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建立同时测定芒果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方法。[方法]芒果样品处理后,用水提取,用Kromasil NH2柱分离,以乙腈-水(85∶15,V/V)为流动相,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果糖、葡萄糖、蔗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3.0 g/L、0.5~5.0 g/L、0.5~5.0 g/L,在线性范围内各种糖的含量与峰面积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样品中糖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8.5%~102.8%。用该试验方法测得芒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分别为2.57%、0.53%、1.86%。[结论]首次建立了同时测定芒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的HPLC-ELSD法。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与重现性好且操作简单等优点,为芒果中糖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准确、灵敏、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HPLC-ELSD法测定甘草中单糖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中药甘草中单糖———果糖及蔗糖含量的方法。采用CHROMATOREXNH2柱为固定相;以乙腈∶水为85∶1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漂移管温度为84℃;氮气流速为2.5L/min。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果糖和蔗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22~3.318μg及12.028~60.140μg;且该二种单糖的检测限分别(信/噪=3)为4.74ng和3.31ng。该方法用于传统中药甘草中单糖的分离及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低聚果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FOS)又称寡果糖、蔗果三糖族低聚糖等 ,分子式为G -F -Fn(G为葡萄糖 ,F为果糖 ,n=1~3) ,是在蔗糖分子上以 β 1,2糖苷键结合数个D 果糖所形成的一组低聚糖的总称。广泛存在于香蕉、大麦、大蒜、洋葱、黑麦、马铃薯、洋姜、小麦中 ,但提取较为困难 ,且难以批量生产 ,商品低聚果糖制剂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中具有果糖基转移活性酶作用于蔗糖得到的。植物中的低聚糖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 ,工业发酵制取的产物大都为直链状 ,而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饲料中主要为寡果三糖…  相似文献   

4.
苏轶  江安庆  逯平杰  张积森  叶冰莹  陈由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88-14989,14992
[目的]建立超声辅助萃取HPLC法测定烟草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水提取,超声萃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水=70∶30(V/V)为流动相,经Agilent Zorbaxcarbohydrate柱(4.6 mm×250.0 mm,5μm)检测,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为35℃。[结果]该法RSD为0.89%-0.98%(n=5),加标回收率为98.02%-99.16%,糖类质量浓度在0.625-20.000 mg/ml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8 5(n=6)以上。[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是检测烟草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蒜(Allium sativum L.)中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1-SST)的酶学特征,为大蒜保鲜、加工和品质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饱和度10%、20%、30%、40%、50%、60%、70%、80%、90%和100%的硫酸铵分级沉淀1-SST,以确定其所在的硫酸铵部位。分别取1-SST活力最高的硫酸铵部分与底物蔗糖反应,研究其在不同的温度、p H、离子强度、底物质量浓度等条件下合成高果聚糖的能力,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1-SST反应前后的1-蔗果三糖的含量,进而计算出1-SST活力大小并总结出其在不同的温度、p H、离子强度、底物质量浓度等条件下合成高果聚糖反应的规律;采用的色谱柱为Prevail Carbohydrate ES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箱温度为40℃,流动相最大限压20 MP,流动相为乙腈和水,其流速为1.0 m L·min-1,ELSD撞击器关闭状态,漂移管温度90℃,载气流量2.5 L·min-1(空气)。其梯度洗脱方式为:0 min,75%乙腈﹕25%水;15 min,65%乙腈﹕35%水;30 min,50%乙腈﹕50%水;35 min,75%乙腈﹕25%水;40 min,75%乙腈﹕25%水。【结果】在上述测定条件下,果糖、葡萄糖、蔗糖、1-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6种糖完全分离,出峰时间仅为20 min,测定方法可靠、灵敏度高,满足了测定1-SST活性的要求。以50%(w/w)蔗糖为底物时,仅产生1-蔗果三糖,无其它高果聚糖的产生,证实了在所试条件下,大蒜中1-SST反应具有专一性。大蒜1-SST主要存在于30%—40%硫酸铵饱和度部分,其中0—30%,40%—70%有轻微活力,未发现70%—100%硫酸铵组分有1-SST的活力。取30%—40%的硫酸铵饱和度部分作为样品研究1-SST酶学特征发现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当温度到达40℃以上时,酶的活力下降的很快,说明1-SST具有热不稳定性,因此在研究大蒜1-SST时,要尽量避免高温,以免影响后续研究;其最适反应p H为5.0,与大麦(Hordeum vulgare)、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Colombia)、黑麦草(Lolium rigidum)、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L.)的1-SST最适p H大致相同,显示不同植物1-SST活力中心部位的结构可能基本一致;在蔗糖浓度为100—600 mg·m L-1内,酶活力随着底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当底物浓度超过500 mg·m L-1时,酶活力增加的幅度减少而趋于平缓,这完全符合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的酶动力学性质;对于Na+、Cl-来说,离子强度越低,1-SST活力越强,1-SST在35℃下的米氏常数Km为104mmol·L-1。【结论】大蒜1-SST随温度、p H、离子强度、底物质量浓度等变化,不仅影响大蒜贮藏过程中的果聚糖代谢,也影响大蒜加工产品,尤其是大蒜提取物中糖的种类和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广西甘蔗区试2015—2017年龙州点(广西崇左)甘蔗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为广西各蔗区筛选及推广甘蔗优良品种(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CK),开展12个甘蔗品种(系)田间1年新植和2年宿根品比试验,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和蔗糖分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因子分析综合得分排名前3位的新品种(系)依次为桂糖08-6、桂糖08-120和桂热2号,综合得分分别为0.801、0.717和0.549分;综合得分排名靠后的新品种(系)为桂糖07-1062、柳糖08-98和桂糖07-108,综合得分分别为-0.828、-0.519和-0.270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15处,可将12个甘蔗品种(系)分为五大类,其中,第I类中的桂糖08-120蔗糖分较高;第IV类的桂糖08-6发芽率、发株率、分蘖率和有效茎数均较高,蔗糖分含量一般;第V类桂热2号的发芽率、发株率和株高均较高,分蘖率和蔗糖分较低,有效茎数中等,综合表现较好。【结论】桂糖08-6具有萌芽率和发株率高及分蘖力强等特点,而桂糖08-120的蔗糖分较高,综合评价得分较高,二者均可在广西崇左蔗区特别是在龙州蔗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薄层色谱法快速检测大蒜低聚果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薄层色谱法同时快速检测大蒜中7种低聚果糖的方法。用水提、醇沉、醇溶等方法获得大蒜低聚果糖;通过薄层色谱法分析不同展开条件对各聚合度大蒜低聚果糖的分离效果,并且考察了不同上样量、不同硅胶板长度对大蒜低聚果糖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长10 cm的硅胶板在展开系统V正丁醇.V异丙醇.V水.V乙酸=7∶5∶4∶2中,室温下进行4次展开可快速检测大蒜中聚合度1~7的糖组分,斑点清晰、分离度合适。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快速检测低聚糖的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红肉脐橙(Citrus.sinensis (L) Osbeck cv.Cara Cara)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和果皮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红肉脐橙果肉中蔗糖主要在果实着色前积累,而葡萄糖和果糖主要于果实成熟期积累,成熟时果肉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比例约为1∶1∶2,表明红肉脐橙果肉以积累蔗糖为主;果皮蔗糖含量也于果实着色前迅速增加,着色期和成熟期逐渐下降,而葡萄糖和果糖于着色期以较快的速度积累,成熟期维持在稳定而较高的水平,成熟时果皮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比例约为2∶2∶1,表明成熟红肉脐橙果皮以积累己糖为主。  相似文献   

9.
9个甜瓜种质资源糖酸含量的比较分析表明:鲜重总糖含量为61.07 ~ 106.13 g/kg,其中鲜重果糖含量为49.71 ~68.61 g/kg,鲜重葡萄糖含量为8.10 ~32.57g/kg,鲜重蔗糖含量为3.17 ~9.42 g/kg,不同资源在糖分组成上存在差异,7份材料的果糖∶葡萄糖∶蔗糖=4∶2∶1,2份材料的果糖∶葡萄糖∶蔗糖=16∶3∶1;鲜重总酸含量为0.40~1.68 g/kg;糖酸比为36.1 ~245.2.还原性糖、果糖、蔗糖与总糖、还原性糖与果糖、葡萄糖与蔗糖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柠檬酸、苹果酸、总酸相互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开发枣资源,以永城长红、保德油枣、滕州躺枣、上海白浦、中宁小圆枣、晋矮1号、中阳木枣、襄汾木枣、北碚小枣、宣城圆枣、薄皮枣、义乌大枣12个枣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果实糖含量及其组成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枣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不同及其比例不同,供试12个枣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变化范围在55.53%~85.66%,葡萄糖含量变化范围在10.19%~30.19%,果糖含量变化范围在12.95%~27.12%,蔗糖含量变化范围在15.73%~66.87%;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在1∶2.40~1∶8.86,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比例在1∶1.28~1∶3.92,蔗糖和可溶性总糖比例在1∶1.34~1∶4.59。北碚小枣、上海白浦、保德油枣、宣城圆枣是还原糖累积型,晋矮1号和中阳木枣是中间类型,滕州躺枣、永城长红、薄皮枣、中宁小圆枣、襄汾木枣、义乌大枣是蔗糖积累型。  相似文献   

11.
徐林  邓展云  刘晓静  陆建勋  李鸣  贤武  刘海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3-19974,19999
[目的]研究了不同种植期(冬植,春植)对不同品种甘蔗生产的影响。[方法]采用桂糖21、桂糖26和桂糖27作为参试甘蔗品种,调查了不同种植期不同甘蔗品种农艺性状、产量、产糖量和蔗糖分等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冬植蔗在甘蔗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优于春植蔗,冬植蔗与春植蔗产量和含糖量间差异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冬植蔗蔗糖分均高于春植蔗。除桂糖26外,桂糖21和桂糖27冬植蔗产量和产糖量均明显高于春植蔗,差异性显著。[结论]甘蔗冬植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可因地制宜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降低椰枣愈伤组织褐化率和提高体胚发生率,研究培养基中不同糖处理对愈伤组织和体胚发生的影响,为优化培养基配方提供依据。【方法】以椰枣组织培养物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糖处理(蔗糖、蔗糖+果糖、蔗糖+葡萄糖)的组织培养试验,统计椰枣愈伤组织褐化率及体胚发生率,测定不同糖处理下愈伤组织、体胚和不定芽的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综合分析不同糖处理对椰枣组织培养物影响的差异。【结果】在蔗糖培养基中增加果糖,体胚和不定芽的蔗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下降,愈伤组织和体胚的果糖含量及愈伤组织的淀粉含量上升,愈伤组织褐化率升高。在蔗糖培养基中增加葡萄糖,不定芽蔗糖含量和愈伤组织果糖含量降低,愈伤、体胚和不定芽的淀粉含量上升,愈伤和体胚的葡萄糖含量上升,体胚发生率升高。愈伤组织和体胚的淀粉和果糖含量显著高于不定芽的淀粉和果糖含量(P<0.05,下同),愈伤组织的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体胚和不定芽,体胚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不定芽,不定芽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愈伤组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褐化率与愈伤组织果糖含量、不定芽果糖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体胚发生率与体胚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体胚发生率与体胚蔗糖含量、愈伤组织褐化率与愈伤组织果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体胚发生率与体胚蔗糖含量、愈伤组织葡萄糖含量、体胚葡萄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与体胚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椰枣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培养过程中减少果糖的用量,在体胚发生培养时增加葡萄糖的用量,可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提高体胚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2,5-脱氧果糖嗪为标样,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准确测定烟草中脱氧果糖嗪的含量。[方法]以吡啶与二甲基亚砜(V/V=1∶1)的混合溶剂为衍生溶剂,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为衍生试剂对脱氧果糖嗪进行硅烷化衍生,衍生后的烟草样品以2,5-脱氧果糖嗪为标样,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80℃下衍生60 min后,脱氧果糖嗪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系数为0.999 4,线性范围7.08~70.80μg/ml。脱氧果糖嗪的检出限为1.42μg/ml,回收率为93.0%,RSD值为5.95%。[结论]该方法可靠,具有良好的分析效果,可用于准确测定烟草中脱氧果糖嗪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HPLC-RID测定甘蔗茎节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HPLC-RID)测定甘蔗茎节3种主要糖分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摒弃有毒流动相乙腈,建立一种无毒、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该法通过乙醇浸提,采用Waters Sugar PakⅠ色谱柱(6.5 mm×300 mm,10μm),流动相为超纯水,流速0.4 m L·min-1,柱温90℃,检测器温度35℃.检测方法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RSD为2.77%-4.5%(n=5),方法重复性良好;加标回收率高,达95.4%-101.8%;能满足甘蔗及相似作物中3种糖的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简便、准确、灵敏的测定大蒜中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热水提取后,使用Kromasil NH2(250mm×4.6 mm,5μm)柱分离,以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3、0.075~5、0.05~5 g/L;检出限分别为1.9、2.4、1.8μg/L;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97.6%、98.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2%、1.41%、1.2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中早熟高糖甘蔗新品种闽糖93-11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糖93-119系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从赣蔗65-542×新台糖1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成的中早熟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该品种高糖高产中熟,萌芽快,分蘖力强;13年20点次试验结果,闽糖93-119平均蔗茎产量112.94 t·hm-2,蔗糖产量17.19 t·hm-2,平均蔗糖分15.30%,分别比对照品种闽糖70-611、新台糖10 号、新台糖16号增产蔗茎35.8% 、52.2%、11.8%;增产糖47.7%、55.3%、15.1%;提高蔗糖分含量1.28个、0.38个、0.52个百分点.该品种适宜在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旱坡地、水浇旱地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20份云瑞系列甘蔗新品种(系)的9个品质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甘蔗蔗糖分与其影响因子的密切程度。相关分析表明,甘蔗蔗糖分与蔗汁蔗糖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汁锤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品质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简纯度与重力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还原糖与甘蔗产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汁锤度与简纯度、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还原糖、甘蔗产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出汁率、简纯度、蔗汁蔗糖分、还原糖对甘蔗蔗糖分具有正效应,蔗汁锤度、重力纯度、甘蔗产糖量、甘蔗纤维分对甘蔗蔗糖分具有负效应。因子分析表明,9个甘蔗品质性状指标可用蔗汁糖分、甘蔗成熟度和甘蔗压榨因子3个主因子代表,其特征累计贡献率达82.775 6%。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分积累机制,为菠萝蜜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不同基因型的菠萝蜜种质(12E、148-4、12As、12Cs)为材料,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菠萝蜜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结果]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增加,其中蔗糖占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例为43.47%~76.81%;果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之间以及蔗糖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未成熟果实中,果肉果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的比值较低,最高仅为0.6899,当果实完全成熟后,比值接近1.0000。[结论]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逐渐积累,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成熟果实中的果糖与葡糖糖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19.
以甜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甜瓜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进行了分析。在GB/T 22221—2008标准的基础上,优化了HPLC的流动相组成,确定乙腈和水的最佳比例为75∶25。分析结果表明,甜瓜中的主要糖类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且以蔗糖为主。瓤、果肉、皮的甜度的减低主要是蔗糖减少明显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西瓜果实糖分类型和含量的方法,为精准鉴定西瓜种质资源的糖分类型和测定其含量及西瓜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ELSD法,设置色谱条件采用Comosil Sugar-D柱(4.6 mm ID×250.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75:25),流速1.0 mL/min,柱温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80℃,气体流量1.60 mL/min,分析西瓜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类型和含量.[结果]在10 min内准确检测出西瓜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3种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在线性范围0.25~3.00 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果糖=0.9943、r葡萄糖=0.9997、r蔗糖=0.9988.加样回收率98.57%~101.36%;西瓜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分别为45.88、16.62和34.03 mg/g.[结论]HPLC-ELSD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快速准确测定西瓜果实中糖的类型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