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急性冷、热应激对肉鸡肝脏和心脏组织中HSP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45只28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均分为三组进行急性应激处理:热应激组在急性热应激下持续饲养6 h(温度为39℃,湿度为90%);冷应激组在急性冷应激刺激下持续饲养6 h(温度为11℃,湿度为90%);对照组鸡群在正常饲养条件下饲养(温度为26℃,湿度为6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别对肝脏和心脏组织中的4种热应激蛋白基因(HSP60、HSP70、HSP90、HSP110)的表达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心脏组织中,HSP60表达量在冷、热应激下均无显著变化(P0.05);HSP90表达在冷应激下显著下降(P0.05);HSP70表达在冷、热应激下均显著上升(P0.05、P0.01);HSP110表达在冷应激下无显著变化,在热应激下极显著上升(P0.01)。在肝脏组织中,HSP60在冷应激下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热应激下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HSP70和HSP110在热应激条件下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HSP90表达量在冷、热应激下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揭示:急性热应激相比于急性冷应激对应激蛋白的表达影响更显著;在急性热应激条件下,心脏和肝脏组织中HSP70和HSP110表达量均极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产前冷应激对妊娠期大鼠肝脏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0只体质量(230±20)g的健康SPF级雌性Wistar大鼠,预饲1周,合笼交配。受孕后随即分为常温对照组(RT)和冷应激组(C)2组,每组10只。RT组全程处于(22±2)℃、相对湿度(40.0±0.1)%的环境中饲养,C组在妊娠第15天转移到(4.0±0.1)℃,相对湿度(40.0±0.1)%环境中进行冷刺激。在妊娠第17,21天,各组随机选取5只进行麻醉处死,采集肝脏组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肝脏中IL-1β、Bcl-xL和Bax的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在妊娠第17天(冷刺激3d),C组大鼠肝脏中IL-1β的表达量显著高于RT组(P0.05);肝脏中Bcl-xL/Bax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冷应激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大鼠肝脏发生炎症反应,并促进细胞凋亡,对肝脏产生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冷应激对雏鸡肝脏中热休克蛋白(HSP)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试验将120只1日龄伊莎公鸡饲喂15 d后随机分成12组进行急慢性冷应激处理。急性冷应激处理分为1个对照组和5个试验组,慢性冷应激处理分为3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急性冷应激条件下分别饲养0,1,3,6,12,24 h,慢性冷应激条件下分别饲养5,10,20 d,应激处理结束后迅速剖杀伊莎公鸡,取肝脏组织,采用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HSP60、HSP70、HSP90、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炎性因子PGE合成酶(PGE synthase)、环氧化酶-2(Cox-2)、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RNA的纯度和完整性符合要求。急慢性冷应激均可导致鸡肝脏HSP60、HSP70、HSP90、GRP78 mRNA表达明显上调,HSP70、GRP78蛋白表达与相应mRNA表达趋势一致;同时急慢性冷应激均可导致鸡肝脏炎性相关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说明急慢性冷应激可导致肝脏炎性因子及HSP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急性冷应激通过影响热休克蛋白含量的变化对阿勒泰羊抗寒性能、生产性能及抗病性能等的影响,试验设置常温组(15℃±2℃)与冷应激组(-25℃±2℃),每组各5只羊,屠宰后分别采集急性冷应激组(冷应激24 h后)和常温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SP60、HSP70和HSP90 mRNA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并对HSP60、HSP70和HSP90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HSP70和HSP90基因与已有绵羊序列同源性高于99%,而HSP60基因与已有波斯金牛序列同源性高于99%;冷刺激后HSP6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肾脏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7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9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急性冷应激极大程度地刺激了机体的产热机能,通过通路中的产热相关基因的相互调节使其能量代谢发生改变,从而提高细胞生存率,增强机体对环境胁迫的耐受力,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急性冷应激对阿勒泰羊机体的影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取15头体况相似的健康肉牛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输0h组、运输3h组和运输6h组,每组5头肉牛,采用公路运输方式运输(平均速度为80km/h)。采集各组牛肝脏和脾脏组织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qRT-PCR)2种试验方法检测各组肝脏和脾脏组织中应激蛋白-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急性期蛋白-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运输0h组相比,运输3h和6h肝脏组织中HSP70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脾脏组织中HSP70mRNA只在运输应激6h后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0h组相比,运输应激后肝脏组织中CRP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组织中CRP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0h组相比,运输应激3h和6h肝脏中的HSP70质量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中HSP70的质量浓度在运输6h后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脾脏CRP的表达在运输应激6h后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不同运输时间的运输应激可导致肝脏和脾脏中HSP70和CRP的浓度和mRNA转录水平升高,且肝脏中HSP70和CRP的表达量高于脾脏。HSP70和CRP可作为肉牛运输应激候选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选取1日龄健康雁鹅60只,随机分为6组,单笼饲养于环控仓内。6周龄时,A组置于(22±1)℃作为对照,B、C、D、E、F组分别施于2、4、6、8 h和10 h(40±1)℃的急性热应激处理,处理后立即剖杀,取心、肝、肺和肾脏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SP70 mRN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SP70表达量。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处理可显著提高各组织中HSP70 mRNA及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但不同组织出现显著变化的时间以及随热应激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心脏组织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在热应激2 h后出现显著升高(P0.05),热应激4 h后达到最高值,8 h后降至对照组水平,遵循二次曲线回归模式;肝脏热应激4~10 h间HSP70及其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未表现出显著的线性与二次回归趋势;肺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在热应激2~10 h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SP70则从热应激4 h起才显著升高,但二者随热应激时间延长均呈显著的线性升高规律;与肺相似,肾脏HSP70及其mRNA表达量随热应激时间的变化趋势也遵循线性回归模式,两者均在热应激4~10 h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讨热应激对淮南麻鸭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与心脏热休克蛋白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将60只40日龄雌性淮南麻鸭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及热应激2、4、6、8、10 h处理组,将试鸭于(20±1)℃温度下适应性饲养7 d,于第8天开始,对照组仍置于(20±1)℃温度下,试验组迅速升温至(40±1)℃并分别施以2、4、6、8、10 h的热应激处理,试验结束后试鸭全部屠宰取样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和检测肝脏、心脏组织热应激蛋白HSP70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热应激显著降低淮南麻鸭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浓度(P0.05),遵循二次曲线回归模式;血清谷丙转氨酶随着热应激处理时间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并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趋势;肌酸激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随着热应激处理时间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遵循二次曲线回归模式;肝脏与心脏HSP70 m RNA表达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分别于6 h和4 h后达到峰值。以上表明,在一定的热应激强度范围内,淮南麻鸭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及HSP70表达量来响应热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蛋鸭热应激条件下不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mRNA表达规律,为揭示蛋鸭热应激反应机理提供参考。60只绍兴蛋鸭25℃饲养20d,其中30只进行40℃热应激处理1h,采取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不同组织中HSP70mRNA的表达水平。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脾脏和胰腺组织HSP70mRNA表达差异不显著,其他6种组织HSP70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试验组心脏、腿肌、垂体、下丘脑、胸肌、肾脏中HSP70基因表达量分别高于对照组3.6倍、2.8倍、2.7倍、2.4倍、2.2倍和1.57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急性冷应激通过影响热休克蛋白含量的变化对阿勒泰羊抗寒性能、生产性能及抗病性能等的影响,试验设置常温组(15 ℃±2 ℃)与冷应激组(-25 ℃±2 ℃),每组各5只羊,屠宰后分别采集急性冷应激组(冷应激24 h后)和常温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SP60、HSP70和HSP90 mRNA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并对HSP60、HSP70和HSP90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HSP70和HSP90基因与已有绵羊序列同源性高于99%,而HSP60基因与已有波斯金牛序列同源性高于99%;冷刺激后HSP6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肾脏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7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9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急性冷应激极大程度地刺激了机体的产热机能,通过通路中的产热相关基因的相互调节使其能量代谢发生改变,从而提高细胞生存率,增强机体对环境胁迫的耐受力,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急性冷应激对阿勒泰羊机体的影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HSP70在内毒素损伤大鼠肝脏中表达的影响。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内毒素(ET)组(Ⅱ组),每组各24只。两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等量无热源生理盐水和内毒素5 mg/kg体重后,分别在3、4、8、12 h采集肝脏作为检测样本,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肝脏的病理变化在内毒素攻击3 h后明显增多,4 h达到峰值,而在8 h后逐渐下降;在对照组和ET组中均有HSP70表达,但ET组的表达极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ET组HSP70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说明在体内内毒素可诱导HSP70在肝脏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高温条件下饲粮中添加刺梨提取物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肝脏中热应激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挑选28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皖西白鹅15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试验鹅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鹅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和200 mL/kg刺梨提取物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试验期间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4℃,日平均气温31.6℃。饲喂2周后,每个重复挑选1只鹅屠宰,采集血样,并分离出肝脏,测定血清脂质代谢指标和肝脏中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刺梨提取物对皖西白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200 mL/kg刺梨提取物可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饲粮中添加100和200 mL/kg刺梨提取物均可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但对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肝脏中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同时试验1组肝脏中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还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1)。由此得出,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在皖西白鹅饲粮中添加刺梨提取物可提高饲料转化率、调节脂质代谢、上调肝脏中HSP70基因的表达,具有较明显的抗应激效果,且添加量为100 mL/kg时的抗应激效果优于添加量为200 mL/kg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维生素C、硫酸钾、γ-氨基丁酸、烟酸复合而成的添加剂对大鼠缓解热应激的作用效果,试验选择15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普通对照组,常温常饲;应激对照组和试验组于32℃条件下每天进行12 h热刺激,试验组灌胃复合添加剂(硫酸钾0.27 g/m L+维生素C0.02 g/m L+γ-氨基丁酸0.05 g/m L+烟酸0.02 g/m L),应激对照组不饲喂添加剂。6 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葡萄糖含量(GLU)、肌酸激酶(CK)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表达量、糖皮质激素(GC)表达量、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量及肝脏中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经过6 d的热刺激后,应激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2℃的持续高温引起了大鼠的热应激反应;而饲喂复合添加剂的试验组与普通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饲喂复合添加剂对大鼠热应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6只分别放入冷应激气候室(4±0.5)℃和常温气候室中(4±0.5)℃,分别饲养12h后麻醉后采大鼠肝脏,并检测大鼠肝脏中novel-rno-miR-3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急性冷应激组大鼠肝脏中的novel-rno-miR-3出现了极显著上调(P0.01)。结果表明,novel-rno-miR-3可能在急性冷应激时发挥调控功能,通过与其靶基因结合达到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复方中药对热应激肉仔鸡生产性能、肝脏HSP70 m RNA水平与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18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进行试验,即复方中药组、维生素组、纯中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试验结束,每组随机迅速宰杀试验鸡3只,采取肝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H.E染色和Western blot法对热应激肉仔鸡肝脏中HSP70 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方中药组、纯中药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比阳性对照组增加10.87 g(P0.01)和6.32 g(P0.05),死淘率分别降低10%(P0.05)和16.67%(P0.01),而且复方中药组和纯中药组肉鸡肝脏中HSP70 mRNA水平显著提高,蛋白表达呈动态、不稳定变化。提示本复方中药可提高肉仔鸡机体细胞热耐受水平,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选择40头体质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和泌乳天数,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Ⅰ组(30kg/d)、Ⅱ组(30~35kg/d)、Ⅲ组(35~40kg/d)和Ⅳ组(40kg/d)。热应激前、热应激前期、热应激中期、热应激后期和热应激后分别于尾静脉采血,用ELISA试剂盒测定热休克蛋白(HSP)27,70,90的表达量。结果显示,Ⅳ组HSP27表达量最高,Ⅱ组表达量最低,Ⅳ组、Ⅲ组和Ⅰ组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HSP70表达量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但随产奶量呈线性增加(P〈0.05)。HSP90的表达量,Ⅳ组和Ⅲ组明显高于Ⅱ组(P〈0.05)。HSP27的表达量热应激后差异较大;HSP70的表达量各组整个过程差异较大;HSP90的表达量在热应激前、热应激前期和热应激后差异较大。总之,在热应激过程,高产奶牛血清中热应激蛋白的表达量较高,HSP70表达量随产奶量呈线性增加,而不同热应激蛋白的变化规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索血红素铁与硫酸亚铁(FeSO_4)对妊娠母鼠繁殖成绩,妊娠母鼠组织与胎鼠铁含量,妊娠母鼠组织铁调素(hepcidin)、膜铁转运蛋白(Fpn)、猫白血病病毒C亚类受体(Flvcr)、转铁蛋白受体1(Tfr1)、转铁蛋白受体2(Tfr2)、二价金属转运体1(DMT1)和血红素转运蛋白(HCP)表达的影响。随机选取2月龄体况接近的昆明小鼠母鼠80只,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对照组、缺铁组、血红素铁组(15、60、90 mg/kg血红素铁)、FeSO_4组(75、300、450 mg/kg FeSO_4),每组10只。配种受孕起对照组饲喂正常饲粮(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 FeSO_4);其他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妊娠第10~13天注射40 mg/kg去铁胺(DFO),诱导妊娠母鼠缺铁模型;妊娠第14天血红素铁组和FeSO_4组开始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血红素铁或FeSO_4,缺铁组不添加。试验期为妊娠后1~20 d。结果表明:1)60 mg/kg血红素铁组胎鼠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缺铁组(P0.01)。2)60 mg/kg血红素铁组与450 mg/kg FeSO_4组母鼠血液血红蛋白(HGB)含量、红细胞数(RBC)和红细胞容积(HCT)极显著高于缺铁组(P0.01)。3)60 mg/kg血红素铁组胎鼠铁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FeSO_4组(P0.01);450 mg/kg FeSO_4组母鼠肝脏、脾脏和胎盘铁含量均为最高。4)90 mg/kg血红素铁组和450 mg/kg FeSO_4组母鼠肝脏hepcidin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缺铁组与对照组(P0.01);15 mg/kg血红素铁组母鼠肝脏Fpn、Tfr2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缺铁组(P0.01);60 mg/kg血红素铁组母鼠肝脏Tfr1、Flvcr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缺铁组(P0.01);75 mg/kg FeSO_4组母鼠肝脏Tfr1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缺铁组(P0.01)。5)缺铁组母鼠十二指肠Fpn、HCP、DMT1、Flvcr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缺铁组母鼠胎盘Fpn、Tfr1、DMT1、Flvcr、HCP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90 mg/kg血红素铁组和450 mg/kg FeSO_4组母鼠胎盘hepcidin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缺铁组与对照组(P0.01)。7)饲粮血红素铁添加量为61.00 mg/kg或FeSO_4添加量为336.11 mg/kg时,胎鼠铁含量最高;饲粮血红素铁添加量为93.49 mg/kg时,母鼠肝脏铁含量最高。综合得出,母鼠饲粮中添加适宜量的血红素铁或FeSO_4均可显著促进胎鼠增重,诱导母鼠靶组织铁调基因的表达,提高母鼠组织和妊娠20 d胎鼠机体铁含量;HCP和Flvcr在母鼠肠道对血红素铁吸收或胎盘转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肠道吸收或胎盘转运FeSO_4主要以DMT1和Tfr2为主。关键词:妊娠母鼠;血红蛋白;铁含量;铁调素;血红素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在免疫器官及细胞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热应激雏鸡免疫器官中热休克蛋白70的定位及表达。结果显示:HSP70在常温饲养雏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中均有明显的表达,在胸腺、脾脏的细胞中主要以胞浆表达为主,而法氏囊中则以胞核表达为主,脾脏中HSP70的表达强度最为稳定。热应激时,胸腺中HSP70的IOD值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降低,末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中HSP70的IOD值随日龄增长逐渐降低,末期稍低于对照组(P〉0.05);法氏囊中HSP70的IOD值与饲养日龄间无明显规律,末期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热应激对雏鸡胸腺的损伤明显,胸腺细胞通过自身合成HSP70抵抗热应激的能力较差,而对脾脏和法氏囊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冷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在冷应激中的作用,本试验选用30头军牧一号猪,并随机分成5组,包括常温对照组和4个冷应激组。常温组在(21±2)℃饲养,冷应激组的温度设置分别为:(-10±2)、(-5±2)、(0±2)、(5±2)℃。冷应激2h屠宰后分别采集猪腹腔脂肪、颈部皮下脂肪、胸部皮下脂肪、肝脏、心脏与肾脏组织样品提取总RNA与总蛋白。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PPARγ2mR-NA的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PARγ2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各温度组猪腹腔脂肪、颈部皮下脂肪、胸部皮下脂肪、肝脏、心脏PPARγ2mRNA及蛋白表达量总体上差异显著(P〈0.01),肾脏PPARγ2mRNA表达量总体显著升高,但其蛋白表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PPARγ2对冷刺激非常敏感,它除了可以调节冷应激时的脂肪代谢平衡,还对心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对肾脏的作用有限。本试验显示了冷应激中PPARγ2在脂肪代谢与能量代谢中作用,为研究冷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及畜禽品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运输应激对牛不同组织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短途公路运输3 h后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心脏、肝脏和背最长肌中HSP27、HSP70和HSP90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3 h短途运输后,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组HSP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说明HSPs表达量可以作为牛运输应激性状的候选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582-1585
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冷应激组(4±0.05)℃和常温对照组(24±0.05)℃,再对2组大鼠肝脏中的6个miRNA进行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肝脏中6个miRNA的表达量均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急性冷刺激对大鼠肝脏中的miRNA表达量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为今后的分子冷应激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