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猪瘟是我国强制免疫接种预防的疾病之一,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监测由最初的中和试验逐步转变为ELISA方法。但目前还没有关于猪瘟疫苗接种后ELISA抗体反应规律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猪瘟细胞苗接种非免猪进行ELISA抗体反应规律的研究,希望能为生产实践中使用ELISA方法监测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猪瘟细胞苗(由四川省华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头份/瓶,8000RID/头份);猪为非免猪只24头,逐头标识,ELISA抗体阻断率小于30。分为4组,每组6头,1组为对照组,另3组为试验组,每组隔离饲养;ELISA试剂盒(购自北京天之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法国LSI公司生产,批号为5-vetppc-004)。  相似文献   
2.
猪瘟发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猪瘟病毒(CSFV)毒株的毒力强弱。CSFV感染后最早检测到的是淋巴细胞数目的减少。一些CSFV毒株可以导致淋巴细胞减少症,其严重程度根据毒株的毒力不同而有所差别。这种淋巴细胞的耗竭是由于非感染的旁细胞凋亡所引起的。本试验分别用CSFV强毒株和中等毒力毒株进行感染,于感染前和感染后3d收集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微阵列比较分析,以分析这些细胞中与毒株毒力相关的转录调节。结果显示,毒株之间的主要不同在于宿主反应的动力学:对于强毒株细胞的反应是强烈且迅速的,对于中等毒力毒株则是渐进且迟发的。尽管两种毒株都对细胞死亡/凋亡相关的IFN刺激基因进行强烈地正调节,但两者的调节有明显不同,表现在两种不同毒力毒株介导的淋巴减少症的启动及程度不同。另外,死亡受体凋亡途径(TRAIL-DR4,FASL-FAS和TNFa-TNFR1)也会受到不同的调节。研究结果显示,CSFV毒株可能增强α-IFN反应,导致淋巴细胞的旁杀作用及淋巴细胞减少症,其严重程度可能是由宿主细胞对IFN产物及下游效应器调节失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犬细小病毒及其相近的猫泛白细胞减少征病毒与转铁蛋白受体(TfR)1型结合后而感染宿主细胞,但研究显示犬猫TfRs的不同使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也有所不同。通过点突变及增加或减少糖基化信号改变顶端及类蛋白酶区域残基,然后检测这些突变的TfR与壳体的相互作用,发现大多数的置换体对病毒的结合和摄取几乎没有影响,但在受体顶端区域的一些位点突变可以阻止壳体的结合或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受体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4.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FHF)仍是一大挑战,需要与FHF临床条件相似的实验动物模型。兔出血症(RHD)满足FHF动物模型的许多要求。本试验对RHD介导的肝损伤过程中的MAPK、NF-κB、AP-1及STAT途径进行了研究。用2×104个血凝单位的RHD分离毒感染兔。通过检测感染后36和48h的caspase-3活性及大量的PARP蛋白分解来判定是否发生细胞凋亡。感染后12h开始,病毒感染介导的TNF-α出现明显且持续的表达,IL-6的表达仅短暂的增加。磷酸化的(p)-JNK、p-p38及p-ERK1/2的表达在感染后12h时显著提高。感染后48h,p-JNK的表达维持在最高水平,而p-p38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没有p-ERK1/2的表达,可以观察到NF-κB和AP-1的激活及VCAM-1和COX-2表达的增加。STAT1和STAT3的激活作用没有明显的变化,而SOCS3的表达增加显著。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JNK的激活是RHD病毒介导肝损伤过程中的必需成分之一,同时肝损伤过程中SOCS3过量表达可能介导STAT3激活的缺乏,其会抑制再生反应。该试验结果为肝损伤及再生缺失的分子机制,及该模型作为FHF研究中的新型治疗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Moore  SM  邱文英 《中国畜牧兽医》2010,(4):166-166
抗体在对抗多种感染源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和作用是抗体最主要的功能,这些多功能蛋白的Fc及补体依赖活性是其在提供对抗多种病毒感染的保护能力中最关键的。体内抗病毒的保护作用很复杂,其中病毒中和作用(抗体使病毒失去感染力的能力,通常在体外进行)很重要,通常它仅仅占保护作用的一部分。荧光焦点抑制试验仍是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金标准。除了中和试验,抗体的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抗原结合活性也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其他备用方法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世界范围内威胁猪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被认为是当今养猪业中最重要的病毒病。在过去的几年中,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研究使许多病毒受体及病毒进入调控因子被鉴定出来。然而,与这些大分子相对应的病毒组分仍不清楚,这使得合理开发新型疫苗变得很困难。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鉴定巨噬细胞上的关键性PRRSV受体—唾液酸黏附素相对应的病毒组分。为此,作者构建了可溶性的唾液酸黏附素并对其进行验证。在唾液酸依赖途径中,可溶性的唾液酸黏附素可以与PRRSV结合,并阻断PRRSV对巨噬细胞的感染,因此可以确定唾液酸黏附素是巨噬细胞上PRRSV所必需的受体。尽管唾液酸也存在于膜糖蛋白GP3、GP4和GP5中,但是只有PRRSV的M/GP5糖蛋白复合物被证实为唾液酸黏附素的配基。试验结果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唾液酸黏附素结合唾液酸的能力及GP5上的唾液酸。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更好的了解PRRSV的生物学特性,而且该研究结果及研究方法是开发PRRSV新型疫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2型是猪的一种重要病原。有证据显示,使用γ-干扰素或α-干扰素对PCV-2感染细胞进行处理,可以增强体外PCV-2的复制,经鉴定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SRE)样序列存在PCV-2的基因组中。为了确定ISRE是否与病毒对IFNs的响应有关,构造一些经ISRE序列系列突变而来的ISRE突变体。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寄生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但是具有致病性的菌株可以引起以纤维性浆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感染,即通常所说的格拉泽氏病。由于还不清楚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机制,因此不能完全清楚了解所观察到的副猪嗜血杆菌菌株之间的毒力变异。在感染的过程中,副猪嗜血杆菌必须比肺的防御细胞(包括肺泡巨噬细胞)存活的时间长才能导致发病。通过对来自不同临床背景的菌株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不同菌株对吞噬作用的敏感性不同。从健康动物鼻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能被猪肺泡巨噬细胞有效吞噬,而从具有全身症状的动物中分离得到的菌株对此作用具有抵抗性。对敏感性菌株的吞噬作用是通过不依赖特殊受体的机制产生的,这些特殊的受体包括肌动蛋白丝和微管。在本研究中所有被检测的分离自具有全身症状的猪的菌株中,在与PAM的相互作用后可观察到有明显的荚膜,这表明在抗吞噬作用中表面结构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尽管发现在分离自具有全身症状的猪的菌株之间的微管抑制作用有不同的效应,抗吞噬作用的其它机制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两种严重威胁养猪业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同属于冠状病毒,形态相似,繁殖的靶器官相同,引起猪呕吐、脱水及水样腹泻,对仔猪具有高度致死率[1-3]。  相似文献   
10.
犬细小病毒及其相近的猫泛白细胞减少征病毒与转铁蛋白受体(TfR)1型结合后而感染宿主细胞,但研究显示犬猫TfRs的不同使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也有所不同。通过点突变及增加或减少糖基化信号改变顶端及类蛋白酶区域残基,然后检测这些突变的TfR与壳体的相互作用,发现大多数的置换体对病毒的结合和摄取几乎没有影响,但在受体顶端区域的一些位点突变可以阻止壳体的结合或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受体的亲和力。顶端区域的病毒结合面内的多糖同样可以控制壳体的结合。犬细小病毒可用含有犬TfRs特异性的糖基化受体从而介导有效的感染,与之相关的猫泛白细胞减少征病毒却不能。另外,添加一个N-糖基化位点到猫转铁蛋白受体顶端区域的病毒结合面会减少或消除结合和感染。最关键的是,猫转铁蛋白受体第221位残基被任何氨基酸替代都会影响结合和感染,这与被替代残基的生化特性有显著联系。亲和力降低的受体介导感染的能力会发生相应改变。对TfRs突变体在细胞内的结合和摄取形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亲和力TfRs结合更少的壳体,并且它们吸附于细胞表面和伪足的方式有所不同,但转移至核周包涵体的过程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