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水牛伊氏锥虫IgG抗体,并与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比较。检测160份伊氏锥虫疫区水牛血清160份,Dot—ELISA和IH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3%和53.75%;其中42份虫检阳性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2.86%,两种试验的一致率为95.63%。两种试验的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8842)。10份非疫区健康水牛血清两种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检测伊氏锥虫循环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种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检查实验室制备的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可检出的阈值为0.049—0.195微克蛋白/毫升(0.122±0.066微克蛋白/毫升);检查泰氏锥虫和龚地弓形体抗原,即使抗原浓度分别高达180微克蛋白/毫升和200微克蛋白/毫升,亦为阴性。用此法观察了7只实验感染家兔血清中伊氏锥虫循环抗原的动态,实验兔于感染后4—8天首次呈现抗原血症,滴度于感染后8—10天达高峰,持续仅4—12天,于感染后14—28天转为阴性,而实验感染前和用拜耳205治疗后的血清则全部阴性。将治疗前已转阴的15份血清和治疗后的28份血清标本按Bout等介绍的方法解离免疫复合物再检循环抗原,前者10份阳性,后者全部阴性.此结果证明,实验感染兔于感染后2—4周血清中出现伊氏锥虫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复合物的产生影响循环抗原的检出。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感染,研究伊氏锥虫在水牛体内抗体及虫体消长的规律.ELISA检测结果表明,水牛感染伊氏锥虫后第6 d检出抗体,而且在2个多月的监测时间里,抗体都维持在较高水平(OD450nm>0.3),因此可利用ELISA方法对水牛感染伊氏锥虫进行早期诊断和监测;水牛感染伊氏锥虫后,即出现一个2~3周左右的虫血症峰期,然后虫血症峰期迅速下降,在虫血症峰期下降后1个多月的监测时间里,虫血症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1条虫体/视野),水牛感染伊氏锥虫后这种峰期短无明显症状、虫血症水平低的现象,给临床诊断和血液镜检虫体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广西部分地区79份血清样品水牛检测的结果表明,伊氏锥虫抗体阳性率达到29.1%,说明广西各地水牛感染伊氏锥虫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感染率比较高,为了保证本地区水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水牛伊氏锥虫感染进行有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利用抗伊氏锥虫表膜抗原的McAb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48匹健康马(骡)、5匹人工接种伊氏锥虫马(骡),9匹先用锥虫弱毒株免疫后用强毒株攻毒马(骡)共278份血清的循环抗原(CA),同时用常规间接ELISA检测了相应的循环抗体(CAb)。结果: 278份血清的CA、CAb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其阳性检出时机不完全吻合;人工接种马(骡)的CA阳性检出率高于CAb,于接虫后经1-2个CA高峰而死,濒死前4/5动物的CA呈现阳性,免疫马(骡)在攻虫前CA即可呈现阳性,多经1-3个CA高峰后逐渐转阴;人工接种马(骡)的CA水玉高于免疫马(骡),二次攻虫后的CA水平高于首次。  相似文献   

5.
<正> 在前文报道的检测伊氏锥虫循环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试验(McAb-RPHA)的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抗体的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McAb-RPHI),用该法检查实验感染家兔的系列血清和疫区水牛血清,并与目前常规使用的间接血凝(IHA)比较,结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间接血凝试验,对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马、豚鼠,家兔的循环抗原(CA)及其出现规律进行了实验检测。结果,感染动物47/57 CA阳性,15分份锥虫培养液CA全为阳性,而健康动物及空白培养液均为CA阴性。伊氏锥虫CA与锥虫属以外的驽巴贝西虫,传贫、鼻疽等血清不交叉,而与锥属的牛泰氏锥虫、路氏锥虫、马媾疫锥虫的血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CA比抗体出现早;感染动物完全治愈后,CA消失,而未彻底治愈者,CA仅暂时消失,但不久又出现,直到动物病死,由此认为,CA的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疗效判定和预后判定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以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小鼠血液涂片为抗原,建立了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的方法,并对伊氏锥虫病马、同群马、健康马、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作了检测。伊氏锥虫病马和无症状同群马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3/34)和12%(18/150);25匹健康马血清伊氏锥虫抗体均为阴性;84份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的IFA试验均为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多数病马发病一周内的血清IFA试验即为阳性。3匹病马血清抗体消长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病马于治疗后110天,血清IFA试验仍为阳性。本试验表明,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无症状的感染马也能检出,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间接血凝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6份待检牛血清,同时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血清中和试验(SN)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抗体,结果,IHA检出阳性牛58头;SN检出阳性牛48头,其中47头IHA亦为阳性。48头SN阴性牛中,有11头IHA为阳性。其它7种病的阳性血清对IBR红细胞抗原全部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以日本血吸虫基因重组抗原LHD-Sj23/pGEX、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及SEA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后得到的第一峰SEAl作为诊断抗原,应用ELISA检测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绵羊血清及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三种抗原用于检测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绵羊血清的阳性符合率分剐为88.79%、98.15%、100%,阴性符合率均为100%;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水牛血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0%、80%、84%,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8.9%、93.3%、91.1%;三种抗原与伊氏锥虫病牛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不同时间绵羊血清,发现感染6周后均被检出针对这三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且SEA及SEAl在感染4周后即可检出特异性抗体。三种抗原的诊断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应用国产咪唑苯脲,以0.5mg、0.75mg两种剂量及1、2、3 d不同疗程,对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小鼠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0.75mg×2 d组连续观察15 d以上,大多数小鼠存活,而未经治疗的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对3头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水牛,以4 mg/kg剂量一次皮下注射治疗后24 h,血液压滴标本检查虫体阴性,但1周后集虫检查和小鼠接种试验均为阳性,后改用3mg/kg×2d疗法,全部治愈。另外3头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水牛,以3mg/kg×2d疗法治疗后,用血液压滴法,集虫法及小鼠接种法检查虫体均为阴性,连续观察3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牛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简称环泰虫)裂殖体抗原的制备和ELISA在诊断环泰虫病、检测免疫牛抗体水平和确定虫种间血清学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应用冻融研磨法制备的抗原进行ELISA,检测25头份带虫牛血清,阳性符合率为96%,检测30头份阴性牛血清,阴性符合率为100%;一个样本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为9.52%,多个样本重复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ELIS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重复性,ELISA检测环泰虫疫区牛,阳性检出率为61.02%(镜检法为38.98%)。ELISA值的高低,与环泰虫带虫牛的红细胞染虫率呈正相关。检测49头份非疫区牛血清,结果均为阴性。用作检测免疫牛抗体水平,32头份重环泰虫裂殖体细胞胶冻苗免疫的牛血清,7个月后ELISA值仍明显高于健牛(未免疫),有62.5%在阳性范围内。检测其他种属虫体血消.不与伊氏锥虫、贝氏贝诺孢子虫和牛肉孢子虫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检测瑟氏泰勒虫血清,有11/12的阳性反应率,初步证实环泰虫与瑟氏泰勒虫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水牛伊氏锥虫病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适应现场应用的水牛伊氏锥虫病诊断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抗伊氏锥虫VSG抗原的OB6单克隆抗体,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纯化的抗伊氏锥虫VSG抗原的TB7单克隆抗体和兔抗小鼠IgG,作为检测带和质控带,然后优化条件,研制成检测伊氏锥虫病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通过交叉试验表明该试纸条与衣原体、弓形虫、旋毛虫、巴贝斯焦虫和大片吸虫无交叉反应.该试纸条最低可以检出1∶3 200倍稀释的伊氏锥虫VSG抗原(浓度为3.11 mg·mL-1).应用该试纸条对230份水牛血清样本进行初步检测,同时用ELISA做平行试验,阳性符合率为88.2%.结果证明该试纸条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水牛伊氏锥虫病的检测方法,为水牛伊氏锥虫病的现场检测诊断和预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被检血清标本:采自锥虫病疫区耕牛和7只实验感染兔。2.标准锥虫阳、阴性血清:锥虫阳性血清为感染家兔血清,其锥虫胶乳试验凝集价在1:160以上,琼扩或对流免疫电泳在1:8以上。阴性血清采自健康兔和非疫区健康牛。3.血吸虫阳性血清:采自动物实验感染牛,用间接血凝法和粪检法检测均为阳性。4.肝片吸虫阳性血清:采自实验感染牛和羊。5.焦虫阳性血清:有双芽焦虫感染、双  相似文献   

14.
应用Sj23基因重组抗原诊断牛、羊血吸虫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血吸虫基因重组抗原LHD-Sj23/pGEX(血吸虫23kD抗原大亲水区多肽/pGEX载体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应用ELISA法检测黄、水牛和绵羊血吸虫病。结果对黄、水牛的阳性符合率为94.0%(79/84)和85.5%(53/62),阴性符合率为82.7%(81/98)和95.1%(77/81),对绵羊的阳性符合率为86.04%(111/129),阴性符合率为100%(9l/91)。以血吸虫成虫抗原(SWAP)及虫卵抗原(SEA)作为诊断抗原获得的结果差异不明显。对锥虫感染绵羊血清不出现交叉反应。由于基因重组抗原的制备比虫体抗原制备简便、价廉,同时由于基因重组抗原的应用有利于诊断技术的标准化,以基因重组抗原作为血吸虫病诊断抗原具有良好的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对200份经粪检和间接血凝试验(IHA)血检的血清样品进行肝片形吸虫感染的检测,同时在屠宰场现场对50份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剖检相比较。结果显示Dot-ELISA与IHA法相比,阳性符合率较低(84.21%),阴性符合率高(95.58%),总符合率94.50%;Dot-ELISA与粪检结果相比,阳性符合率(94.74%)明显高于IHA法;与剖检法比较,Dot-ELISA对屠宰场现场样品的检出率和阳性符合率均为100%。结论:Dot-ELISA较IHA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宜用作牛、羊肝片形吸虫感染的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6.
应用体外培养的泰氏锥虫制备可溶性抗原Ⅰ、抗原Ⅱ和代谢抗原.经测定,其蛋白含量每毫升分别为6.5mg、7.4mg和7.1mg.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结果表明,抗原Ⅰ出现22条区带,抗原Ⅱ21条区带,代谢抗原28条区带,对照的伊氏锥虫琼脂免疫扩散抗原14条区带.经分析,泰氏锥虫抗原和伊氏锥虫抗原有4条区带在同一迁移率上.琼脂免疫扩散反应中,3种泰氏锥虫抗原均与相应免疫兔血清发生沉淀反应,抗原Ⅰ出现1条致密沉淀线,抗原Ⅱ和代谢抗原出现2~3条沉淀线,抗原效价为1:4~16.免疫电泳显示了类似的结果,抗原Ⅰ与免疫兔血清出现1条弧形沉淀线,抗原Ⅱ和代谢抗原与免疫兔血清出现了3条弧形沉淀线.间接血凝试验结果表明,泰氏锥虫自然感染牛血清效价为1:20~40,免疫兔血清为1:1280~5120.所制泰氏锥虫抗原对伊氏锥虫和媾疫锥虫血清也能很好地发生交叉反应,3份伊氏锥虫病马血清和3份伊氏锥虫人工感染兔血清血凝效价分别为1:10~40和1:8~1024;5份媾疫马血清有4份血凝效价为1:20~320.4份环形泰勒虫病牛血清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DT试验、IHA Kit与本实验室建立的IHA方法平行检测49份猪血清样品,DT检测出10份阳性样品,10份阳性样品中,IHAKit检出8份阳性,本室建立的IHA方法检出7份阳性.其中DT检测出的39份阴性样品中IHA Kit全部检测为阴性,本室建立的IHA方法检出1份阳性、38份为阴性.同DT试验比较,IHA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和Youden指数分别为76.92%、97.5%、91.85%和0.744.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4,(8):125-126
<正>为了解青海省部分地区牛羊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并为该地区预防和治疗弓形虫病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0年3至5月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青海省泽库县的牛羊进行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被检血清牛105份、羊97份被检血清均采集青海省泽库县,血样采自牛羊的颈静脉,摆成斜面,置4℃冰箱5 h后,放在室温下待血清析出后收集血清,冷冻保存待检。1.2诊断液弓形虫IHA抗原、阴性标准血清、阳性标准血清、稀释液,均购自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用鹦鹉热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参考株B_(11001)和TE_(55)株以及湖北分离的鹦鹉热衣原体CJ_4、BP_(11)和CW_3株制备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抗原致敏红细胞能与以上菌株的63份高免血清和156份实验感染畜禽(猪、奶牛、绵羊、山羊、兔、豚鼠、鸡、鸭、鸽、鹦鹉、鹌鹑等)血清发生间接血凝(IHA)反应,效价达到1∶4096~1∶8192。血凝反应能被致敏用的SDS抗原所抑制。IHA试验与直接和间接补体结合(DCF和ICF)试验比较,IHA比后二者敏感16—32倍。IHA试验对204份人工感染后5—15天的畜禽血清的检出率为100%,而对149份正常卵黄膜免疫血清检测的结果全为阴性。用两种方法同时对湖北九个地区(市)的奶牛、绵羊、猪、鸭和鸡血样1918份检测的结果是:IHA的平均阳性率为17.73%(340/1918),CF的平均阳性率为15.28%(293/1918),二者的总符合率为86.18%。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江西省猪群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感染现状,本试验利用APP江西分离株研制了抗体间接血凝检测法(IHA)。试验将纯化的APP江西分离株培养菌液反复冻融,经超声波裂解处理后提取菌体抗原,致敏经戊二醛固定鞣酸化的兔红细胞,成功建立了APP抗体的IHA法。应用该法对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等病毒的阳性血清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阳性血清检测均为阴性。不同批次APP抗原经IHA检测,结果显示重复性好。本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APP抗体IHA检测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为下一步血清学调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