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通过家蚕一日不同给桑次数对家蚕综合性状影响的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日三次给桑全龄经过和五龄经过略短于每日二次给桑和每日多次给桑;万蚕产茧量、全茧量和茧层率二次给桑高于三次给桑和多次给桑;结茧头数三次给桑最高,多次给桑最低,比较发现二次给桑与多次给桑之间差异显著,二次给桑与三次给桑之间以及三次给桑与多次给桑之间差异不显著;四龄结茧率二次给桑高于三次给桑和多次给桑;虫蛹生命率三次给桑高于二次给桑和多次给桑;一日不同给桑次数对蚕茧的各项丝质成绩影响不明显,并且处理区间雌雄茧的丝质成绩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苦荬菜在家蚕饲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替代桑叶饲养的可能性,为生产中实现"桑+苦荬菜"组合饲养家蚕提供实用依据。【方法】设置全桑饲养、全苦荬菜饲养和"桑+苦荬菜"组合饲养家蚕等7个处理,观察不同龄期中喂饲苦荬菜对蚕体质和结茧率的影响,通过测定各处理茧质结果,客观评价苦荬菜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结果】龄期中连续喂饲苦荬菜,家蚕会出现发育迟缓、衰竭死亡的现象。2-5龄期中间隔喂饲"桑+苦荬菜"组合饲养家蚕至结茧,家蚕生长期延长1日,结茧率有所下降,但茧质质量与全桑饲养无显著的差异。【结论】苦荬菜具有一定的替代桑叶饲养家蚕的作用,可间隔喂饲,不适宜连续喂饲。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貉肉与菌糠复配对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生长、预蛹及蛹的发育、成虫历期、饲料系数以及虫沙产出量的影响,在温度20~25℃,湿度70%~80%的环境下,以菌糠与貉肉按不同比例配制饲粮进行饲喂,比较了不同处理亮斑扁角水虻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表明,10%菌糠+90%貉肉处理对亮斑扁角水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最佳(P0.05),体长、体重、死亡率各指标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0%菌糠+90%貉肉预蛹重及蛹重显著高于全貉肉、40%菌糠+60%貉肉(P 0. 05),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 10%菌糠+90%貉肉处理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全貉肉、全菌糠处理(P0.05),同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产实践中,建议采用10%菌糠+90%貉肉处理组饲喂亮斑扁角水虻较好。  相似文献   

4.
2a的添食色素粉生产家蚕彩色茧试验结果表明,生产彩茧比普通茧增产增效明显,盒种产量增幅3.8%~5.7%,盒种产值增幅22.6%~26.0%;彩色蚕食桑量大,5龄食叶量比普通茧多40kg/盒左右;生长周期缩短1~2d;色素添食法生产彩色茧,家蚕抗菌、抗病能力强,饲养过程操作简单,便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饲粮中微量元素不同用量组合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指标与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岭南黄鸡为试验鸡,共设3个处理:组1饲粮微量元素水平参照NRC(1994)[14]的营养需要量;组2参照广东典型市售鸡矿产品的微量元素水平;组3参考本课题组前期的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结果。饲喂周期63d。结果表明:1~21日龄阶段,与组1试鸡相比,组3和组2试鸡的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阶段,与组1试鸡相比,组3的末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组1与组2试鸡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3~63日龄阶段,组3试鸡的末重较组1、组2试鸡均显著提高(P0.05)。组3试鸡的半净膛率相较于组1显著增加(P0.05)。63日龄胸肌肉品质分析表明,与组1试鸡相比,组2与组3试鸡的肉色红度值显著提高(P0.05)、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且组2试鸡剪切力、组3试鸡的肉色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微量元素不同组合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指标与肉品质影响显著,组2和组3均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其中组3对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优于组2。  相似文献   

6.
平菇菌糠对生长期肉兔饲养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用水平平菇菌糠部分替代生长期肉兔饲料的饲养效果,32只肉兔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6%,9%的平菇菌糠替代同质量饲料,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液和血清生化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利用菌糠部分替代饲料饲养生长期肉兔时,各处理组间试验兔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生化指标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和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URE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的前提下,9%菌糠组的试验兔增重饲料成本比对照组减少1.39元/kg。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云南蚕区家蚕原种繁育的桑品种,以云南蚕区栽培的8个主要桑品种为材料,进行桑品种对家蚕原种繁育成绩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桑品种对家蚕原种繁育成绩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发育经过的差异较小,而生命力、茧质及卵质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桑品种对家蚕原种的繁育成绩影响的大小与繁育季节存在一定相关性。综合考虑生命力、茧质及卵质等主要性状,在云南省繁育家蚕原种,适宜选用的桑品种为农桑14号、云桑2号、云桑4号。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代替传统常用蚕药对家蚕饲料效率及生命力的影响,通过常用蚕药为对照,调查了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的家蚕食下干量、食下率、消化率等生理生化指标及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重转换效率、茧层生产效率、收茧量、结茧率、死笼率、虫蛹生命率等指标,发现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对家蚕的食下干量、食下率、茧层量、茧重转换效率、茧层生产效率、收茧量、结茧率、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指标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全茧量差异极显著。调查表明,在蚕桑生产上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代替常用蚕药对家蚕的饲料效率、生命力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桑褐斑病叶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对家蚕的健康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桑褐斑病叶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对家蚕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桑褐斑病暴发季节,采集健康桑叶和感病桑叶,测定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并结合养蚕试验分析桑褐斑病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感病桑叶中的粗蛋白、粗纤维、总糖、可溶性还原糖、氨基酸总量的含量显著下降,粗灰分和矿质元素(除P含量降低外)的含量极显著增加。养蚕生物试验表明,被害叶对家蚕的虫蛹统一生命率、幼虫体重、幼虫期和消化吸收率影响较大,但对茧质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桑叶感染桑褐斑病后对桑叶的营养成分和家蚕的健康影响较大,因此,对褐斑病普遍发生的蚕区应合理计划采叶,避免在褐斑病危害严重时才用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对照组(CK)、添加3%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I组)、添加7%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Ⅱ组)、添加10%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Ⅲ组)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均显著提高肉牛的日增重水平(P0.05),也显著提高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的含量(P0.05);3个试验组对肉牛采食量和瘤胃内pH值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纤维素酶可提高香菇菌糠纤维的降解率。说明在饲粮中适量添加香菇菌糠替代玉米,并添加少量纤维素酶对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蚕用营养饲料在广西蚕业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山东农业大学蚕学系研制的新型蚕用营养饲料在正常情况下让5龄蚕添食,研究其对家蚕产茧量、丝质和饲料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添食营养饲料区与添食清水对照区相比,死笼率降低2.80个百分点,虫蛹统一生命率提高3.31个百分点,蚕茧产量提高1.32%,节省桑叶20.24%,蚕茧生产效率提高14.19个百分点,茧层生产效率提高3.24个百分点,上车茧率提高4.70个百分点,一茧丝长提高4.70%。表明该蚕用营养饲料具有增强蚕儿体质,减少蚕病发生,提高产量,节省桑叶,提高蚕茧生产效率,提高茧丝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乐果乳油、毒死蜱乳油和克螨特乳油3种农药在桑树上混合喷施对云南省常用品系家蚕原原种的安全性,为蚕区桑园害虫防治及科学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和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按1:1:1混配后喷施防治桑树害虫,分别采摘药后10和14 d桑叶饲育云蚕7A、云蚕7B、云蚕8A、云蚕8B、菁松A、菁松B、皓月A和皓月B等8个品系家蚕原原种,并调查其龄期发育经过、生命力成绩(结茧率和健蛹率)、茧质成绩(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及卵质成绩(单蛾良卵数、不良卵数和总产卵数)。【结果】3种农药混施未对桑树产生药害;以药后10和14 d采桑叶饲育家蚕,发现8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发育经过均未受影响,且无急性中毒死亡现象。饲育药后10 d桑叶对云蚕7A、云蚕7B和云蚕8B等3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生命力、茧质及卵质成绩影响较大;对云蚕8A的卵质成绩无影响,但其生命力和茧质成绩均受影响;对皓月A的生命力和茧质成绩有影响;对菁松A、菁松B和皓月B等3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茧质成绩有影响。饲育药后14 d桑叶对云蚕7A、云蚕7B、云蚕8A、云蚕8B、菁松A、菁松B和皓月B等7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生命力影响不明显,但对皓月A的生命力有一定影响;对8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茧层率影响不明显;除云蚕8B的单蛾良卵数和单蛾总产卵数较清水对照显著降低外(P< 0.05),对其他7个品系家蚕原原种的单蛾良卵数和单蛾总产卵数影响也不明显。【结论】8个品系家蚕原原种在取食药后10 d桑叶后其生命力、茧质及卵质成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取食药后14 d桑叶后除云蚕8A、云蚕8B和皓月A外,其他品系家蚕原原种的生命力、茧质及卵质成绩受影响不明显,表明云蚕7A、云蚕7B、菁松A、菁松B和皓月B等5个品系家蚕原原种在药后14 d采桑叶饲育安全。综合家蚕的生命力、茧质及卵质成绩,不同品系家蚕原原种对乐果乳油、毒死蜱乳油和克螨特乳油3种药剂混施的敏感性排序为云蚕7B>云蚕8B>皓月A>云蚕7A>云蚕8A>菁松B>皓月B>菁松A。  相似文献   

13.
桑叶成熟度对洞庭原蚕生命力及F_1卵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不同成熟度桑叶对洞庭原蚕生命力及其F_1卵质的影响,从4龄起至5龄见熟分别用适熟叶、嫩叶和老叶对洞庭原蚕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叶质对洞庭原蚕幼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虫蛹生命力和F_1卵质等都有较大的影响.4~5龄期小蚕发生率、蚕期发病率和蔟中死蚕率老叶区分别是对照适熟叶区的1.85倍、2.08倍和1.81倍;4龄结茧率和4龄健蛹率老叶区分别较对照适熟叶区偏低2.91百分点和6.33百分点;老叶对F_1卵质的影响较小,单蛾产卵量和良卵数与对照适熟叶区差异不显著,但不受精卵率和死卵率高于对照,分别是适熟叶区的1.40倍和1.84倍.嫩叶对洞庭原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但对产卵量和卵质的影响较大,单蛾产卵量和良卵数显著低于对照,不受精卵率和死卵率分别是对照适熟叶区的2.83倍和2.46倍.洞庭原蚕以适龄适熟桑叶饲养成绩最好.  相似文献   

14.
6种杀虫杀螨剂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0.8%阿维·哒螨灵乳油、40%丙溴·辛硫磷乳油、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24%溴虫腈悬浮剂、40%辛硫磷乳油、73%炔螨特乳油,按不同浓度在夏、秋两季分别喷施桑树,用药后5、8、11、14d的桑叶饲喂家蚕。结果表明:2次喷施均未对桑树产生药害;除90%灭多威WP1250、2500和5000倍液处理区有中毒蚕、死蚕外,其它药剂处理区均未发现中毒蚕。用多数药剂喷施后5~11d的桑叶饲喂家蚕,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药后14d的桑叶对家蚕和茧质无明显影响。因此,在桑园中防治害虫时要严格按照推荐浓度来施用药剂,且尽量在喷施14d后采叶饲喂家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日一回育和一日二回育2种少回育方式以及少回育下蚕头密度和5龄给桑量对全茧量和茧层率的影响,分析家蚕少回育省力化养蚕的可行性.[方法]分别调查了不同蚕头密度、5龄给桑量、日给桑频次条件下的全茧量和茧层率.[结果]在一日二回给桑片叶育条件下,蚕头密度为630~880头/m2时各给桑量的全茧量和茧层率均无显著差异,但蚕头密度为1 100 头/m2时的全茧量和茧层率显著低于其他蚕头密度.在适度蚕头密度条件下,除75%给桑量的全茧量显著低于其他给桑量外,各给桑量的全茧量和茧层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全茧量、茧层率均与给桑量呈正相关;当蚕头密度过大时,全茧量、茧层率与给桑量呈负相关.一日一回育的全茧量极显著低于一日二回育,但2种少回育方式在茧层率上的差异不显著.[结论]在片叶育方式下,一日二回育优于一日一回育,一日二回育中5龄给桑量和蚕头密度分别以85%的给桑量和880头/m2的蚕头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新型杀菌剂42.4%健达SC(氟唑菌酰胺与吡唑嘧菌酯复配剂)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比较了不同浓度药剂田间喷雾后不同时间对桑树及家蚕生长发育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2.4%健达SC 4个浓度处理对桑树均无影响;与清水对照相比,药后20 d,141和212 mg·L-1健达SC处理的桑叶对2龄起蚕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但是延迟了3,4,5龄期幼虫的发育历期;283和565 mg·L-1健达SC处理的桑叶均对家蚕的生长历期有延迟作用,而且对眠蚕体质量有影响;家蚕取食141和212 mg·L-1健达SC处理的桑叶后,其经济性状与清水对照和药剂对照(10%苯醚甲环唑WDG)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取食283和565 mg·L-1健达SC处理的桑叶,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鲜蛹质量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和药剂对照。因此,在养蚕期间不宜在桑园及桑园周边农田喷施42.4%健达SC,使用后,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20 d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金鹿三眠素在幼虫3、4龄初期添食,可使四眠蚕诱变为三眠蚕;在幼虫末龄中后期添食,可增加茧层量和产丝量.用三眠素诱导原蚕三眠化制造三眠种,可增强体质、节约用桑、减少不产卵蛾、少产卵蛾、不受精卵和残存卵,提高制种量.所制三眠种下代不添药,仍为四眠蚕其产质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桑树新品种昂绿1号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昂绿1号产叶量高,单位面积产叶量比湖桑32号春季提高17.80%,夏秋季提高8.08%,全年提高12.73%;叶质优,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100kg桑产茧量和100kg桑茧层量4项鉴定成绩分别比湖桑32号高4.04%、1.96%、4.55%和2.58%;抗桑疫病能力强,发条力强,适合作条桑育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桑蚕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磁场的不同场强,不同处理时间,在桑蚕卵胚子发育反转期(己1)时进行磁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区5龄幼虫食下量、消化量、蚕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区.最佳处理区幼虫酶活性增强,龄期经过缩短,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区.磁场处理桑蚕卵,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便于推广,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认为是一种易于推广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保幼激素类农药会造成家蚕(Bombyx mori)慢性中毒,使蚕种繁育蒙受经济损失.为了解桑园喷水能否降低保幼激素类农药对原种繁育的影响.从原原种出库开始至上蔟结束,每天下午对桑树喷水30 min,以喷湿全株、桑叶全部向下滴水为宜.收蚁后,采摘喷水桑叶饲喂的12个品系的原原种,调查饲喂喷水桑叶对家蚕体重、龄期经过、结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