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春生 《内陆水产》2008,33(3):32-33
史氏鲟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尤其是其卵制成的鱼子酱价值很高,我国出口价格200美元/kg-300美元/kg;史氏鲟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具有个体大、寿命长、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2007年福建省安溪县利用一个中型水库发展史氏鲟的网箱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史氏鲟隶属鲟形目、鲟科、鲟属。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均有分布。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现只有在黑龙江水域才能扑到。史氏鲟是我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名贵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3.
史氏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繁殖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山  王金 《内陆水产》2000,25(4):35-35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Brandt)是我国目前最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贵的鱼类 ,也是我国新兴的养殖对象之一。史氏鲟产于黑龙江水域 ,由于其特有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倍受人们的关注。现将史氏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繁育技术概述如下。1史氏鲟的生物学特性1.1史氏鲟的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世界现存鲟鱼类隶属两科6属27种 ,史氏鲟隶属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又名黑龙江鲟、七粒浮子。其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以及与其相通的泡沼、湖泊、湾汊,松花江、乌苏里…  相似文献   

4.
人工养殖鲟鱼鱼体质量百分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启明  胡超  陈金芳  蓝泽桥 《水产科学》2007,26(10):570-573
以俄罗斯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达氏鳇4个品种的19尾活体鱼为试验材料,按照鱼体质量>10 kg和<5 kg分组进行解剖,得出了13个解剖部位的质量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鲟鱼的出肉率约50%,且史氏鲟最高,其他依次为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达氏鳇。  相似文献   

5.
鲟鱼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通常所说的鲟鱼就是鲟形目鱼类。我国养殖的鲟鱼品种主要有西伯利亚鲟、史氏鲟、达氏鳇及其杂交种,其中年产量最大的是史氏鲟和西伯利亚鲟。鲟鱼是极具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亚冷水性鱼类,由其鱼籽制成的鱼籽酱更是享誉国际的高档食品,因此,鲟鱼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特产鱼类资源——鲟鳇鱼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黑龙江省,鲟鳇鱼是施氏鲟和达氏鳇两种鱼类的统称。鲟鳇鱼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特产鱼类,是我国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的鱼类。据历史资料记载,施氏鲟最大个体可达100kg以上,达氏鳇最大个体可达1000kg以上。鲟鳇鱼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其肉的食用价值很高,其皮可制成优质皮革,特  相似文献   

7.
史氏鲟后备亲鱼人工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征  曾光明 《淡水渔业》2001,31(4):12-13
史氏鲟属于鲟形目、鲟科、鲟属。是生长于黑龙江的一种珍稀鱼类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由于捕捞过度和水体污染 ,使其栖息地范围减少 ,资源量遭受严重破坏。自然环境下史氏鲟性成熟时间长 ,雌鱼 9~ 13龄 ,雄鱼 6~ 7龄才能达到性成熟 ,资源量不易恢复。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一珍稀鱼类 ,我们将史氏鲟南移至长江流域驯化培育 ,以期获得性成熟能催产繁殖的亲鱼 ,为开展池养条件下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打下基础。1 材料和方法1 1 培育条件1 1 1 亲鱼培育池 :史氏鲟喜在光线较暗环境下摄食活动。以钢筋、角铁作为骨架 ,遮阳塑料瓦盖顶建大棚。Ⅱ龄鱼…  相似文献   

8.
潘璠 《海鲜世界》2003,(3):44-45
杂交鲟是以黑龙江的达氏鲟为母本、史氏鲟为父本杂交而来的。它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它比其亲本生长更快、饲养周期更短,而且具有饲料易解决、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鲟已成为我国又一淡水名特优养殖鱼类。由于深井水  相似文献   

9.
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种群体生化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正、反杂交种[即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种、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种]4个群体进行了9种同工酶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史氏鲟的多态位点比例最低(20.00%),西伯利亚鲟及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种的多态位点比例最高,且相等(35.00%);群体平均杂合度期望值为0.1215~0.1744;聚类分析表明,史氏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种聚为同一分支,西伯利亚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种聚为另一分支。  相似文献   

10.
<正>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属鲟形目、鲟科、鲟属,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近年来,史氏鲟人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疾病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细菌性疾病是鲟鱼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制约鲟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笔者查阅相关资料,但是缺乏史氏鲟肿嘴病病害防治的相关报道。本实验室从哈尔滨市鲟鱼养殖地区鱼苗培育期间发病的史氏鲟幼鱼体内分离鉴定到了异常嗜糖气单胞菌。本文总结了患史氏鲟肿嘴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养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集约化养殖鲟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朱新 《水利渔业》2003,23(1):29-30,42
在8口3 9m×4.0m的水泥培育池中,先后对7739尾西伯利亚鲟、50000尾俄罗斯鲟和70000尾史氏鲟的水花分别进行50~60d的集约化苗种培育,其个体在8cm以上且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的种苗总成活率分别为74 82%、87 86%和66 92%,利用闲置的1200m2的鳗鱼养殖池进行5000尾西伯利亚鲟、5000尾俄罗斯鲟和4500尾史氏鲟的商品鱼生产性养殖,10个月后其商品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2.
史氏鲟隶属于鲟形目鲟科,生存于黑龙江水系,是黑龙江的主要经济鱼类。在我国的8种鲟鱼中,目前只有生存于黑龙江的史氏鲟和达氏鳇还有一定的捕捞价值,年产量不足100t,其他6种鲟鱼在我国的自然水域已是凤毛麟角,不但形成不了产量而且有几种鲟鱼濒临灭绝。鲟鱼具有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鲟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鱼类,从生物进化上说,鲟存在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鲟隶属硬骨鱼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其中鲟属有17种。鲟属亚冷水鱼,是世界上珍稀的淡水鱼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西方人爱吃的鱼子酱即是鲟鱼卵所制成,被列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杂交鲟是用西伯利亚鲟做母本,用史氏鲟做父本杂交培育的后代,其优点是生长迅速,抗病力强,易驯化,成活率高,市场销售好,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都较高的名贵鱼类,目前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杂交鲟、匙吻鲟等,它们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为适应日益蓬勃发展的鲟鱼养殖业的需要,探索小水体、高密度、温流水的养殖模式下,不同品种的鲟鱼的生长、摄食情况,浙江省丽水市水产良种试验场于2000年开始引进史氏鲟和杂交鲟,对相同的养殖条件、相  相似文献   

15.
三种鲟鱼的盐度驯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递增盐度和阶段性递增盐度对史氏鲟、达氏鲟和杂交鲟(达氏鲟♀×史氏鲟♂)三种鲟鱼进行盐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阶段性递增盐度对史氏鲟和杂交鲟进行驯化,最终达到海域盐度(3 0‰),其死亡率分别为6.7%、3.3%和5.0%,对鲟鱼进行盐度驯化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鲟养殖业自从1992年成立首家鲟养殖场以来已经得到蓬勃发展,由于鲟经济价值较高,养殖收益高,导致鲟养殖户数量急剧增加,养殖量几呈直线上升,养殖品种由最初的西伯利亚鲟、史氏鲟等扩展到杂交鲟、俄罗斯鲟等。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随着养殖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导致鲟价格下滑,养殖效益不断下降;由于养殖规模扩大,导致鲟养殖水域环  相似文献   

17.
史氏鲟、杂交鲟温流水小水体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类是大型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极珍贵的鱼种,目前全世界已发现鲟鱼25种,其中有8种鲟鱼分布在我国的长江、黑龙江等水系,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杂交鲟、中华鲟、匙吻鲟等。史氏鲟在近3000千米的黑龙江干流均有栖息,多数为定居型种类,有部分为半洄游性鱼类,一般认为其生存温度为1~26℃,但黑龙江鱼类研究所和广东少数单位的养殖驯化表明,史氏鲟在0~33℃仍能存活,摄食水温范围4~31℃〖1〗。每年的5~6月份为史氏鲟的产卵季节,产卵水温为18~26℃。史氏鲟初次性成熟年龄:雌鲟为9~1…  相似文献   

18.
史氏鲟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史氏鲟又称黑龙江鲟 ,属大型淡水鱼类 ,是一种冷水性鱼 ,具广温性 ,生存水温 1— 33℃ ,较适宜的生长水温 15— 2 6℃ ,4℃开始摄食 ,2 8℃均能正常摄食生长。自然界以水生昆虫 ,部分藻类及小杂鱼为食。史氏鲟全身是宝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尤其是鱼卵价值更高 ,有“黑色珍珠”的美誉。但是在我国史氏鲟的来源仅限于自然资源 ,由于近年来对其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 ,使史氏鲟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其自然种群量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值得庆幸的是我国鲟鱼养殖业已悄然兴起 ,鲟鱼养殖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 ,我国的广东、北京…  相似文献   

19.
《现代渔业信息》2009,(8):31-32
近日,总投资500多万元的江西省上犹县陡水镇鲟鱼养殖基地首期网箱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采用生态养殖模式饲养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和杂交鲟,每kg价格60多元。  相似文献   

20.
在水温23℃、pH值6.5、溶氧10mg/L、氨氮含量小于0.1mg/L和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001mg/L的条件下,将恩诺沙星按照0、20、40、60、80和100mg/kg浓度,连续口服给平均体重50.0±5.0g的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及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5d,停药2d后测定其血浆及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以期掌握不同恩诺沙星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变化趋势,探讨分析该酶在药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鲟两种组织内均含有一定量的SOD酶,且在对照组及所有给药组肝脏中酶活力均高于血浆中。不同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均先受诱导升高,而后被抑制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40mg/kg浓度组达到最大值。血浆中SOD活力受给药浓度影响较小,起伏较平稳,而小体鲟SOD活力始终高于史氏鲟。肝脏中SOD活力变化较剧烈,在低浓度组(〈40mg/kg)史氏鲟肝脏中SOD活力明显高于小体鲟,而在高给药浓度组(〉40mg/kg)则小体鲟略高于史氏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