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采用人工杂交和系统选种法,从2000年至今已育成获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品种2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或同行专家鉴定的新品种8个;“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繁育及推广”与“高香、优质、丰产、名优绿茶杂交新品种——佛香1号选育研究”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获云南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正尼日利亚主产红茶,是非洲重要产茶国之一,茶叶种植区域集中于Mambilla高原。尼日利亚可可研究所现保存有24个无性系品种,均源自肯尼亚。1996年,尼日利亚国家品种发行委员会已正式释放了5个国家级茶树品种。尼日利亚的茶树育种技术主要进展集中在传统的育种方面,以自然选种和杂交育种为主。现将尼日利亚茶产业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茶树的起源中心,茶区地跨暖温带、亚热带和边缘热带,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8个产茶省(区)已收集入圃保存的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单株、野生茶树、国外引入品种、近缘种等资源材料已达2800多份,为开展茶树育种及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种质资源保存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使个体中的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有高的活力,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长期以来,国  相似文献   

4.
张弩 《茶叶》2000,16(3):172
宜红早茶树良种是湖北省宜昌县茶树良种站于1973年采用单株选育法从宜昌县太平溪宜昌群体种中选育的无性系红绿茶兼制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1998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良种,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该品种主要分布在三峡茶区,是渝东鄂西主栽品种,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是华南茶区茶叶生产的主要地区,其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及野生茶树资源非常丰富,是作为茶树选种、育种非常重要的原始材料。因此对华南茶区茶树种质资源品种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促进华南茶区茶叶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120年来茶叶科技工作的成就改革开放20年,也是我省茶叶科技取得丰硕成果的20年。1.1茶树品种资源与选育种方面近20年我省取得长足进步。省茶科所1976年重新建立茶树品种资源圃与观察园,现已收集、保存了国内外茶树品种(系)832个,种质材料4000份,为进一步选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安溪县茶科所通过考察、收集、保存了闽南乌龙茶品种资源64份种质材料;武夷山市菜科所,通过挖掘、整理武夷名机、单机,建立了种质资源圃,保存种质材料216份。1984年和1987年,国家审定的茶树良种52个中,我省就占15个,同时还有省级审定良种11个。目前,…  相似文献   

7.
1福建茶树良种概况1.1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良种选育成果匪然。福建省素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美誉,在闽南、闽东、闽北的三大老茶区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为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素材。1984年11月国家农作物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批认定的30个茶树良种中我省的福大、大毫、政大、水仙、梅占、毛蟹、铁观音、黄旦、大叶乌龙、本山、福安大等11个被认定,占国家级良种的36.67%,其中福大被列为全国区试品比的标准税;1987年1月在第二批认定的22个国家级良种中我省新选育的福云6、7、10号通过认定;1999年我省的八仙茶晋升为国家级良种。在三批…  相似文献   

8.
科技简讯     
我国是茶树种质资源大国,已有名称登录的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品系、单株、引入品种以及野生茶树1000余份.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其实生群体有很强的异质性,因此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基因.种质资源收集得越多,给新品种选育提供的选择机会也就多,就能更有效地选育出符合人们各种需要的新品种.特别是通过系统鉴定,获取各种特异种质材料,对突破茶树现有利用范围,为人们提供更广泛、更有价值的产品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某些种质材料,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不断开发利用,直接为茶叶生产服务.此外,通过对茶树种质资源的考察、分析、研究,尤其是对种质材料的特征化学成分、细胞学、生物学、酶学等各学科交叉研究,可  相似文献   

9.
低咖啡因茶树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咖啡因茶树育种是解决茶叶脱咖啡因方法之一。本文对常规育种方法和基因_T-程方法培育低咖啡因茶树品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从加强低咖啡因种质资源创新、开展复合型低咖啡因茶树品种研究、用生物技术开展低咖啡因茶树品种的研究三个方面展望了低咖啡因茶树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摘要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茶树种质资源丰富,不仅拥有很多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红、绿茶和乌龙茶品种,还有大量野生茶、苦茶、不孕种以及性状特异的茶树种质资源。近二十多年来,福建的茶树品种创新已取得丰硕成果,通过系统选种法和从天然杂交、人工杂交后代选育出的创新品种有福云6号、福云7号、福云595、黄观音、丹桂、茗科1号(金观音)、八仙茶、白芽奇兰、九龙袍、悦茗香、金牡丹、霞浦元宵茶、早春毫等20个。至2002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次审(认)定的全国…  相似文献   

11.
不同茶树种质资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12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RAPD分析发现,它们可以分为4组,日本引进茶种有性后代4个单株JP1~4和福鼎、乌牛早、浙农139遗传距离接近。对12份种质资源的发芽期和生化成分进行比较鉴定,筛选出发芽早,并且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的JP-1、JP-3、J-2及J-3,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早生、优质茶树品种的育种材料;J-1,J-2和JP-4咖啡因含量较低,是培育低咖啡因品种的良好素材;S-1和S-2是培育高儿茶素品种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迁地、就地保护和相关技术及优异茶树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创新利用情况。迄今为止,已保护的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7287份(品、株、系),其中2008年以来新增保护地方有性群体种及单株938个(株)、特异品种资源73株、野生或半野生(近缘种)茶树品种资源24株。已筛育出地方种24个,选育出杂交种20个。建立了茶树品种资源公益性资源共享平台,筛选新品系40多个,创意利用茶树种质资源2项。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迁地、就地保护和相关技术及优异茶树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创新利用情况。迄今为止,已保护的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7287份(品、株、系),其中2008年以来新增保护地方有性群体种及单株938个(株)、特异品种资源73株、野生或半野生(近5种)茶树品种资源24株。已筛育出地方种24个,选育出杂交种20个。建立了茶树品种资源公益性资源共享平台,筛选新品系40多个,创意利用茶树种质资源2项。  相似文献   

14.
福建茶区茶树品种的搭配种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采用杂交育种法与单株选种法,从以铁观音,黄棪,赤叶观音,黄观音,迎春等高香优质茶树品种或特早芽种为亲本的人工杂交与天然杂交后代中陆续选育出茶叶香气品质特征,萌芽期不同的国家级审定茶树新品种金观音(茗科1号)、黄观音、悦茗香,黄奇,省级审定茶树新品种金牡丹,黄玫瑰,紫玫瑰,紫牡丹,早春毫,在生产应用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优质增效作用。本文在分析上述新品种特征,特性和生产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绿茶,红茶,乌龙茶茶区选择应用高香优质新品种及早芽,中芽,晚芽品种合理搭配种植的建议与技术措施,以期为各地茶区茶树品种结构与茶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也是全国茶树品种资源比较丰富,优良品种较多的一个省。本省茶农一向十分重视茶树良种的选育,早在百年以前就采用单株选种和压条、扦插等无性繁殖法,为选育、保留茶树优良品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初步调查,本省现有地方品种约150种,其中栽培面积较大的象福鼎大白茶、安溪鉄观音等良种有十几个,这是本省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但在解放前,本省的茶树良种不但没有得到发展,而  相似文献   

16.
吴霞  王华  张林水 《中国棉花》2012,39(10):13-14
 针对棉花遗传研究时,难以征集到相关种质资源的情况,建议:建立健全国家级和省级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圃;细化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在新品种审定规则中明确规定提交种质入库登记保存;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圃应当提供正常的科研和生产活动所需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茶树良种工作就是从良种选育到良种应用的整个过程。良种选育包括现有种质资源的研究、选拔、利用及人工创造新种质直至新的良种育成。良种的应用包括良种的繁育推广直至在生产上取得效益。据虞富莲[1]报道,我国已有名录的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单株、野生茶树、引入品...  相似文献   

18.
<正>一、西乡县茶树种质资源特征1.西乡县茶树种质资源多样陕西省西乡县所处的秦岭南坡,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复杂多变的气候土壤条件为茶树自然演变提供了条件。截止到2015年,西乡县茶园总面积达31万亩,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通过普查发现,除近年主推的5个茶树良种外,西乡县还有2大群体种(包含13个品种或类型),大茶树种植资源丰富,并发现若干性状优异的单株。  相似文献   

19.
我国茶树种质资源地区分布及部分植物学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历史悠久,拥有极为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本文以我国茶树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云南、福建、浙江3个省的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茶树品种的形态特征和品质特性中的部分性状进行分析,讨论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与茶叶加工地区性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2008,(5):20-20
本书概述了当今国内外的茶叶生产情况和古今中外的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和茶树品种改良工作。种质资源部分重点阐述了茶树的起源演化、系统分类、考察收集、鉴定评价和核心种质的建立等内容;遗传改良部分除了介绍系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常规遗传改良方法外,重点论述了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茶树功能基因研究以及转基因等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