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3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采用科学化、省力化养蚕技术势在必行。为了节省养蚕劳动力,推进省力化养蚕技术的研发进程,以菁松×皓月、云夏3×云夏4及云蚕11号3对品种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全龄1日2回育和全龄1日3回育2种饲喂方式,饲养至上蔟结茧后调查其饲养成绩。试验结果表明:3对品种全龄1日2回育和全龄1日3回育相比,5龄经过、全龄经过基本一致;全茧量和茧层量差异不大,茧层率、虫蛹率、万蚕收茧量、茧丝长等指标值都在其品种的正常波动范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龄1日2回育与全龄1日3回育的所有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全龄1日2回育对参试蚕品种的产茧量和健康性都无明显不良影响,对参试蚕品种的丝质影响也不大,是一项省力高效的养蚕技术,可以在云南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天然黄茧品种彩茧1号的性状及对云南地区的适应性,于2010年春蚕期和2011年春、秋蚕期以云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菁松×皓月为对照品种,进行了实验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彩茧1号与对照品种相比,幼虫期发育快而整齐,其5龄经过与全龄经过均缩短了9~24 h;体质强健,秋季更好,虫蛹率提高2.44%;万头收茧量提高6.64%~19.67%;春季的万头茧层量低8.83% ~ 11.75%,而秋季提高4.03%;反映茧丝质的茧丝长、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少118 m、3.14%;解舒率高,达到了78.3%以上,3期平均比对照品种提高0.8%;清洁与对照品种相当,而洁净比对照品种提高0.9分.试验结果为新品种彩茧1号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的鉴定及系统发生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型清道夫受体(SR-B)是清道夫受体超基因家族成员,参与机体的脂类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或保护、宿主免疫损害防御、凋亡细胞清除和细胞粘附等重要生命过程。基于家蚕全基因组数据,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鉴定获得了14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这些基因分布在至少5条染色体上,其内含子的大小从几十到近万个碱基对。系统发生分析表明,14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分布在3个类群:第1类群中分布的9个基因和第3类群中分布的3个基因,分别与类群中其它昆虫的同源基因形成明显的直系同源关系;第2类群中分布有2个基因,此类群中不同昆虫的同源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较为复杂。EST数据和芯片数据分析表明,多数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具有转录活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有8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在5龄第3天幼虫组织中表达,并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推测这些基因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诠释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绝大多数生物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数量大体保持着平衡,一般情况下家蚕的雌雄性比为1:1。但家蚕雌雄性别间的经济价值具有较大差异,每条雌蚕要产生300-800粒蚕卵,需将相当大的一部分营养用于制造蚕卵,因此雄蚕的蚕茧出丝率和担桑产丝量比雌蚕高15%-20%,且雄蚕体质强健、出丝量高、茧丝质量好,因而在丝茧育中人们希望专养雄蚕。另一方面,在蚕种繁育中又希望多养雌蚕,生产更多的蚕种。可见,生产目的不同,对蚕的性别要求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蚕类抗菌肽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占鹏 《蚕学通讯》2003,23(3):14-20
抗菌活性肽被认为是从细菌到高等哺乳动物都普遍存在的一类防御性多肽。被称之为“第二防御体系”,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及抑癌活性,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对抗菌肽的研充已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介绍蚕类抗菌肽的种类、作用机理、生物活性、抗菌肽基因的分子设计、克隆与表达以及抗菌肽在转基因动植物方面的研究状况。并探讨了抗菌肽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家蚕新品种“云蚕5×云蚕6”的鉴定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新品种“云蚕5×云蚕6”,是云南省“九五”攻关项目“家蚕优良品种选育及示范”完成的蚕品种之一。该对品种经实验室、西南片区、云南农村基点、蚕种场共同鉴定,结果表明:一代杂交种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回交法,利用常规家蚕品系红云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28,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4,并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蒙草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蒙草×红平4.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蒙草×红平4的雄蚕率达98%以上,健康易养,茧丝质优,产量和产值稳定,是一个优良雄蚕品种,适宜云南春季和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9.
蚕桑资源的医药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佳新  周建华  董占鹏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787-4789,4795
概迷了桑叶、桑椹、桑枝、桑白皮及家蚕幼虫、蛹、蛾、蚕沙等蚕桑资源的医药活性成分及其在医药、保健品开发上的价值,提出以传统蚕业为基础,开拓蚕业资源医药利用的新领域,提高蚕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BmSuc1基因在家蚕不同组织及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及经昆虫激素处理后的表达变化规律,明确昆虫激素对BmSuc1基因的调控作用,为深入解析BmSuc1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Suc1基因在家蚕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及外源激素处理后的表达特征,并通过双链RNA (dsRNA)干扰试验检测家蚕20-羟基蜕皮素(20E)受体基因(USP)干扰效果及BmSuc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BmSuc1基因在家蚕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丝腺、表皮和血淋巴,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很低或几乎不表达;BmSuc1基因呈脉冲型的表达模式,在家蚕每个龄期的将眠时、五龄后期(上簇前)及预蛹时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利用外源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分别处理五龄第2 d发育良好的家蚕,发现经20E处理后12和18 h,BmSuc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注射0.1%二甲基亚砜(DMSO)的对照组(P<0.01,下同),但在测定时间范围内JH处理组的BmSuc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体外转录合成USP基因的dsRNA注射五龄第3 d家蚕,注射后24和36 h,USP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即dsRNA干扰成功。利用RNAi技术干扰USP基因能阻断20E信号转导,致使BmSuc1基因表达受抑制,其相对表达量在干扰USP基因后24和36 h显著下调(P<0.05)。【结论】BmSuc1基因主要在家蚕蜕皮和变态时高表达,暗示其可能参与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添加外源20E可诱导BmSuc1基因转录,而阻断20E信号转导途径会抑制BmSuc1基因表达,即BmSuc1基因作为20E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下游靶基因,直接或间接受到20E信号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