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剪取美国流苏嫩枝作为插穗,研究外源激素、插穗部位、留叶类型等因素对扦插生根的影响,寻求更优的生根处理方式;测定生根进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揭示其与生根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外源激素3因素对生根率的影响程度为种类处理时间浓度,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500mg/L的IBA浸泡60min得到的生根率最高,为56.67%;枝条中部作为插穗时生根率显著高于基部和顶部,为55.00%;插穗保留2片1/2叶时生根率最高,为53.33%,无叶处理的各项指标最差;经IBA处理插穗IAA含量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升高,不定根形成期下降,对照处于不断下降趋势;ABA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A3、ZR含量在愈伤组织的形成期较高,不定根形成期较低;IBA处理提升了IAA、GA3、ZR含量,降低了ABA含量,有利于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2.
以北美香柏嫩枝插穗为材料,用ABT2和GGR6处理插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通过影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而促进生根.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中IAA含量、IAA/ABA值在不定根的诱导期和伸长期出现峰值,扦插后13d时ABT2和GGR6处理的插穗中IAA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58.75%和24.94%,扦插后52d分别提高123.8l%和61.11%.ABA含量、GA含量在生根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不定根的诱导期下降明显.ABA含量、ZT含量、GA含量与生根率呈负相关.IAA含量和IAA/ABA值是调控插穗生根的主要因子,在不定根的诱导期和伸长期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蒙古栎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蒙古栎扦插繁殖技术体系,探究其嫩枝扦插的生根机理。以当年生蒙古栎中上部嫩枝条做插穗,采用ABT 1号、IBA、NAA及IBA+NAA混合溶液处理,分别采取200、300、500mg·L~(-1)与1 000mg·L~(-1)浓度处理不同的时间,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玉米素(ZT)、赤霉酸(GA3)4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生长调节剂IBA 1 000mg·L~(-1)处理10s和IBA+NAA 1 000mg·L~(-1)处理10s可有效促进愈伤组织发育,但生根率仅为3.3%。在生根过程中IAA与ZT均可有效促进愈伤组织而促进生根,ABA抑制生根,低浓度GA3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插穗的愈伤组织发生能力、生根能力与IAA/ABA比值和ZT/ABA比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经外源IBA、NAA和ABT1处理后的国槐插穗为材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研究其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根促进剂显著提高了插穗生根率,不同生根促进剂对插穗生根作用显著,尤其以IBA处理插穗的生根表现最好,其生根率达35.17%,显著高于NAA(24%)、ABT1(17%)处理。在生根促进剂处理下,4种内源激素IAA、ABA、GA_3、ZR在插穗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含量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影响插穗生根。在不定根扦插初期,即生根促进剂处理后12d左右,与对照相比,各处理插穗的IAA含量、IAA/ABA和IAA/ZR比值处于较高水平,ABA、GA_3、ZR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生根率和生根时间接近的NAA处理和ABT1处理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相似。IBA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定根诱导期IAA水平,但使ABA、GA_3、ZR的含量显著降低,并促使IAA含量顶峰提前到来,这是IBA处理后插穗生根效果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滇杨和毛白杨插穗基部皮层内源激素测定,探讨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易生根的滇杨和难生根的毛白杨为试材进行扦插繁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2种杨树插穗基部(土面以下)皮层内源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T)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滇杨插穗7 d时产生愈伤组织,21 d时不定根形成,毛白杨21 d出现愈伤组织,直至49 d都无不定根形成。滇杨插穗基部皮层内IAA和ZT含量均略高于毛白杨,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毛白杨插穗基部皮层于整个观测期内有高浓度的ABA和GA3富集,且与滇杨插穗基部皮层的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IAA或ZT并不是影响毛白杨扦插难生根的主要因素,而高含量的ABA和GA3可能抑制了其插穗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吲哚丁酸对核桃嫩枝扦插生根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激素是调控不定根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胡桃Juglans复幼嫩枝扦插过程内源激素的质量分数变化,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对内源激素的影响,为探讨植物激素对不定根发生提供参考。以胡桃品种‘中宁盛’‘Zhongningsheng’复幼插穗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源吲哚丁酸(IBA)诱导处理下插穗基部内源激素变化,并统计生根情况。结果表明:外源IBA诱导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显著。经IBA诱导的嫩枝插穗生根率高达98.1%,对照处理没有生根,死亡率达75.5%;发根过程经历了形成层增厚、分生组织细胞团产生、根原基初始细胞发生、根原基形成和根的发育等阶段,外部形态表现为增粗、开裂;与对照组相比,扦插后内源激素变化明显,吲哚乙酸(IAA)先升高,并于第5天达到峰值,之后降低;赤霉素(GA3)变化趋势与IAA一致;脱落酸(ABA)则是先降低后上升;玉米素(ZT)前期没有明显变化,根原基诱导后明显升高。外源生长素的诱导提高了嫩枝插穗IAA的水平,改变了内源激素质量分数,促进了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取四倍体刺槐3年生采穗圃中1年生硬枝和半木质化嫩枝枝条为试材,研究硬枝和嫩枝插条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和植物总氮含量及C/N比值的变化规律,为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的化学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对照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经IBA处理的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经IBA处理的硬枝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2)插穗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经IBA处理的插穗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且可溶性糖含量达到高峰的时间较对照提前5 d。(3)经IBA处理的插穗淀粉含量下降的速度大于对照,且经IBA处理的硬枝插穗和对照之间差异水平显著。(4)植物总氮对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的影响作用较小。(5)四倍体刺槐扦插,插穗C/N比值越高,生根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8.
为大量栽培繁殖羊踯躅提供药用植物资源,采用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扦插繁殖试验,研究了羊踯躅插穗内源激素及营养物质对其扦插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枝扦插效果好于硬枝,不同时间、不同激素处理是影响其扦插生根的重要因子;在此基础上,对嫩枝与硬枝插穗中内源激素以及营养物质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嫩枝插穗中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的含量低于硬枝。而IAA、ABA的含量和扦插生根有密切关系,高浓度的IAA、GA3抑制其生根;IAA/ABA比值不能用来衡量羊踯躅的生根力;羊踯躅插条的C、N含量丰富,但不是促进生根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对米槁插穗生根的影响,以清水为对照(CK),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米槁1年生嫩枝插穗,研究米槁扦插生根过程中的生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插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变化趋势.扦插初期,处理组插穗的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于对照组;在生根后,处理组插穗的氧化酶活性上升并高于对照组.各内源激素在插穗生根过程中的质量分数变化不同,高质量分数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与愈伤组织的形成及根原基的诱导成正相关.在不定根产生时,IAA、脱落酸(ABA)、ZR质量分数减少,IAA与ABA、IAA与ZR质量分数比值高则促进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10.
青海云杉扦插的年龄效应及其生根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青海云杉不同年龄母树的硬枝和嫩枝进行扦插试验,扦插前测定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激动素(KT)等内源激素,酚类化合物和营养物质含量,探讨其与插穗生根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母树年龄的增加,硬枝和嫩枝插穗中IAA,KT和GA含量及IAA/ABA和IAA/KT值均逐渐减少,ABA含量增加,生根率降低;全氮和酚类化合物含量与生根率呈负相关;插穗内全碳含量和C/N值与生根率正相关;嫩枝比硬枝插穗的生根率高。  相似文献   

11.
刘社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10-5811,5813
[目的]验证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为直播冬油菜田的杂草防除提供借鉴。[方法]使用不同剂量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和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在直播冬油菜田间进行单用和混用除草试验。[结果]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在冬油菜4~5叶期使用可以有效防除田间的阔叶杂草;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8.0~22.5 g/hm2+400 ml/hm2的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可以有效防除油菜田间的阔叶和禾本科杂草,总防效达90%以上,且可以比人工除草节省成本1 100元/hm2。[结论]25%胺苯磺隆与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用可以更好地防除冬油菜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2.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各离体培养物染色体数目均出现广泛的变异.除正常的荔枝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x=30外,还出现大量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时间、外植体种类及基因型等对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一定的影响.愈伤组织染色体数目变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荔枝体胚的再生植株频率,但胚性愈伤组织仍能分化形成大量的胚状体.  相似文献   

13.
以农户与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乡村党政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原则、方式、机理为主线,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户运行中的微观组织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与现行村级组织之间联系的机理,同时受行政管理机制、村民自治机制、市场经济机制调节,这也是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服务功能较弱的根本原因。(2)新形势下村级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行为存在差别,其根源在于农村经济体制方面;与此相对应,农户一直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体制性摩擦的微观环境中生存发展,因而农户自组织化程度难以提高。(3)村级组织的功能之所以错位,关键是村级组织和乡镇组织之间存在着组织人事和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内在的关系环境又与农户的要求和利益之间存在差异。基于这些判断,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乡村微观组织改革和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等方式,建立能够独立表达农户自己愿望和要求的农民组织;(2)通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等方式,规范农户与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3)通过改革乡镇政府管理农户的经济体制,保障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民主化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玛纳斯河流域地处新疆天山北麓中段,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带之一。玛纳斯河流域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开发始于清朝乾隆中期统一新疆之后。民国时期,玛纳斯河流域作为新疆战略要地,成为历次战乱的争夺焦点之一。流域屯垦和农业开发也经历了多次起伏,在水利建设和农牧业生产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玛纳斯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改造中的多元主体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松  万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74-1176,1188
"非农化"和"城市化"两大社会潮流推进了城中村的不断进展,然而,随之出现的各种复杂的城中村问题也使得对城中村的改造迫在眉睫.当前,政府、市场、村民自身是城中村改造的三大主体,他们之间的博弈构成了城中村改造冲突的主要内容.确立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培育村民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全局观念,是多元主体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矛盾消除的3个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从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家庭养老的严峻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村家庭养老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次,与社会养老相结合,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加强养老立法,规范家庭养老;最后,大力宣传尊老、养老、敬老之风,弘扬"孝悌"观念。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鞍山地区铁矸石山生态修复初期土壤主要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裸露矸石山相比,经生态修复的矸石山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过生态修复的铁矸石山土壤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减小、毛管孔隙度增大,土壤持水能力提高,同一时期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自上而下呈减少趋势,且阴坡>阳坡>裸露矸石山;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相比裸露矸石山均有所提高,且阴坡好于阳坡好于裸露矸石山,阴坡和裸露矸石呈中性,阳坡矸石略呈酸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人名的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技巧。笔者认为,文化内容的最大限度传达是判断采用何种译法的重要标准,因而汉语字、号的对等英译,人名的音译、意译、拉丁语译都是不同情境下可采用的不同技巧。  相似文献   

19.
论述数字馆藏的产生、概念和特点,分析数字馆藏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数字馆藏资源建设中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艳红  张德刚  刘杰  全舒舟  田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12-13314
[目的]研究云南某锡矿区周边玉米植株中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情况。[方法]对云南某锡铅矿区周边污染土壤上种植的玉米植株中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矿区周围不同区域玉米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各种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d〉Cu〉Pb〉Zn〉Cr,Cd属于重度污染,Cr在各采样点均未受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区域采集玉米植株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Pb〉Cd〉Cr〉Zn〉Cu,其中除cu大部分样品污染较轻外,Pb、Cd、Cr和Zn均为重度污染。重金属在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分布特征为:叶〉茎〉果实,玉米各器官中重金属富集系数总体上也表现为:叶〉茎〉果实。[结论]锡矿区周边土壤及玉米植株均受到重金属污染,表现出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