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体外脱囊的方法,将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和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oulina)的子孢子分别接种于9日龄 SPF 鸡胚的尿囊腔和鸡肾原代细胞中,置40~41℃恒温箱中培养.E.tenella 子孢子接种 SPF 鸡胚尿囊腔后,24h 后发现早期的第一代裂殖体;34h 后可观察到成熟的第一代裂殖体和裂殖  相似文献   

2.
采用体外脱囊的方法,将布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brunetti)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的子孢子分别接种于鸡肾原代细胞和9日龄鸡的尿囊腔中,置40~41℃恒温箱内培养,结果如下:①E.brunetti 子孢子接种鸡肾原代细胞后,50h 发现第一代未成熟裂殖体;76h 发现第二代成熟裂殖体;128h 发现配子体,继续培养再无进一步发育。子孢子接种鸡胚尿囊腔后,16~48h 发现第一代裂殖体;60~72h 发现第二代裂殖体;未见到第三代裂殖体;144h 发现小配子体、大配子体和未成熟卵囊,168h 发  相似文献   

3.
李巍  王丹  王哲  凡敏  张颖  赵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06-11107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方法]给肉鸡雏接种E.tenella纯种孢子化卵囊:第5~10天收集鸡的粪便并标记、粗提,经卵囊孢子化、纯化孢予化的卵囊、计数卵囊后,最终制备出子孢子抗原。[结果]该方法制备E.tenella子孢子抗原较其他方法简单易行,不需太多专门仪器和培养液,一般实验室均可进行,效果良好。但所用时间较长。[结论]该试验成功分离提纯出了鸡的E.tenella卵囊,并获得了蛋白浓度较高的抗原,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西宁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明  陈刚  李英  李周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01-8002
[目的]鉴定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西宁株。[方法]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从西宁当地鸡粪便中获得1株纯种球虫,经鸡体传代增殖,对该虫体的寄生部位、潜伏期、孢子化时间、形态结构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该虫株寄生于鸡的盲肠,卵形指数为1.22,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h,潜伏期为114h。卵囊为卵圆形,卵囊壁光滑,呈黄绿色,孢子化卵囊未见卵膜孔和卵囊残体;孢子化卵囊平均为20.08μm×16.55μm。孢子囊纺锤形,有一斯氏体,其平均大小为8.65μm×4.90μm。综合鉴定该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并暂命名为柔嫩史美耳球虫西宁株。[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球虫的致病性和药物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形成过程和内生发育进行了观察。发现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形成过程可分为卵囊质迁移期,孢子囊母体形成期,孢子囊形成期和子孢子发育成熟期四个阶段。当子孢子清晰可见及折光球出现时,即意谓着孢子形成的结束。孢子形成时间在27℃为72小时。内生发育阶段有两代无性生殖,第一代成熟裂殖体出现于感染的第6~7天;第二代出现于第9~10天。两代裂殖体各分A、B两型,其潜隐期为14天。  相似文献   

6.
买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裂殖子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描述.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表膜由外膜和内膜复合体两层组成,外膜连续,内膜复合体在头部断开形成极环,在其它部位断开形成微孔;裂殖子的膜下微管24根,起始于极环,向后延伸至细胞核处;裂殖子的头部由顶泡、锥体和极环组成,锥体和顶泡可以伸缩;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棒状体3个以上,微线数量很多,二者都由电子致密的结构组成;细胞核位于裂殖子的中后部,外被双层膜,有电子致密的核仁和染色质.  相似文献   

7.
利用RT-PCR方法从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的孢子化10 h卵囊中扩增出了λMZ5-7基因,并把该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及酶切分析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936bp,为一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与国外报道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表面抗原基因λMz5-7的同源性为98%,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5.6%.该基因的克隆有望用于基因工程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家兔感染黄艾美耳球虫的病理学变化及卵囊形成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000个孢子化的黄艾美耳球虫卵囊灌胃感染无球虫兔,240h手术后取肠道样品,制片,光镜观察,结果表明,黄艾美耳球虫为家兔的强致病种,感染后盲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最严重;盲肠基部是卵囊形成的主要部位.圆小囊,蚓突,结肠是卵囊形成的次要部位。  相似文献   

9.
离体条件下球虫卵囊子孢子囊的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为试验虫株,盖玻片、载玻片为实验材料,用拇指适当施加压力时,在40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破裂和子孢子囊释放的过程,结果发现,卵囊在适当压力的作用下,在卵囊一端发生破裂,随后子孢子囊逐个从破裂口处溢出,溢出后的子孢子囊内含有2个子孢子,说明球虫卵囊虽然对常规的消毒剂抵抗力很强,但是在鸡的消化道内,尤其在肌胃内球虫卵囊很容易破裂而释放子孢子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获得纯净的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裂殖子.[方法]对25日龄白羽肉鸡口服接种 3×105巨型艾美耳球虫卵囊,在其感染后48~124 h取十二指肠末端到卵黄蒂后5 cm处肠段,收集裂殖子并计数,确定分离裂殖子的最佳时间;将所取肠段均分为5段,分别对裂殖子进行计数,筛选分离裂殖子的最佳肠段;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对裂殖子进行纯化并分管收集,确定收集较高纯度裂殖子的最佳时间.[结果]在感染后84 h所收集的裂殖子最多;此外,从空肠中后段及空肠末端肠段中分离出较多数量的裂殖子,占总数的62%以上;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获得44 mL纯度较高的裂殖子.[结论]分离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最佳时间为感染后84 h,最佳肠段为空肠后段,收集1~44 mL洗脱液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裂殖子.  相似文献   

11.
对A08蛋白基因在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发育阶段(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子孢子和裂殖子)的转录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以A08蛋白cDNA为模板扩增出1 083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上,经序列测定和双酶切鉴定表明为A08基因.用EcoRI和NotI酶切回收目的片段连接至用同样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pPIC9k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PIC9k-A08,转化大肠杆菌TOP10后,提取质粒,经酶切鉴定正确后用SacI将重组质粒线性化,再电转入毕赤酵母GS115菌株,G418筛选抗性重组子,经PCR鉴定正确重组子后做甲醇诱导表达.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子孢子阶段的转录拷贝数显著高于其他发育阶段,是一个子孢子高表达基因.重组酵母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检测证实,柔嫩艾美耳球虫A08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获得表达.Western-blot初步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樱桃谷鸭贝氏隐孢子虫人工感染石歧杂鸡后法氏囊虫体生活史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各期虫体,除裂殖子,子孢子或小配子体,均寄生于微绒毛包围形成的带虫空泡内,但未与上皮细胞浆接触。在虫体和上皮细胞间存在附着带和营养器。成熟裂殖体具有8个或4个裂植子,孢子化卵囊具有4个子孢子。裂殖子前端有顶泡,锥体前环,锥体,棒状体和微线。后端有致密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核。但没有发现线粒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以蔗糖溶液作为介质分离纯化隐孢子虫卵囊的最佳条件。[方法]以隐孢子虫感染阳性奶牛粪样为材料,设计5个蔗糖浓度、3个离心时间和3个离心速度进行隐孢子虫卵裳的分离纯化。[结果]蔗糖浓度为1:2.0和1:2.5时,分离出的卵囊总数极显著大于其他3组(P〈0.01),其中1:2.5组卵囊平均数最大;不同离心时间分离出的卵囊总数在数量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离心20min时卵囊平均数最大;不同离心速度分离出的卵囊总数的比较表明,3000r/min得到的卵囊数量最多。[结论]蔗糖浓度为1:2.5、离心速度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20min是隐孢子虫卵囊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4.
鹅球虫Eimeria nocens的生活史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只10日龄小鹅分别接种1.0×105~1.0×106个Eimeria nocens孢子化卵囊,在接种后30~336 h期间内分期剖杀,对E. nocens的生活史和致病性进行了动态性观察。在内生性发育过程中,E. nocens至少有3个世代的裂殖生殖阶段。有两种类型的裂殖体存在,一种在接种后54~78 h发育成熟,为第1代裂殖体,每个含10个左右的裂殖子;另一种在接种后102~240 h发育成熟,为第2代或第3代裂殖体,每个含25个左右的裂殖子。接种后198 h左右虫体开始进入配子生殖阶段。从接种后第10天开始有卵囊排出,显露期为4 d。25℃下卵囊孢子化时间为60~72 h。E. nocens寄生于空肠后部、回肠、盲肠、直肠和泄殖腔的绒毛和肠腺上皮细胞及固有膜中。在裂殖生殖后期、配子生殖和卵囊排出期间组织病变比较明显,主要包括肠粘膜上皮坏死和脱落、肠壁水肿、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肠绒毛萎缩等,尤以回肠及其邻近部位最为严重。感染鹅腹泻、食欲下降、消瘦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肠艾美耳球虫共进行3代裂殖生殖,第一代在肠粘膜层的肠腺细胞内、第二和第三代在肠腺和肠粘膜层的细胞内进行。子孢子和各代裂殖子侵入细胞的途径不相同。裂殖体的核分裂为典型的球虫型有丝分裂。裂殖子以外出芽方式形成。每代裂殖体都有大型和小型两种,裂殖子亦相应的有细型和粗型之分。裂殖子为单核,少部分为双核或多核。裂殖子表面被有3层膜,有24根膜下微管。锥体为半截形圆锥,其前方有两个前极环。锥体腔内有两根棒状体的颈部、两根微线和两根微管向后延伸。大型裂殖体和小型裂殖体的比例在不同世代不同。  相似文献   

16.
NAA,ABA对小麦种子根、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冀麦24为材料,在水分正常及渗透胁迫条件下(10%PEG),研究了NAA,ABA对根、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正常及渗透胁迫条件下,适当浓度NAA对根、芽生长均表现出促进作用;渗透胁迫使根、芽对NAA的敏感性增强,水分正常情况下,ABA对根(>0.01mol·mL ̄-1)和芽(>0.1mol·mL ̄-1)生长表现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渗透胁迫条件下,ABA对根(0.01~0.1mol·mL ̄-1)和芽(0.01~1mol·mL ̄-1)生长则表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扁桃茎尖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莎车18号扁桃茎尖超低温保存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低温锻炼、预处理浓度和预处理时间、装载时间和PVS2处理时间对莎车18号扁桃茎尖超低温保存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低温锻炼4周的莎车18号扁桃茎尖切2 mm长用3%海藻酸钠包埋后,在含有0.3 mg/L蔗糖+5%DMSO(二甲基亚砜)的MS培养基预培养1 d,装载液处理20min,在0℃条件下用PVS2处理50 min后迅速投入液氮,24 h后取出,放入40℃水浴锅中化冻1~2 min,用1.2 mg/L蔗糖的MS洗涤液洗涤2次,每次10 min,接种于含6-BA0.3 mg/L和IAA 0.3 mg/L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暗培养15 d,转移至正常光下,存活率高达52%。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禽类隐孢子虫病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饱和蔗糖浮卵法,对广州地区5个鸡场,5个鸭场和3个鹅场的隐孢子虫自然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882份鸡的粪样中隐孢子虫卵囊阳性者有124份,其阳性率为74.1%,1004份鸭的粪样中阳性者273份,其阳性率为27.2%,571份鹅的粪样中阳性者为71份,其阳性率为12.4%,根据卵囊形态和大小,卵囊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银丝菇,以野生和栽培银丝菇子实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铁氰化钾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提取物浓度的提高,银丝菇子实体乙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铁氰化钾的还原能力不断增强,且栽培银丝菇高于野生银丝菇和香菇。当子实体生药浓度为3mg·mL-1时,野生银丝菇和栽培银丝菇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2.51%和17.54%。在提取物浓度为10mg·mL-1时,野生银丝菇、栽培银丝菇和香菇的还原力分别为0.416、0.475和0.513。  相似文献   

20.
苦瓜子蛋白分离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苦瓜子粉碎后用50 mmol/L乙酸抽提、硫酸铵沉淀,经透析得到蛋白粗提液,然后用考玛斯亮蓝G-250法测蛋白质含量为16.517μg/g;SDS-PAGE分析表明,苦瓜种子含有3种蛋白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9.5,22.0和9.6 kDa,其中分子量为29.5 kDa的含量最多,9.6 kDa的含量次之,22.0 kDa的含量最少。再对粗提液过Sephadex G-100凝胶柱进一步纯化得到4个主峰,吸光度分别为0.62,0.28,0.36,0.42;经SDS-PAGE检测,得知第1,2峰分子量均为29.5 k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