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应用双抗EIA检测奶牛发情周期中奶孕酮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应用双抗EIA测定了14头奶牛发情周期中奶孕酮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配种后1—5天奶中孕酮含量较低,小干3ng/mL,配种后6-10天,奶中孕酮含量逐渐上升(>3-<8ng/mL),配种后11天,奶孕酮含量迅速上升,并维持到配种后19天,奶孕酮含量超过8ng/mL,配种后20天,未孕牛奶孕酮开始下降,并在21天陡降到低水平(<1ng/mL),配种后21—24天,孕牛奶孕酮含量显著高于非孕牛(P<0.01)。本试验表明:双抗EIA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具有实用价值。可用于奶牛早孕诊断。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妊娠早期母驼外周血浆中孕酮、17β—雌二醇的含量,并根据本试验的资料对应用血浆孕酮浓度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母驼妊娠早期孕酮水平在配种后第4天开始升高,怀孕头一个月内的峰值为10.59±8.43ng/ml;配种当天17β—雌二醇的水平为12.11±4.44pg/ml,第2天降为8.39±8.92 pg/ml(n=8),但第4天又回升到配种当天的水平,这种现象在其它动物少见。根据配种后第16天的血浆孕酮水平进行妊娠诊断,检出妊娠的准确率达100%。判定标准为1.0ng/ml,即≤1.0ng/ml 者为未孕。>1.0ng/ml 者为怀孕。  相似文献   

3.
应用酶免疫分析检测大熊猫被毛中孕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建立的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了4头雌大熊猫在1995年1月至6月期间被毛中孕酮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从每份采得的被毛样品中皆可测出孕酮的存在;在雌大熊猫有发情表现期间,其被毛孕酮含量出现升高。4头中有3头皆产一仔。  相似文献   

4.
牛奶孕酮的酶免疫分析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混合酸酐法合成孕酮-11-半琥珀酸-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酶标物),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作为酶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牛奶孕酮的固相微滴板酶免疫分析法。该法经方法学鉴定证明灵敏、可靠,适合于任何实验室和牧场应用。 采用这种方法测定101头奶牛配种期0~2天和配种后18~24天的乳汁孕酮含量,建立了牧场进行奶牛的发情检查和早期妊娠诊断的可行方案。有11头配种期乳汁孕酮含量皆大于3ng/ml,判未受孕,经配种后有无出现转发情及两个月摸胎核实,确诊率为100%。配种后第20~22天,乳汁孕酮含量皆大于3ng/ml者,为妊娠;连续两次小于3ng/ml者,为空怀;间或有一次小于3ng/ml者,为可疑;以这些为标准并结合配种期的结果进行判定,则诊断为妊娠和空怀的确诊率分别为92%和97%,可疑率为4%,总确诊率为90%。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1头奶牛在配种当日至配种后31日乳汁孕酮含量,之后对123头配种后17、19、21、23和25天的乳汁孕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空怀牛和妊娠牛在配种后17—25天乳汁中孕酮含量有极明显差异(P<0.01),此差异可作为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依据。根据123头奶牛分别于配种后17、19、21、23和25天5次采样测定孕酮含量的结果,确定以小于8ng/ml乳汁为不孕,大于11ng/ml乳汁为妊娠,其间为可疑。以此标准来判断奶牛妊娠与否,诊断妊娠的为74头,不孕为47头,可疑为2头。经配种后奶牛又出现发情及不再发情的母牛则在配种后4个月摸胎核实,总确诊率为91.8%,其中诊断为不孕牛的确诊率为100%,诊断妊娠的确诊率为89.2%。按配种后单次奶样测定结果诊断,配种后第23天诊断的准确性为最高,总确诊率为89.8%,其中诊断妊娠的确诊率为86.5%,诊断不孕的确诊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孕酮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法制备检测抗原,建立了检测奶牛孕酮含量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结果]检测奶牛孕酮的间接竞争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确定为:最佳包被浓度为100 ng/ml,碳酸盐缓冲液的包被效果较好,以4℃过夜+37℃2 h佳,最佳封闭液为2%山羊血清,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0.13μg/ml。建立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844 4x-0.140 1(R2=0.981 7),检测范围为0~20 ng/ml,最低检测限为0.58 ng/ml。该标准曲线的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22%和2.37%。[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定量检测奶牛孕酮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7.
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牦牛乳汁中孕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对牦牛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乳汁中孕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在发情周期的1d和3d,礼汁中孕酮含量分别为0.4±0.08ng/ml和0.55±0.12ng/ml。而后开始显著升高,15d时达到峰值(21.37±6.58ng/ml)。随后出现下降,19,21d时降至发情之初的水平,分别为0.93±0.16ng/ml和0.42±0.07ng/ml。妊娠早期牦牛从发情配种开始到怀孕14d内乳汁中孕酮水平与发情周期牦牛乳汁中孕酮水平基本一致(P>0.05)。在怀孕的15d出现一短暂而明显的下降(15.47±2.68ng/ml)。而后含量继续升高。妊娠的19d,21d时,乳汁中孕酮含量分别为32.32±9.73ng/ml和36.45±7.56ng/ml,极显著的高于发情周期牛(P<0.001)随后妊娠早期的60d内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波尔山羊在发情周期 ( 4头 )和妊娠期 ( 5头 )外周血浆中孕酮、雌二醇和睾酮的浓度变化 ,结果显示 :发情开始孕酮浓度很低 [( 1.5± 0 .2 3)ng/ml],第 7d开始明显升高 [( 3.5± 0 .2 3)ng/ml],第 11d达最高[( 8.3± 0 .2 3)ng/ml],以后逐渐下降 ;雌二醇含量在发情当天最高 [( 6 4 .4± 9.6 )pg/ml],然后下降 ,但有波动 ;睾酮浓度在发情时较低 [( 15 .0± 2 .1)pg/ml],第 11d达最高 [( 30 .2± 5 .3)pg/ml]。在妊娠期的最初 15d ,3种激素的变化与发情周期相类似 ,但第 2 0d后孕酮明显升高 [( 12 .7± 3.3)ng/ml],以后至分娩前维持在较高水平 ;雌二醇从 2 0d起开始上升 ,分娩前 7d达最高 [( 15 3.7± 16 .7)pg/ml],分娩后下降到较低水平 ;妊娠后 10d血浆睾酮浓度较低 ,维持在 2 0~ 5 0pg/ml内波动 ,分娩前 7d上升至最高 [( 75 .3± 13.3)pg/ml],分娩后下降至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选择自然发情的健康母犬25只分为2组,第1组15只母犬采用公犬进行自然配种,第2组10只母犬用输精管结扎的公犬进行自然配种作为假孕犬模型,2组母犬配种后20d采集血清分别测定孕酮、hCG、Leptin激素水平,在配种1个月后经B超诊断,选择第1组10只成功怀孕母犬和第2组的10只未孕母犬进行激素数值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配种后20d真孕组母犬与假孕组母犬的孕酮水平分别为(39.46 ±8.94)、(38.22±11.71)ng/mL,2组差异不显著(P>0.05);真孕组母犬的hCG和Leptin激素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假孕组母犬(P<0.01).结论:孕酮不宜作为母犬早孕的检测指标,hCG和Leptin激素可能是判别母犬真假孕的激素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一、最佳配种期:母马的发情周期为20-30天,发情持续5-7天。适宜配种的时间为发情后4-6天;母牛的发情周期为17-24天,发情持续2-3天。以上午发情下午配种,下午发情第二天上午配种最好;母羊的发情周期为17天,发情持续1-2天,排卵时间一般在发情开始后24-36小时,所以在发情后12-24小时配种最易受胎;母猪的发情周期为21天,持续时间3-5天,应根据母猪年龄,按照“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原则进行配种;母兔的发情周期为15天,发情持续3-4天。只要在发情期内配种两次,前次和后次相隔1天,都可保证怀胎。为让母兔白天产仔,配种时间以上午8-11时为好,产仔多在下午5时之前。  相似文献   

11.
秦岭大熊猫保护抢救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亦生  曹庆  韦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4):160-163,198
以佛坪自然保护区的30只大熊猫具体抢救案例,研究讨论其抢救过程和结果。结果认为野生大熊猫保护抢救时应该注重做到:1)以保护野外种群优先、放归优先;2)保护野外繁殖及育幼过程;3)野外救护与放归相结合,为日后大熊猫放归及其它大中型兽类野外放归收集资料;4)总结救护和放归的成功案例,为提高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积累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龙草坪林业局森工经营与大熊猫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主要森工经营活动对秦岭大熊猫生境破碎化产生了影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采伐、更新均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趋于速成,结果造成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以至第二次全国大熊猫普查时未发现分布.全面停止采伐活动后,在毗邻佛坪保护区地段又发现了大熊猫分布.本文该局对经营活动对大熊猫生境破碎化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研究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和提高天然林保护的效益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加剧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破坏。通过检索和分析近40年关于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素的文献,发现大熊猫栖息地主要干扰因素为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竹子开花、竹子病虫害、放牧、旅游开发、道路建设、采伐、采矿等。通过文献梳理,指出现有研究区域集中,未来应拓宽研究范围,加强从人地关系视角研究大熊猫栖息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指出现有研究中,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素以定性研究为主,未来应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探索大熊猫栖息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建立影响因子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干扰因子。  相似文献   

14.
人工圈养大熊猫出生幼仔一般采用自然哺育和人工哺育2种形式。人工哺育大熊猫幼仔1月龄内的饲喂及体重增长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只研究个体均饲喂异母初乳时,其生长发育良好。经方差分析,3只幼仔1月龄内饲喂和体重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因圈养大熊猫产双胎的几率较大,所以采取人工哺育可以保证幼仔的成活率。目前人工哺育的方式主要是采集初乳及母乳和配制人工乳来进行人工育幼。  相似文献   

15.
陈文德    朱坤  姚文文  黄钟宣  彭俊生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4):182-190
大熊猫是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是全世界珍稀动物的旗舰保护物种。经过历史环境的不断演变,野生大熊猫不仅仅在食性上由食肉转变为食竹,而且其个体形态、行为和生理等方面也有一定改变。由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稀少和习性的改变,相关保护工作和科学研究更具意义。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类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来减轻大熊猫生境破碎化。基于大熊猫繁殖生境分布较为破碎和大熊猫种群数量较少,本研究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大熊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MaxEnt模型和GIS空间技术对岷山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时空变化分析及21世纪50、70年代栖息地范围预测,揭示大熊猫分布区与气候环境因素、坡度、植被和海拔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面积均超过0.9,显示模型建立准确性“极好”,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野生大熊猫在岷山地区的适宜栖息地集中在中低海拔(2 500~3 000 m)、年平均温度(6~7℃)适宜、降水量(800 mm)丰富的温性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野生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BIO15,并且大熊猫生境最适宜生存的区域在岷山片区明显向南偏移。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岷山片区大熊猫适宜生境进行动态分析,预测出不同情景下未来最适宜生存区域,为岷山片区内的自然保护地分布及管理提供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生境利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在四川省宝兴县大熊猫栖息地中调查了 12种生态因子的 5 8种生境类型 ,利用Forageratio指数对大熊猫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的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原始林 2 0 82个样方中发现有大熊猫痕迹样方 4 31个 ,有大熊猫痕迹样方数占调查样方数的 2 0 7% ;在 15 82个次生林样方中有大熊猫痕迹样方 15 2个 ,有大熊猫痕迹样方数占调查样方数的 9 6 % .研究结果表明 :①原始林中大熊猫回避大于坡度 4 0°的生境类型 ,而在次生林生境中对坡度没有表现明显的偏好 .②坡向和乔木郁闭度对大熊猫的生境选择没有明显影响 .③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的大熊猫都偏好针阔混交林 ,但在次生林中还把选择范围扩大到针叶林和阔叶林 .④原始林中大熊猫偏好乔木胸径 30~ 5 0cm的生境 ,次生林中降至 2 0cm以上 .⑤大熊猫在原始林中回避竹类植物盖度低于 5 0 %的生境 ,在次生林则随机选择这类生境 .⑥大熊猫明显偏好原始林 .在全部 12个生态因子中 ,大熊猫对 11个因子的选择发生了改变 ,改变程度各不相同 .大熊猫在原始林中要回避的 9个生境类型 ,在次生林中变得随机选择 ;在原始林中随机选择的 6个生境类型 ,在次生林中变得偏好 .上述结果说明 ,对于原始林中回避或随机选择的生境特征 ,次生林中的大熊猫变成随机选择或偏好 .因此 ,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大熊猫对拐棍竹的取食特性以及大熊猫取食对拐棍竹无性更新的影响,在四川省鞍子河自然保护区 内大熊猫活跃地区的拐棍竹林内设立大熊猫取食样地、模拟取食样地以及对照样地,跟踪对比观测了3 种样地处 理后连续3 年(20092011 年)拐棍竹种群的无性更新动态。结果表明:1)大熊猫取食样地具有如下特征:大熊猫 不取食直径小于7.5 mm 的拐棍竹竿;取食的拐棍竹竿平均竹密度为(10.872.85)个/m2 ,断桩平均高度为(0.79 0.10) m;取食率为(22.203.15)%;取食点距离最近乔木(DBH 10 cm)平均距离为(0.670.29) m。2)2009 2011 年,在没有大熊猫取食的条件下,拐棍竹的年补充率和年死亡率之间以及二者在不同年份之间都没有显著差 异,维持着自身的动态平衡;大熊猫取食会造成拐棍竹死亡率的增加,但同时,取食也能够提高拐棍竹的年补充率, 尤其是在大熊猫取食后的第2 年,年补充率显著高于年死亡率(P =0.000);大熊猫取食对拐棍竹的更新有着积极 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更新的作用只维持在取食后的3 年内,之后,拐棍竹会恢复原有更新速率。3)大熊猫取食 不仅能够促进拐棍竹更新,并且新生竹竿基径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大熊猫取食对竹林造成的干扰不会影响拐棍 竹的后续利用;拐棍竹无性系种群对大熊猫的取食具有无性系整合的补偿效应。4)模拟样地在2009 年补充率显 著高于死亡率(P2009 = 0.001);而2010 年和2011 年,补充率与死亡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2010 = 0.928;P2011 = 0.538),与取食样地表现基本一致,能够促进拐棍竹无性更新。   相似文献   

18.
以毛为样品,应用竞争性蛋白质结合分析法测定孕酮含量,进行摩杂一代水牛早孕诊断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后14天以前,孕与未孕牛的毛孕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6—18天差异显著(P<0.05),20—24天差异极显著(P<0.01)。据此,确定配种后24天的毛样判断妊娠与未妊娠的孕酮标准是:大于4.5毫微克/100毫克毛为妊酮,小于3.5毫微克/100毫克毛为未妊娠,介于两者之间为可疑。孕与未孕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和100%。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为了将人工繁育的部分大熊猫个体重引入其历史分布区或复壮野生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从2003年开始进行圈养大熊猫的野外放归工作,通过野化培训以提高圈养大熊猫适应和选择野外环境的能力。对野化培训大熊猫"淘淘"的生境选择研究表明:该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经常活动于新笋密度较大的区域[生境与对照:(2.68±1.14)对(1.58±0.66)],却避开成竹密度过大[(9.91±2.51)对(12.18±4.68)]、竹子较高[(4.57±1.09) m对(4.98±0.66) m]以及枯死竹过多[(2.52±0.86)对(3.39±1.33)]的区域;喜欢活动于离水源[(1.59±0.67)对(2.19±0.87)]和隐蔽场所较近[(5.37±2.14) m对(8.35±7.76)m],以及距离乔木较远[(3.09±0.69) m对(2.70±0.42) m]和郁闭度较低[(1.85±0.57)对(2.10±0.47)]的区域(P < 0.05),新笋密度大小是该栖息地在整个野化培训期间是否被利用的最重要因素。该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保持着与带仔母兽相近的生境选择特征,对竹子环境的选择也与卧龙野生大熊猫相似,野化培训对该大熊猫幼仔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形成的家域和核域面积分别为9.21 hm2 和1.93 hm2,占野化培训圈面积的51.95%和10.89%,其中家域面积仅有卧龙野生大熊猫的1.4%-2.4%,所以在以后的野化培训过程中需要采取增加野化培训圈中环境丰富度等方式,促进野化培训大熊猫形成较大的家域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