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比较了番茄具芽分化活性愈伤组织(BDC)、根分化活性愈伤组织(RDC)和不具分化活性愈伤组织(NDC)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的第6天和12天,多胺总量均是BDC>RDC>NDC.BDC在肉眼可见芽分化的前3天(培养第12天),其精胺、腐胺、尸胺含量显著升高,精胺含量分别为RDC和NDC的2.3倍和4.1倍;腐胺含量分别为RDC和NDC的2.4倍和1.5倍;尸胺含量分别为RDC和NDC的1.8倍和1.3倍.结合外源多胺的使用结果表明:外源尸胺和腐胺抑制芽的分化但促进根的分化,精胺对芽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对根的分化无效.提出了激素对离体培养物形态建成的调节作用可能通过改变内源多胺含量及其比例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番茄具芽分化活性愈伤组织(BDC)、根分化活性愈伤组织(RDC)和不具分化活性愈伤组织(NDC)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的第6天和12天,多胺总量均是BDC〉RDC〉NDC。BDC在肉眼中见芽分化的前3天(培养第12天),其精胺、腐胺、尸胺含量显著升高,精胺含量分别为RDC和NDC的2.3倍和4.1倍;腐胺含量分别为RDC和NDC的2.4倍和1.5倍;尸胺含量分别为RDC和ND  相似文献   

3.
黄瓜种子中存在着腐胺、亚精胺和精胺三种内源多胺.高活力种子在萌发初期,精胺、亚精胺和腐胺含量逐渐增加,在12h时达到最大值、而低活力种子精胺、亚精胺和腐胺含量呈现下降.同时,腐胺与亚精胺和精胺含量之比,在高活力和低活力的种子均随着种子的萌发而逐渐下降,而精胺与亚精胺含量之比在萌发初期均呈下降的趋势,但萌发12h后,高活力种子其比值即转变为迅速的增加,而低活力种子至18h后才可见比值的缓慢增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RNA和DNA含量的变化模式与精胺和亚精胺含量的变化极相似.本文认为,种子萌发的能力与内源多胺含量变化有关,可能取决于多胺间的相对比值.  相似文献   

4.
唐明  王文丽  周莹  冯轶  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23-2425
[目的]探讨豆梨(Pyrus calleryana Dcne)和杜梨(P.betulaefolia Bunge)砧木根系中多胺代谢与其耐高温胁迫的关系,对维持根系正常代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豆梨和杜梨实生苗为试材,比较了45℃处理下2种砧木叶片落叶率的变化,以及在30和45℃下供试材料根系内源多胺种类、形态和含量变化。[结果]豆梨达到65%落叶率的时间比杜梨早8 d;2种砧木根系中均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腐胺、己二胺、亚精胺和精胺4种内源多胺;高温胁迫导致2种供试材料的游离态和结合态腐胺、亚精胺及精胺的含量均升高,其中杜梨根系中游离态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以及结合态精胺含量显著高于豆梨。[结论]多胺代谢变化与供试材料的耐高温胁迫能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Peng柑果实为试材,就果实成熟期及贮藏期内源多胺和水杨酸含量变化以及用多胺和水杨酸浸果的保鲜防腐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及贮藏的较高的多胺和水杨酸含量有利于采后贮藏保鲜;果实采后用100mg/kg的腐胺、亚精胺、精胺或400mg水处理处理,贮藏3个月后,腐烂率和失重率仅为对照的1/6 ̄1/2,其防腐保鲜效果以水杨酸和精胺最佳,其次为亚精胺和腐胺。  相似文献   

6.
‘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枝芽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丰水’梨去叶后二次开花过程中3种内源多胺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枝皮还是花芽,3种内源多胺在去叶后第6天迅猛上升,而后呈下降趋势;但枝皮中内源多胺直线下降,而花芽中内源多胺含量平缓降低,说明去叶对枝皮内源多胺的含量影响较大。‘丰水’梨花芽萌芽率与亚精胺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腐胺和精胺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黄瓜子叶培养物花芽分化初期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子叶离体培养物直接分化花芽为实验系统,研究了其在花芽分化初期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矿质元素含量变化比较复杂,培养2d时Cu、Fe水平剧升,4d时Zn水平剧升,6d时Ca水平剧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深性蛋白和核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内源多胺中腐胺(Put)在培养2d时达峰值、精胺(Spd)、亚精胺(Spd)财在培养4d时达峰值;内源激素中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花前和花后喷洒不同浓度(分别为10^-3,10^-4,10^-5,10^-6M)的腐胺(丁二胺),精胺和亚精胺水溶液对芒果的两个自交不亲和(自交不育)品种Langra和Dusheri的座果和保果的影响,花前喷洒10^-4M的腐胺提高Dusheri品种的座果率,而花后施用10^-4M的精胺对刺激Langra品种座果最为有效。花后施用多胺比花前施用的保果效果明显,花前喷洒10^-3M的精胺以及花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对龙眼幼苗多胺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水分胁迫下,龙眼8月龄幼苗的吸收根和叶片细胞活力随含水量的减少而下降,细胞活力与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24~0.9788);多胺(PA)中的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大幅度增加了,组织中put增加了2.53~7.85倍,spd增加了1.83~6.17倍,put含量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73~-0.9170),spd含量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7685~-  相似文献   

10.
旱秧苗本田期根系建成特征及其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培试验,通过秧苗移栽前剪根与不剪根处理,对旱育秧苗和水育秧苗本田 、下层根系构成、生理活性及单株产量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表明,本田期旱秧苗下层根数量、根系体积、根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分别高于水秧苗48.5%~175.8%、31.4%~68.2%、35.7%~66.2%、61.3%~128.4%,剪根处理对旱秧苗下层根的吸收表面积、根系活力影响不明显,而对水育秧下层根的吸收表面积、根  相似文献   

11.
以红富士苹果和新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内源多胺(PAs)的变化和外源亚精胺(Spd)对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内源多胺发生明显的变化,红富士苹果叶片内腐胺(Put)含量在5月29日达到高峰,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变化缓慢。而新红星苹果叶片内Put、Spd和Spm含量均在6月2日达到高峰。外源亚精胺(Spd)提高了花芽生理分化期红富士苹果叶片腐胺和亚精胺含量,内源亚精胺的含量在整个测定期都显著高于对照。对于新红星苹果外源Spd提高了叶片内源亚精胺和精胺的含量。外源亚精胺增加(Spd+Spm)/Put的比值,对红富士苹果效果好于新红星苹果。  相似文献   

12.
NaCl胁迫及外源Ca~(2+)处理下甘薯幼苗叶片多胺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果表明:甘薯叶片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强而显著提高;盐胁迫加上外源Ca2+处理,使甘薯叶片多胺累积速率降低,但其含量明显高于仅盐胁迫处理的;两者处理的甘薯叶片多胺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耐盐品种多胺含量均超过不耐盐品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天目铁木不同时期的雄花序3种内源多胺—腐胺(Put)、精胺(Spm)、亚精胺(Spd)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现:(1)适宜的苯甲酰化反应条件为37℃、30 min。(2)将色谱条件设定为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配比甲醇︰水为60:40,流速0.6 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在该条件下内源多胺出峰和分离效果最佳。(3)在采样期间,雄花序中Spd含量最高,Spm次之,Put最少,且3种内源多胺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幅明显。采用优化的HPLC法可有效快速地测定天目铁木雄花序的内源腐胺、精胺和亚精胺,并初步揭示了雄花序发育过程中3种内源多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钾磷缺乏对辽杨中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磷水平变化对辽杨中多胺含量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钾水平的降低,叶和根中腐胺含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根中更为显著。它们的最高含量分别是同一时期对照的23倍和85倍。然而,磷水平的变化对叶和根中腐胺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钾对腐胺代谢有着灵敏的调节作用,腐胺含量可作为辽杨需钾的生化指标。缺钾和缺磷都使叶和根中精胺含量明显下降,叶中更为显著。在所有处理中,精胺含量与其相应部位的生物量积累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精胺与生长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蒋志宏  代远刚  周立新  夏石头  王少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89-11192,11212
[目的]为烤烟(Nicotiana glauca)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烤烟K32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土措施对烤烟光合作用、不定根发育及根系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中耕培土培肥能增加烤烟植株叶片光合速率,在不培肥的情况下,培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叶片光合速率,改善叶片光合性能。培土处理有利于烤烟植株不定根的产生。在培土各处理中,以培肥处理对不定根发育影响最大,到后期其不定根鲜重是其他处理的2.4~4.6倍。培土培肥措施对烤烟植株生长后期侧根腐胺含量有显著影响,是其他处理植株根系腐胺含量的1.5~3.3倍,对精胺和亚精胺含量的影响无明显的规律性。从不定根根系多胺含量变化来看,培土培肥处理对不定根后期腐胺含量影响较大,是其他处理的2.1~4.0倍,而分开培土培肥处理腐胺含量最小。[结论]培土培肥处理烤烟植株每株叶数、鲜叶重、最大叶面积都大于其他处理,说明在烤烟栽培中培土培肥措施对植株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培土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高等植物的多胺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胺是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分布于高等动植物和原核生物体中,对高等植物生长发育起多方面的作用。多胺的代谢与植物激素、光照、多种逆境胁迫、病害以及衰老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有关多胺代谢、多胺代谢中的关键酶类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对一些稀有多胺的代谢及酶类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多胺与板栗花性别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板栗花性别分化期内源多胺含量变化以及外源多胺对板栗花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板栗雄花分化期,抽生结果枝的芽内源腐胺和亚精胺含量高于抽生营养枝的芽;在板栗雌花分化期,抽生结果枝的芽和抽生营养枝的芽内源多胺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内源腐胺含量在萌芽前降至最低后到萌芽时升至较高水平,内源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在萌芽前均略有上升,到萌芽时迅速升至较高水平;在雄花分化期和雌花分化期,抽生结果枝的芽均以亚精胺含量变化幅度最大,腐胺次之,精胺最小。板栗雌花分化期施用外源多胺,外源腐胺对花芽分化(尤其是雌花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亚精胺对雌花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多胺处理对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的影响。[方法]低浓度的腐胺、亚精胺、精胺处理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多胺处理后多胺代谢相关酶类mRNA水平的变化,利用细胞计数、MTT法、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腐胺处理上皮细胞可造成SAMDC、SMO、SMS、ODC、PAO mRNA水平显著下降;亚精胺处理上皮细胞可造成SAMDC、SRM、ODC mRNA水平显著下降,SSAT mRNA水平显著上升;精胺处理上皮细胞可造成SAMDC、SRM、ODC mRNA水平显著下降,SMO、PAO、SSAT mRNA水平显著上升。腐胺和亚精胺可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生长和活力增加,但精胺可显著降低细胞生长和活力。[结论]多胺处理可引起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内多胺相关酶类mRNA水平的变化,对细胞增殖能力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苹果杂交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片和韧皮部中的多胺含量。结果表明:叶片中多胺含量明显高于韧皮部;第81-85节和第116-120节韧皮部中的多胺总量、腐胺含量和亚精胺含量都达到最高值,说明第81-85节和第116-120节是苹果实生树的生理转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