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白甲鱼Varicorhinus(Onychostoma) simus(Sauvage et Dabry),俗称白甲、短头、沙鱼,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贵州主要分布在清水江、乌江、赤水河等水域。该鱼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高,最大个体可达6.5千克,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长江上游及珠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随着人工捕捞、环境改变等因素的加剧,白甲鱼天然资源衰竭严重,有的种类已十分珍稀,为了更好地对该鱼进行保护,我所进行了人工繁殖。在白甲鱼的人工繁殖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白甲鱼主要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在分类上属鲤科、任巴亚科、突吻鱼属、白甲鱼亚属。白甲鱼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是具很高开发潜力的野生名优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3.
南方白甲鱼     
南方白甲鱼Varicorhinus gerlachi(Peters),又称白甲鱼,隶属鲤形目,鲤科,啬巴亚科,白甲鱼属。地方名为香榄鱼、红尾榄、平头榄、滩头鲮、齐口鲮、石鲮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珠江水系的重要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区域为珠江、元江、澜沧江和广西、海南岛各水域。  相似文献   

4.
李涛 《重庆水产》2009,(3):50-51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us Sauvageet Dabry)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白甲鱼属,主要分布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是产地的一种名贵经济鱼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天然产量逐年下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物种,近年来重庆市有关单位成功实施了白甲鱼的规模化人工繁畜,  相似文献   

5.
周剑 《科学养鱼》2007,(6):58-58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Sauvage et Dabry),地方名白甲,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白甲鱼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的干流、支流,具有半洄游的习性,属于江河流域中生活的底栖性鱼,为四川省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该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所喜爱。  相似文献   

6.
<正>白甲(Onychostoma Sima),为名优开发品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在开发研究中发现白甲的病害比较突出,特别是在苗种阶段,病害发生种类与频率和草鱼不相上下,严重制约了该品种的养殖推广,为此我们进行了探索研究。现将白甲鱼苗种养殖期间的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7.
周剑  陈先均  李孟均 《水利渔业》2007,27(5):83-83,107
对自然水域获取的白甲鱼进行消化器官的解剖和食性分析。白甲鱼以刮食固着藻类为主,在其食物组成中,硅藻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绿藻、植物碎片。白甲鱼是以低等藻类为主要食物的植食性鱼类,食谱较广。  相似文献   

8.
<正>白甲乌鳢(Opniocepnalusargusvar Kimnra)又名白乌鱼,属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白乌棒。目前仅分布于川渝一带,其食性凶猛,是一种非常珍稀的优质鱼类;刺少,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独特的药用价值,为食疗最佳补品,在川渝地区有非常好的口碑。另外,白乌鳢体色白,体态优美,具一定观赏价值,因此白乌鳢倍受市场欢迎。但近年来由于管理疏漏、养殖密度的增大等原因而导致白乌鱼病害时常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白乌鳢又名白乌鱼、白乌棒、白甲乌鳢,体型同普通乌鱼一样,网体色白而获名。均属鳢形目、鳢科。白乌龟肉细嫩,味道鲜美,骨刺少.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有去淤生津,滋补调养,促进人体生肌补血,愈合伤口,祛湿利尿,催乳等药效。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乌江思林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效果,2013年和2014年对思林(沙沱)鱼类增殖放流站放流的中华倒刺鲃(Barbodes sinensis)和白甲鱼(Varicorhinus simus)部分个体进行了荧光标记,共标记放流1.98万尾中华倒刺鲃和4.56万尾白甲鱼,并在2014年与2015年进行了2个周期的回捕调查。结果显示,回捕调查捕获鱼类12种,共计2687尾;其中,中华倒刺鲃和白甲鱼的渔获物占比分别为1.60%和0.71%,未见荧光标记个体。通过走访调查,收集到标记中华倒刺鲃7尾(2014年6尾,2015年1尾)、白甲鱼7尾(2014年4尾,2015年3尾),回捕率分别为0.013%~0.049%和0.009%~0.030%,回捕地点共7个,距离放流地点226~24 105 m。研究表明,思林(沙沱)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增殖放流活动可对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等起到一定增殖效果。为取得更好的增殖放流效果,建议调整放流方法、放流地点、加强渔政管理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白乌鳢又叫白甲乌鳢,俗称白乌鱼、白乌棒,体形与乌鳢特别相似为"棒状",因体色呈白色或灰白色而闻名,是一种凶猛性名贵鱼类,目前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嘉陵江中下游流域。随着近年来白乌鳢养殖规模呈快速增长,也使得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得到快速应用,其主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邕江南宁江段固着硅藻资源及其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着硅藻是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的重要饵料。在水域生态系内的鲃亚科、鲴亚科鱼类中,以固着硅藻为主要食物的就占了60%之多,其中包括了群体产量较高的鲮鱼和白甲鱼及体型较大、肉味鲜美的桂华鲮、琼华鲮和岩鲮等重要经济鱼类;固着硅藻亦是32-86毫米草鱼的主要饵料,占总饵料的56%。  相似文献   

13.
<正>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 Sauvage et Dabry),地方名白甲、突吻鱼、毛白甲,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的干流、支流,  相似文献   

14.
多鳞白甲鱼的生态习性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锤 《齐鲁渔业》2007,24(1):39-39
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隶属鲤形目、鲤科,俗称钱鱼、螭霖鱼,梢白甲、斑纹鱼、石纹鱼、泰山赤鳞鱼。温水性淡水鱼类,分布于我国嘉陵江水系和汉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游的滹沱和山东泰山的溪涧。1形态特征体长,略侧扁,腹部圆形;头短,吻钝,口下位,新月形;具须2对,上颌须极细小,口角须很短;胸部鳞片较小,埋于皮下;背鳍无硬棘,外缘稍内凹,尾鳍叉型;体侧各鳞片的基部具新月形黑斑,背鳍和臀鳍各有  相似文献   

15.
长臀(Cranoglanis bouderiu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是目前北盘江主要放流鱼类,但这2种鱼的放流效果差异较大。由于鱼类的突进游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殖放流的效果,故试验采用自制测试装置,用递增流速法测试了2种鱼的突进游速。结果显示,白甲鱼的突进游速大于长臀,且2种鱼的突进游速均随体长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而相对突进游速则随着体长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和放流效果评估,以及日后北盘江的拦鱼、诱鱼、集鱼船等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甲乌鳢的生物学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甲乌鳢(OpniocepnalusargusvarKimnra)又叫白乌鱼,俗称白乌棒,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白乌鱼药膳可催乳,生肌活血,是产妇及老幼的滋补珍品。营养丰富,可制作多种名菜,如生炒鱼片,白菊鱼丝,白乌棒炖蛇等。白乌鱼的肌肉组成:水分,7790。粗灰分110,粗蛋白2069,粗脂肪076,与另外一些淡水名贵鱼比较:粗蛋白含量高于大口鲇(1485),粗脂肪低于大口鲇(322),说明白乌鱼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中高档名贵经济鱼类。白乌鱼肌肉营养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月和2017年4月,在已建和在建电站就近100m河段,用电捕器捕鱼和渔获物统计的方法,两次调查碑坝河鱼类资源,分析建设电站对鱼类资源的影响。结果共发现鱼类12种,隶属2目4科12属,其中鲤形目2科10属10种,占总种数83.3%;鲇形目2科2属2种,占总种数16.7%。鱼类群落优势种有棒花鮈Gobio rivuloides、短须颌须鮈Gnathopogon imberbis、宽鳍鱲Zacco platypus和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4种,稀有种有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 2种。鱼类的生态习性分析表明,大坝建设阻断河流,导致生境破碎化,运行的三座梯级电站造成碑坝河鱼类资源下降,在建和待建的两座电站运行后可能进一步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清水江种群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彭珊  代应贵 《水产学报》2009,33(2):196-200
本文采用PCR、克隆结合DNA测序技术对分布于贵州清水江的30尾稀有白甲鱼mtDNA D-loop 3’端共计478bp的碱基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首次进行了稀有白甲鱼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研究。该序列共发现了25个多态位点,约占其核苷酸总数的5.23%。其中23个为转换位点(A-G,C-T),2个为转换与颠换同时存在的位点。30个个体分属18种单倍型。稀有白甲鱼mtDNA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0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5.092。单倍型多样度(H)为0.940,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14。用单倍型间遗传距离构建的NJ系统树由2个支系组成。稀有白甲鱼清水江种群mtDNA D-loop序列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保护稀有白甲鱼清水江种群对于保护和恢复稀有白甲鱼这一濒危经济鱼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东北江南方白甲鱼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炯华  郑文彪 《水产学报》1986,10(4):419-431
南方白甲鱼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本文中,作者对其形态、年龄和生长、繁殖、食性、分布和渔业等问题作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又名多鳞铲颌鱼、赤鳞鱼等,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我国分布于陕西、四川、山东、北京地区,是一种名贵淡水经济鱼。其肉质细嫩、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因过度捕捞及生存环境变化,导致其数量逐年减少,野外种群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