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海州湾种质资源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对虾种质资源和生态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保护区在规划、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以及筹集资金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海洲湾对虾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探讨我国21世纪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培养适合我国21世纪农业生产需要的技术人才,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此,就我国21世纪农业生产与科技发展趋势,对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结构要求以及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旱秧苗本田期根系建成特征及其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培试验,通过秧苗移栽前剪根与不剪根处理,对旱育秧苗和水育秧苗本田 、下层根系构成、生理活性及单株产量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表明,本田期旱秧苗下层根数量、根系体积、根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分别高于水秧苗48.5%~175.8%、31.4%~68.2%、35.7%~66.2%、61.3%~128.4%,剪根处理对旱秧苗下层根的吸收表面积、根系活力影响不明显,而对水育秧下层根的吸收表面积、根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秧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研究目的在初步探明旱育秧技术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其本田增产机理,为制定旱育秧苗高产栽培措施,充分挖掘旱育秧增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设计与方法本专题由江苏农科院、扬州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和浙江农科院共同承担。主要通过盆栽测定、根箱观察、同位素示踪、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调查等方法,从秧苗素质、根系特点、叶率消长、产量形成与土壤生态环境关系中,研究其增产机理。3研究结果3.1苗床生态条件与秧苗素质的关系通过土、肥、水三因素组合成的9种苗床育出的秧苗素质比较试验明确了:1)苗床培肥,拱棚覆盖,控水增…  相似文献   
5.
从灌溉方式、品种类型、栽插密度和施肥量研究了对水稻汕优63和盐粳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库限制型品种盐粳2号,常规灌溉的产量高于节水灌溉;源限制型汕优63,节水灌溉的产量与常规灌溉相近.在中肥条件下,常规灌溉的产量高;在高肥条件下.节水灌溉的产量接近或超过常规灌溉.在节水灌溉时,增加栽插密度有明显的“以密补水”的作用.节水灌溉区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相应提高,但千粒重在两类灌溉方式处理间差异甚小.  相似文献   
6.
介绍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途径和保障措施,结合实际展望保护区建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陈骁  丁艳峰 《河北渔业》2010,(1):3-5,44
对双齿围沙蚕3刚节疣足幼体(均由同一条沙蚕孵化而来)进行饵料种类试验,共设8组有盐藻、亚心形扁藻、角毛藻、球等鞭金藻、微绿球藻、海洋酵母、空白组和混合组(亚心形扁藻+盐藻+角毛藻);用不同密度的球等鞭金藻开始投喂3刚节疣足幼体(均由同一条沙蚕孵化而来),设置梯度为5×107L-1(cells/L),10×107L-1,15×107L-1,20×107L-1;不同幼体期投沙试验:设置梯度为3刚节疣足幼体期、4刚节疣足幼体期、5刚节疣足幼体期;沙粒试验:设置梯度为细沙(100目过滤)、粗沙(80目过滤)和对照组不投沙。不同饵料种类的投喂试验表明:沙蚕幼体在3刚节末(即体节已发育分化成4节,但疣足和刚毛尚未长出)时开口摄食,此时较佳的饵料是球等鞭金藻、盐藻、角毛藻、海洋酵母和混合藻(亚心形扁藻+盐藻+角毛藻)。以球等鞭金藻为幼体主要饵料进行的不同投喂密度的试验表明:以20×104cell/mL组效果最佳。投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3刚节幼体末期投细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双齿围沙蚕3刚节疣足幼体(均由同一条沙蚕孵化而来)进行饵料种类试验,共设8组有盐藻、亚心形扁藻、角毛藻、球等鞭金藻、微绿球藻、海洋酵母、空白组和混合组(亚心形扁藻+盐藻+角毛藻);用不同密度的球等鞭金藻开始投喂3刚节疣足幼体(均由同一条沙蚕孵化而来),设置梯度为5×10~4,10×10~4,15×10~4,20×10~4 cell/ml;不同幼体期投沙试验:设置梯度为3、4、5刚节疣足幼体期;沙粒试验:设置梯度为细沙(100目过滤)、粗沙(80目过滤)和对照组不投沙。不同饵料种类的投喂试验表明:沙蚕幼体在3刚节末(即体节已发育分化成4节,但疣足和刚毛尚未长出)时开口摄食,此时较佳的饵料是球等鞭金藻、盐藻、角毛藻、海洋酵母和混合藻(亚心形扁藻+盐藻+角毛藻)。以球等鞭金藻为幼体主要饵料进行的不同投喂密度的试验表明:以20×10~4 cell/ml组效果最佳。投沙试验结果表明:在3刚节幼体末期投细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
土水势在水稻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巴基斯坦、比利时等许多国家,以土水势作为土壤水分指标用于指导小麦、玉米和番茄等多种作物的灌溉已相当普及,而我国用土水势概念系统研究作物灌溉的尚不多,以水稻为对象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有关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前人已作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方案.总的来说,这些节水灌溉技术都属间歇灌溉,只是提法不同,例如“水层、搁田、湿润三结合”、“浅湿灌溉”、“间歇浅水够苗后硬板湿润”等节水灌溉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中的许多环节为经验性描述,缺乏明确的土壤水分指标,有碍准确应用.本文从土壤水分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