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根据菊花B病毒(CVB)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感病组织和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结果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与预期的776bp大小一致的目标片段,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将PCR产物插入pGEM-T载体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与CVB的相应序列同源性达到85%;将感病组织总RNA以10 x梯度稀释成不同浓度,测出RT-PCR检测CVB的灵敏度为10-4x;PCR产物克隆作为RT-PCR反应的阳性对照,解决了毒源保存和传播的问题,从而建立了CVB快速、灵敏、准确的RT-PCR鉴定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应用RT—PCR技术快速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感染PSTVd的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提取其总RNA,获得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的总RNA.以此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合成及PCR扩增,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得到一段约为359bp的特异RNA扩增产物,与理论设计大小一致,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3.
根据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感病组织和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对2002年采集的75份黄瓜病毒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与预期的425bp大小一致的目标片段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29份材料检测到TMV,检出率达38.67%。  相似文献   

4.
李矮缩病毒RT-PCR方法建立及检测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感病和健康指示植物GF305的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的合成和PCR 扩增,结果从感病材料中扩增出与预期的172 bp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而健康的材料无此扩增产物。对此PCR 扩增产物克隆测序,进一步佐证了RT-PCR检测结果。经过多次试验验证该检测体系,都可得到很好的重演性,从而建立了李矮缩病毒快速、灵敏、准确的RT-PCR检测技术,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RT-PCR方法检测烟草环斑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烟草环斑病毒(TRSV)外壳蛋白基因非编序列设计的引物P1,P2,用感病及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 合成和PCR试验,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了600 bp的目的片段,而健康组织中无此扩增带。摸索各项实验条件,建立了RT-PCR检测烟草环斑病毒(TRSV)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RT-PCR检测黄瓜上的西瓜花叶病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感病组织和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含WMV-2外壳蛋白基因的质粒DNA为阳性对照,进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结果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与预期的382 bp大小一致的目标片段,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对2002和2003年采集的98份黄瓜病毒病样本进行了同样的RT-PCR检测,结果表明98份材料中77.55%检测到WMV-2。  相似文献   

7.
根据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C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RT-PCR扩增引物,对烟草环斑病毒和非烟草环斑病毒的感病植物组织样本进行了PCR扩增反应。结果,烟草环斑病毒的感病植物组织样本的PCR产物均出现1 760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非感病植株组织样本均未出现扩增条带,证明该合成引物具有烟草环斑病毒鉴定特异性。将提取的烟草环斑病毒总RNA做梯度稀释,测定该检测体系的敏感度,结果可检出烟草环斑病毒RNA模板最低浓度为234 pg/μl。研究表明,分子生物学测定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的特点,可应用于烟草环斑病毒检疫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猪乙型脑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猪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以JEV疫苗株为模板,建立了检测JEV的RT 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JEV疫苗株RNA进行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长度为430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RT PCR产物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JEV不同毒株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8%~100%;敏感性测定该RT PCR可扩增到10 pg的JEV-RNA。结果表明,建立的RT PCR方法对JEV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9.
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Nepovirus)C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RT-PCR检测引物,对南芥菜花叶病毒和非南芥菜花叶病毒的感病植物组织进行了PCR扩增反应。结果,南芥菜花叶病毒的感病植物组织的PCR产物均出现364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非南芥菜花叶病毒均未出现扩增条带,证明这对引物具有南芥菜花叶病毒鉴定特异性。将提取的南芥菜花叶病毒总RNA做梯度稀释,测定该检测体系的敏感度,结果表明,此体系最低可检出南芥菜花叶病毒提取的RNA模板浓度为150pg/μL。  相似文献   

10.
调查表明云南省昆明市团结乡香石竹普遍发生病毒病。电镜负染检测采自团结乡香石竹病毒病病样,病叶汁液中观察到弯曲长线型的病毒粒体,长度约1000~1600 nm,直径约12 nm。对这些病样的叶片进行间接ELISA检测,所有样品与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抗血清都呈阳性反应。按照报道的长线形病毒属简并引物合成引物,采用RT-PCR法对血清反应呈阳性的香石竹总RNA扩增了1059ntsHSP70基因部分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进行序列分析。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引物建立RT-PCR扩增检测方法并测定其灵敏度。结果表明,使用简并引物和新设计的引物均能从CNFV感病香石竹组织中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标片段,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灵敏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特异性引物RT-PCR可从稀释106植物总RNA中检测出病毒。  相似文献   

11.
杭白菊与黄菊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IRAS-1全自动光合分析仪比较分析了药用菊花杭白菊与黄菊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菊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均高于杭白菊.黄菊的光合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存在明显光合"午休"现象,光抑制是造成"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杭白菊的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黄菊光补偿点为225.45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358 μmol·m-2·s-1;杭白菊光补偿点为235.82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217 μmol·m-2·s-1.杭白菊光合适宜温度为23~26 ℃,黄菊光合适宜温度为18~23 ℃.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湿热胁迫对地被菊及野生菊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地被菊品种旌旗、晚粉、重瓣早黄、繁白露、美矮粉、铺地粉黛、香妃、金光万丈、米白早及野生种菊花脑、甘野菊和芙蓉菊为材料,在苗期对其进行高温高湿处理[温度40℃,空气湿度(90±5)%,土壤湿度100%],测定品种及野生种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结果表明,12个种或品种的耐湿热性可分为5个层次,从强到弱依次为旌旗>芙蓉菊、铺地粉黛、菊花脑>重瓣早黄、米白早、香妃>美矮粉、甘野菊、金光万丈>繁白露、晚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菊花品种资源的调查收集与分类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自22个省市自治区收集了6000多份菊花品种材料,从中整理出3000个品种,并作了系统的分类。以花序大小、花瓣种类、花序形状和花色等不同特征为依据,将其分为2系,5类,42型,8色系。并以数码序列方式简示各品种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兰先  郭江山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64-265,267
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实际,对菊花的各种分类方法进行汇总,提出了对菊花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番茄东农704、东农708、东农709三品种的子叶、茎段及菊花30、33、34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潮霉素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潮霉素浓度的升高,番茄子叶、茎段的出愈率下降,菊花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增加.在以潮霉素作为抗性选择标记时,选择压力番茄以15 mg/L为宜,菊花3品种潮霉素的选择压力以15~20 mg/L为好.  相似文献   

16.
菊花扦插生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菊花切花占全球切花数量的30%,扦插是菊花主要种苗繁殖途径.从菊花内在因素、环境因素、外源物质等方面对菊花扦插生根的影响进行系统综述,为菊花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菊花插穗的消毒处理、生根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扦插配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切花多头菊茎尖作为外植体,在不同激素浓度的 MS培养基上进行茎尖离体培养,通过对切花多头菊愈伤组织、丛生芽和生根的研究,筛选出最佳的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切花多头菊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 MS+0.1 mg/L NAA+2.0 mg/L 6-BA ,丛生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 MS+1.0 mg/L 6-BA+0. l mg/L NAA ,组培幼苗在1/2 MS+0.5 mg/L NAA上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我国菊花病害种类及危害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菊花主要病害有4大类共39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11种,如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细菌性疫病、不孕病毒病、菊花矮化病等。对这些病害,编制了目录,列出了简要的危害特征。  相似文献   

19.
尝试从对比的角度分别解读了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和约翰?斯坦贝克的《菊花》,分析了两篇文本中菊花的象征意义,解读了中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指出东方人感性、托物言志和西方理性、人天对立的思维方式分别通过“菊花”呈现出来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20.
菊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菊花遗传转化受体的建立和菊花转基因体系的建立两方面综述了建立菊花的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情况,后者包括抗生素的选用、转化再生植株的筛选、共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株的选择。同时对近10年来在菊花遗传转化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包括转NPTⅡ基因和GUS基因,转改变花色、花型、花期基因,转抗病、抗虫、抗病毒基因和提高耐寒性基因。提出了转基因菊花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