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以桔梗为原料,果胶和木薯淀粉为复合凝胶剂、白砂糖为甜味剂、柠檬酸为酸味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通过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对桔梗凝胶保健软糖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配方为:桔梗水提液质量浓度为0.3 g/mL,果胶与木薯淀粉的添加比例为6∶1,糖浓度60%,柠檬酸添加量0.3 g。最佳工艺为:果胶加入4倍水,木薯淀粉加入2倍水室温下分别溶胀30min,在95℃恒温水浴锅中将二者混合,加入桔梗提取液、甜味剂与酸味剂,浇注成型,35℃下干燥含水量为20%。采用该配方和工艺制成的软糖色泽亮丽,酸甜适口,口味独特,柔软而具有弹性,感官综合评分平均值为(95±1)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人参软糖的制作工艺,为人参食品的开发提供新品种。方法本研究筛选人参浸膏、卡拉胶、白糖、柠檬酸等因子的添加量对人参软糖的口感、色泽及状态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各因子的最佳配比。结果人参软糖制作各因子的最佳配比为:人参浸膏2.4%;白糖50%;柠檬酸0.25%;卡拉胶2.0%。此时的人参软糖的口感、色泽及状态最好。结论该产品外观晶莹、弹性好、口感独特、甜度适中、并具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出红参、红枣复合饮料加工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为人参食品的深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以人参、红枣为原料,以感官评价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红参、红枣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并通过测定复合饮料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其抗氧化性.结果 优化的工艺为红枣汁:红参汁比例为21:1、糖添加...  相似文献   

4.
几个菜用枸杞品种的生长特性及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栽培条件下,对上引枸杞、漳农引枸杞、甘枸杞1号、甘枸杞2号4个菜用枸杞品种的扦插成活率、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进行观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上引枸杞扦插成活率最高。产量方面,上引枸杞甘枸杞1号甘枸杞2号漳农引枸杞,其中上引枸杞比其它3个品种高出28.00%~162.48%。营养成分方面,上引枸杞钙含量最高,为112.18 mg/100 g;铁含量以甘枸杞2号最高,为20.69 mg/100 g,比其它3个品种高出141.99%~291.86%;维生素C、锌含量以甘枸杞2号最高,其中锌含量达11 mg/kg,比其它3个品种高出57.14%~83.33%;蛋白质含量漳农引枸杞最高,为7.88 mg/100 g;4种菜用枸杞氨基酸总量皆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洛巴伊口蘑菌株Tr0005和Tr0013子实体的抗氧化活性,测定它们沸水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洛巴伊口蘑子实体的沸水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菌株Tr0005的还原能力高于Tr0013,也高于灵芝、香菇、金针菇和杏鲍菇;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测定发现,Tr0013的清除率为82.23%,Tr0005的为68.37%,均高于灵芝、金针菇和杏鲍菇。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长白山黑木耳蜜饯的加工工艺,以长白山黑木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长白山黑木耳蜜饯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氯化钙添加量为1%、甘油添加量为0.7%、黄原胶添加量为0.3%、糖添加量为40%、柠檬酸添加量为0.6%、渗糖时间为40min、干燥时间为1.5h时,长白山黑木耳蜜饯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灵芝菌种复壮的培养基和灵芝菌种的保藏方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甘蔗渣提取液作为灵芝菌株复壮的培养基,观察灵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并通过对灵芝菌种酶活力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几种不同保藏方法对灵芝菌种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培养基添加甘蔗渣提取液能更好促进灵芝菌丝生长,添加100 g/L甘蔗渣提取液,赤灵芝GL102、紫灵芝GS63和GS15菌丝生长速率分别提高48%、70%和28%。与PDA保藏和石蜡油保藏培养基相比,甘蔗渣保藏的灵芝菌丝生长快、长势好,脱氢酶活力高。因此,甘蔗渣可用于灵芝菌种的复壮和保藏。  相似文献   

8.
唐民民  颜繁龙  李岩 《大豆科技》2012,(6):42-44,47
以大豆、牛乳、覆盆子为主要原料研制凝固型酸豆奶,确定了豆乳替代牛乳的最佳添加量;同时以发酵温度(A)、果汁添加量(B)、菌种接种量(C)为三因素,对凝固型覆盆子酸豆奶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优化参数:发酵温度为42℃,接种量为3%,覆盆子果汁添加量为5%。采用本工艺生产的凝固型酸豆奶不但口感细腻爽口,酸甜适宜,而且有浓郁的覆盆子香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生姜和绿茶浸提液为原料,将生姜汁和绿茶浸提液按比例调配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蔗糖和柠檬酸调味制成生姜绿茶饮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姜汁添加量、绿茶浸提时的茶水比、绿茶浸提液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对姜汁绿茶品质的影响,确定了该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姜汁添加量为5.0%、茶水比为1:50、茶叶浸提液添加量为60%、糖添加量为7%、酸添加量为0.12%时,茶饮料的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10.
竹荪大豆酸乳饮料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荪、大豆为原料,进行乳酸发酵,并添加果汁、柠檬酸等调配,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脱脂奶粉与竹荪浸提液的配比为1:2,脱脂奶粉、竹荪浸提液和豆乳混合后的固形物含量为12%,蔗糖添加量10%,复合稳定剂0.20%,CMC0.10%,PGA0.04%,发酵剂用量2%,果汁添加量10%,最后添加100 g~150 g柠檬酸,可制成口感爽快、柔和,有独特的菇香、豆香、奶香和天然果汁香味,兼具营养和保健功能的竹荪大豆酸乳饮料.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菌种发酵豆粕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粕、麸皮、糖蜜为原料,利用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混菌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菌液接种量、温度、发酵时间、料水比、麸皮添加量、糖蜜添加量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装料量25 g(其中91%豆粕、7%麸皮、2%糖蜜),1.5%MgSO_4,1%(NH_4)_2SO_4,1%尿素,1%K_2HPO_4,料水比1∶1.1,接种13%的菌液,在31.3℃发酵78.6 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粗蛋白含量达到56%,比发酵前提高13.96%;真蛋白含量达到52.43%,比发酵前提高21.39%;活菌数达到1.38×109;脲酶活性降低了95.93%。该复合菌株发酵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蛋白含量,降低脲酶活性,降解大分子蛋白质和抗原蛋白,且发酵过程中产生曲香味和酒香味,适用于豆粕发酵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16种香辛料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其抗氧化成分,以DPPH清除率和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速率为指标,测定该16种香辛料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6种香辛料中草果的抗氧化性最好,但提取率偏低;桂皮与草果的提取率和抗氧化性差异不大;而香叶的提取率和抗氧化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研究纳米微粒对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干态胶接强度、耐水强度及防腐性能的影响。添加纳米TiO2、SiO2、Al2O3均可提高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干态胶接强度、耐水强度及防腐性能,其中添加纳米Al2O3对提高胶接强度、耐水强度效果最好,最佳添加量为0.8%;添加纳米TiO2对提高防腐效果最好,最佳添加量为0.8%。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大豆蛋白基纳米复合胶粘剂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14.
香蕉茎秆单宁酸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蕉茎秆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进行单宁酸提取,在单因素试验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香蕉茎秆单宁酸提取工艺,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纯化物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其官能团,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纯化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通过测定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考察香蕉茎秆单宁酸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香蕉茎秆单宁酸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11,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单宁酸提取量为17.9 mg/g。纯化工艺为:5 mg/m L上样,流速为1.5 m L/min过AB-8型大孔树脂柱,最后用60%乙醇洗脱。FTIR结果表明,该纯化物为多羟基酚酯类化合物;GPC结果显示香蕉茎秆单宁酸分子质量在3.43×10~4~4.43×10~4之间。经过DPPH法测出样品浓度达到0.6 mg/m 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6.59%。  相似文献   

15.
研究椰子水饮料的制备工艺,并分析其矿质元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椰子水饮料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椰子水与水的用量比为2:1(w:w),复合胶的添加量为0.01%,乳酸钙的添加量为0.017%.折光糖度为7.0°Brix.pH为4.70,SO2添加量为30 mg/kg,在85~90℃罐装,100℃下杀菌45 min,可制备风味俱佳、稳定性好的椰子水饮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三七花固体饮料的最佳制作工艺。方法 :以三七花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山楂提取物为辅料,以甜菊糖苷作为甜味剂,采用正交实验得到最佳配方,以麦芽糊精作为填充剂混合制粒,干燥后得到固体饮料。结果:最佳配方为:三七花提取物添加量为0.2%,山楂提取物添加量为5%,甜菊糖苷添加量为0.1%,麦芽糊精添加量15%。结论:自2016年5月,三七花可作为云南省地方特色食品进行开发利用,所以,将三七花制成固体饮料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酶改性大豆磷脂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秀清  许慧  陈昊  赵英  刘燕  张平  孙树坤 《大豆科学》2004,23(3):192-195
对磷脂酶A2改性的浓缩磷脂产物乳化稳定性、抗氧化性、润湿性及HLB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酶水解磷脂产物乳化稳定性有显著提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湿性,使脱脂奶粉润湿下沉时间达到5S,速度提高80倍;抗氧化性也有提高,较原料磷脂提高35.04%(第8天),且HLB值达到8,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为磷脂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大豆荚壳异黄酮(Isoflavones from soybean hull,ISH)制备与体外抗氧化性作用.通过超声回流法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纯化的ISH.以VC、BHT、芦丁和槲皮素为阳性对照,测定了 ISH的还原力;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抑制油脂过氧化的能力.结果表明:ISH的还原力高于BHT和VC,ISH对这几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ISH的添加量在试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当试验量大于5μg·mL-1时,ISH的抗氧化性能均优于VC、BHT、芦丁和槲皮素.  相似文献   

19.
发酵型茶酒澄清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皂土、明胶、壳聚糖、干酪素、硅藻土、PVPP(聚乙烯聚吡咯烷酮)等6种澄清剂对发酵型茶酒进行后期澄清处理,测定澄清后茶酒的透光率、色度、酒精度、残糖、总酚、酸度等指标。结果表明:皂土最适添加量为0.6g/L;明胶最适添加量为0.2g/L;硅藻土最适添加量1.0g/L;壳聚糖最适添加量为2%壳聚糖溶液0.2g/L;干酪素最适添加量为0.4g/L;PVPP不适合做茶酒澄清剂。壳聚糖为最佳澄清剂。  相似文献   

20.
以豆浆为基础原料,以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鲜果豆丁工艺配方。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鲜果豆丁的最佳配方为:木糖醇添加量为14%,柠檬酸添加量为0.3%,复合胶的添加量为明胶2.5%、琼脂0.5%,果肉的添加量为14%。在此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大豆鲜果布丁感官得分为93,弹性为0.88,回复性为1.31,口感较好,具有独特的豆香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