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设置不同的培养条件,检验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裙带菜雌配子体生长的影响。第一步设置3个温度条件(12℃、16℃、20℃)和5个光照强度条件(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lx)进行全析因方差设计,得出最适温度条件和光照强度;第二步,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设置2个光照周期(24h持续光照和光暗周期D∶L=12∶12)和不同光照强度,检验不同光照强度条件和光照周期对配子体生长的影响。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最适温度条件和光照周期,设置不同光照强度检验其对配子体鲜重量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裙带菜雌配子体最适宜的在温度为16℃,光照强度为2 500lx,周期为24h持续光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光照强度、培养温度、藻体密度、盐度)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特定生长率(SGR)的影响,并为近海海域放养龙须菜进行环境修复和龙须菜的人工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光强梯度为:500、1 000、1 500、2 000lx;温度梯度为:10、15、20、25℃;藻体密度梯度为:0.5、1.0、1.5、2.0g/L;盐度梯度为:20‰、25‰、30‰、35‰。结果表明,龙须菜在2 000lx光照强度条件下,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光照强度;20℃为龙须菜最适生长温度;密度在1.5g/L时生长最快;盐度为30‰时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因此,2 000lx、20℃、1.5g/L、30‰是本实验龙须菜的最适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检验了多肋藻雌、雄配子体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多肋藻雌配子体在20℃和1 000 lx条件下生长最快,经过4周生长,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81. 27μm增加至10 234. 07μm,相对生长速率约16. 58%,生长速度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 0. 05);雄配子体在20℃和2 000 lx生长最快,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77. 63μm增加至17 215. 33μm,相对生长速率约18. 54%,生长速度与20℃和1 000 lx试验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 0. 05)。本研究为多肋藻配子体规模化扩增培养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礁膜(Monostroma nitidium)配子体生长的适宜氮、磷浓度需求,以NaNO_3为氮源、KH_2PO_4为磷源,在不同氮(0、10、20、40、60、80μmol/L)、磷(0.5、1、2μmol/L)浓度梯度下,室内培养礁膜配子体7d,测定各处理组藻体的生长率、光合色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结果表明,藻体生长最适氮、磷浓度比值为20∶1;且氮浓度为20μmol/L、磷浓度为1μmol/L时,礁膜配子体生长率取得最大值(13.80%/d);氮浓度为20μmol/L、磷浓度为2μmol/L时,藻体光合色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320 7mg/g、0.170 8mg/g和0.103 6mg/g);氮浓度为0μmol/L、磷浓度为2μmol/L时,藻体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9.03mg/mL)。  相似文献   

5.
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是江蓠属一种经济海藻,可作为琼胶工业原料和鲍鱼饲料,目前已经在中国南方池塘进行试验栽培。为了探讨适合其栽培的生态条件,文章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18 ℃、23 ℃、28 ℃、33 ℃和38 ℃)、不同盐度(13、18、23、28、33和38)和不同光照强度(3 000 lx、6 000 lx、9 000 lx和12 000 lx)的培养条件下,芋根江蓠藻体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和生化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芋根江蓠适宜生长温度为23~38 ℃,最适温度为28~33 ℃;适宜盐度为18~38,最适盐度为23~33;适宜光照强度为6 000~9 000 lx,最适宜生长光照强度为9 000 lx。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藻体具有较高的日相对生长速率(RGR),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SP)的质量分数最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最低,受环境的胁迫最小。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芋根江蓠具有适应高温和中、高盐度环境条件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海带配子体人工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因海水中游离CO2减少及pH升高而导致生长受限的问题,本研究以海带’奔牛’(Sacchatina japonica)雌雄配子体为材料,以不用pH的富营养灭菌海水(10 mg/L N,1 mg/L P)为培养液,通过测量配子体长度,计算相对生长率,比较不同pH对配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pH(P<0.001)、性别(P=0.016<0.05)对海带’奔牛’配子体生长有显著影响,长期处在pH<7培养条件下的雌雄配子体相对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雌配子体的相对生长率(4.61%)显著高于雄配子体(3.35%)。初始pH为7.0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雌雄配子体的相对生长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采用在通空气悬浮培养同时补充CO2的方式进行配子体扩增培养,利用纯CO2压力罐(出气量120 L/h),15 L培养液每2d补充CO2 1~2 min,培养液pH范围即可控制在7.0~8.4,以此排除pH对配子体生长不利影响,并避免频繁...  相似文献   

7.
人工培养条件下环境因子对微小小环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pH值和氮、磷、铁、硅等营养盐对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小小环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30~35℃;适宜光照为500~10 000 lx,最适光照为2 000~8 000 lx;适宜盐度为2~85,最适盐度为25~50;适宜pH值为4~9,最适pH为8.0~8.5。筛选出微小小环藻培养液配方是每立方米海水加入(NH2)2CO-N 30g,NaH2PO4-P 1 g,FeC6H5O7-Fe 0.1 g,Na2SiO3-Si 25 g。  相似文献   

8.
光照强度对琼枝麒麟菜生长及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哲  刘敏  梁磊  鲍时翔 《水产养殖》2012,33(10):44-46
为了进一步提高琼枝麒麟菜的养殖产量,研究探讨了不同光照强度对琼枝麒麟菜生长及其色素含量的影响.琼枝麒麟菜对光照强度适应范围比较广,在光照强度500~11 000 lx均可生长.当光照强度在2 000~3 000 lx时,琼枝麒麟菜的日生长率为1.5%,叶绿素浓度95.5 μg/g,为最大.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藻蓝蛋白(PC),别藻蓝蛋白(APC)和藻红蛋白(PE)的浓度分别下降;琼枝麒麟菜表面颜色也会逐渐发生改变,由棕红色变成黄绿色.光照强度对琼枝麒麟菜生长率和色素含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低温、低光照强度对扁浒苔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温、低光照强度对浒苔生长和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和温度培养条件,对设定条件下中国漂浮浒苔种类扁浒苔(Ulvacompessa)的特定生长率进行测定,并利用Phyto-PAM荧光仪测定了低温和低光照强度条件下浒苔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结果表明,低温和低光照强度对扁浒苔生长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方差分析表明,扁浒苔在7.5℃、10℃和12.5℃条件下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5℃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15℃的特定生长率(P0.05);当光照强度为10μmol(/m2·s)、20μmol(/m2·s)和30μmol(/m2·s)时,扁浒苔生长率显著高于在4μmol(/m2·s)的生长率,显著低于在40μmol(/m2·s)的生长率(P0.05)。在实验范围内随温度和光强的升高,Fv/Fm有上升趋势,但显著低于对照水平(P0.05)。综合以上结果可知,扁浒苔在温度为5℃,光照强度为4μmol(/m2·s)条件下,仍然可保持4.32%/d的特定生长率,表明扁浒苔对低温和弱光具有一定耐受性,且温度和光照共同对扁浒苔的生长产生影响,在实验范围内温度和光照强度越高,扁浒苔生长越快,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pH值和氮、磷、铁、硅等营养盐对翼茧形藻(Amphiprora alata)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翼茧形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8℃,最适温度为30℃;适宜光照为500~10 000 lx,最适光照为5 000~10 000 lx;适宜盐度为2~80,最适盐度为60;适宜pH值为4~9,最适pH为7.5。经方差实验,在天然海水中添加10 mg.L-1NaNO3-N、2 mg.L-1NaH2PO4-P、0.2mg.L-1FeC6H5O7-Fe、40 mg.L-1Na2SiO3-Si,培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四爿藻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pH值和营养盐对四爿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爿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5~30℃,最适温度为20℃;适宜光照为500~10 000 lx,最适光照为4 000~7 000 lx;适宜盐度5~85,最适盐度为35;适宜pH值为4~9,最适pH值为7。筛选出四爿藻的培养液配方是,天然海水加入(NH2)2CO-N60 g/m3;KH2PO4-P 2 g/m3;FeC6H5O7-Fe 0.4 g/m3;维生素B11 g/m3和维生素B120.000 5 g/m3。  相似文献   

12.
针对筛选到的一株海南土著的高活性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菌株QH03,开展其最适培养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其最适碳源为乙酸钠和酵母膏,最适氮源为氯化铵和硫酸铵,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8 000lx,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初始pH为7.0~7.5,最适盐度为10‰~30‰。  相似文献   

13.
大黄鱼幼鱼对若干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有实验装置的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以每批100尾大黄鱼幼鱼进行光照强度、水温、溶氧量、盐度等的单因子适应性实验以及对温度、溶解氧和盐度正交适应性实验。其结果是:全长29~44mm,平均全长为39mm的幼鱼.适光范围为520~5500lx,最适范围为780—1830lx;适宜温度为21.4~24.9℃,最适温度为22.4~24.9℃;适宜盐度为25.5~28.8,最适盐度为26.8~28.8;适宜溶氧量为4.70~5.38mg/L,最适溶氧量为4.76~5.15mg/L。全长为59~86mn,平均全长为75mm的幼鱼,适光范围为620~5500lx,最适光照强度为850~1820lx;适宜温度为22.3~25.0℃,最适温度为22.3~24.3℃;适宜盐度为26.5~28.5,最适盐度为26.7~27.8;适宜溶氧量为4.65~5.38mg/L,最适溶氧量为4.75~5.21mg/L。温度对幼鱼的影响极为显著,盐度和溶解氧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4.
跟踪观察了温度和光照强度双因子对多肋藻雌配子体生长的影响,旨在探明其适宜的种质保存与扩增培养的温光条件。试验设置3个温度,分别为10、15和20℃,每个温度下设5个光照强度,分别为10、20、40、60和80μmol/(m~2·s),实验进行了4个月。结果表明,配子体在10℃,光强≤10μmol/(m~2·s)时适宜种质保存,15~20℃、20μmol/(m~2·s)时适宜短期扩增培养,15℃、20μmol/(m~2·s)时适宜长期扩增培养。  相似文献   

15.
理化因子对原绿球藻生长及其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宪栋  蒋霞敏  符方尧 《水产科学》2007,26(12):643-647
以COA为基础培养基,进行了光照、温度、盐度等理化因子对原绿球藻生长和色素含量影响的单因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绿球藻适宜生长的光照度为500~2500lx,最适光照度为500~1000lx: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5~30℃;适宜生长的盐度为0~44.9,最适盐度为13.7~33.4;适宜生长的pH5~11,最适pH8~10;最适氮源为NH4-N,其次为(NH2)2CO;适宜生长的氮(NH4Cl)质量浓度为5~25mg/L,最适质量浓度为15~25mg/L。理化因子对该藻色素含量的影响与其生长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以鹿角沙菜(Hypneacervicornis)为材料,分别研究了其在不同光照强度(2000lx、4000lx、7500lx、10000lx和15000lx)、不同温度(15℃、20℃、25℃、30℃和35℃)、不同盐度(5、10、15、20、25、30和35)下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适合鹿角沙菜生长的光照强度为2000—4000lx,温度为20~30℃,盐度为20—35;最适合生长的光照强度为4000lx,温度为25℃,盐度为30,在此条件下藻体具有最高的相对生长速率(RGR),SOD活性最低。在光照强度4000~5000lx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a(Chl—a)和类胡萝卜素(Car)的质量分数降低,而藻红蛋白(PE)和藻蓝蛋白(Pc)的质量分数上升;在温度25~35℃、盐度3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盐度的升高,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的质量分数降低,说明适宜的温度和盐度有利于其生化组分积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育苗期的裙带菜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配子体的形成、生长、发育,孢子体的形成、生长等各阶段对温度的反应不一。配子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5~24℃,发育的最适范围为20~24℃。孢子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5~21℃,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4~18℃。  相似文献   

18.
温度变化对斑点鳟鲑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斑点鳟鲑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斑点鳟鲑20日龄仔鱼存活与生长有明显的影响,20日龄仔鱼在水温10~26℃范围内均能存活、生长。最适水温为14~22℃,在适温范围内幼鱼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和生长率,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对其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在(18±0.5)℃时生长率达到峰值,为0.93mm/d。  相似文献   

19.
王珺 《海洋渔业》2014,36(4):329
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a japonica)是浮游动物的良好食物,也是发生赤潮的藻类物种,研究生态和营养条件对日本星杆藻生长的影响,对合理利用和防止赤潮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室内单因子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pH值以及氮、磷、铁、硅和维生素B12等营养元素对日本星杆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0℃;适宜光照为500~8 000 lx,最适光照为1 000lx;适宜盐度为5~45,最适盐度为20~35;适宜pH值为5~9.5,最适pH为8.0。在培养用的1 m3天然海水中添加20 g(NH2)2CO3、0.5 g NaH2PO4、10 g Na2SiO3、0.005 g维生素B12,日本星杆藻的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20.
绿色巴夫藻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温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酸碱度和相对密度对绿色巴夫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巴夫藻在水环境pH6 0~9 5、相对密度1 005~1 020的范围内都能生长,pH6 5、相对密度1 015条件下生长率最高;温度在5~35℃范围内都能生长,20~30℃为适宜温度;光照强度在1000~10000Lx范围内都能生长,4000Lx为最适光照强度。光照强度<1000Lx时,绿色巴夫藻的生长速率与光照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