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1.0%尿素和1.0%缓释尿素对滩母羊血清尿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羊血清中尿素的浓度分别为9.827,10.471和13.330 mmol/L,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高6.55%和35.65%,试验Ⅰ组比Ⅱ组低27.30%,表明添加缓释尿素可有效地控制尿素释放的速度,提高尿素利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选用普通尿素、包被尿素和大豆分离蛋白为氮源,以蒸汽压片玉米为主要碳源,配制等氮日粮,利用人工瘤胃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研究包被尿素在基于蒸汽压片玉米日粮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组的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消化率最高,普通尿素组最低(P=0.02),包被尿素组居中。普通尿素组的氨态氮NH3-N质量浓度最高(1.99 mg/dL),相比之下,包被尿素组的NH3-N质量浓度降低了30.2%(1.39 mg/dL),但仍然高于大豆分离蛋白组(1.04 mg/dL,P<0.000 1)。各处理间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72),但TVFA中,各挥发酸摩尔比在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大豆分离蛋白组日粮,普通尿素和包被尿素组具有较高的乙酸摩尔比例和乙酸/丙酸值(P<0.001),而大豆分离蛋白组的异丁酸摩尔比是其他2种日粮的3.9~6.8倍;日粮处理间的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MOEFF)差异显著(P=0.05),与普通尿素组(真可消化有机物的含氮量为11.27 g/kg)相比,包被尿素组提高了15.6%(真可消化有机物的含氮量为13.03...  相似文献   

3.
胡芹远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14-116
本文通过对砂姜黑土的小麦基施加硫尿素和追施尿素,研究了加硫尿素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与无氮肥基施相比,基施加硫尿素促进小麦苗量和次生根的增加,平均增幅分别为24.1%和21.9%;提早3d拔节和灌浆而推迟4d成熟,平均增产33.4%,籽粒蛋白质浓度平均增加2.1%。与基施普通尿素相比,基施加硫尿素促进冬后小麦苗量和次生根的增加,增幅分别为0.9%-4.6%和2.9%-4.8%;提早拔节和灌浆1d,增产8.0%-16.1%,籽粒蛋白质浓度增加1.2%-1.8%。差异性检验表明,基施加硫尿素、基施普通尿素和无氮肥基施处理间水稻产量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4.
尿素对鲤鱼消化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释平板计数法对摄食含尿素饲料和对照饲料的健康鲤鱼(Cyprinus carpio)肠道内菌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鲤鱼肠道中需氧,兼性厌氧优势菌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可以利用尿素的细菌占细菌总数的55%,试验组中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微示菌属和气单胞菌属数量明显减少,假单孢菌属和产碱菌属则未检出,新检测出不动杆菌属,能利用尿素的细菌占总数的85%。  相似文献   

5.
1、尿素 常用的喷施浓度为1%~2%。注意,尿素中缩二脲的含量如超过1.5%,对作物有毒害作用,不能进行叶面喷施。 2、过磷酸钙常用浓度2%~3%。肥料加水后要充分搅拌,静放24小时后过滤,取液喷施。  相似文献   

6.
三种常用鱼药对宽体金线蛭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给宽体金钱蛭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大面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生石灰3种常用鱼对宽体金线蛭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3种药物对宽体金线蛭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55,2.68,108.74mg/L;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155,0.268,10.874mg/L。3种药物对宽体金线蛭的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和生石灰。  相似文献   

7.
兔日粮中添加1%~2%的尿素可以作为日粮蛋白质的补充,促进兔的生长;日粮中添加3%尿素后,试验兔的生长也比对照组略有加快,饲料报酬明显改善,试验过程中未出现尿素中毒现象。在尿素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脲酶抑制剂对兔的生长产生了不同的饲养效果,添加20mg/kg AHA并未对兔的生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饲料报酬有明显改善(P<0.05);添加50mg/kg AHA组兔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与尿素日粮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不同剂量的AlIA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添加250mg/kg YUCCA极显著地促进了兔对尿素氮的利用(P<0.01),但添加50mg/kg HQ使兔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氨基酸对仔猪原代肝细胞尿素循环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5日龄仔猪门静脉灌流后从中分离纯化出肝细胞并进行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氨基酸(分别为猪血液中氨基酸生理浓度的1、2和4倍),24 h后收集上清和细胞。用比色法检测上清中尿素、底物氨和细胞中氨的浓度以及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GLS)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Carbamyl phosphate synthetase 1,CPS1)、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ASS)、精氨琥珀酸裂解酶(Argininosuccinate lyase,ASL)、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mithine transcarbamylase,OTC)和精氨酸酶(Arginase,ARG)等尿素循环相关酶基因m RNA的表达。【结果】4倍氨基酸组显著提高了仔猪原代肝细胞培养上清中氨和尿素的浓度,增强了细胞中GLS的活性。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4倍氨基酸组显著提高了细胞中CPS1、ASS和ASL等基因m RNA的表达。1.0和2.0 mmol·L~(-1)的NH4Cl显著促进细胞尿素的合成。【结论】在仔猪原代肝细胞中,高浓度氨基酸可以通过提高GLS的活性等途径加速氨的积累,促进CPS1、ASS、ASL等尿素循环相关酶基因m RNA的表达,从而促进尿素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日粮中不同尿素水平对兔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 2 0只青年期 (2 5月龄、体重 1 9kg)健康新西兰兔 ,随机分成 4组。其中 ,试验组Ⅰ、Ⅱ和Ⅲ分别饲喂在低蛋白 (10 12 % )基础上添加 1%、2 %和 3%尿素的日粮 ,另以仅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期 30d ,兔日增重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各试验组有随日粮中尿素水平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试验组Ⅲ最大 ,为 2 6 0± 4 6g。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 ,对照组和试验组Ⅰ、Ⅱ和Ⅲ平均氨氮浓度分别为 7 2 2± 0 4 3mg/L、5 6 5± 0 4 7mg/L、7 30± 0 34mg/L和 9 36± 0 39mg/L ;平均尿素氮浓度分别为 16 5 5 4± 2 4 9mg/L、2 0 3 5 4±3 0 9mg/L、189 0 4± 5 81mg/L和 2 0 7 38± 8 80mg/L ,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尿素氮水平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平均GOT活性和GPT活性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但其值都在正常范围内。表明 :低蛋白日粮添加尿素不会影响兔的生长 ,而且长时间饲喂高剂量尿素对兔生理状况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粉剂(DP)和水剂(AS)尿素酶抑制剂对土壤中尿素水解和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剂型的尿素酶抑制剂对尿素酶活性和尿素水解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豆根系活力有促进作用,并随着尿素酶抑制剂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未发现尿素酶抑制剂对大豆株高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粉剂和水剂尿素酶抑制剂对尿素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对大豆根系活力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将90头平均体重为(32.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含量为17.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2-5组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47%和13.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80%和0.85%,试验期50 d,研究日粮粗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日粮粗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不变,对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5.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或0.85%,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当粗蛋白质含量为13.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5%时,血清尿素氮、苏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对保育猪若干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从南宁市郊区某猪场随机抽取14头受霉菌毒素侵害的55~60日龄保育猪,分别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糖(Glu)和尿素(BUN)5个指标,并与正常动物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受霉菌毒素侵害的保育猪ALT、AST明显升高,AST与参考值差异极显著(P〈0.01),γ-GT变化不明显,Glu降低极显著(P〈0.01),BUN降低显著(P〈0.05),但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氮磷配施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年肥料配施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配施不仅增加植株茎叶内的氮、磷、钾含量,而且,小麦籽粒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以N30P24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6.4%,对籽粒加工品质改进也最大.所以,在本试验条件下,提高小麦品质的最佳氮磷配施量是尿素30kg、三料磷肥24kg.以扬花期喷施尿素增加蛋白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甘肃双峰驼摆腰病与铜营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肃河西地区双峰驼摆腰病进行了临床观察,检测了当地土壤、牧草、双峰驼血毛8种矿物元素(Cu、Mo、Se、Fe、Co、F、Ca、P)的含量和一系列血液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和牧草中Mo含量分别为4.77±0.02和4.83±0.25μg/g(干物质),牧草中CuMo比为1.3:1,双峰驼全血和被毛Cu含量分别为0.282±0.17μg/ml和3.50±1.00μg/g,血液指标变化主要表现为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降低。认为甘肃河西双峰驼摆腰病主要是由于生存环境高Mo而诱发的一种继发性Cu缺乏症,同时发现在双峰驼繁殖阶段其体内的Cu含量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法估测饲料用裸大麦品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RS)估测饲料用裸大麦中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水分的含量与化学万法之间相关性高,误差小。42份样品定标结果,复合相关系数(MR)分别为0.9762、0.7826、0.6158、0.9408,标准误误(SE)为0.3210、0.1930、0.3140、0.1520,22份裸大麦样品检验结果,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3、0.397、0.409、0.762,估测标准误(SEP)为0.421、0.197、0.157、0.512;估测13种氨基酸含量,除色氨酸和胱氨酸外,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变异系数(C.V.)均小于6%。说明采用NIRS方法测定裸大麦的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水分以及氨基酸含量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快速、简便、低耗、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匙吻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莲  何川  马立鸣  宣廷孝  潘镜  顾泽茂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69-5970,5973
[目的]探索匙吻鲟(Polyodom spathula)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法]以50尾二龄匙吻鲟为材料,运用常规血液指标和血细胞涂片方法,测定生理指标3项;利用现代试剂盒测定生化指标11项,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匙吻鲟的红细胞平均数为1.02×1012/L,白细胞数为0.42×1012/L,红细胞比积值为0.41;血液中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血糖浓度分别为(28.83±3.39)g/L、(11.65±1.49)g/L、(17.99±2.62)μmol/L、(3.09±0.29)mmol/L;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分别为(18.81±2.34)U/L、(2.68±0.54)U/ml、(100.44±27.23)U/mgpro、(18.82±6.32)U/mgprot;总胆固醇为(1.16±0.51)mmol/L;甘油三脂为(9.99±4.19)mmol/L;结合胆红素为(0.015±0.007)mg/dl。[结论]结果为匙吻鲟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了血液学基础资料,并为其病害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选用10支东北梅花鹿茸,每支茸从顶端到基部分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4个部位分别取样,测定分析各部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茸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96%、1.47%、1.24%和0.62%,必需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0.57%、0.40%、0.35%和0.19%,各部位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福建省大田县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特征,为其开发利用和茶树特异品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4份大田茶树品种资源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儿茶素组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HPLC-MS/MS)测定嘌呤生物碱组分及氨基酸组分,并进行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热图分析及特异资源筛选。【结果】24份大田茶树品种资源的儿茶素总量和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 "Me)含量分别为60.00~251.75和2.92~22.90 mg/g,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11和2.06;咖啡碱、苦茶碱和茶氨酸含量分别为3.69~68.71、0.29~48.59和0.28~39.52 mg/g,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8、1.99和1.96。对主要品质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超过80.00%。基于儿茶素、嘌呤生物碱及氨基酸组分共30个生化成分,可将24份大田茶树品种资源分为3个类群,A类群氨基酸组分含量较高,B类群生化成分含量均表现较低,C类群的儿茶素组分及嘌呤生物碱组分含量较高,不同类群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EGCG3" Me、咖啡碱、苦茶碱和茶氨酸含量等主要指标有明显差异。综合分析结果,筛选到16份儿茶素组分特异资源(高儿茶素10份,高EGCG 5份、高EGCG3 "Me 1份)、23份嘌呤生物碱组分特异资源(高嘌呤生物碱9份、高苦茶碱13份、高咖啡碱1份)及6份高茶氨酸茶树资源。【结论】大田茶树品种资源均含有EGCG3" Me和苦茶碱,儿茶素、嘌呤生物碱及氨基酸组分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系统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生化成分特异资源,可作为茶树特异性状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肉仔鸡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4 组共40 只肉仔鸡分别强饲无氮饲粮(NFD)、NFD+ 32 g·kg- 1酶解酪蛋白(EHC),及以豆粕为惟一氮源的粗蛋白质量浓度为50 和200 g·kg- 1的饲粮,于强饲后5 m in,4,24,36 及48 h,采集静脉血液,观测去蛋白血浆中诸氨基酸(PFAA)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FAA 浓度与采食饲粮氨基酸含量及食后时间呈复杂的函数关系。PFAA 浓度仅可大致估计饲料氨基酸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