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茉莉酸甲酯对蓝莓贮藏品质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浓度(0、10、20、30μmol·L-1)茉莉酸甲酯(MeJA)熏蒸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蓝莓采后保鲜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蓝莓在5℃贮藏条件下,MeJA处理能保持较高的好果率,且能抑制果实硬度下降和糖酸含量的降低,其中10、20μmol·L-1MeJA处理贮藏品质较好;MeJA处理对蓝莓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有激活作用,其中20μmol·L-1MeJA浓度处理更有利于诱导抗病酶的活性,提高果实抗病性,为蓝莓采后较适宜的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2.
为延长蓝莓果实的货架期,本试验利用市售保鲜盒和专利保鲜盒包装蓝莓,并结合~(60)Co-γ辐照处理,分析贮藏期间蓝莓果实微观结构、生理生化指标、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专利保鲜盒+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表面的菌落总数,较好地保持果实原有结构、色泽、硬度及抗氧化性,有效减缓了蓝莓花青素、总酚、Vc等营养成分的消耗,延长了蓝莓保鲜时间;而专利保鲜盒+2.0kGy剂量辐照处理加速了果实衰老和品质劣变;专利保鲜盒因具有微气调作用而使其保鲜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市售保鲜盒。因此,低剂量的辐照处理与微气调保鲜盒结合使用可有效延长蓝莓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为延长蓝莓果实的货架期,本试验利用市售保鲜盒和专利保鲜盒包装蓝莓,并结合60Co-γ辐照处理,分析贮藏期间蓝莓果实微观结构、生理生化指标、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专利保鲜盒+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表面的菌落总数,较好地保持果实原有结构、色泽、硬度及抗氧化性,有效减缓了蓝莓花青素、总酚、Vc等营养成分的消耗,延长了蓝莓保鲜时间;而专利保鲜盒 +2.0 kGy剂量辐照处理加速了果实衰老和品质劣变;专利保鲜盒因具有微气调作用而使其保鲜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市售保鲜盒。因此,低剂量的辐照处理与微气调保鲜盒结合使用可有效延长蓝莓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不同包装方式对白灵菇低温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白灵菇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0℃贮藏条件下,以白灵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厚度PE膜,微孔膜,PE膜结合抽真空,PE膜结合抽真空后充氮气等处理对白灵菇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包装方式相比,用0.035 mmPE抽真空充氮气方式进行贮藏效果显著,较好地保持白灵菇原有的外观品质,降低了白灵菇贮藏期间PPO和POD活性,抑制了白灵菇的褐变,延缓了贮藏期间白灵菇的衰老进程及膜脂过氧化程度,与常规PE膜包装相比,延长白灵菇保鲜期10~15 d,为白灵菇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用电子束400、700、1000、1500和2500Gy辐照及SO2处理巨峰葡萄后,置于温度-0.5℃~0.5℃、相对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微生物杀灭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或抑制葡萄表面细菌、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的滋生繁殖,减轻葡萄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现象。在剂量1000Gy以下,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抑制葡萄的呼吸强度,降低果实内有机酸、Vc等营养物质的消耗,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达到保鲜的目的。其中700Gy处理组葡萄贮藏至98d时Vc含量为3.79mg/100g,可滴定酸及总糖含量分别保持在0.348%和11.44%,SOD活性高达14.89U/g,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不存在SO2漂白斑,能够保持葡萄较新鲜的外观及营养品质。综合微生物控制及品质保鲜效果,以700Gy剂量辐照巨峰葡萄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至98d时,好果率达93.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甘氨酸甜菜碱(GB)处理对西葫芦果实贮藏期间冷害和品质的影响,以亚历山大西葫芦为材料,采用外源甜菜碱浸泡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类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0 mmol·L-1GB处理能有效抑制西葫芦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冷害的发生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总酚含量;同时,GB处理抑制了褐变相关的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促进了抗氧化相关的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减少了活性氧的产生和积累,从而使西葫芦果实保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综上所述,GB处理能有效减轻西葫芦果实的冷害症状,维持西葫芦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本研究为西葫芦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荔枝常温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荔枝常温保鲜的技术,结果表明选用天然无毒的多糖复配自制的杀菌剂制成的保鲜剂处理荔枝,小袋包装(500g/袋)果实能贮藏12d,好果率89.2%;箱包装(20kg/箱)果实贮藏10d,好果率达84.7%。证明了多糖和自制的杀菌剂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地延长荔枝的保鲜期。探讨了影响贮藏的因素,指出了荔枝常温保鲜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8.
适宜1-MCP处理保持采后菠萝常温贮藏品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探索1-MCP处理对采后菠萝生理及品质的影响,为菠萝贮藏保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巴厘’品种的菠萝果实为试材,采用适宜0.45μL/L体积分数的1-MCP对菠萝进行处理,置于25℃条件下贮藏,采用气相色谱定期测定乙烯释放量,并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测定菠萝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延缓果实贮藏过程中乙烯的合成速率,与相同贮藏条件下的对照(未处理)果实相比,乙烯释放高峰推迟4 d;1-MCP处理可以延缓果实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快速升高,同时对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酶活性起到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推迟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酶活性高峰的出现,并使POD、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保持较高的活性,可以有效延缓菠萝在贮藏期间的衰老进程,在贮藏14 d时,分别比对照高出22.30%、32.35%、36.67%,差异显著(P0.05);1-MCP还可减缓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的下降,有助于保持果实的良好品质。1-MCP处理可抑制菠萝贮藏期的果实衰老进程,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提高贮藏效果。研究结果将为菠萝贮藏保鲜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对椪柑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可食性涂膜保鲜剂取代化学保鲜和套袋保鲜椪柑的可能性,研究了中草药淀粉壳聚糖复合涂膜剂对椪柑果实保鲜效果及衰老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膜可以明显降低椪柑贮藏期间病害指数,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其效果与化学保鲜无明显差异,但显著高于单一套袋处理,贮藏第90?d时,其好果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是单一套袋的1.2倍和50.0%;复合涂膜能减少维生素C、可滴定酸的损失。与单一套袋相比,复合涂膜明显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丙二醛积累,在贮藏第90?d时,过氧化氢酶是单一套袋的2.2倍,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是单一套袋的60.9%、80.7%和76.7%。在贮藏期间除过氧化物酶外,复合涂膜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与化学保鲜相比无明显差异。通过成本核算,处理1?kg椪柑需0.16元。由此可知,中草药淀粉壳聚糖复合涂膜在抗病和防止果实衰老方面已达到化学保鲜效果,并在品质方面明显优于化学保鲜,成本低且安全,可以替代椪柑果实的化学保鲜和套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60)Co-γ辐照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粉蓝蓝莓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蓝莓生理指标、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0±0.5℃条件下6种处理(1.5 kGy辐照处理记为A、2.5 kGy辐照处理记为B、1.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C、2.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D、1μL·L-11-MCP处理记为E,不进行任何处理记为F)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F)比较,4种处理(A、C、D、E)均能够抑制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和风味指数的下降,延缓果实的生理代谢,更好地保持果实的营养品质和酶活性,而2.5 k Gy辐照处理(B)降低了果实的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加快了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上升。其中,在贮藏80 d时,A、B、C、D、E、F组蓝莓的腐烂率分别为24.94%、38.36%、13.87%、30.78%、22.96%和48.38%。因此,1.5 k Gy~(60)Co-γ辐照结合1μL·L-11-MCP处理蓝莓对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蓝莓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曹森  李江阔  马超  吉宁  巴良杰  吴洋  王瑞 《核农学报》2019,33(8):1519-1526
为研究60Co-γ辐照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粉蓝蓝莓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蓝莓生理指标、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0±0.5℃条件下6种处理(1.5 kGy辐照处理记为A、2.5 kGy辐照处理记为B、1.5 kGy辐照+1 μL·L-1 1-MCP 处理记为C、2.5 kGy辐照+1 μL·L-1 1-MCP处理记为D、1 μL·L-1 1-MCP处理记为E,不进行任何处理记为F)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F)比较,4种处理(A、C、D、E)均能够抑制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和风味指数的下降,延缓果实的生理代谢,更好地保持果实的营养品质和酶活性,而2.5 kGy辐照处理(B)降低了果实的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加快了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上升。其中,在贮藏80 d时,A、B、C、D、E、F组蓝莓的腐烂率分别为24.94%、38.36%、13.87%、30.78%、22.96%和48.38%。因此,1.5 kGy 60Co-γ辐照结合1 μL·L-1 1-MCP处理蓝莓对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蓝莓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NO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保鲜中的作用机制,以红艳草莓为材料,定期测定草莓果实室温下的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NO熏蒸处理能有效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其最优浓度为20μL·L~(-1)。NO处理可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细胞膜过氧化程度,保持较好品质;也可显著提高草莓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肉桂醛羟化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等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总酚、花色苷和总黄酮的积累,提高草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适宜浓度的NO处理(20μL·L~(-1))可提高草莓果实贮藏品质,延长保鲜期。本研究为丰富草莓果实采后保鲜技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花梨果实冷藏适温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花梨果实在0℃、4℃、8℃下进行贮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可以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减少果实营养物质的消耗和色素的降解,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黄花梨果实的冷藏适温是4℃,在本试验条件下可贮藏60d,基本上保持原果的风味、颜色和品质,好果率仍保持100%,失重率1.50%;冷藏出库后采取逐渐升温或加抗氧化剂处理,在常温下7d内可有效地延长果实货架寿命,尤以加抗氧化剂处理效果显著;无包装的黄花梨果实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失重率增加;而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则能显著地减少水分损失  相似文献   

14.
1-MCP处理和气调包装对枸杞鲜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和2种气调包装对枸杞鲜果保鲜的效果,研究了1.0μL/L的1-MCP处理、聚乙烯膜气调包装(polyethylene film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PEF-MAP)和硅窗膜气调包装(silicon gum filmMAP,SGF-MAP)对枸杞鲜果(2±1)℃下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减轻枸杞果实贮藏末期感官酸腐味,但对可滴定酸和果皮颜色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聚乙烯膜气调包装和硅窗膜气调包装可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提高固/酸比及表皮状况、香气、质地等感官品质,但加快了可滴定酸的下降,对颜色、感官液汁变化影响不明显(P>0.05)。在贮藏末期(第35天),3个处理分别可将枸杞果实腐烂率由46.7%降低至31.1%、8.9%和26.7%。气调包装对枸杞的贮藏效果好于1-MCP处理,其中,聚乙烯膜气调包装效果较佳,可将枸杞果实贮藏期延长14d。试验结果可为鲜食枸杞商业化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CO2冲击处理对采后蓝莓生理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解高CO2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试验采用体积分数为99.9%的高CO2处理蓝莓果实48、96 和144 h,然后装入聚乙烯薄膜袋后松扎口,贮藏在1℃下。贮藏期间,分析测定了果实风味指数、呼吸速率、腐烂率、呼吸商、果肉乙醇含量和pH值、果实硬度以及与自由基形成和清除相关的多酚氧化酶 (PPO)、 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脂氧合酶(LOX)等酶活性。结果表明,高CO2处理48 h和96 h降低了蓝莓果肉的pH值,有效控制了腐烂率,保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诱导了POD活性升高并使LOX活性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降低了蓝莓果实的呼吸速率,并使有效贮藏期延长到50 d 左右。144 h的高CO2处理对果实造成不可逆伤害,导致无氧呼吸发生,诱发了果实异味产生以及腐烂率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高CO2短时冲击用于采后蓝莓果实贮前的“休克冲击”处理,具有抑制果实生理代谢和保持品质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6.
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采后草莓果实腐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凤冠"草莓为材料,研究了0、1.5、3.0和4.5kJ.m-2UV-C处理对草莓果实在10℃,12d贮藏期间腐烂和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kJ.m-2UV-C处理能显著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的发生和MDA的积累,延缓果实失重、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促进果实CIRG值的提高,增强果实采后着色能力,从而保持果实的感官和食用品质。同时,3kJ.m-2UV-C处理能促进贮藏期间果实总花色苷、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增加,减少草莓果实中抗氧化组分含量的下降,维持果实较高的营养品质。说明适宜剂量的UV-C处理(3kJ.m-2)在草莓果实采后后贮运保鲜和抗氧化能力调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不同包装对山核桃脂肪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了选择合适的包装措施以减缓山核桃仁中油脂在贮藏期间的氧化酸败,延长其贮藏期,研究了用聚乙烯塑料膜(Polyethylene,PE)和聚乙烯塑料铝箔膜(Polyethylene/AI,PE/AI)的普通包装与PE、PE/AI的真空包装,4种不同包装措施对山核桃贮藏过程中油脂氧化的影响a通过不同包装对山核桃油脂的酸价、碘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和脂肪氧合酶活性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的影响,确定适合山核桃的包装形式.试验结果表明PE/AI真空包装能有效减缓山核桃油脂的氧化进程,从而延缓山核桃的品质的下降,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5种植物精油对樱桃番茄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千禧樱桃番茄为供试果蔬,研究5种植物精油处理对其常温保鲜的效果,筛选出具有较高保鲜活性的植物源材料,以期充分利用我国的天然植物资源,为植物精油在樱桃番茄果实保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失重率、好果率为指标综合评定,薰衣草精油、松红梅精油、红百里香精油、迷迭香精油、罗勒精油这5种精油对樱桃番茄的适宜处理浓度均为500μL·L-1.研究樱桃番茄贮藏期间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发现红百里香精油可以有效延缓樱桃番茄的衰老,在20℃贮藏25d后好果率为68.34%,仍能保持较好的风味和硬度,维持果实细胞膜透性,抑制MDA积累,显著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单果真空袋包装处理对冷藏酥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酥梨冷藏后的品质,将果实经单果真空袋包装后于0~2℃条件下贮藏,分别于包装后的1、2、3和4周后对包装袋进行刺孔,使袋内气体成分几乎与常规空气相同,并继续冷藏至120 d。结果表明,单果真空袋包装前处理能够减缓梨果硬度的下降,抑制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使酥梨含有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能很好地保持果皮绿色,提高了酥梨的贮藏品质,其中最佳的真空袋密封包装前处理时间为2周。与传统冷藏方法相比,该处理能够更好地保持酥梨果实良好的冷藏品质,是一种可行的酥梨果实保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邵霜  王莉  凌晨  王凯悦  金鹏  郑永华 《核农学报》2019,33(8):1527-1534
为探讨不同纳米改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 膜对枇杷果实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分别研究了普通LDPE膜与纳米改性LDPE膜在室温条件下(20℃)对采后枇杷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LDPE膜相比,纳米Ag、纳米TiO2和纳米SiO2改性LDPE膜可显著抑制采后贮藏过程中枇杷果实的腐烂指数、褐变指数、失重率和硬度的上升及出汁率的下降;延缓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降低;保持其贮藏后期较高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提高了对枇杷果实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效延长了枇杷保质期,表明不同纳米改性LDPE膜可显著提高枇杷果实的保鲜效果。其中,纳米SiO2改性LDPE膜包装处理能够更好地抑制枇杷果实品质的下降,保持更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作为枇杷果实采后保鲜包装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本研究结果为纳米改性LDPE膜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