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玉米赤霉烯酮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定量检测饲料中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又称F-2毒素)的方法.采用层析柱和免疫亲和柱结合净化提取液的方法,确定乙腈-水(体积比为9∶1)为最佳提取溶液,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λx)和发射波长(λm)分别为274 nm和440nm.色谱检测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乙腈(体积比为10∶46∶44);检测波长为激发波长274 nm,发射波长440 nm;柱温25℃,流速0.6 mL·min-1.HPLC-FLD对F-2毒素进行定量分析,线性回归方程为y=1 416 362.246x+2 771.577(R2=1.0000),加标回收率高达88.74%,检测限为5.7 μg·L-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4.01%;F-2毒素在0.025~0.8 μ,g·mL-1条件下,线性关系良好.结论:HPLC-FLD法精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定量检测F-2毒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西加毒素是一种属于获得性毒素的珊瑚鱼毒素,为脂溶性多聚醚类化合物,有强烈的和不可逆的胆碱酶抑制毒性。从发现西加毒素至今,有不同的检测方法提出,但都不能满足适应市场的需求。主要对西加毒素现有的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将有助于多种检测方法更好地提高与完善,对于西加毒素中毒防治、水产业的顺利发展以及公众的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建立金太阳杏果实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与鲜重生长曲线呈"双S"型,生长模型曲线分别为:y=-2.7119+0.3528x-0.007x2+5×10- 5x 3(R2=0.989),y=-2.7518+0.3033x-0.0052x2+3.4×10-5x3(R2= 0.990),y=-2 .5068+0.2767x-0.0048x2+3.2×10-6x3(R2=0.988),y=-22.756+1. 9784x-0.351x2+0.0003x3(R2=0.991),y=-15.344+1.1932x-0.01x2+8.8 ×10-5x3(R2=0 .994);果实干重生长曲线呈"单S"型,生长模型曲线为y=1/(1/7+56.1212×0.880 5x)(R2=0.995).  相似文献   

4.
对紫色页岩发育的土壤(pH 5.2)施用Ca(OH)_2,探讨施用量对玉米(Zea mays L.)生长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a(OH)_2对酸化土壤的玉米生产有积极效果。当Ca(OH)_2施用量为0、750、1 500、2 250、3 000 kg/hm~2时,玉米产量分别为7 134.9、7 296.9、7 533.9、7 371.9、7 273.8 kg/hm~2,两者呈二次曲线(y=-0.000 1x~2+0.397 2x+7 120.4),方程达显著水平(R2=0.852 9,P0.05);经计算,当Ca(OH)_2施用量为1 986kg/hm~2时,产量可达到最高值(8 303.66 kg/hm~2)。施用Ca(OH)_2能够提高酸化土壤的pH,施用量与土壤pH呈线性关系(y=0.009 7x+5.962 0),方程达极显著水平(R2=0.953 4,P0.01),施用量为1 500 kg/hm~2时,土壤呈中性。施用Ca(OH)_2对土壤养分含量也有一定影响,Ca(OH)_2施用量与碱解氮含量呈三次曲线(y=-8×10~(-9)x~3+3×10~(-5)x~2-0.025x+111.87),方程达显著水平(R~2=0.914 4,P0.05);Ca(OH)_2施用量与速效钾含量呈二次曲线(y=6×10~(-6)x~2-0.023 1x+73.257),方程达极显著水平(R~2=0.976 1,P0.01);Ca(OH)_2施用量与有机质含量呈二次曲线(y=-4×10~(-7)x~2+0.000 2x+29.471),方程达显著水平(R~2=0.918 1,P0.05)。  相似文献   

5.
1,目的: 应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霉含量玉米中的呕吐毒素。2方法:样品经 粉碎后用水溶解,经聚乙二醇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稀释过滤后经过含有呕吐毒素特异性抗体的免疫亲和柱层析 净化,洗脱液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C18 反相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3 结果: 呕吐毒素在 0.1-1.6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如下:y=60.57901x+0.285970 r=0.99958 。色谱峰面积与含量之 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仪器检出限为0.02168μg/ml,加标回收率为93.2%~95.1%。4结论: 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 液相色谱法对生霉百分比分别为5%,10%,15%,20%,30%,40%,100%的玉米进行呕吐毒素分离检测,发现不同含 量生霉玉米中的呕吐毒素值不同,生霉含量为100%的玉米呕吐毒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方法研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和甘露聚糖酶5种单体酶制剂依次添加或5种单体酶制剂不同配伍比例添加对小麦基础日粮干物质和非淀粉多糖(NSP)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单体酶制剂对提高干物质和NSP消化率具有协同效应,其不同配伍比例与日粮干物质或NSP消化率之间均呈线性关系.各回归方程如下:干物质消化率:y1 =-2.75e-2+18.5e2x1+46.5x2+11.5e2x3+47.8e2x4+2.7e2x5(R2=0.687·);可溶性NSP(SNSP)消化率:y2=-3.18e3+19.4e2x1+4.4e2x2+13.6e2x3-2.96x4+6.92e2x5(R2=0.788·);不溶性NSP(INSP)消化率:y3=2.5+7.18e3x1+14.18e2x2+11.18e2x3+4.5e2x4+58.2x5(R2=0.763·).最佳组合为:木聚糖酶500 U·kg-1、β-葡聚糖酶95 U·kg-1、纤维素酶33 U·kg-1、植酸酶540 U·kg-1、甘露聚糖酶115 U·kg-1.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基于量子点标记技术的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双抗夹心荧光免疫检测(sandwich fluorescenc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FLISA)体系,包含多克隆包被抗体、生物素标记的多克隆检测抗体、量子点标记的链霉亲和素等,获得了sFLISA的最佳操作参数:包被抗体浓度2.5μg/mL,检测抗体稀释500倍,量子点标记链霉亲和素稀释100倍。该方法在OTA浓度3.125~125μg/L之间时,相对荧光强度和OTA浓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206x+0.2018,R2=0.9924;加标回收率在90.1%~110.0%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能较好地进行赭曲霉毒素A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发酵床对猪舍大肠杆菌病原生物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调查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基质垫层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基因的数量分布变化动态,分析微生物发酵床对猪舍大肠杆菌的生物防治作用。【方法】分离不同使用时间、不同层次基质垫层的大肠杆菌,利用PCR特异性扩增UdiA基因来鉴定、检测大肠杆菌,并对大肠杆菌12种毒素基因进行多重PCR检测。构建大肠杆菌种群分布的动态模型,分析微生物发酵床对大肠杆菌病原的生防效果。【结果】从不同使用时间不同层次基质垫层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419株,并从这些菌株中检测出59株携带毒素基因,毒素基因类型为8种。其中1个月基质垫层的毒素基因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2.47%,其次是7个月基质垫料,为16.5%,最低的是9个月基质垫料,为4.23%。大肠杆菌在微生物发酵床基质垫层种群数量时间变化规律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种群数量逐步减少;种群数量空间变化规律为:表层(第1层0—10 cm) 和底层(第4层60—70 cm)分布量最大,第2层(20—30 cm)分布量最少。大肠杆菌毒素基因的分布规律与之类似。从构建的大肠杆菌种群分布动态模型可以看出,基质垫层第1层(y=169.67x-1.0137)和第3层(y=313.11x-2.1885)大肠杆菌种群数量随使用时间呈指数线性方程分布;第2层(y=0.1006x3-2.3733x2+16.094x-22.454)和第4层(y=0.3159 x3+6.0913x2-35.634x+79.513)大肠杆菌种群数量随使用时间呈一元三次方程分布,基质垫层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基质垫层使用后期(第9个月)比使用初期(第1个月)大肠杆菌种群数量明显减少,降低幅度在67.45%—96.53%,说明微生物发酵床对猪舍大肠杆菌能起到显著的生物防治作用。【结论】微生物发酵床能抑制大肠杆菌特别是携带毒素基因大肠杆菌的生长,且对大肠杆菌的生防效果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的不同孢子液浓度、附着基坡度和海水浊度对裙带菜孢子附着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裙带菜孢子附着密度随着孢子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呈正相关变化;随着附着基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呈负相关变化;随着海水浊度的增加而减小,呈负相关变化.当孢子液浓度为3 250~29 250个/mL寸,孢子液浓度(x1)与孢子附着密度(y1)的关系式为y1=724e0.00008x1(R=0.978);当附着基坡度为0190°时,附着基坡度(x2)与孢子附着密度(y2)的关系式为y2=-0.7507x2 97.447(R2=0.9866);当海水浊度为0.3~7.9时,海水浊度(x3)与孢子相对附着密度(y3)的关系式为y3=-0.1354x33 2.3802x23-18.557x3 98.571(R2=0.9896).  相似文献   

10.
河豚毒素生物检测法与荧光光度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典元  夏依依  丁占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450-1452,1455
为了比较生物检测法和荧光光度法检测河豚毒素(TTX)的性能,使用昆明系小鼠与荧光光度法同时检测10份织纹螺(Nassarius semip1icatus)中河豚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荧光光度法与生物检测法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小鼠死亡时间的倒数与TTX的注射量间的线性方程为y=0.006 97x+0.003 68,r=0.995,精密度为7.4%~10.9%,回收率为90.5%.荧光光度法中TTX的浓度与荧光强度间的线性方程为y=318.09x+8.60,r=0.999,精密度为3.1%~6.6%,回收率为98.7%.荧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稳定,受外界因素影响小,且速度快,灵敏度高,在河豚毒素的定量检测及预防河豚毒素中毒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