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比较大麦、小麦饲草产量与品质的差异,明确适宜刈割次数,以具代表性的2个饲用大麦(95033、盐丰1号)与2个小麦(扬麦18、1331)品种(系)为材料,设置不同刈割次数(1、2、3次),比较不同大麦、小麦品种(系)饲草产量与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大麦饲草产量高于小麦,其中盐丰1号鲜重、干重最高,分别为5.68、1.37kg/m~2;1次刈割的饲草产量最高,鲜重、干重分别为5.49、1.52kg/m~2,显著高于2、3次刈割。除粗蛋白、钙含量变化因品种(系)而异,其他饲草品质指标在品种(系)间无明显差异。扬麦18的粗蛋白含量最高(29.23%),95033的钙含量最高(1.13%);大麦粗蛋白产量高于小麦,1次刈割高于2、3次刈割。不同茬次饲草品质存在差异,再生茬饲草的粗蛋白、粗灰分、钙含量显著下降,磷含量以2茬次饲草最高,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上升,说明多次刈割后饲草品质下降。结果显示,大麦饲草产量及粗蛋白产量均高于小麦,更适宜用作饲草,以乳熟末期1次刈割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春性大麦在新疆地区作为青贮饲料的最佳刈割时间,以垦啤麦13、P13-3和甘啤4号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刈割期(抽穗期、灌浆期、灌浆10d和蜡熟期)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期的推迟,垦啤麦13和P13-3干物质含量和干草产量显著增加,P13-3蜡熟期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参试的3个品种(系)中P13-3在蜡熟期干草产量最大,达到14 731.46kg/hm 2。随着刈割期的推后,3个春性大麦品种(系)干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垦啤麦13和P13-3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上升。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大麦青贮后乳酸、乙酸和丁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垦啤麦13和P13-3在灌浆10d后青贮其发酵品质显著高于抽穗期和灌浆期。因此,从产量和品质两方面综合考虑,新疆地区春性大麦最佳青贮刈割时间为灌浆10d。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天津地区饲用小黑麦最佳收获模式,在小黑麦返青后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下小黑麦的生物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小黑麦年总干物质产量、干物质含量以及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干物质中粗蛋白、总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则呈上升趋势;随着刈割时期的延长,小黑麦干物质含量、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总糖和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年总干物质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乳熟中期最高)后减的趋势,而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根据隶属函数法对小黑麦的综合利用方式进行评价,优选乳熟中期10.0 cm刈割制作青贮,其次为拔节期10.0 cm刈割制作优质小黑麦干草或青饲。  相似文献   

4.
杨文才  拉巴  魏巍 《作物杂志》2016,32(5):75-45
在海拔4 300m的西藏河谷农区,进行了N、P配合施肥对混播燕麦与箭筈豌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期为燕麦乳熟期/箭筈豌豆结荚期,混合饲草产量最高,饲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而酸性洗涤纤维(ADF)与中性洗涤纤维(NDF)较低。N、P及其互作对混播燕麦与箭筈豌豆株高、产量、养分含量的影响显著;在相同施P水平下,随着N的增加,干草产量、株高和粗蛋白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粗脂肪、ADF和NDF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相同施N水平下,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粗蛋白、粗脂肪、ADF呈增加的趋势,而NDF逐渐降低。施用氮(纯N)140kg/hm 2、磷(P2O5)60kg/hm 2处理组合干草产量最高为16 636kg/hm 2,比不施肥对照组增产60.47%;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8.42%。说明N、P施用量分别为140kg/hm 2、60kg/hm 2可作为该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种植的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刈割茬次与刈割时期对大麦饲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大麦(Hordeum valgue L.)是一优质能量饲料作物,刈割是牧草管理的一种常规方式。为了研究刈割对大麦作为青(贮)饲的影响,以4份不同生态区具代表性的大麦新品种(系)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刈割茬次与刈割时期对大麦饲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第1茬饲草产量与品质均高于第2茬,重复刈割导致产草量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盐丰1号’降幅最小(13.0%),表现出较强的耐刈性。再次刈割,所有品种干鲜比、粗灰分含量增加,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下降,粗纤维、钙、磷含量变化因品种而异。分蘖期刈割大麦,营养物质含量高于灌浆期刈割,适口性好,可直接用作青饲料,且有利于植株再生。因此,2次刈割可于分蘖期开始,选用耐刈性好的大麦品种,分蘖期刈割大麦可直接用作青饲,灌浆期刈割可作为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6.
陈晓东  赵斌  王瑞  朱斌  季昌好 《华北农学报》2021,36(z1):130-135
为探讨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播期(因素A),以4个多棱饲料大麦品种(因素B)为材料,比较分蘖期饲草及成熟期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饲草产量影响较大,对籽粒产量影响较小.早播能增加刈割次数,提高饲草产量,其中播期A1(9月30日)饲草鲜质量(12.44 t/hm2)和干质量(1.49 t/hm2)最高.品种间饲草及籽粒产量差异均显著.品种B2(皖饲啤14008)饲草鲜质量(10.51 t/hm2)和干质量(1.38 t/hm2)最高,籽粒产量(1.82 t/hm2)居第2位,品种B1(扬饲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3.58 t/hm2),饲草鲜质量(9.00 t/hm2)和干质量(1.17 t/hm2)居第2位,两者均可作为饲草及籽粒兼用型品种.播期对饲草品质影响较大,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小.播期间饲草品质除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差异均显著,其中播期A2和A4相应性状值较高.品种间饲草品质基本无差异,参试材料均可用作优质饲草.品种间籽粒品质差异明显,其中品种B2蛋白质含量最高,品种B1淀粉含量最高,表明可以选择品种,改善饲料品质.播期与品种间互作对饲草产量有一定影响,对其他性状基本无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冬麦区选用皖饲啤14008或扬饲麦1号,于9月30日播种,能实现优质饲草与籽粒兼收.  相似文献   

7.
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对大麦鲜草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旨在为湖南饲用大麦整株的利用提供指导。以湖北‘华大麦9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饲草株高,分蘖数,鲜重和饲草品质等测定,分析不同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对大麦鲜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华大麦9号’的生育期169天,在抽穗时株高达到最高,分蘖数在3~5之间。大麦在环洞庭湖区域种植整株收获做饲草利用,刈割时期可以从始穗期开始,以齐穗期为最好,留茬高度可以是5~10 cm,其中5 cm留茬高度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华大麦9号’留茬高度为5 cm,刈割时期为齐穗期,总产量达到42.23 kg/小区。不同时期刈割其粗灰分、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粗蛋白在始穗期和齐穗期差异不显著,以始穗期最高;粗纤维含量以成熟期最高;而粗灰分含量在不同刈割时期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长三角地区饲料油菜适宜收获期与晾晒时间,2016-2018年连续2年开展田间试验,终花至角果期刈割5次并于田间晾晒,比较不同刈割期和晾晒天数下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及水分变化差异。结果表明,与首次刈割(终花期)相比,终花后4到16d刈割饲草鲜重显著增加,饲草干重分别提高了31.93%、41.50%、49.14%和61.43%。随着刈割时间延迟,饲草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末次刈割饲草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油菜终花后4d刈割,并于田间晾晒第4和5天时,其鲜草含水量由82.16%下降为71.45%和65.26%。不考虑刈割期,田间原位晾晒3d,平均鲜草含水量由81.00%下降至66.30%。晾晒期间土壤累积温度每增加10°C,鲜草含水量降低2.30%。由此,长三角地区稻茬油菜在终花后4d刈割,饲草鲜产和粗蛋白含量均能达到较优水平,刈割后田间原位晾晒4~5d,可满足青贮水分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在鲁南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及探讨燕麦新品种综合评价的方法,利用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11个燕麦品种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草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熵值赋权法客观评价了各指标在该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茎叶比,其余依次是鲜草产量、粗脂肪含量、相对饲草品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株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粗灰分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符合对燕麦饲料的要求。Ci值排名前5的品种是燕王、牧王、魄力、贝勒和甜燕麦。这5个品种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鲁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矮象草是一个优良的饲草品种,其营养丰富,茎叶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0.6%、粗脂肪2%、粗纤维33.1%、无氮浸出物44.7%、粗灰分9.6%,适期刈割的矮象草鲜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在临沂地区最佳种植密度,设置了4个密度梯度(60 000、75 000、90 000、105 000株/hm 2),研究种植密度对专用型青贮玉米雅玉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登海605饲用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鲜草、干草产量影响显著,密度增加,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密度75 000株/hm 2时均获得最高鲜草、干草产量。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子粒产量、粗蛋白产量、粗脂肪产量、可消化干物质、相对饲喂价值、无氮浸出物含量和总能量影响显著,密度增加,雅玉8号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相对饲喂价值和无氮浸出物含量下降,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子粒产量、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总能量先增加后减少,在密度75 000株/hm 2均获得最高子粒、粗蛋白、粗脂肪产量。从饲料总能量来说,专用型青贮玉米雅玉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登海605在山东临沂地区饲用的最佳种植密度均为75 000株/hm 2。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高温期非秋眠紫花苜蓿的生长状态以及高温期刈割对紫花苜蓿再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 个非秋眠紫花苜蓿品种在8 月上中旬分别进行4 次刈割试验。结果表明:‘WL656’、‘WL712’和‘WL903’在高温条件下保持较好生长状态,植株高度、鲜重显著增长;高温期刈割后可正常生长,但刈割当天气温会影响再生植株长势;8 月1 日和8 月5 日刈割处理的紫花苜蓿再生速度显著慢于8 月10 日和8 月15 日刈割处理;品种间再生速度趋势基本一致。刈割时期和苜蓿品种对苜蓿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总体来看,‘WL656’、‘WL712’和‘WL903’属于较耐热型品种,夏季产量和品质可维持在较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刈割时期对不同类型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8个不同类型牧草品种在呼和浩特地区不同刈割期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的最佳刈割期是初花期,其鲜、干草产量最高;禾本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期是盛花期. 8个牧草品种在盛花期刈割鲜草年产量显著高于现蕾期.苜蓿品种年鲜、干草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明显高于禾本科牧草.粗蛋白年产量,苜蓿以现蕾期刈割最高,禾本科牧草盛花期刈割最高.粗脂肪年产量,苜蓿以例花期刈割最高,禾本科牧草则以盛花期刈割时较高.同期相比,苜蓿的蛋白和脂肪产量均高于禾本科牧草.综合产量和品质表现认为,紫花苜蓿FGC-301、FGE-201及无芒雀麦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川东北地区种植的饲用油菜新品种,以6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刈割时期的生物产量、植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及油菜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并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初花期进行第1次刈割,各品系具较好再生性,整个生长季可实现2次刈割,刈割间隔为35~37天;2次刈割时鲜草产量分别为43.24~50.89、13.94~20.03 t/hm2,年鲜草产量为57.40~70.46 t/hm2,年干草产量为6.11~7.28 t/hm2,其中,‘中绵油783’鲜草产量最高,为70.46 t/hm2,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2)初次刈割时各品系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南油714’株高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达162.11 cm;‘中绵油783’叶片数最多,为19.11片;‘南油658’茎叶比最低,为0.91。(3)第1次刈割时‘南油12’粗蛋白含量为15.64%,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中绵油783’中性洗涤纤维最低,‘13杂768’酸性洗涤纤维最低,分别为25.65%和20.80%。(4)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系株高逐渐增高,进入结荚后期株高不再变化;叶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初花期叶片数最多;干物质含量、茎叶比随生育期推进而持续升高。(5)各品系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整体呈降低趋势,初花期最高,为12.87%~15.64%;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大部分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升高;粗灰分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粗脂肪大部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盛花期最高。各品系第1茬饲草相对饲喂价值为231.20~262.47,‘中绵油783’与‘13杂768’差异不显著,但两者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中绵油783’在试验地综合性能表现最优,可在相似生态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和丰富该地区牧草资源,选取11个国内外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在宁夏平吉堡地区种植,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个燕麦品种在该地区长势均良好,平均生育期为90d左右。各燕麦品种干草产量及茎叶比表现不同,甜燕1号与当地燕麦产草量较高,而牧乐思茎叶比最小,适口性最好。不同燕麦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等差异均显著(P0.05),甜燕1号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最高,钙含量最高的为小马,磷含量最高的是贝勒,牧乐思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对11个燕麦品种的13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牧乐思、甜燕1号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表现最优,可作为宁夏引黄灌区燕麦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不同刈割周期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刈割周期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 Reyan No.11)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90d刈割周期粗蛋白质产量最高,达3897 kg/hm2;间隔75d刈割周期鲜草产量最高(135.8t/hm2);间隔120d刈割周期干草产量最高(38.6t/hm2);间隔120d刈割周期株高生长动态和分蘖数均高于其它处理;在品质方面,间隔90d刈割周期黑籽雀稗品质最好,粗蛋白质含量最高(13.13%),粗纤维含量最低(25.79%)  相似文献   

17.
西藏拉萨市‘白燕2号’与箭筈豌豆不同混播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西藏高寒牧区饲草产量,缓解草畜矛盾。在西藏拉萨研究了‘白燕2号’与箭筈豌豆不同混播比例草地,在适宜刈割时期牧草养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混播比例间的产草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Ca和P含量差异显著,混播可显著提高产草量和牧草品质;且随着箭筈豌豆比例的增加,粗蛋白含量随之增加,最高为单播箭筈豌豆达到22.58%。各混播比例以H4为佳,鲜草产量达到7.71 kg/m2、粗蛋白含量达到13.66%、粗脂肪含量达到1.99%、粗纤维含量达到35.99%、粗灰分含量达到6.77%、Ca:P为5.36。在西藏气候适宜的地区可将‘白燕2号’与箭筈豌豆按此比例(箭筈豌豆40%+‘白燕2号’60%)混播推广以改善饲草品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青贮饲料调制是一项短时间内的突击性工作,刈割青玉米秸秆未能尽快调制青贮致使青贮饲料质量受影响;【方法】为此本试验选用农大108玉米秸秆收获后凋萎的1d、3d、5d、7d调制青贮,以研究刈割后凋萎时间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在本试验的凋萎条件下,试验期内玉米秸秆中干基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水分含量逐渐下降,凋萎7d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在凋萎的1d、3d、5d、7d调制青贮,凋萎7d的青贮pH和氨态氮比例显著高于凋萎1d(pH,4.82比5.27;氨态氮/总氮,5.90%比8.56%),但青贮饲料中乳酸、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结果表明收刈后青玉米秸秆5d之内可以调制青贮  相似文献   

19.
谷子干草饲用品质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谷子是重要的饲草作物, 但其饲草品质性状研究滞后制约了谷子饲草品种培育和栽培。本研究对47个谷子品种在我国高寒农牧地区栽培的饲用干草品质性状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 供试材料粗蛋白含量的变异范围为5.42%~12.45%, 变异系数为14.25;粗脂肪含量的变异范围为0.64%~1.43%, 变异系数为15.84;粗灰分含量的变异范围为8.50%~15.60%, 变异系数为13.71;总磷含量的变异范围为0.10%~0.32%, 变异系数为20.00;总钙含量的变异范围为0.27%~0.67%, 变异系数为20.00。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水分含量表现出较小的变异。主成分分析表明, 影响谷子饲草品质的主要性状是粗纤维、粗灰分、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 粗蛋白与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均为负相关。综合表明, Li05-569、饿死驴、系295和红根谷是品质性状综合表现优良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稻草拉伸膜裹包青贮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草拉伸膜裹包青贮后进行体外模拟瘤胃环境技术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含量为40.6%、粗蛋白含8.7%、粗脂肪含1.0%、活性纤维含28.7%、总碳水化合物含833.5g/kgDM(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含58.0%、酸性洗涤纤维含30.5%、粗含灰分5.6%、pH值5.13,与普通稻草相比,粗蛋白含量提高了4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了2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了38%、灰分含量下降了56%,说明稻草青贮后提高了营养价值和饲料品质,它的成功应用为稻草青贮饲料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商品化经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