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硅橡胶(一种有机硅的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薄膜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良好的透气性,又能使它们保持一定的比例,并能透过多种有害气体如乙烯、醇、醛等。利用硅橡胶薄膜这种特性,把它制成薄膜果蔬气调贮藏袋(帐)的透气窗,用来调节袋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就能实现贮藏保鲜。近年来,国内用于苹果、柑桔、蒜苔等果蔬的贮藏保鲜,效果很好。但要注意使用方法,不要不分品种、不管气候条件,把硅窗气调袋塞得满满的,这样就达不到贮藏保鲜的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橡胶薄膜贮藏新鲜木耳菜,研究木耳菜在贮藏期间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可以有效地控制木耳菜中水分、Vc的损失及抑制POD的活性。木耳菜最佳的硅窗气调贮藏条件为:温度3±1℃,湿度控制在90~95%,硅窗面积在1.0 cm2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 硅窗气调贮藏保鲜是贮藏水果、蔬菜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简便、实用、效果好等特点,便于农村和一般家庭使用。硅窗气调就是把一种特制的硅橡胶扩散膜(二甲基聚硅氧烷),以一定的面积镶嵌在贮藏用塑料袋或帐幕上,如同开一个或几个“窗户”,用其自动调节袋(帐)内的气体组成,有利于延长水果、蔬菜的  相似文献   

4.
三、果蔬贮藏中薄膜保鲜技术 随着我国果蔬气调 (C.A和 M.A)理论与技术的不断深入,冷藏等贮藏设施及塑料化工工业的发展,薄膜包装保鲜技术已在果蔬贮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苹果、柑桔、葡萄、香蕉、山楂等果品以及蒜苔、菜花、番茄、甜椒、黄瓜等蔬菜中,已成为实现其长期贮藏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一 )薄膜的种类与包装形式 近年来,应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的薄膜种类较多.广泛应用的薄膜材料有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 (PVC)和聚乙烯醇 (PVA)等.并将这类薄膜与硅橡胶膜粘 (压 )合改进为硅窗气调袋 (帐 ).用于果蔬保鲜的薄…  相似文献   

5.
硅窗保鲜袋、帐一般分两类。一类是由帐罩和底垫组成的气调帐,在帐罩两端的中部安置2—4个硅橡胶气体交换窗,帐罩容积为贮品体积的2—4倍,常称硅窗气调帐。另一类为口袋形的小包装袋(小保鲜袋),在其一侧的中下部安置一个硅橡胶气体交换窗即成。它们制作的技术关键在于确定合适的硅窗面积,硅窗面积过大,氧气浓度降不下来,面积太小,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过高的二氧化碳,又会对贮存物(蔬菜、水果)造成伤害。目前,北京市大兴县农科所生产FC—8布基硅橡胶膜和不同规格的保鲜袋(2.5、5.0、10、15、25公斤装)和硅窗气调大帐(0.5、1.0、2.0吨装),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做。  相似文献   

6.
以富士苹果为原料,研究其在自发硅窗气调贮藏期间不同硅窗面积(10,20,30cm2)对富士苹果生理生化指标以及香气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影响。180d贮藏结果表明:硅窗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维持总糖、还原糖、总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减少了丙二醛生成,有效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贮藏结束后,果实香气成分较对照组丰富。在(0±0.5)℃,硅窗面积为20cm2贮藏条件下,富士苹果的贮藏品质最优,贮藏135d基本无腐烂。为提高苹果的贮藏品质、降低贮藏成本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硅窗大小对气调包装保鲜贮藏茶树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铁华  张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15-1116,1201
通过检测茶树菇贮藏过程中气调包装盒内的O2、乙醇、乙烯的气体浓度和茶树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探讨硅窗大小对气调保鲜贮藏茶树菇的效果及适宜的贮藏条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为3℃和初始气体浓度5% O2 、10% CO2时,硅窗面积0.9cm2,能保证在整个贮藏期间包装盒内的O2浓度在1%以上,茶树菇不出现厌氧呼吸;乙烯气体不在盒内大量积累,避免了茶树菇的蛋白质含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鲜切油菜包装的需求,采用不同透气率和不同面积的气调窗与包装袋相结合进行试验,通过对鲜切油菜包装袋内感官品质、气体成分进行统计和分析,研制出鲜切油菜最适宜的气调包装袋。结果表明:鲜切油菜适宜选用O2和CO2透过速率分别为4×105和1.6×106 cm3/(m2·d·atm)的气调窗,所需要气调窗的面积为2~6 cm2/kg;综合计算气调窗和薄膜的透气量可知,适于鲜切油菜包装袋O2和CO2的透过量应分别为2.08×103~2.99×103和0.96×104~1.32×104cm3/(kg·d·atm),达到鲜切油菜的适宜气体浓度,O2为6.50%~9.69%,CO2为6.46%~7.10%;此类型包装袋在4℃条件下至少可延长货架期5天。研制的气调包装袋可有效改善鲜切油菜贮藏品质,使鲜切油菜处于适宜的气体状态,可很好地解决包装袋内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异味问题,且保留原有的鲜切油菜气味,延长其货架期,为鲜切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荔枝气调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驰名中外的岭南佳果,但采收后三至四天便变褐变质。本试验用气调贮藏防止荔枝变褐。结果如下: 1.用气调方法可贮藏荔枝30~40天(贮藏温度是1~3 ℃),基本上保持荔枝的鲜红色泽和原有的风味。 2.糯米糍和淮枝气调贮藏合适的气体比例是3%CO_2和5%O_2。桂味气调贮藏合适的气体比例是5%CO_2和5%O_2。过高浓度的CO_2(5%以上)产生异味和褐变增多等生理伤害。 3.气调贮藏能较大幅度降低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PLA)是一种完全生物降解材料,为研究PLA薄膜对黄花菜的保鲜效果,以聚乙烯(PE)薄膜为对照,用不同厚度PLA薄膜对黄花菜进行了气调保鲜处理,在(25±1)℃贮藏期间对黄花菜的相关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LA薄膜O_2和CO_2透过率低于PE薄膜,贮藏期间形成低氧高二氧化碳气体环境,抑制黄花菜呼吸作用,可明显减缓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和抗坏血酸(Vc)含量的下降,抑制细胞膜渗透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延长黄花菜的贮藏保鲜期至10 d,而PE薄膜仅能贮藏6 d,厚度25μm的PLA薄膜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低O2/高CO2对玉露香梨贮藏期保绿效果及品质维持的效果,为生产上延长‘玉露香’梨贮藏寿命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 分别将商业成熟的‘玉露香’梨进行1.0 μL·L-1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1% O2、3% CO2气调(controlled atmosphere,CA)贮藏以及1.0 μL·L-1 1-MCP结合1% O2、3% CO2气调贮藏,以普通冷藏为对照,分别于贮藏210和240 d及货架7 d时,测定果皮颜色、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等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果实乙醇、乙醛含量以及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调查并计算果柄、果心褐变指数。结果 与普通冷藏相比,1-MCP、CA以及CA+1-MCP均可使‘玉露香’梨果实外观保持较好的绿色,有效减轻果面油腻化程度,在冷藏240 d及240+7 d货架时,CA+1-MCP对果皮绿色维持及油腻化控制效果更明显。1-MCP和CA均可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下降,CA可抑制果心和果柄褐变,但CA降低了果实抗坏血酸含量,CA+1-MCP减缓了CA对果实抗坏血酸的破坏作用。CA+1-MCP对乙醇和乙醛的抑制作用在贮藏240 d时效果更明显,且20 mg·L-1的乙醇含量在‘玉露香’梨耐受阈值以下。CA+1-MCP和1-MCP对果实乙烯释放量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240 d时,CA+1-MCP和CA对果实呼吸强度的抑制效果好于1-MCP。结论 ‘玉露香’梨较耐低O2和高CO2,CA+1-MCP对‘玉露香’梨的保鲜效果体现在210 d以后。因此,冷藏期在210 d以内,采用1.0 μL·L-1的1-MCP处理;而冷藏期210 d以上,则需1% O2、3% CO2的低O2/高CO2的CA结合1.0 μL·L-1的1-MCP处理,可保持果实较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2.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rnn)的果实在气温(28℃)中容易变质腐烂,不耐贮运。本试验是在冷藏基础上,应用聚乙烯袋包装,分别进行抽气,充氮等人工快速降氧的简易气调方法,探讨荔枝果实在简易气调方法情况下的贮藏寿命,贮藏技术和适宜的贮藏环境条件。1.简易的气调贮藏方法与4~8℃适宜低温相结合,可明显地抑制呼吸活动,防止果实软化腐烂、品质变化和其它腐败过程。而取得贮藏寿命延长达50~70天,并保持果色鲜红、色香味均佳、腐烂率和失重率都降低的效果。2.研究结果表明,荔枝果实对CO_2有相当高的忍受能力,果实在4~6℃、30%CO_2浓度下不致产生不良风味,在高浓度CO_2中真菌生长和果实呼吸作用均被抑制,因而荔枝果实的贮藏寿命延长、腐烂减少并保持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3.
荔枝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根据多年荔枝保鲜中小批量试验的结果,总结出荔枝保鲜的新方法。在低温、高湿、气调的贮藏环境下,不用药物防腐可使荔枝保鲜40天,商品率达97.23%。并从解剖果皮形态结构入手,应用显微技术探明荔枝果皮结构特殊,果皮龟裂片突起部位有长管细胞与海绵层中的输导组织连接,与皮孔相通,而该部位极易失水褐变。所以一般果实褐变始于果皮突起部分。  相似文献   

14.
檀香橄榄果实在2、6、10℃下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可以抑制橄榄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抑制病原菌的生长.2、6℃低温下橄榄果实细胞电解质渗漏升高,当渗漏率达到5.00mms-1时(贮藏60d)果实遭受不可逆的冷害.10℃贮温下的橄榄果实贮藏效果最好,贮藏60d,好果率仍保持100%,失重率为1.99%,肉质脆嫩,果皮、果肉、果核均未发生褐变,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建议在6-10℃下进一步探讨橄榄果实的冷藏适温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处理对促进金柑果实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柑果实着色初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40%乙烯利水剂200-400 mg.L-1处理均能促进金柑果实脱绿转色,但对果实风味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VC含量等指标没有显著改善作用;喷施≥600 mg.L-1乙烯利则出现严重落叶、落果。生产中可在果实着色初期以200-400 mg.L-1喷施,用于改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6.
1984~1985年,采用 PE 薄膜包果和虫胶涂料处理,在常温库中进行雪柑[Citrus sinensis(L.)Osbeck var.sekkan]贮藏试验研究。贮藏180天后,前者好果率比后者高28.24%,果实外观品质、理化性状、生理代谢产物等均比后者优良.通过果皮解剖学对比观察表明,前者果皮细胞形态结构与贮前鲜果几无差异,而后者果皮细胞已破坏,组织崩溃。说明涂料处理效果远不如 PE 薄膜包果处理。本文首次报导雪柑贮藏前后果皮解剖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分析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等级阿克苏富士苹果贮藏期内的鲜榨汁品质变化,研究适宜非浓缩还原苹果汁加工原料果实的品质等级、分级方法和贮藏时限,为生产上选择适宜的制汁原料果实提供参考。【方法】 采收3个成熟期的果实,以SSC作为果实采收品质的分级识别指标,使用近红外无损检测器测定样果并根据统计结果建立分级标准。果实分级包装后于(-1±1)℃环境下冷藏,比较不同SSC等级果实贮藏150 d内的鲜榨汁品质指标变化,分析适宜制汁果实的等级以及贮藏期限。【结果】 低SSC(11.0%~12.9%)、中SSC(13.0%~14.9%)、高SSC(15.0%~16.9%)3个等级果实贮藏90 d后的鲜榨汁品质均发生明显劣变,风味和色度降低以及褐变度升高。低SSC(11.0%~12.9%)等级果实适宜贮藏期90 d内,鲜榨汁固酸比为37.04,酸甜风味突出;色泽值分别为49.20、30.65、85.74,呈亮黄色;总酚含量为169.25 mg GAE/L,悬浮稳定性为25.48%,褐变度为0.331,鲜榨汁较为稳定,于3个SSC等级果实的鲜榨汁中品质保持较为突出。【结论】 SSC为11.0%~12.9%、(-1±1)℃条件下贮藏期小于90 d的阿克苏富士苹果,可作为其适宜制汁的原料,加工非浓缩还原苹果汁的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南果北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土窑洞具有低而稳定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有减轻柑桔褐斑病和“枯水”的良好效果,可将这两类贮藏期生理病害的损失率由25%~50%减少到5%~10%。柑桔适当早采(提前7d左右),可以提高贮藏保鲜的质量,减少贮期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波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黄皮果实采后贮藏期间主要生理指标和营养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黄皮果实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鸡心黄皮为试材,设微波气调包装(将黄皮果实在微波功率540 W、微波时间30 s的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取出晾干冷却后装入0.02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中)、微波无气调包装、未微波气调包装和未微波无气调包装等4个处理,将4个处理的黄皮果实置于15℃、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中贮藏,每4 d测定1次果实的生理指标及外观和营养品质.[结果]微波结合气调包装对黄皮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提高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有效保持黄皮果实外观品质,减缓果实蛋白质、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贮藏至第12 d时,黄皮果实好果率为87.50%、失重率为0.58%,果实饱满、果皮黄色,保鲜效果优于其他3个处理.[结论]微波结合气调包装能有效保持黄皮果实原有的风味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室内自然温湿度条件下,贮藏8个月,对两个不同类型柑橘(金瓜新系和吉品椪柑)的果实,进行其感官与内在品质特征变化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外界因子如自然温度与相对湿度、膜等对其果实的贮藏性能,以自然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包膜次之,自然日平均相对湿度较小。日平均温度在8.25~8.65℃,日平均相对湿度为71.3%~79.3%时,2个品种的好果率均为100%,果实感官品质均无明显变化;日平均温度高于16.5℃时,金瓜新系的好果率显著降低,下降19个百分点,吉品椪柑果皮出现浮皮,口感变淡。单果包膜可提高金瓜新系贮藏性能。吉品椪柑好果率高于金瓜新系,而金瓜新系果实感官内质优于吉品椪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