶H7为指示菌,采用spot-on-lawn法从食源性乳酸菌菌种库中筛选获得2株高抑菌活性乳酸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戊糖片球菌和发酵乳杆菌。利用改良牛津杯法测定2株乳酸菌发酵浓缩液对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谱,并分析蛋白酶K、pH值、温度对抑菌物质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2菌株均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其中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具有更明显广谱抑菌效果;发酵液抑菌活性均受pH值影响,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对蛋白酶、热敏感,发酵乳杆菌发酵液对蛋白酶、热不敏感。研究结果表明,戊糖片球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物质有多肽(蛋白)和有机酸,发酵乳杆菌来源的抑菌物质化学成分是一些具有热稳定性的有机酸。该研究获得乳酸菌可以用于食品发酵和防腐领域,且为抑菌物质分离、鉴定和抑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作龙  邢顺果  马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45-147,209
[目的]优化莲雾发酵型乳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以莲雾鲜果为原料,利用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进行乳酸发酵。探究料液比、加糖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5个因素对莲雾发酵饮料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各因子对莲雾鲜果发酵的最佳组合。[结果]莲雾乳酸发酵饮料最佳组合为料液比1∶9(g/m L)、加糖量3%、发酵温度39℃、发酵时间14 h,此条件下莲雾发酵乳饮料酸甜适口,具有莲雾的芳香。[结论]研究可为莲雾水果型乳酸发酵饮料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