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鸭梨不同采期对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和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梨在采前随成熟度增加和采后果肉中淀粉酶活力下降,转化酶活力、蛋白含量和离子外渗量增加。在整个成熟过程中,没有测出纤维素酶的活性。 在分期采收的鸭梨中,晚采的果实较早采果实更快地出现乙烯加速生成和呼吸跃变。在树上成熟的果实中,没有检测出乙烯的累积,可能鸭梨在树上的成熟不需要乙烯的触发。 不同采收期对鸭梨黑心病发生有明显影响,早采果实黑心病发病率远低于晚采的。与采后常温下放置时间长短没有明显关系。这可能与树上成熟过程中某些导致鸭梨黑心病敏感性增加的物质累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青梅果实的采后成熟特性和肉质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20℃,相对湿度93%条件下青梅果实的采后成熟特性和肉质变化,结果表明,青梅果实采后呼吸活性和乙烯生成量随着成熟作用的进展而加大,乙烯生成量极高,在呼吸类型上属于跃变型果实;果皮急速黄化,果肉急速软化,主要原因在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增大,导致水溶性果胶含量上升和盐酸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不同催熟条件对果实成熟特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吸跃变前的果实进行催熟处理,随采收期不同,呼吸强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对应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出一致性;伴随果实内源乙烯高峰产生,果实出现各种成熟特征.果实品质和耐贮性亦随采收期不同而存在差异.人工催熟能加快果实的成熟进程,催熟效果优于自然催熟.经催熟的果实较树上成熟果实可较早进入可食状态,且具有延长贮藏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鸭梨,茌梨果实采前乙烯生物合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韦军  田边贤二 《园艺学报》1994,21(3):231-234
鸭梨、茌梨果实均从盛花后145天进入呼吸跃变,同时伴随着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鸭梨的乙烯合成酶(EFE)活性和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高于茌梨,乙烯释放量的峰值是茌梨的4倍,两品种果实的EFE活性变化与果实的呼吸跃变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同步,ACC含量自盛花后135天,一直呈止升趋势。两品种果实内含有亚精胺、腐胺和精胺三种内源多胺,亚精胺与梨果实乙烯生物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华猕猴桃贮藏期间呼吸与乙烯释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华猕猴桃不同株系,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呼吸跃变期和内源乙烯的释放有一定的相关性,乙烯的产生和呼吸跃变期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不同株系内源乙烯的释放量不同。不同成熟度的果实,都有乙烯产生和呼吸跃变期,采收愈晚,呼吸高峰出现愈早,而成熟度高的果实,采收后呼吸强度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鸭梨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颉  李里特  丹阳  叶青 《园艺学报》2003,30(6):722-724
 以鸭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一100 kV/m高压静电场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心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使鸭梨果实的呼吸跃变推迟了60 d,但不改变峰值的高低,同时使乙烯释放高峰推迟60 d,且峰值只有对照的1/2左右。高压静电场处理对抑制可溶性固形物的损失和果心褐变具有显著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使铁离子的代谢紊乱,呼吸链电子传递受阻可能是其抑制呼吸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黄河蜜甜瓜采后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蜜甜瓜采后具有典型的呼吸跃变与乙烯释放高峰,果腔中CO2及乙烯浓度随采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部位组织呼吸与乙烯释放量跃变高峰以果顶处出现较早,中部次之,柄部较迟。果实中部的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相似文献   

8.
中华猕猴桃是一种具有呼吸跃变期的果实。试验证明,外源乙烯能够促进呼吸跃变上升。在贮藏的不同时期和果实的不同部位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同,开始时果肉中酶活性高于果心,50天以后果心和果肉中酶活性显著增加。100天时两者都达到高峰,100天以后又减少。但果心中酶活性略高于果肉。在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可以认为它与呼吸一样作为果实后熟的一种参数。  相似文献   

9.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软枣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中果实品质、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细胞壁成分含量和果胶分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明显延缓了软枣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和果实硬度下降速度;1-MCP处理抑制了软枣猕猴桃果实的呼吸峰值,推迟了软枣猕猴桃果实乙烯发生高峰出现的时间;抑制了软枣猕猴桃果实中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降低了软枣猕猴桃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峰值,而且推迟了软枣猕猴桃果实β?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峰值的出现。可见,1-MCP处理显著延缓了软枣猕猴桃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对桑果采后在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和生理指标的动态分析,证明桑果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低温可抑制其代谢变化,降低呼吸强度,推迟呼吸跃变的出现,延缓桑果的劣变。并推测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是呼吸跃变产生的原因之一。综合测定结果和外观评估,认为桑果的最佳贮藏温度是0℃。  相似文献   

11.
柿果实1 - 甲基环丙烯处理对成熟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乙烯受体抑制剂1 - 甲基环丙烯(1-MCP) 处理对火柿果实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 1-MCP 处理能显著抑制果实乙烯释放, 延缓其跃变出现时间, 推迟ACO (ACC 氧化酶) 活性峰及呼吸跃变,抑制采后初期ACO 的活性及呼吸速率的上升, 并能阻止硬度的下降, 推迟其成熟软化, 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2.
1-MCP对不同成熟度粉红女士苹果贮藏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燕  马书尚  朱玉涵  赵刚 《果树学报》2007,24(4):415-420
以粉红女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1-MCP对不同成熟度果实贮藏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5μL/L的1-MCP在20℃下处理粉红女士苹果24h,显著降低果实在0℃贮藏期间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ACC氧化酶活性,延缓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虽然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速率到达平台期的时间不同,但1-MCP处理对不同成熟度果实品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SDS-PAGE分析表明粉红女士苹果在贮藏过程中出现了分子质量分别为37.1、18.0、16.6ku的3条特异性蛋白条带,1-MCP处理显著抑制特异蛋白表达,延缓特异蛋白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蔗糖磷酸合成酶与香蕉果实成熟、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雯  邵远志  庄军平  陈维信 《园艺学报》2006,33(5):1087-1089
 研究了正常成熟、成熟抑制和促进成熟处理的香蕉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与呼吸速率、硬度及蔗糖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1) 使用乙烯吸收剂不仅极显著抑制了呼吸速率、果实软化和蔗糖的积累(P < 0.01) , 同时抑制了SPS的活性, 与正常成熟果实相比, 其SPS活性高峰延迟3 d出现, 酶活性明显降低。(2) 丙烯处理不仅使SPS活性高峰比对照提前9 d出现, 而且促进了呼吸速率的提高, 加速了硬度的下降和蔗糖的积累。表明SPS与香蕉果实的成熟、衰老和糖的积累及果实软化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NSCC涂膜对黄花梨软化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NSCC涂膜对黄花梨保鲜效果,研究了20 ℃下1%的NSCC涂膜处理对黄花梨果实成熟及其细胞壁组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SCC涂膜处理不但推迟了黄花梨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而且抑制了黄花梨果实PE、PG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增加,延缓了纤维素和原果胶的降解,延缓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保持了果肉硬度.1%的N...  相似文献   

15.
 以红色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满天红’为试材,研究了采后机械伤处理对果实着色相关的生理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伤处理能够有效促进果实受伤部位花色苷的积累,并伴随着该部位果实硬度显著下降,乙烯释放速率显著上升,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PpF3H、PpANS、PpUFGT和PyMYB10表达量显著上调,而对照果实仅发生了轻微着色,且未检测到乙烯的释放。据此推测乙烯可能参与了红色砂梨果实花色苷合成的调控,对花色苷合成具有促进作用。机械伤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用于果实着色调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Fruit of three Annona species, viz. cherimoya (A. cherimola Mill), sugar apple (A. squamosa L.) and custard apple (atemoya, Annona X) were ripened in ethylene-free air and under propylene.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patterns of respiration, ethylene production and fruit firmness changes during ripening. Cherimoya and custard apple fruits showed two successive rises in respiration rate whereas sugar apple fruits showed only one. Ethylene production showed one main peak but the onset of rapid ethylene production occurred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respiration climacteric in all three species. Custard apple fruit had acceptable eating quality (as judged by sensory assessments and chemical analyses of pulp) for up to four days after first detectable softening, when ripened at 20°C in ethylene-free air or under propylene. Fruit ripened in ethylene-free air had better ripe fruit quality than fruit ripened under propylene.  相似文献   

17.
黄冠梨采后1-MCP和CaCl2处理对品质和果皮褐斑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后黄冠梨进行1 000 nL · L-1 1-MCP 熏蒸(1-MCP)、4% CaCl2(Ca)浸泡和二者结合(1-MCP +Ca)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未进行1-MCP、Ca 处理)相比,Ca、1-MCP 和1-MCP + Ca 各处理保持了冷藏期间黄冠梨果实较高的硬度、可滴定酸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果皮褐斑指数,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 含量影响较小,并不同程度降低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峰值,还显著降低了果皮可溶性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抑制果皮细胞膜透性和H2O2 含量的升高,但对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小。Ca、1-MCP + Ca 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和果肉中钙含量。综合看来,以1-MCP + Ca 处理对维持冷藏期间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1-MCP 和Ca(主要是Ca)抑制果皮酚类物质生成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是其明显减少黄冠梨果皮褐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