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原鳅属多样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海  代应贵 《水产科学》2011,30(1):53-57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地跨古北界和东洋界两个生物地理区,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部,平均海拔在4500 m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高寒、低氧及强辐射  相似文献   
2.
张晓杰  代应贵 《水利渔业》2011,32(2):110-114
对采自乌江上游的190尾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进行了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水域中四川裂腹鱼以水生昆虫、藻类、水生植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原生动物等为食,其营养级为1.72级,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主要饵料为水生昆虫,出现频率和重量比分别为76.30%和53.22%;其次为藻类,出现频率...  相似文献   
3.
裂腹鱼类种质多样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腹鱼类隶属于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目前已记录有12属90种(亚种),是鲤科鱼类中唯一适应于亚洲中部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条件的一个自然类群。整个裂腹鱼类呈现出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分布格局,中国是世界上裂腹鱼类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目前,随着对鱼类种质资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裂腹鱼类作为产地名贵经济鱼类,其种质资源已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此文重点从形态分类、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细胞水平、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对多年来裂腹鱼类种质资源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裂腹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5.
以采自贵州都柳江的鲇鱼、斑鳠各39尾个体为样品,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研究了这两种鱼类线粒体DNA D-loop的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获得了鲇鱼、斑鳠D-loop 5′端长度分别为544~545bp、546~547bp的DNA序列,并分别检测到58、15个变异位点。同时,识别了该2种鱼类D-loop终止序列区和中央保守区的核心序列,在中央保守区之后均有一个Poly-T结构。都柳江鲇鱼、斑鳠种群D-loop序列中,分别有51、12个多态位点,并分别定义了11、8种单倍型。都柳江鲇鱼、斑鳠种群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772、0.02301、12.451和0.331、0.00131、0.714。目前,都柳江鲇鱼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具有良好的种质价值和保护前景;斑鳠种群遗传多样性贫乏,保护和恢复该种群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为给长脂拟鲿(Pseudobagrus adiposalis)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采自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漓江、长江水系沅江上游支流阳河的长脂拟鲿各30尾为材料,研究该种鱼类种群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长脂拟鲿Cyt b基因序列长1 096bp。其中,阳河种群、漓江种群分别有6个和40个变异位点,分属6个和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分别为0.639和0.251,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分别为0.002 0和0.024 3,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000 80和0.006 31。阳河种群Cyt b基因序列有4个同义突变和2个非同义突变,漓江种群有37个同义突变和3个非同义突变。漓江与阳河种群Cyt b基因序列共定义了10种单倍型,Hd为0.727,P为0.030 0,Pi为0.026 03。2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817,基因交流值(Nm)为0.06。2个种群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但未达到种群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采自贵州境内清水江、都柳江的318尾瓣结鱼(Tor(Foliter)brevifilis brevifilis)为研究对象,从食物组成、摄食强度和摄食形态学等方面研究了瓣结鱼食性的特点。结果表明:瓣结鱼的食物由双翅目昆虫幼虫等17类饵料生物组成,并以双翅目昆虫幼虫的出现率最高。瓣结鱼的充塞度按春、夏、秋、冬季逐渐增高,季节性变化明显。充塞指数随体长生长显著减少,而摄食率则随体长生长逐渐增加。充塞指数和摄食率均以V期性腺个体为最低。瓣结鱼为底层杂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8.
稀有白甲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稀有白甲鱼含肉率为69.92%;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6.58%、2.05%、0.99%;肌肉中17种常见氨基酸(除色氨酸)总含量(占肌肉干重)为77.89%。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6.27%,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6.5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0.87。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6.26%,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3.70%。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44。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分别为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9.
根据分别采集于贵州清水江和都柳江的316例瓣结鱼标本,观察了瓣结鱼鳞片、主鳃盖骨、背鳍条、脊椎骨和匙骨等5种材料的年轮特征并进行了瓣结鱼的年龄鉴定。结果表明,瓣结鱼这5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各不相同。其中瓣结鱼鳞片和主鳃盖骨的年轮最为清晰,而匙骨的年轮则较为模糊。分别采用鳞片、主鳃盖骨、背鳍条和脊椎骨等4种材料对瓣结鱼年龄鉴定的结果表明,鳞片和主鳃盖骨年龄鉴定的吻合率最高,达92.1%,瓣结鱼鳞片的年轮形成期主要在每年的5月、8月和10月。鳞片为瓣结鱼年龄鉴定的主要依据材料,而主鳃盖骨和背鳍条则为瓣结鱼年龄鉴定的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0.
对采自乌江上游的190尾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进行了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水域中四川裂腹鱼以水生昆虫、藻类、水生植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原生动物等为食,其营养级为1.72级,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主要饵料为水生昆虫,出现频率和重量比分别为76.30%和53.22%;其次为藻类,出现频率和重量比分别为94.90%和31.09%;不同体长的四川裂腹鱼主要饵料和次要饵料基本相同,随着体长的增长,其食物种类并未出现简单化。虽然食物类群的季节变化明显,但四川裂腹鱼没有出现停止摄食的时期,摄食率为100%,充塞度以2级最多。随着性腺的不断成熟,其充塞指数逐渐降低,其中Ⅰ期最高,为2.53%;Ⅴ期最低,为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