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蒲公英绿原酸的酶法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蒲公英绿原酸提取效率的影响并完成工艺优化,通过加料评吸试验为蒲公英绿原酸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种提取方法对蒲公英绿原酸进行提取,针对酶解醇提法进行工艺优化,考察酶液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绿原酸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酶液添加量为3 m L,料液比为1∶12 g/m L,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3 h。按照上述最优工艺条件制备得到的蒲公英提取物中,绿原酸提取率可达5.33 mg/g。将该提取物产品按照0.1%加料进行卷烟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卷烟的甜润感、刺激性、余味、干燥感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同时在烟香和香气浓度上损失也较小,总体较为均衡。[结论]酶解醇提法在蒲公英绿原酸提取中具有较高的效率,该提取物应用于卷烟中能显著提高烟气的感官舒适性,在烟用香料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醇法提取牛蒡根绿原酸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甲醇浓度、温度、时间、pH值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牛蒡根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浓度40%、温度60℃、时间1.5 h、pH 4.0,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0.539%。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鹿角盘胶原蛋白酶解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马鹿鹿角盘为原料,胶原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选取料液比、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优提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1∶20、pH值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为6h时胶原蛋白提取率最高。响应曲面法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 1.77、加酶量3.94%、酶解温度36.78℃、酶解时间5.39h,考虑到实际情况,对模型预测得到的马鹿鹿角盘胶原蛋白最优提取工艺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工艺为:pH 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5h。在此条件下,马鹿鹿角盘胶原蛋白提取率达到83.32%。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影响的重要性顺序为:酶解温度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结论】建立了酶解法提取鹿角盘胶原蛋白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获得了胶原蛋白提取率较高的最佳工艺参数,有效缩短了胶原蛋白的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4.
碱性蛋白酶提取米糠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高效的米糠蛋白提取工艺,对碱性蛋白酶提取米糠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米糠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pH值,温度、时间和加酶量影响较小。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3.0h,料液比1∶20,加酶量2.5%,pH值9.5。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可达75.42%,同时测得米糠蛋白的等电点为4.5。影响米糠蛋白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料液比>pH值>温度>时间>加酶量。  相似文献   

5.
复合酶法提取金针菇多糖及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金针菇多糖进行了光谱分析.采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对加酶质量比、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酶法提取金针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复合酶添加量0.5%,加酶质量比(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2∶1,pH 6.0,酶解时间2h,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6.
研究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联合作用提取绿茶茶渣中蛋白质的工艺。以提取温度、加酶量、pH值、提取时间为参考因素设计实验,响应面设计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酶解最佳工艺:温度41℃、加酶量2%、pH值6.4、时间64 min,蛋白质提取率6.58%。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温度60℃、加酶量2%、pH值8.7、时间90 min,蛋白质提取率20.93%。最终双酶联合提取茶叶蛋白质的提取率为32.18%。  相似文献   

7.
研究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联合作用提取绿茶茶渣中蛋白质的工艺。以提取温度、加酶量、pH值、提取时间为参考因素设计实验,响应面设计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酶解最佳工艺:温度41℃、加酶量2%、pH值6.4、时间64 min,蛋白质提取率6.58%。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温度60℃、加酶量2%、pH值8.7、时间90 min,蛋白质提取率20.93%。最终双酶联合提取茶叶蛋白质的提取率为32.18%。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小米蛋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小米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加酶量、酶解温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酶解时间对小米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从而优化提取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加酶量、酶解温度、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小米蛋白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以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分析,构建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酶解温度为43℃、加酶量为2.5%,超声波功率为420 W,超声时间25 min,酶解时间为10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蛋白质的提取率为43.26%,提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王丽萍  徐传远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574-2575,2585
以红薯[Ipomoea batatas(L.) Lam]茎叶为原料,采用酶-超声波提取绿原酸.对料液比、加酶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加酶量1.5%、超声波功率175W、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3.45%.  相似文献   

10.
以柿叶为原料,利用酶法辅助提取柿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的种类、添加酶量、溶剂pH、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经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柿叶总黄酮提取的因素主次为溶剂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酶用量,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溶剂为pH5.8的柠檬酸缓冲液,复合酶用量7%,45℃水浴条件下提取90 min,在该提取工艺条件下,柿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6.02%,比不加酶的对照组提高了36.5%。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法提取天目琼花果实中的红色素,通过对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和酶的用量等进行正交试验,得出酶法提取天目琼花果实中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酶解pH值为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h、酶的用量与天目琼花果实的质量比为0.5×10-3,在此条件下,天目琼花果实中红色素的得率为16.68%.根据红外光谱分析,天目琼花果实的红色素中可能含有苯环、羟基、氨基以及羧基等特征官能团.  相似文献   

12.
苎麻叶总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飞军  彭涛  韦名嘉  陈晨  田鑫  刘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51-13552
[目的]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苎麻叶片绿原酸,设定不同提取条件测定含量并得出最优提取条件。[方法]对苎麻头麻叶片烘干处理后,以一定浓度乙醇为提取液,设定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pH、提取时间为单因素,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pH三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各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大,温度设定常温,提取时间2 h最佳;正交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40%乙醇、pH=5、料液比1∶16。[结论]苎麻叶中含有0.745%的绿原酸,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效果好,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辅助提取烟草废弃物中的绿原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晓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79-19580
[目的]对烟草废弃物中绿原酸的微波提取条件进行研究。[方法]考察了提取溶剂的种类和用量、提取温度和时间、微波功率对萃取结果的影响。[结果]以体积分数7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原料∶提取剂(g∶ml)=1∶15,在微波功率400 W和温度60℃下萃取90 s,绿原酸的提取率最佳,达到1.22%。[结论]与传统的回流萃取相比,微波萃取提取率更高,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4.
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远景  徐晓伟  余芳芳  高海成  张平  方桐辉  胡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52-13053,13057
[目的]研究从金银花中提取、纯化绿原酸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溶剂为60%乙醇(V/V),pH值为4,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绿原酸得率为4.52%。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洗脱液浓度20%,洗脱液体积为5BV,洗脱液pH值为8,洗脱液流速为5ml/min。在此条件下,纯化的绿原酸产品纯度为58.3%。[结论]该试验得到了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条件,为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纤维素酶提取沙棘(Hippophae fhamnoides L.)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用量、酶作用的pH、酶作用时间和酶作用的温度对沙棘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与水提法、微波法和超声波的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作用时间50min,酶作用的pH值为5.5,酶用量为2%,酶作用温度为5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沙棘多糖得率最高为7.3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杜仲叶粉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解和超声相结合的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得出,在溶剂pH值为4.5,酶加入量为0.6%,酶解温度为40℃,料液比为1∶10,超声时间为30 min,绿原酸提取得率最大。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pH值为5.0,酶解温度为40℃,料液比为1∶10,超声时间为3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绿原酸提取得率可达3.05%。从与酶法和超声波法的比较试验得出,绿原酸提取得率比酶解高出5.54%,比超声波提取高出16.68%。[结论]采用酶解与超声波结合的方法,先让酶作用后,有利于超声波的进一步作用,促进绿原酸的释放,提取效果远远超过酶法和超声波法。  相似文献   

17.
对Pleurotus nebrodensis子实体多糖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中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4因子的最优化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Pleurotus nebrodensis子实体多糖提取条件模型,并对工艺条件的最优组合及双因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3.06%、酶解温度44.9℃、酶解时间3.8 h、pH值6.7时,多糖得率最高可达12.37%。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预处理对葛渣异黄酮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纤维素酶预处理提取葛渣异黄酮的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纤维素酶量、酶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对异黄酮得率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建立了纤维素酶量、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与异黄酮得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纤维素酶预处理的最佳条件:纤维素酶用量11mg(以5g葛渣计),酶解温度51℃,pH 5.0,酶解时间2.3h,异黄酮得率可达12.34mg/g,比传统醇提法得率提高57%。【结论】纤维素酶预处理提取葛渣异黄酮效果较好,异黄酮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亚临界芝麻饼粕中糖类和蛋白质,以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和产率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工具酶酶解芝麻饼粕中的糖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可溶性糖,随后利用碱提酸沉法从酶解后的芝麻饼粕中提取芝麻蛋白质。结果表明,酶解制备可溶性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α-淀粉酶与纤维素酶(酶活力之比为1∶1)组成的复合酶、酶解温度37.0℃、酶解时间2.5 h、pH值5.0、料液比5%、加酶量69.4 U/g,芝麻中可溶性糖产率达86.8%。在pH值10.5、温度45℃、料液比5.6%、酶解时间20 min的工艺条件下,对酶解后得到的芝麻饼粕沉淀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质,蛋白质的提取率为41.2%,纯度为86.5%。以上研究证实,酶解结合碱提酸沉可以实现芝麻饼粕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综合利用,为亚临界芝麻饼粕的综合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