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新鲜的不同成熟度的枸杞鲜果为试材,采用0、0.75%、1.00%、1.25%的壳聚糖涂膜液对枸杞鲜果浸泡处理1min后,在4℃下贮藏10d,每隔2d测定1次枸杞鲜果的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腐烂率和失重率,研究了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对不同成熟度枸杞鲜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涂膜处理的枸杞鲜果能存放8~10d,比对照组(清水处理)可延长1~2d。各涂膜处理均能有效减缓果实水分的蒸发、降低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其中以1.25%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枸杞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4d后才出现腐烂果,比对照组延迟了2d。因此,壳聚糖涂膜处理有利于枸杞鲜果的保鲜。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为试材,采用0.5%、0.7%、0.9%、1.1%不同浓度的红枣多酚溶液涂膜处理葡萄果实,每隔48 h对葡萄的感官评价、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抗坏血酸含量、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浓度红枣多酚处理对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采后贮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涂膜组与对照组相比,涂膜组能显著降低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腐败率和失重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葡萄在贮藏前期的呼吸强度,进而抑制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以及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涂膜D组在16 d时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0.208%、4.31%和3.49 mg·(100g)-1;其中涂膜组与对照组相比多酚氧化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得到有效抑制,以涂膜B组与A组尤为显著。因此红枣多酚预涂膜处理处理能有效保持果实内外在品质,适用于葡萄的采后贮藏。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草菇采后易发生的腐烂、液化等现象,研究了涂膜保鲜技术对保持草菇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的效果。采用0.5%、1.0%、1.5%的壳聚糖对采后草菇分别进行0.5、1.0、1.5 min浸渍涂膜处理后,置于(15±1)℃无光照的恒温贮藏库内进行贮藏,比较不同壳聚糖浸渍处理对草菇失重率、感官品质、硬度、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壳聚糖浸渍涂膜0.5 min处理的草菇在贮藏2 d后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损失率分别38%、29%,均低于其他处理;贮藏3 d后草菇失重率最低,硬度下降较为缓慢,感官分值及保鲜度均优于其他处理,软腐率、褐变率、黄变率分别为46%、54%、3%,均低于其他处理组。1.0%壳聚糖浸渍涂膜0.5 min处理可以较好保持草菇的营养品质,提高草菇贮藏期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大鸡心"黄皮为材料,研究了1.5%壳聚糖涂膜、PE保鲜袋装(0.02mm厚)以及1.5%壳聚糖涂膜+PE袋处理对采后黄皮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5%壳聚糖涂膜、PE保鲜袋装、1.5%壳聚糖涂膜+PE袋装处理能够减缓果实失重率和果皮褐变指数的上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降解,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保持果实贮藏品质。其中1.5%壳聚糖涂膜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PE保鲜袋装处理次之,1.5%壳聚糖+PE袋装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高凤菊 《北方园艺》2012,(13):163-166
以草莓为材料,按壳聚糖8种浓度添加或不添加生姜大蒜提取液,构成0.5%~2.0%8个处理涂膜液,研究了室温条件下不同配比的壳聚糖与生姜大蒜提取物的复配涂膜液对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处理7(1.5%壳聚糖添加生姜大蒜提取物)其4d腐烂指数最低,为1.110;贮藏期间对果实失重率抑制以处理3(1.5%壳聚糖溶液)与处理7和8(2.0%壳聚糖添加生姜大蒜提取物)的效果较为明显,分别为9.02%、6.94%、7.74%;对果实总糖和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影响最小的是处理7。处理7对果实涂膜保鲜效果最好,该处理显著的抑制了果实腐烂指数和失重率的上升,延缓了果实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且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各组处理。  相似文献   

6.
以青扎板栗为试材,研究壳聚糖浓度、浸果时间对贮藏期间栗果呼吸强度、品质、腐烂率、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扎板栗具有呼吸跃变,壳聚糖涂膜明显降低贮藏期间栗果的腐烂率、失重率,抑制呼吸强度,推迟呼吸跃变并降低呼吸峰值;壳聚糖涂膜可延缓贮藏期间栗果维生素C和淀粉含量的下降。壳聚糖涂膜最佳处理为15 mg/mL浸果30秒,结合0℃条件板栗可贮藏101天,商业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晚金油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壳聚糖涂膜液浸泡和45℃热水浸泡处理后果实常温贮藏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壳聚糖涂膜+热激、热激处理均可以抑制常温贮藏油桃果实呼吸强度,降低桃果电解质渗出率,维持果实较高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保持果实风味,减少果实腐烂及水分散失,延长桃果常温贮藏期;以涂膜+热激处理的油桃保鲜效果最好,常温下贮藏10天,桃果食用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8.
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提高嵊州桃形李采后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嵊州桃形李成熟于夏季高温季节,果实采后极易失水软化,并且易于腐烂难以保鲜,因此探讨1-MCP、壳聚糖涂膜及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对其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采收成熟的果实于当天直接运回,从中选取大小一致、没有病虫害的果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壳聚糖及1-MCP结合壳聚糖复合处理,并以浸泡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分别装入塑料保鲜袋,在室温贮藏后的不同时间内观察果肉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测定果实品质参数。【结果】与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1-MCP或壳聚糖分别处理后,结果发现,以6.0μL·L~(-1)1-MCP处理6 h和1.0%壳聚糖单独处理后果实腐烂率最低;同时,与单独1-MCP或壳聚糖处理的果实相比,6.0μL·L~(-1)的1-MCP和1.0%的壳聚糖复合处理对桃形李采后保鲜的效果更为明显,复合处理更能提高贮藏过程中果实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果实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氧化伤害,降低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提高果实硬度,维持果肉细胞结构完整性和维持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的含量,也达到降低果实腐烂率,延长贮藏时间的效果。【结论】6.0μL·L~(-1)的1-MCP和1.0%的聚糖壳复合处理显著提高桃形李采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伤害,提高果实硬度和品质,从而延长保鲜时间和提高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9.
傅小伟  黄斌 《北方园艺》2016,(19):138-140
以芒果、木瓜、草莓和葡萄为试材,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1:壳聚糖和冰乙酸的混合溶液;对照组2:月桂酸甘油单脂、辛酸甘油单脂、丙二醇和吐温的混合液;试验组:微乳化混合液,研究了微乳化保鲜膜在(37±1)℃下对易腐水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微乳化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有效地保持芒果、木瓜、草莓和葡萄的硬度,明显减少了腐烂率和失重率,保持了果实的贮藏品质,延长了果实的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以‘金冠’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喷施不同钙肥的苹果在聚乙烯保鲜膜包装(MAP)、果蜡涂膜、壳聚糖涂膜等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金冠’苹果在不同贮藏方式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腐烂、失重、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程度均有一定的延缓效果,同时抑制了维生素C的降解。适宜的贮藏处理对苹果果实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其中1%浓度的壳聚糖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溶菌酶对丰水梨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成熟的丰水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常温条件下0.01%、0.05%和0.15%溶菌酶涂膜处理对丰水梨果实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20d后,溶菌酶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的失重率、烂果率和呼吸强度,平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5%、19.8%和12.2%;溶菌酶处理能有效维持丰水梨果实的内在品质,经溶菌酶处理的丰水梨果实硬度、抗坏血酸(VC)含量平均比对照分别高出0.47kg/cm2和3.5mg/kg,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含量平均比对照分别高6.6%和9.8%;溶菌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果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显著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降低,贮藏20d后,SOD、CAT活性平均比对照分别高57.1%、37.1%。在3种溶菌酶浓度中,以0.05%浓度溶菌酶涂膜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在常温(25℃)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SA)和壳聚糖(CTS)涂膜保鲜剂对莲藕进行处理,对其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 和CTS 涂膜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莲藕表皮褐变,减小失重率,显著抑制莲藕VC、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和细胞膜透性升高。其中1.0%SA 处理在抑制莲藕表皮褐变,减小失重率,抑制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及细胞膜透性上升等方面表现最好;1.25% CTS 和1.5% CTS 处理在抑制莲藕VC 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方面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吉平  王娟  郑学勤 《果树学报》2007,24(2):244-247
为研究季铵化壳聚糖(HPTAC-CTS)对冬枣的保鲜效果,于-1℃~-2℃冷藏温度下,采用2%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进行涂膜保鲜处理,可保鲜贮藏冬枣80d。贮藏后果实不变形,果皮硬度高,果肉仍然很脆;腐烂率低于4%,好果率超过96%;失重率低于<5%,外观、口感可达贮藏前的水准;含糖量、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基本不变,保持原有风味和营养。  相似文献   

14.
非金属矿物质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作用,通过在香菇栽培基质中添加“矿质大菇料”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矿质大菇料”对铅、镉、汞的吸附率分别为35.45%、9.38%、36.20%,对二氧化硫的吸附率为3.84%;同时可很好地提高菌棒的固型性,香菇菌棒平均杂菌污染率和烂筒发生率分别为6.95%和2.84%。由此证明,“矿质大菇料”具有吸附有害重金属离子和二氧化硫的作用,同时可减少菌棒杂菌的污染和烂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龙须菜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对杨梅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龙须菜多糖为涂膜基质,CaCl2、甘油为成膜助剂,配制成复合涂膜保鲜剂,研究了常温(28~32℃,相对湿度68%~86%)下该复合涂膜保鲜剂对杨梅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经龙须菜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涂膜贮藏的杨梅与对照组相比,果实裂果率、霉烂率、失重率明显降低,抑制了果实的呼吸速率;有机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  相似文献   

16.
复合涂膜结合紫外线照射对牡丹切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鲜切花的保鲜时间,利用聚乙烯醇、壳聚糖、柠檬酸、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纳他霉素制成复合涂膜保鲜剂,在20 ~ 25 ℃及相对湿度68% ~ 86%条件下采用高压电动喷涂工艺并结合紫外线照射技术处理‘洛阳红’牡丹切花,考察对切花品质及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增强切花的弹性和坚韧性,较好地保持切花色泽,减少水分损失,同时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增长。通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各因素与瓶插寿命之间的数学方程,并得到最佳复合涂膜配方与紫外处理参数为:聚乙烯醇35 mg · mL-1,壳聚糖21 mg · mL-1,纳他霉素1.0 mg · mL-1,SDS 2.1 mg · mL-1,柠檬酸5.4 mg · mL-1,在紫外线强度为90 μW · cm-2、波长为253.7 nm时处理20 min。本处理方法可使牡丹鲜切花的瓶插寿命保持12 d。  相似文献   

17.
气调保鲜袋对香蕉采后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宝香蕉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温度、气调保鲜袋厚度和乙烯吸收剂用量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5℃+0.015mm气调保鲜袋+乙烯吸收剂(其用量为果实鲜重的0.8%)处理的香蕉保鲜效果最佳,腐烂率低,色泽风味好,与对照(25℃+PE保鲜袋+乙烯吸收剂)相比,可延迟果实后熟软化,延缓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的增加速度,并抑制果皮细胞膜透性和过氧化酶(POD)活性,从而延长香蕉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8.
在盆栽和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的未腐熟麦糠和腐熟麦糠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以土壤混施2 %腐熟麦糠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好,达到54.86 %,与1.8 %阿维菌素EC 3 000倍液灌根100 mL·盆-1防治效果(54.09 %)相当。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沟施腐熟麦糠400 g·m-2、1.8 %阿维菌素EC 3 000倍液灌根1 200 mL·m-2、沟施腐熟麦糠200 g·m-2和沟施未腐熟麦糠400 g·m-2 4个处理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78.60 %、73.53 %、68.47 %和68.47 %。各处理对黄瓜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沟施腐熟麦糠400 g·m-2对黄瓜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腐熟麦糠与腐熟豆秸、腐熟花生壳混合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沟施腐熟麦糠+腐熟豆秸200 g·m-2、沟施腐熟麦糠+腐熟花生壳200 g·m-2的防治效果与沟施腐熟麦糠400 g·m-2的处理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分别为55.91 %、53.76 %和56.99 %。  相似文献   

19.
不同消毒剂及清洗温度对番茄货架期腐烂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番茄采后腐烂率较高的问题,研究了不同清洗温度〔果温(28±5)℃〕下消毒剂(100  mg·kg-1 NaClO和5 mg·kg-1 ClO2)和自来水清洗处理对番茄货架期(PE包装,室温28~30 ℃,7 d)腐 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清洗对照相比,清洗后番茄果实腐烂率由47 %下降到9 %~26 %;清洗温度 对自来水和ClO2处理的番茄果实腐烂率影响不大,但高于果温(28 ℃)5 ℃的NaClO处理的番茄果实腐 烂率较低于果温5 ℃的NaClO处理显著降低,其货架7 d番茄果实腐烂率仅为9 %,是各清洗处理中效果最 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