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12月,浙江慈溪某规模化猪场部分肥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疑似感染了猪传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取该猪场病死猪的肺脏进行细菌分离和纯化,对分离菌株进行了革兰染色镜检、16S rDNA 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及生物型鉴定,最终确定该菌株为生物Ⅰ型、血清型15型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毒素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含有Apx II,Apx III和Apx IV毒素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曲松、恩诺沙星、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较为敏感,对链霉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洛阳某猪场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种类及其血清型,为其临床科学防疫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案,本试验无菌采集了病猪肺脏等病料,采用病菌培养后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试验、PCR诊断等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鉴定,通过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确诊,通过动物攻毒试验和药敏试验分析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性,采用5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以确定病原菌血清型。结果显示,分离菌2007菌落形态为光滑、透明、边缘整齐、圆形、隆起的小菌落,革兰氏染色特征为阴性杆菌且呈多型性,具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典型培养特征,且生化结果符合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生化特性。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2007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FJ848573.1同源性为99.4%,说明分离株2007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动物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2007对小鼠有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2007对泰妙菌素、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呋钠等高敏,对替米考星、红霉素、氟苯尼考等20种抗菌药完全耐药,对3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76.5%,具有较强的多重耐药性。分离菌2007基因分型扩增到目的基因片段与血清型5型结果相符。本试验结果为发病猪场提出了解决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并最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耐药折点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天津某规模猪场提供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的科学防控和合理的用药方案,本试验对该猪场疑似患PCP的病猪进行临床综合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无菌采集病料,通过细菌的分离与培养、镜检、生化试验、卫星试验、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等实验室方法对分离菌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病猪呼吸困难,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有典型的纤维素性肺炎变化;显微镜下分离菌呈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且其生化试验、卫星试验结果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特性一致;用APP APX ⅣA毒素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为阳性;该APP分离菌对小鼠具有致病性,且对头孢噻肟、氟苯尼考等药物高度敏感。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综合诊断,最终判定该细菌分离株为猪传染性APP。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Apx毒素(actin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toxin)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泌的一类溶血毒素,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过程中,Apx毒素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嗜血杆菌(HPP)又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猪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造成猪急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或慢性局灶性坏死性肺炎。APP是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是对猪有高度宿主特异性的呼吸道寄生菌。高度保守的弱溶血毒素ApxⅣ存在于APP15个血清型中,具有特异性。在体外培养的APP不能检测到该毒素,只有在体内感染(自然感染)的情况下才能够检测到ApxIV毒素及其抗体。  相似文献   

6.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溶血外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根据荚膜多糖和脂多糖抗原表位不同,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为15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菌株毒力大小不同,致病性也有强弱之别.研究发现与APP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脂多糖、外膜蛋白、转铁结合蛋白、溶血外毒素等,其中溶血外毒素是APP引起猪致病最主要的毒力因子,也是主要的保护性抗原.论文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溶血外毒素的分子结构、致病机制、免疫原性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为获得以Apx为抗原制备减毒活疫苗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新型亚单位菌苗对小鼠的效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泌毒素ApxⅠ、ApxⅡ、ApxⅢ,提取表达产物包涵体,再加入我国流行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型菌,和等量弗氏佐剂乳化后制成亚单位菌苗,免疫BALB/c小鼠,间隔2周加强免疫1次。每次免疫后采血检测毒素I、Ⅱ、Ⅲ的EuSA抗体和7型菌的血凝抗体,第2次免疫2周后用5LDso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型、7型菌株进行攻毒。结果发现第2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显著升高,用2种血清型进行攻毒后其保护力分别为83.3%和91.7%,从死亡小鼠的体内分离到了攻毒菌株,初步的动物试验表明此种新型亚单位菌苗对同型和异型的APP菌株具有较好的保护力,为进一步研制高效的亚单位菌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新乡地区某猪场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通过对分离菌株的形态学检查、生化实验、卫星生长现象、溶血试验及动物实验,证明该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和头孢噻呋最敏感,可作为新乡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on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快速PCR诊断方法,试验依据APP的毒素基因Apx ⅣA的序列设计引物,对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预防兽医学教研组保存的4个血清型APP菌株以及大肠埃希杆菌、沙门杆菌进行PCR扩增,同时对提取的4个血清型菌株的基因组DNA用EcoRⅠ酶切。结果表明:4个APP菌株均成功扩增出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而其他G-菌没有扩增出;4个血清型菌株的基因组DNA经EcoRⅠ酶切后酶切片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新疆奇台和昌吉市规模化猪场发生育肥猪急性死亡,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采集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PCR检测、药敏试验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获得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奇台株2株,昌吉株1株。PCR分型鉴定均为血清5型。致病性试验显示,分离株均可致死小鼠。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抗生素敏感。结论,确诊病原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5型。血清5型已成为新疆地区致死率较高的流行血清型。  相似文献   

11.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基因设计1对引物,扩增特异的650bp棱酸片段,建立了应用PCR检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12个血清型的放线杆菌参考菌株均能扩增出650bp特异性的核酸片段,而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炎支原体、伤寒沙门氏菌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PCR的最低检出限量为500个放线杆菌。利用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22株从山东省不同地区分离的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进行检测.结果14株为阳性。对感染猪病变组织的检测结果表明,病变部位不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检出率不同,其中以扁桃体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从广东某猪场出现呼吸困难、肺脏有出血性纤维渗出性病变的病死猪中分离出1株有多形性趋向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卫星现象观察、CAMP试验及V因子依赖性试验均为阳性,用PCR方法能扩增出各血清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有的apxIVA基因长约422bp的特异片段,小白鼠攻毒试验显示其有致病性,血清学检测表明该分离茵为血清6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相似文献   

13.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ollus pleuropneu-moniae,APP)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e,PCP)的病原菌,血清型达15种之多,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加上不同地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不统一,使得很难开发出通用的疫苗用于实践,多数猪场仍以药物控制作为预防和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APP易产生耐药性,要想达到良好的临床控制效果,首要的问题是选择抗菌性能良好的抗菌药物。为此,对自洛阳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分离的APP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帮助。1材料1.1病料无菌采集…  相似文献   

14.
经鉴定,Apx毒素是猪胸膜肺炎的病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在一些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中,Apx毒素是由apxⅢB和apxⅢD编码后经细胞膜分泌的。为了构建1株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活疫苗株,笔者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2型菌株-1536的apxⅢB和apxⅢD基因进行灭活,从而构建DeltaapxⅢB/DapxⅢD突变株(1536DeltaBDeltaD)。用活的1536DeltaBDeltaD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猪进行免疫后,能保护猪免于同源的野生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536的攻击。因此,被损坏的Apx毒素分泌物可使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毒力减弱,并可作为开发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弱毒疫苗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血清6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某猪场出现呼吸困难、肺脏有出血性纤维渗出性病变的病死猪中分离出1株有多形性趋向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卫星现象观察、CAMP试验及V因子依赖性试验均为阳性,用PCR方法能扩增出各血清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有的apxⅣA基因长约422 bp的特异片段,小白鼠攻毒试验显示其有致病性,血清学检测表明该分离菌为血清6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洛阳某猪场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种类及其血清型,为其临床科学防疫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案,本试验无菌采集了病猪肺脏等病料,采用病菌培养后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试验、PCR诊断等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鉴定,通过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确诊,通过动物攻毒试验和药敏试验分析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性,采用5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以确定病原菌血清型。结果显示,分离菌2007菌落形态为光滑、透明、边缘整齐、圆形、隆起的小菌落,革兰氏染色特征为阴性杆菌且呈多型性,具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典型培养特征,且生化结果符合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生化特性。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2007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FJ848573.1同源性为99.4%,说明分离株2007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动物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2007对小鼠有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2007对泰妙菌素、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呋钠等高敏,对替米考星、红霉素、氟苯尼考等20种抗菌药完全耐药,对3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76.5%,具有较强的多重耐药性。分离菌2007基因分型扩增到目的基因片段与血清型5型结果相符。本试验结果为发病猪场提出了解决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并最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耐药折点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病,以急性出血和慢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由于APP血清型众多,至今仍没有通用的疫苗用于临床实践,大多数猪场仍采用药物控制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送检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死猪病料,采用不同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结果分离出3株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通过对分离菌进行镜检、培养特性试验、生化特性试验、PCR鉴定,确定为3株均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具有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 oniae,APP)的毒力因子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外毒素、脂多糖、荚膜多糖、外膜蛋白、转铁结合蛋白、黏附素等,这些毒力因子都能引起胸膜肺炎的发生。1 APP的主要毒力因子及致病性1.1外毒素目前为止已经发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可以产生4种毒素。这些毒素都属于RTX(R epeat in structure Toxin)毒素家族,且不同血清型的APP所分泌的毒素种类不同,毒素的溶血性及细胞毒性也不同,因此可以作为分型的依据[1]。ApxⅠ和ApxⅡ具有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作用,而ApxⅢ只有细胞毒性作用。ApxⅠ溶血活性强于…  相似文献   

20.
彭娟  杨泽晓  宋勇  王印 《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0):221-224
从四川某猪场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病料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检测、血清型检测,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鉴定该菌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型,且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四环素、甲氧苄啶,以及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新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对氯霉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西林和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受试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